正旦大朝会结束,当天晚上,朱元璋这边同样还是如同之前那样说,在奉天殿设宴招待一些臣子。

  只不过和先前时不同,如今能在这里赴宴的文武,少了不少。

  当然,在这里面也多出来了不少的新面孔。

  如内阁的几人。

  这次的宴会,没有什么人闹事。

  一切都进行的很好。

  毕竟前年是敢闹事的廖永忠,如今坟头上的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

  奉天殿的大宴结束之后,又有小宴。

  这小宴,真的名不虚传。

  因为规模是真的小,在场的只有四个人。

  分别为马皇后,朱元璋,太子朱标,以及徐达。

  说是小宴,其实用一个小型的聚会来形容,更加的贴切。

  因为桌子上面摆放的,只有一些瓜果,和几样小菜。

  酒也只摆了一壶。

  至于马皇后擅长做的蒸鹅,也同样没见踪影。

  之所以如此,当然不是朱元璋过于抠门,舍不得给徐达弄些好吃的。

  而是因为,才刚刚结束一场大宴。

  在这场大宴之中,各种佳肴都有,早就已经吃饱了。

  此时,若是再上这些吃的,那就变重复了。

  也根本吃不下去。

  反倒不如吃些瓜果,清淡一点儿的,来溜溜缝,解解腻来的舒服。

  “天德,来,咱们两个喝一杯。”

  朱元璋望着徐达,笑着招呼。

  朱元璋心里是真高兴。

  既为北元朝廷和上辈子相比,提前十多年被灭感到高兴。

  也是为徐达能够亲自带兵,灭了北元王庭,弥补上辈子时的遗憾,感到开怀。

  上辈子,天德被背痈要了命,一直到去世,也没能灭了北原王廷,这事儿是天德的遗憾。

  同时也是自己的一大遗憾。

  这辈子,这个遗憾没了。

  他自然开怀。

  徐达闻言,恭敬的接过酒杯。将酒杯放得很低,和朱元璋碰了一杯之后,一饮而尽。

  “上位,这酒滋味真好!”

  “哈哈,谁说不是?咱也觉得这酒滋味好!

  这是咱这么长时间以来,喝到最好的酒了!”

  一边说,一边又亲自执壶倒酒。

  这次,倒了三杯酒。

  一杯给徐达,一杯给自己,另外一杯则用另一只手拿着。

  “来,咱们一同和老常喝一个。”

  一边说,一边双手各端一杯酒,和徐达再次碰了一杯。

  左手的那杯自己喝,右手的则倾倒于地。

  祭奠常遇春。

  徐达眼眶微红……

  和徐达进行了一番的交谈,仔细询问了此战的不少细节之后。朱元璋转而向徐达说起了正事。

  “天德,咱这次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天德你。”

  徐达闻言,心头突的一跳。

  这……该不会是上位又准备给自己纳妾了吧?

  话说半年多之前,上位亲自寻了两个身家清白的女子,送到自己身边,让她们照顾自己,与自己为妾。

  那个时候上位就说是好事儿,现在上位又说有好事,由不得他不多想。

  “咱准备在接下来,设立军事学院,培养军事人材。

  天德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望着徐达,说出了他的目的。

  听到这话,徐达暗自松了一口气。

  正所谓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防刀。

  况且,他年龄也多少有些大了。

  两个侍妾便已足够多的了,不想再要了。

  还好,上位并不是又要给自己找妾室。

  而是要设立军事学院。

  “上位,这自然是极好的,臣赞成!”

  徐达立刻对于朱元璋所说的这话,举双手赞同。

  徐达不是什么蠢笨之人,能做到这样的位置,并且能如此的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功劳立的极大,却不被朱元璋猜忌。

  自有他的独到之处。

  徐达和很多只会打仗的那些人不一样,他不仅仅会打仗,而且政治智慧上面,也同样是拉满了。

  对于不少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考虑。

  其实,这建立军事学校种事情,他在之前时就曾在心里面想过。

  一开始只是略微有些想法,并没有太多的深入。

  可是,在得知了上位在学校之中,增加了那么多的科目,不仅仅将医术,算术给纳入到了教学之中。

  还将更多的科目,也给弄到学校里。

  让他心里面触动更深,那些想法,开始止不住的往外冒,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本来他就有想着,什么时候和上位就这个事儿来提一提,也创办一个军事学院。

  哪能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上位就已经先开口说出了这等话来。

  这让他如何能不喜悦!

  徐达可不是一个大老粗,他的见识很不凡。

  很多事情上考虑得很深远。

  不是只看眼前的人。

  军事很重要,没有充足的武力,就不能保家卫国,不能让周围的人臣服。

  当你变得强大之时,再去看周围,就能发现世界都变的和善多了。

  他作为如今大明军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的统帅。

  并且,还是跟着上位一路打天下出来的人。

  对于这兵马有多重要,有着他的见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些隐隐的担忧。

  担忧的不是他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

  他们这一代有上位在,又有他们这些老家伙们在,兵马正盛,没有任何好担心的。

  下一代也不用担心。

  蓝玉,沐英这些年轻一辈,也都经历过开国之战,都是可塑之才。

  今后大明并不会缺少将才。

  他所担心的,是更后面。

  纵观历朝历代。到了后面兵马大多都不会太过于强盛。

  这是因为一旦开了国,周围的强敌被灭了。

  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情况,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动。

  由打天下,变成了守天下,建设天下。

  没有那么多的仗打。

  那么,真正有本事的将领,就会变少。

  兵马变弱,在情理之中。

  就连武人的地位,也会随之降低,也同样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对于这事儿,徐达却想要做出一定转变,看看能不能扭转局面。

  可不单单只是为了给武人,保证地位这么肤浅。

  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强横的武力,不能荒废了军备。

  一支强军想要打造起来很难,可荒废起来却很容易。

  一代人的时间,便足可以将一支强军给磨灭了。

  而到了那时,再想要将之给建起来,可就千难万难,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而国家,一旦承平之后,在军事等上面投入会逐渐变小。

  很多将士,没有用武之地,等事情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为了应对这么一个情况,徐达其实思索了很多。

  其中的一条路,是前人探索出来的。

  比如武则天首创,而到了宋朝之时,成为了惯例,被定下来的武举。

  这确实是一个能够提高武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军队提供一些新的人才的途径。

  但是从历朝历代的结果上面来看的话,武举不怎么理想。

  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起到的作用确实很有限的。

  尤其是和文人所进行的科举取士,来进行做一个对比的话,更让人印象深刻。

  更能看得出,武举所起到的作用有多么的细微。

  经过一番的思索之后,他最终发现了问题之所在。

  这个问题就是,武举之所以式微,所起到的作用有限,不是因为武举不好。

  而是和文人们所进行的科举,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文人所进行的科举取士,除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之外,在后面更有诸多的学院,诸多的书籍,诸多的教书先生等等,来教人相应的知识,相应的道理。

  除了选拔人才之外,还有大量的人,去培养人才。

  所以,还能令文人不断的发展。

  武举就不一样了。

  武举,只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手段。

  却没有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

  在这种情况之下,武举又怎能起到太大作用?

  武将这边,没有很多的仗打,本身就得不到太多的升迁。

  武举也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说是流于表面。

  二者相加之下,武人地位,可想而知。

  所以,想要改变这么一个局面,除了要有武举之外,也要建立相应的学院。

  去教授相应的军事知识,来培养相应的人才。

  把这些培养好了后,再将这些人给放到军中,进行相应的历练和升迁。

  如此一来,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武人的衰落速度。

  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令其在百年,甚至于两百年后,不会过于衰落。

  还能有一定的战斗力。

  若是能通过上军事学院,而后再入军中为将,能够给人一个不错的前途。

  那么,也会在整个天下形成一定的尚武之风。

  不会如同宋朝那样,虽然实行了武举,却把武人往死里面进行打压。

  并且将很多的犯罪之人,以及流民这些,都给一股脑的弄到军队之中。

  以至于让人想起兵马,就忍不住的会在脑海当中升起贼配军这么一个称呼来。

  让许多人都下意识的觉得,成为将士,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这是不好的。

  原本,徐达觉得自己的这些考虑,遇到上位之后可能需要费上不少的口舌,才能让上位同意。

  哪能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上位这边就已经是主动的向自己提起这事。

  这让徐达,如何不开心?

  “上位,这是一个大好事,如此才能够培养我大明的尚武之风。

  才不至于让子孙后代,忘了战斗,不敢战!”

  徐达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行礼,语气很是诚恳。

  “这学校的名字,咱都想好了,就叫大明军事学院。

  这大明军事学院,在北平那边建立。”

  朱元璋笑着说道。

  “学员在各界进行招收,有人报名后,需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到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首先,必须是身家清白,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才可以。

  这是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形成定制,等到后面咱这边将相应的基础教育的制度给完善了,各类学院给办成了之后。

  军事学院再招收人之时,除了一些特殊人才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完成了基础教育的之后,才能去报考军事学院……”

  朱元璋说出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考虑。

  军事学院是必须要进行建立的。

  只有有了相应的学校,才能培养相应的人才。

  他们这一代,那都是通过一场接着一场的战争,摸爬滚打,厮杀出来的战斗经验。

  过程艰辛,很残酷。

  而这种学习环境,在今后显然是没有的。

  那么,想要给军队提供新鲜的血液,能够让军队尽可能的别衰败。

  那么就得需要用别的办法,在全社会培养尚武精神。

  并能让人通过相应的学校,来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并进入到军队之中。

  能实际的获得好处。

  让很多人,由此而改变命运,便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虽然这种通过教育出现的将领,在实战经验等方面,肯定是比不上自己这些在战场之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人。

  但是,也已经是很好了。

  尤其是到后面,真的遇到什么战事了。

  这些学习过专业军事素养的人,也能够通过战争,迅速的将他们所学习的一些相应的知识,和战争给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迅速成长。

  当然,平日里军队里面的训练,演习,大比这些,也一样不能少。

  这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保持战斗力。

  上辈子时,他自然想不到这么多。

  从后世经历了这么一遭之后,很多想法也都发生了改变。

  并且能通过后人的智慧,来解决自己大明现在所遇到,以及今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上位,您考虑的周全。”

  徐达给朱元璋点了个赞。

  这话,他说的真心实意。

  他是真觉得上位在这上面的考虑很不错。

  不仅是将他的自己的一些想法给考虑到了,而且要比自己所想的还要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好。

  这让他在这件事情上,连提个建议都不必了。

  对上位,那是真的心悦诚服。

  这个当年年少之时,因为属于邻村,而和自己之间还因为摘野果等事情,起过一些冲突的上位,如今是越来越不简单了。

  “只是……上位,我有一事不明。”

  徐达迟疑了一下,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何事,天德只管说。”

  徐达当下便开了口,问出他的疑惑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