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浮生录 第六百二十三回:传道、授业、解惑

小说:白夜浮生录 作者:夜厌白 更新时间:2025-10-23 22:29: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啊?”

  因为实在是难以置信,商只是憋出这么一个字来。

  阿德勒微微停顿,嘴角似乎牵起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快得像是错觉。

  “您或许认为,自己的努力默默无闻……但并非如此。一切我都有所听闻。即使在我被羁押的那些日子里,您所展现的虔诚与热忱,也未曾中断过。我对此十分感谢,这才在归来后的第一时间宴请您。希望这里的氛围,能稍稍缓解您近日的辛劳。”

  商还是觉得像做梦一样。

  她根本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又出现记忆的断层了吗?不。不对,为什么是“又”呢。

  有什么被忘记的事要想起来了。但……也可能是自己刻意遗忘的。商有点搞不清楚了。她现在的思绪特别混乱,甚至有些分不清刚才和现在,究竟哪边是现实。可手中残留的金属气味,的确不该属于眼前光滑明亮的刀叉。

  香槟杯中的气泡活动,变得无比缓慢,几近凝滞。吊灯的光芒落在阿德勒的发丝上,泛着冷光。他拿起小巧的银叉,动作自然又轻巧地叉起一块小蛋糕,点缀着奶油浆果。入口时的奶油沾在唇边,旋即被一方雪白的手帕优雅地拭去。

  每一个动作都流畅、从容,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让商感到窒息的距离感。

  那是她贫瘠的过去永远无法企及的世界法则。

  这便是……阶级的差异。

  “商小姐,”阿德勒的声音再次响起,比水晶杯碰撞的声音更清晰,“您如此竭尽全力地维护组织的秩序,甚至不惜置身于混乱中。这份热忱,实在令人动容。”

  他的眼眸像两泓寒潭,仿佛能洞悉她枯槁皮囊下每一个挣扎的念头。

  “所以我猜想,驱使您这样做的,一定有一个非常、非常强烈的愿望吧?一个仅凭您自身的力量,恐怕难以企及的愿望?毕竟,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那些在泥泞中等待她带回去一丝光亮的家人。是的,这就是她抓住“神迹”这最后一根稻草的原因……眼前这个人的力量,这种跨越了阶级甚至能凌驾于律法之上的力量——正是她过去连仰望都胆怯的存在。

  而现在,机会似乎唾手可得。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带着一种近乎献祭的决绝。

  然而,就在这股热流要冲垮所有堤坝的瞬间,过去的画面猛地撞进脑海。

  男人扭曲的怒吼、散落的病历、飞溅的蜡油、自己手中那冰冷沉重的烛台触感……还有那股挥之不去的、铁锈混合着血腥气的混乱味道。她的手指在天鹅绒的表面上,无意识地抽搐了一下,仿佛还能感受到烛台的粗糙棱角。

  这突如其来的转移,这金碧辉煌的餐厅,这眼前深不可测的干部们……这一切,真的毫无代价吗?那场冲突,那些质疑,真的就这样平息?

  她是个直性子,心思几乎都写在脸上。震惊、渴望、犹疑、一丝难以言喻的后怕。这些情绪如同颜料打翻,混合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表情。但阿德勒向来是敏锐的人——生意人必须敏锐——任何细微的变化都无所遁形。

  “商小姐,”他放下银叉,“您的沉默,是在思考我的提议?还是说您仍有顾虑?”

  商的目光无措地在闪亮的银餐具上游移。

  “我……”她艰涩地挤出声音,“实话说,我、我不太记得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了。好像——好像发生了很多事,很多声音,很多人……很混乱。但我都……没什么印象。”

  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真实的困惑。阿德勒的表情没有变化,仿佛听到的只是闲谈。他轻轻颔首,语气平淡:“这很自然,商小姐。人类的大脑在经历剧烈的情绪波动,或冲击性事件时,常会出现短暂的记忆空白或片段缺失。这并非异常,不必为此困扰。也许稍后,那些记忆会自己回来。如果……它们选择不再回来,那也无关紧要。”

  他的语调和措辞都算得上温柔了,却像是包裹着丝绸的冰块。商有难以言喻的距离感,也许是因为对这一切太过陌生,没有经验。她希望是自己的问题。

  一直如同雕像般侍立在阿德勒侧后方的一个女人,这时微微向前半步。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套装,面容冷峻。她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干硬、冰冷:

  “会场冲突确已发生,但已彻底平息。计划外的小插曲。阿德勒先生原定今日向内部公开身份,许多高层亦不知情。不赶巧。现场失控的场面,恰巧被先生目睹。”

  她话音刚落,阿德勒的另一侧,一个穿着考究灰色西装、面容和善的中年男性立刻接过了话头。他的笑容温暖亲切,声音也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柔和:

  “是啊,商小姐,您完全不必担心后续。场面已经完全控制住了。虽然当时确实让现场的管理者们受惊不小……但阿德勒先生心胸宽广,绝不会因此事追责任何人。所有事都已收拾妥当。先生他非常理解在座每一位兄弟姐妹的境遇,绝不会因此难为任何人。”

  他的话语一转,看向商的眼神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也正是这场小小的风波,让先生亲眼看到了,您在手足之情遭受质疑时,那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坚定与勇气。”

  一番话,一冷一热,如同凉水与温水交替淋下。商紧绷的神经,在这番解释和安抚下,似乎真的松动了一点点……但像是被刻意塑造的,因此也变得更加脆弱。

  混乱的记忆,似乎被“冲击性事件”和“保护机制”这样的词语合理化;崩溃的场面,被归结为“计划外的小插曲”和“高度机密”的巧合;而她的失控,反而被描绘成了忠诚与勇气的证明……

  好像……说得通?

  但内心深处,一个尖锐的、带着血腥味的画面始终挥之不去。

  那个男人,那个声嘶力竭、失去一切的男人。

  于是,商几乎是脱口而出:

  “那……那个闹事的人呢?他怎么样了?”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阿德勒,也扫过那个冷峻的女人和亲切的男人,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到答案。那个砸了病历、踹翻长椅、最后被众人围攻的身影,成了这片华丽梦境中唯一无法被“收拾妥当”的、刺眼的污渍。

  “一切当然都处理妥当了。”那蓝眼睛里甚至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如同湖面投下的一缕阳光,“您真是个善良的人,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仍能心系他人的安危。”

  商几乎是本能地连连摇头,手指绞紧了膝上的餐巾。

  “不。至少,至少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情绪失控的事。很糟糕。”

  “情绪失控?没有人能永远冷静,永远清高。若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是圣人,是供在神龛里的偶像了。”他拿起餐巾,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并不存在的污渍,“是人,便有情绪。血肉之躯,七情六欲,这才是真实。也正是因为我们会失控,会愤怒,会悲伤,才需要以圣人的境界为目标,来时刻约束、提点自己。您此刻的懊恼,恰恰证明您内心的‘绳尺’仍在,这很好。但过度的苛责,便不是自省,而是自缚了。”

  被他这么一番稀里糊涂却又带着某种宏大叙事背景的开解,商心口那块沉甸甸的、名为“失控”的石头,似乎真的被轻轻擦拭了一下,挪开了些许。那几乎要灼穿掌心的烛台铁锈味,似乎也淡了。

  但疑问的藤蔓并未就此枯萎。她深吸一口气,混乱过后残留的理智开始艰难地抬头。

  “……我冷静下来想……还是想知道,为什么?那个男人的母亲没能得救?”她带着一丝执拗,“真的是因为‘心不诚’吗?就像他们说的那样?”

  “当然不是。请务必记住,贪狼会,首先是一个自由的民间互助组织。信仰,是我们提供给一部分寻求精神慰藉的会员的一种途径,一种工具。它或许能带来希望,带来平静,但它本身,并不是起死回生的仙丹。那个可怜的母亲未能康复,这件事我已经了解。原因很简单,也很残酷:当她的儿子在组织登记她的名字,寻求所谓的‘神迹’探视时,她已经油尽灯枯。等我们的人赶到他家里时,老人只剩最后一口气,无力回天。人力,有时尽。”

  原来如此……商紧绷的肩膀瞬间塌陷下来。

  不是神迹不灵,不是心不诚,只是……太晚了。一种迟来的、混合着悲伤和释然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她点了点头,这个解释冰冷却真实,像冷水浇灭了那些玄乎的猜测,让她混乱的思绪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落脚的支点。

  “……明白了。”

  然而,这个支点刚刚站稳,另一个更核心、更关乎她自身存在的疑问立刻冒了出来。

  “所以神迹还是存在的,对吧?”

  阿德勒深深地看着她,仿佛在审视她灵魂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

  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哲思的意味:“这看您如何定义神迹了。在我个人的理解里,神迹,或许就是在看似绝境的深渊边缘,突然降临的、足以颠覆现状的力量。它可能是一次偶然的转机,一份意外的援助,一个医学上的奇迹……甚至是,一个人在最黑暗时抓住的一根稻草所爆发出的、连自己都未曾预料的勇气。”

  “唔……”

  他的语气平淡,没有丝毫颂扬:“这的确十分崇高,但,我从不认为这是崇高到不可理解的东西。它更像是一种概率的眷顾。一种在无数不幸中,恰好被部分人见证的、稀有的幸运现象罢了。毕竟,与之相反的不幸,无望的沉沦,才是世间更常见的底色。我们组织有很多据点,今天我特意先拜访教堂,而非其他更‘高效’的地方,本意就是希望提醒大家,不要过度神化组织,不要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虚妄的‘神恩’之上。”

  这……这和商之前以为的贪狼会的理念,似乎不太一样?

  阿德勒捕捉到了她的动摇。像是早已预料,他说:“您觉得矛盾了?其实,我们的目的从未改变。选择相信某种信仰的人,内心深处,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笃信某个具体的神只呢?您应该知道,我们塑造的贪狼星君,是从一开始就说清楚的一个造影。我们的最终目的,始终只有一个:让所有愿意聚拢在这面旗帜下的人,生活变得更好一些。仅此而已。”

  “更好……”

  他的语气务实而清晰:“再分配会员们自愿捐赠的钱财,让鳏寡孤独有所养,让贫寒之家有饭吃、有衣穿。您参与过我们的慈善活动,深入过那些被阳光遗忘的角落。告诉我,商小姐,您亲眼所见,那些在苦难中挣扎之人露出的笑容,是表演出来的吗?那些难得从他们的人生里浮现的幸福,是虚假的吗?您是在戏台上浸染多年的。几分真,几分假,几分是演技,几分是真情流露,骗不过您的眼睛。”

  商猛地一震。那些画面瞬间鲜活地涌入脑海。

  不再是教堂的烛火与混乱,而是明媚阳光下,破败却干净的庭院。她像个真正的老师一样,蹲在泥地上,用树枝一笔一画教那些衣衫褴褛却眼神晶亮的孩子识字。孩子们围着她,叽叽喳喳,笑声像清脆的风铃。她带着他们奔跑,在简陋的院子里追逐。

  汗水是真实的,泥土沾在裤脚的感觉是真实的,孩子们拉着她衣角时那粗糙的小手触感是真实的,他们眼中纯粹的快乐和依赖……更是做不得假的。至少这一段记忆如此鲜……而这一切,都有莫医生他们做证。

  她似乎能感到庭院里和煦阳光的温度,还有青草的气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白夜浮生录,白夜浮生录最新章节,白夜浮生录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