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后,已经在南京城内的宋琥收到了消息。
“侯爷,金玉的儿子派人来说,事情已经办妥了。”
宋琥已过而立之年,从永乐五年起,他先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永乐六年父亲宋晟去后他袭了西宁侯,而后又佩征虏前将军印充总兵官再镇甘肃到如今。
现在他被召回来了,暂无任用。
“你派人去汉王府说一声吧。”宋琥眼神阴郁,“如今我赋闲南京,不宜再轻易出面办事了。”
府内宋晟留下的老幕僚此刻也是忧心忡忡:“汉王殿下既已离京,轻易再难回来。若再起之国之议,就只能坐看太子稳据中枢了。值此之际,侯爷为什么要让公主殿下奏请陛下让侯爷回京?”
宋琥默不作声。
刚刚来报信的管家出去吩咐了心腹办事之后又回来了,低着头禀报:“侯爷,公主殿下又派人来请您过府了。”
“不去!”宋琥摇了摇头,“王府那几个老酸儒还不肯来?”
“总不好堂而皇之登门。”那老幕僚说道,“事已至此,侯爷岂能迫世子?还有,公主府为何总不去?”
宋琥看向了他:“你这些都想不通了,还怎么帮我赞画大事?”
老幕僚表情一僵,细细思索着。
甘肃总兵官,雄踞一边,关键时才好左右局势,朝中也会更有忌惮。
汉王扶皇后梓宫去北京下葬,皇帝北狩并有心北征,这样的时候甘肃总兵官再捞些功劳才是对的。
如今他却借安成公主之口让皇帝将他调回了南京,回京途中表露了不愿回南京的意思,回到南京了又不去见安成公主。
除了到太子面前拜见了一趟,宋琥就没出门。
这老幕僚确实想不通为什么。
这时外面人慌忙来报:“侯爷,世子殿下亲自登门了。”
宋琥不动声色地迎出侯府正堂,朱瞻壑已经过了仪门。
“世子殿下亲自登门,可知错了?”迎到屋里后他虽然先见礼,但话里这意思却让老幕僚心中剧震。
“姑父何出此言?”朱瞻壑脸色果然一变,他可是王世子!
宋琥却瞥着他:“让世子离京的诏令来了吧?”
朱瞻壑脸色又白了一分:“姑父早知道会这样?”
“黄俨已被陛下赶去凤阳守祖陵,难道你三叔敢做这事?”宋琥面沉如水,“鼓动流民,世子就不怕激起民变?莫非以为事情做得周密,陛下查不出来?锦衣卫在查,海寿也在查!要不是最终没有酿成大祸,岂会只是让世子也离京?但眼下也够坏了,如此一来,朝野谁不知道陛下已经有意让汉王殿下就此之国?”
那老幕僚嘴巴微张,忽然觉得侯爷在甘肃历练几年之后真是今非昔比了。
朱瞻壑被他训得难堪,恨恨说道:“都是垂死良民,哪里还有力气闹什么民变?真闹起来也是大伯应对不力!可恨那赵辉强压江浦卫所让了本拟作为新屯田的江边荒地……”
“世子虽天资聪颖,但长居府内,阅历毕竟仍浅!”宋琥一点都不客气,“途径扬州时,我已寻了四个才色双绝的女子赠予赵驸马,谢他息事宁人之恩。”
朱瞻壑瞠目结舌,看着宋琥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论世子还有什么谋划,都要先停下来。”宋琥又说道,“世子能亲自登门,这件事倒做对了,有心人自会明白我回南京就是主持大局的。如今局面,也唯有我仗着陛下女婿的身份艰难权衡。”
朱瞻壑很久才说道:“莫非姑父早就断定皇爷爷不会留我在南京?还是说,姑父早就以为我会坏了大局?”
宋琥看着他,欺上前一步:“汉王殿下与世子可进可退,若是绝了念想自是安然无忧。我这些年言行,却退无可退了。若是太子殿下承继大统,我少说也是一个夺爵,这还要仰仗太子殿下仁德。世子莫非以为这事是儿戏?陛下诏令已至,世子还要自视甚高、不肯虚怀若谷?”
朱瞻壑连连后退,气得胸膛起伏。
“既已经来了,还是快快说说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家伙又谋划了些什么吧。”宋琥盯着他,“世子自然是认为做得周全,还有几府要去拜别,眼下却耽搁不得。”
朱瞻壑没想到一来之后就被宋琥掌握了主动权,但他确实已经拜别过数家人,这样就显得到了西宁侯府不算什么。
但离京在即,想着宋琥的重要,他只能压下恼怒开始说。
宋琥此后听着听着,又有针对性地挖苦了两句,甚至因为一件事发了一下火。
看朱瞻壑愤恨不已地离去,那老幕僚心惊胆颤:“侯爷,何必如此折辱世子殿下?大事若成,他毕竟是……”
“大事若成,绝非他的功劳,他也不见得有那个福分!”宋琥盯着他,“我既要让他们知道我来主持大局了,也要让人知道我与他谈得很不愉快。要是太子殿下极力打压,我焉能重新在南京站稳脚跟?”
说到这里却真正发起火来:“糊涂!还让梁家他们暂缓输粟开中。我刚离任,莫非要让陛下认为是我授意?无知小儿,赵括再世!”
“听说……改开中则例一事已经报到户部先行部议了。”
宋琥沉着脸:“只盼大司徒能挡一挡。”
他心里却很悲观。既然太子身边的人都已经把这事发到了户部,皇帝又有北征的粮草压力,太子党应该会推动这件事通过。
如此一来,李彬不仅不会迫于压力倒向汉王这边,皇帝更会因此震怒。
他深吸了一口气:“你赶紧派人去扬州,让梁家把囤的新粮都低价卖给江浦金家。告诉他们,若是后面有人问,就说因见有流民因此于心不忍,平价卖了好赈济流民,如今才开始筹买输边新粮。”
而后又对那老幕僚说道:“你想办法找到庞英,请他跟纪指挥说一下,陕甘之事非我之意。”
吩咐完了这些之后才吩咐下去:“去公主府说一声吧,我午后就过去。”
在府里,宋琥继续整理着新的局势。
赵辉既然收下了四个女子,那就是不会偏帮了。
宋琥听闻了他处置府内下人的细节之后,再看他在江浦县的作为,已经知道这个新驸马不容小觑。
虽然是为了帮朱瞻壑擦屁股,但这份礼送对了。
他们说推着赵辉去主持大报恩寺大工……宋琥倒觉得这事未尝不行,不过要先帮着赵辉把江堤修好。
想必有了一批低价粮食,这河工会顺利很多。
这一天,汉王世子也奉命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太子之位不可动摇的局势越来越明显。
南京城内,夏原吉眉头紧锁。
太子那边命户部部议陕西、甘肃开中则例,要改淮浙米为一升五斗是要做什么?
就算北征粮草要提早筹谋,这样一改之后若是今年江南遭灾歉收又如何?
以夏原吉的阅历,他想了想之后就叹了一口气。
乱七八糟的。汉王那帮人各出昏招,太子这边倒想借题发挥,难道就不怕今年又有大水大风潮?
与此同时,刚抵达北京没几天的朱棣心情很坏。他
看着面前两道奏疏吩咐着纪纲:“遣人去甘肃查一查,山丹卫这些卫所的粮哪去了?陕西甘肃开中盐例是真的重了,还是有鬼!”
“臣领旨。”
纪纲心想不好,西宁侯刚从甘肃卸任不久,有人要翻以前的旧账了?
“侯爷,金玉的儿子派人来说,事情已经办妥了。”
宋琥已过而立之年,从永乐五年起,他先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永乐六年父亲宋晟去后他袭了西宁侯,而后又佩征虏前将军印充总兵官再镇甘肃到如今。
现在他被召回来了,暂无任用。
“你派人去汉王府说一声吧。”宋琥眼神阴郁,“如今我赋闲南京,不宜再轻易出面办事了。”
府内宋晟留下的老幕僚此刻也是忧心忡忡:“汉王殿下既已离京,轻易再难回来。若再起之国之议,就只能坐看太子稳据中枢了。值此之际,侯爷为什么要让公主殿下奏请陛下让侯爷回京?”
宋琥默不作声。
刚刚来报信的管家出去吩咐了心腹办事之后又回来了,低着头禀报:“侯爷,公主殿下又派人来请您过府了。”
“不去!”宋琥摇了摇头,“王府那几个老酸儒还不肯来?”
“总不好堂而皇之登门。”那老幕僚说道,“事已至此,侯爷岂能迫世子?还有,公主府为何总不去?”
宋琥看向了他:“你这些都想不通了,还怎么帮我赞画大事?”
老幕僚表情一僵,细细思索着。
甘肃总兵官,雄踞一边,关键时才好左右局势,朝中也会更有忌惮。
汉王扶皇后梓宫去北京下葬,皇帝北狩并有心北征,这样的时候甘肃总兵官再捞些功劳才是对的。
如今他却借安成公主之口让皇帝将他调回了南京,回京途中表露了不愿回南京的意思,回到南京了又不去见安成公主。
除了到太子面前拜见了一趟,宋琥就没出门。
这老幕僚确实想不通为什么。
这时外面人慌忙来报:“侯爷,世子殿下亲自登门了。”
宋琥不动声色地迎出侯府正堂,朱瞻壑已经过了仪门。
“世子殿下亲自登门,可知错了?”迎到屋里后他虽然先见礼,但话里这意思却让老幕僚心中剧震。
“姑父何出此言?”朱瞻壑脸色果然一变,他可是王世子!
宋琥却瞥着他:“让世子离京的诏令来了吧?”
朱瞻壑脸色又白了一分:“姑父早知道会这样?”
“黄俨已被陛下赶去凤阳守祖陵,难道你三叔敢做这事?”宋琥面沉如水,“鼓动流民,世子就不怕激起民变?莫非以为事情做得周密,陛下查不出来?锦衣卫在查,海寿也在查!要不是最终没有酿成大祸,岂会只是让世子也离京?但眼下也够坏了,如此一来,朝野谁不知道陛下已经有意让汉王殿下就此之国?”
那老幕僚嘴巴微张,忽然觉得侯爷在甘肃历练几年之后真是今非昔比了。
朱瞻壑被他训得难堪,恨恨说道:“都是垂死良民,哪里还有力气闹什么民变?真闹起来也是大伯应对不力!可恨那赵辉强压江浦卫所让了本拟作为新屯田的江边荒地……”
“世子虽天资聪颖,但长居府内,阅历毕竟仍浅!”宋琥一点都不客气,“途径扬州时,我已寻了四个才色双绝的女子赠予赵驸马,谢他息事宁人之恩。”
朱瞻壑瞠目结舌,看着宋琥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论世子还有什么谋划,都要先停下来。”宋琥又说道,“世子能亲自登门,这件事倒做对了,有心人自会明白我回南京就是主持大局的。如今局面,也唯有我仗着陛下女婿的身份艰难权衡。”
朱瞻壑很久才说道:“莫非姑父早就断定皇爷爷不会留我在南京?还是说,姑父早就以为我会坏了大局?”
宋琥看着他,欺上前一步:“汉王殿下与世子可进可退,若是绝了念想自是安然无忧。我这些年言行,却退无可退了。若是太子殿下承继大统,我少说也是一个夺爵,这还要仰仗太子殿下仁德。世子莫非以为这事是儿戏?陛下诏令已至,世子还要自视甚高、不肯虚怀若谷?”
朱瞻壑连连后退,气得胸膛起伏。
“既已经来了,还是快快说说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家伙又谋划了些什么吧。”宋琥盯着他,“世子自然是认为做得周全,还有几府要去拜别,眼下却耽搁不得。”
朱瞻壑没想到一来之后就被宋琥掌握了主动权,但他确实已经拜别过数家人,这样就显得到了西宁侯府不算什么。
但离京在即,想着宋琥的重要,他只能压下恼怒开始说。
宋琥此后听着听着,又有针对性地挖苦了两句,甚至因为一件事发了一下火。
看朱瞻壑愤恨不已地离去,那老幕僚心惊胆颤:“侯爷,何必如此折辱世子殿下?大事若成,他毕竟是……”
“大事若成,绝非他的功劳,他也不见得有那个福分!”宋琥盯着他,“我既要让他们知道我来主持大局了,也要让人知道我与他谈得很不愉快。要是太子殿下极力打压,我焉能重新在南京站稳脚跟?”
说到这里却真正发起火来:“糊涂!还让梁家他们暂缓输粟开中。我刚离任,莫非要让陛下认为是我授意?无知小儿,赵括再世!”
“听说……改开中则例一事已经报到户部先行部议了。”
宋琥沉着脸:“只盼大司徒能挡一挡。”
他心里却很悲观。既然太子身边的人都已经把这事发到了户部,皇帝又有北征的粮草压力,太子党应该会推动这件事通过。
如此一来,李彬不仅不会迫于压力倒向汉王这边,皇帝更会因此震怒。
他深吸了一口气:“你赶紧派人去扬州,让梁家把囤的新粮都低价卖给江浦金家。告诉他们,若是后面有人问,就说因见有流民因此于心不忍,平价卖了好赈济流民,如今才开始筹买输边新粮。”
而后又对那老幕僚说道:“你想办法找到庞英,请他跟纪指挥说一下,陕甘之事非我之意。”
吩咐完了这些之后才吩咐下去:“去公主府说一声吧,我午后就过去。”
在府里,宋琥继续整理着新的局势。
赵辉既然收下了四个女子,那就是不会偏帮了。
宋琥听闻了他处置府内下人的细节之后,再看他在江浦县的作为,已经知道这个新驸马不容小觑。
虽然是为了帮朱瞻壑擦屁股,但这份礼送对了。
他们说推着赵辉去主持大报恩寺大工……宋琥倒觉得这事未尝不行,不过要先帮着赵辉把江堤修好。
想必有了一批低价粮食,这河工会顺利很多。
这一天,汉王世子也奉命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太子之位不可动摇的局势越来越明显。
南京城内,夏原吉眉头紧锁。
太子那边命户部部议陕西、甘肃开中则例,要改淮浙米为一升五斗是要做什么?
就算北征粮草要提早筹谋,这样一改之后若是今年江南遭灾歉收又如何?
以夏原吉的阅历,他想了想之后就叹了一口气。
乱七八糟的。汉王那帮人各出昏招,太子这边倒想借题发挥,难道就不怕今年又有大水大风潮?
与此同时,刚抵达北京没几天的朱棣心情很坏。他
看着面前两道奏疏吩咐着纪纲:“遣人去甘肃查一查,山丹卫这些卫所的粮哪去了?陕西甘肃开中盐例是真的重了,还是有鬼!”
“臣领旨。”
纪纲心想不好,西宁侯刚从甘肃卸任不久,有人要翻以前的旧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