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距离渭北士族举事还有两天。
在马宪代为联络之下,刘义真与赫连璝达成了合作共识。
刘义真答应了赫连璝的事情,就不可能反悔,他正给自己打造守诺重信的人设。
鉴于苻坚对敌国宗室的妇人之仁,刘裕矫枉过正,对于向他投降的敌国宗室,一律不加区别,屠戮殆尽,这给刘家统一天下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刘义真如今得个守诺重信的名声,也许将来能够减少许多阻力。
而且,作为穿越者,他爱惜羽毛,很在意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不是缺点,至少这样的统治者不会横征暴敛,残虐百姓,以供自己享乐。
马晟是在黄昏时回到的马家坞堡。
他离开的时候,扶风马氏已经同意了举事,再回来时,族中却有了反对的声音。
这并不稀奇,常言道: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
人在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决定时,往往不会过多的考虑后果,可在冷静下来后,就会畏缩,心生退意。
扶风马氏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当日被杜骥以重振家声的诱惑说动,但时日一长,又担心刘义真此战不能得胜。
晋军败了,刘义真拍拍屁股,可以退回渭南,或者撤离关中,留下他们在渭北独自承受赫连勃勃的怒火。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
直至马晟带回了赫连璝暗通晋军的消息。
就连胡夏太子都当了带投大哥,赫连勃勃凭什么赢,扶风马氏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窦明、班峻等人回到宗族,也把这一消息带了回去。
如今,渭北士族全都坚定了信念,再也没有一丁点的犹豫与退缩,都在期盼着举事的日子。
赫连勃勃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刘义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盼着他出营决战。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这一天,二月十七日。
刘义真不再以斥候战练兵,而是尽遣各部精锐斥候,加入到同夏军斥候的厮杀。
有了这股生力军的参战,夏军斥候压力倍增,赫连勃勃不得不增派斥候,并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晋军身上。
当天,扶风窦氏、马氏、班氏、法氏、苏氏,北地傅氏、冯翊鱼氏等七家,相约举事。
七家士族还需分兵守卫自家坞堡,因此出动的部曲并不多,而且冯翊鱼氏因为距离战场较远,只是占据了冯翊郡城,改旗易帜,其余六家合计不过八千。
他们打着为赫连勃勃输送钱粮的旗号,向着泾水进发,只是粮车上装载的多为甲仗,抵达泾水两岸后,却不南下,转而向北,截杀夏军粮队,奔袭新平。
新平郡位于岭北南缘,也是夏军的退路之一,赫连勃勃留下了三千将士守卫此地。
渭北士族缺少攻城器械,然而夏军毫无防备,而且新平郡虽然没有知名的士族,但当地有实力的豪强并不少。
新平豪强见渭北大族齐齐倒戈,竟也争相跟随,里应外合之下,轻松占据新平郡,杀尽三千夏军,断了赫连勃勃来时的路。
......
二月十九日,胡夏粮队已经失期了一天,尽管军中尚有余粮,但这一变故还是引得赫连勃勃不安。
他治军素来残暴,杀人从不手软,粮队不可能无缘无故失期,定是半道上遇了事情,却偏偏没有遣人先行报信,可见凶多吉少。
赫连勃勃早已派遣了哨骑北上打探消息,直到夜里,他也终于得知了渭北士族反水的噩耗。
军议上,赫连勃勃指着赫连璝的鼻子,当众怒骂:“孽障!寡人让你抚慰渭北士人!你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寡人又怎么放心把江山社稷交到你的手上!”
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赫连璝留。
而且,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认为太子不足以继承大统。
赫连璝怒极攻心,辩驳道:“这必是刘义真诱以重利,与儿臣何干!况且,当日可是天王将他们放了回去,倘若强留为质,各家投鼠忌器,不一定会有今日之事,如今天王反倒责怪儿臣,儿臣不服!”
他清楚,此举可能会是火上浇油,让赫连勃勃更加愤怒,但赫连璝必须反驳,如果真的坐实了是自己的过错,赫连勃勃指不定就会顺势废黜自己。
但现在赫连璝把话挑明了,赫连勃勃也许会从重责罚,但不可能以此为由将他废黜。
毕竟,确实是赫连勃勃做主,把渭北士人放出了军营。
果然,赫连勃勃盛怒不已:“孽障!竟敢顶撞寡人,来人!将这孽障拖出帐外,重责五十军棍!”
行刑的人不敢下死手,赫连璝挨了五十军棍,还能勉强走路。
但赫连勃勃确实不再拿渭北士族反水一事向赫连璝发难,甚至就连赫连璝挨打的原因,也只是顶撞了他。
赫连璝暗暗松了口气,他早就知道渭北士族暗通刘义真,但也以为只是士族鼠首两端,没想到这些人竟敢公然反叛。
又不禁猜测,是不是自己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
一念及此,赫连璝不仅没有一丝悔意,反倒暗暗自得。
他看向自己的父亲,心道:老贼,我看你死不死!
赫连勃勃此时的心思已经不在赫连璝的身上了。
他如今骑虎难下,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究竟是战,还是走。
理智告诉他,应该走。
回安定的道路不止一条,新平被袭占,对赫连勃勃的退路影响并不大。
重要的是渭北士族倒戈,让他的后勤补给受到威胁,赫连勃勃已经不可能再和刘义真打消耗战。
但赫连勃勃不是一个理智的人。
当年安定军民反叛,他就不曾退走,执意与五万秦军在马鞍坂(甘肃泾川西北)交战,为姚绍所败。
不过,那一战虽然败了,夏军的损失并不大,秦军一路追到朝那(宁夏朝那),都没能赶上北遁的夏军。
赫连勃勃自然没有吸取教训。
以赫连勃勃的性格来说,他也接受不了自己兴师动众,但在面对刘义真时,却无功而返的结局。
真要灰溜溜地走了,败给一个小儿,天下人又该如何看他。
尽管有很多心腹劝说赫连勃勃退兵,但他还是力排众议道:“寡人心意已决,必须要与义真小儿一战!”
在马宪代为联络之下,刘义真与赫连璝达成了合作共识。
刘义真答应了赫连璝的事情,就不可能反悔,他正给自己打造守诺重信的人设。
鉴于苻坚对敌国宗室的妇人之仁,刘裕矫枉过正,对于向他投降的敌国宗室,一律不加区别,屠戮殆尽,这给刘家统一天下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刘义真如今得个守诺重信的名声,也许将来能够减少许多阻力。
而且,作为穿越者,他爱惜羽毛,很在意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不是缺点,至少这样的统治者不会横征暴敛,残虐百姓,以供自己享乐。
马晟是在黄昏时回到的马家坞堡。
他离开的时候,扶风马氏已经同意了举事,再回来时,族中却有了反对的声音。
这并不稀奇,常言道: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
人在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决定时,往往不会过多的考虑后果,可在冷静下来后,就会畏缩,心生退意。
扶风马氏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当日被杜骥以重振家声的诱惑说动,但时日一长,又担心刘义真此战不能得胜。
晋军败了,刘义真拍拍屁股,可以退回渭南,或者撤离关中,留下他们在渭北独自承受赫连勃勃的怒火。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
直至马晟带回了赫连璝暗通晋军的消息。
就连胡夏太子都当了带投大哥,赫连勃勃凭什么赢,扶风马氏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窦明、班峻等人回到宗族,也把这一消息带了回去。
如今,渭北士族全都坚定了信念,再也没有一丁点的犹豫与退缩,都在期盼着举事的日子。
赫连勃勃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刘义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盼着他出营决战。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这一天,二月十七日。
刘义真不再以斥候战练兵,而是尽遣各部精锐斥候,加入到同夏军斥候的厮杀。
有了这股生力军的参战,夏军斥候压力倍增,赫连勃勃不得不增派斥候,并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晋军身上。
当天,扶风窦氏、马氏、班氏、法氏、苏氏,北地傅氏、冯翊鱼氏等七家,相约举事。
七家士族还需分兵守卫自家坞堡,因此出动的部曲并不多,而且冯翊鱼氏因为距离战场较远,只是占据了冯翊郡城,改旗易帜,其余六家合计不过八千。
他们打着为赫连勃勃输送钱粮的旗号,向着泾水进发,只是粮车上装载的多为甲仗,抵达泾水两岸后,却不南下,转而向北,截杀夏军粮队,奔袭新平。
新平郡位于岭北南缘,也是夏军的退路之一,赫连勃勃留下了三千将士守卫此地。
渭北士族缺少攻城器械,然而夏军毫无防备,而且新平郡虽然没有知名的士族,但当地有实力的豪强并不少。
新平豪强见渭北大族齐齐倒戈,竟也争相跟随,里应外合之下,轻松占据新平郡,杀尽三千夏军,断了赫连勃勃来时的路。
......
二月十九日,胡夏粮队已经失期了一天,尽管军中尚有余粮,但这一变故还是引得赫连勃勃不安。
他治军素来残暴,杀人从不手软,粮队不可能无缘无故失期,定是半道上遇了事情,却偏偏没有遣人先行报信,可见凶多吉少。
赫连勃勃早已派遣了哨骑北上打探消息,直到夜里,他也终于得知了渭北士族反水的噩耗。
军议上,赫连勃勃指着赫连璝的鼻子,当众怒骂:“孽障!寡人让你抚慰渭北士人!你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寡人又怎么放心把江山社稷交到你的手上!”
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赫连璝留。
而且,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认为太子不足以继承大统。
赫连璝怒极攻心,辩驳道:“这必是刘义真诱以重利,与儿臣何干!况且,当日可是天王将他们放了回去,倘若强留为质,各家投鼠忌器,不一定会有今日之事,如今天王反倒责怪儿臣,儿臣不服!”
他清楚,此举可能会是火上浇油,让赫连勃勃更加愤怒,但赫连璝必须反驳,如果真的坐实了是自己的过错,赫连勃勃指不定就会顺势废黜自己。
但现在赫连璝把话挑明了,赫连勃勃也许会从重责罚,但不可能以此为由将他废黜。
毕竟,确实是赫连勃勃做主,把渭北士人放出了军营。
果然,赫连勃勃盛怒不已:“孽障!竟敢顶撞寡人,来人!将这孽障拖出帐外,重责五十军棍!”
行刑的人不敢下死手,赫连璝挨了五十军棍,还能勉强走路。
但赫连勃勃确实不再拿渭北士族反水一事向赫连璝发难,甚至就连赫连璝挨打的原因,也只是顶撞了他。
赫连璝暗暗松了口气,他早就知道渭北士族暗通刘义真,但也以为只是士族鼠首两端,没想到这些人竟敢公然反叛。
又不禁猜测,是不是自己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胆子。
一念及此,赫连璝不仅没有一丝悔意,反倒暗暗自得。
他看向自己的父亲,心道:老贼,我看你死不死!
赫连勃勃此时的心思已经不在赫连璝的身上了。
他如今骑虎难下,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究竟是战,还是走。
理智告诉他,应该走。
回安定的道路不止一条,新平被袭占,对赫连勃勃的退路影响并不大。
重要的是渭北士族倒戈,让他的后勤补给受到威胁,赫连勃勃已经不可能再和刘义真打消耗战。
但赫连勃勃不是一个理智的人。
当年安定军民反叛,他就不曾退走,执意与五万秦军在马鞍坂(甘肃泾川西北)交战,为姚绍所败。
不过,那一战虽然败了,夏军的损失并不大,秦军一路追到朝那(宁夏朝那),都没能赶上北遁的夏军。
赫连勃勃自然没有吸取教训。
以赫连勃勃的性格来说,他也接受不了自己兴师动众,但在面对刘义真时,却无功而返的结局。
真要灰溜溜地走了,败给一个小儿,天下人又该如何看他。
尽管有很多心腹劝说赫连勃勃退兵,但他还是力排众议道:“寡人心意已决,必须要与义真小儿一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最新章节,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