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半妖在大风原的处境愈发尴尬。
外敌势大,自家不停内斗,老狐等人甚至不敢对小辈们道出龙脉的真相,九龙归一更是遥遥无期。
半妖自斩一刀,换来妖族暂时不对他们赶尽杀绝,但也因此丧失了崛起的可能。大风原依旧是妖族的天下,半妖只能寄人篱下。
而半妖族中的大能,如老狐一样,一直在被妖族追杀,只能藏身洞天里面,眼睁睁看着同族沉沦在泥潭之中,越陷越深,却束手无策。
鱼死网破,将古妖庭的消息捅出去,也是不可取的。无数半妖子民根本无法大规模迁移,到时都会遭到妖族的报复。而且消息传开,各方势力涌入大风原,强者云集,一旦开始乱战,大风原的生灵根本无法承受大能们的恐怖力量,甚至此战过后,大风原可能都会不复存在。
除非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失去耐性,要对半妖痛下杀手,半妖自知必亡,只能和妖族同归于尽。
这种事是有前车之鉴的。
曾经的北海不仅有七十二岛,还有一块完整的大陆,被称为北冥大陆。在魔劫时被硬生生打碎,无数生灵亡于那场劫难,最终一部分陆地被两族大能用江山图、玄武圣宫等宝物封印成了妖界。
在大风原以南,如今被称为巽风海的地方,在道庭被灭之前,也不是现在这种景象。
正是那场大战,将那里变成了巽风不息的绝地,包括大周巽州和东海其他地方,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修仙界每一次大战,都会对灵界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遍观灵界,如今的很多禁地、绝地,都是历次大战遗留的伤痕,真正的天地秘境越来越少。
难怪会有悲观的言论在修仙界流传——灵界终会毁于修仙者之手。
随着大乘之道的论述逐渐在修仙界形成风潮,有识之士都能看得明白,现在灵界局势平稳,诸族还算安分,是由于魔界威胁。可是,即便未来灵界能够解决魔界的麻烦,纷争也永远不会停止。
以往修仙界大战,究其根源,多局限于种族之争、生存之战,而未来等待修士们的,将是道争!
青袍老者注视着亭边清澈的泉水,思绪发散,瞬间联想到了很多事情,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
他在琢磨这些半妖的意图,老狐邀他进入洞天做客,应该是在展示诚意。
可以预见,无论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能否找到古妖庭,半妖的结局都不太妙。老狐选择找上新妖庭,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要得知古妖庭的下落,新妖庭肯定要争,但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在大风原经营了无数年,底蕴深不可测,新妖庭想要插手大风原,并且还要瞒过对方的耳目,须得借助半妖的力量。
不过,对于新妖庭而言,却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们不久前才将妖界抢到手,以驻守北极界壁的名义,勉强与各方达成一致,真正在灵界站稳脚跟。一来新妖庭不能轻易离开北极,二来不想这么快和龙岛凤阁撕破脸。
再者,争夺新妖庭的对手看似只有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一旦对方发现古妖庭即将旁落,他们的对手就会变成龙岛和凤阁!
沉吟良久,青袍老者目光一转,察觉老狐方才一直在盯着他,沉着问道:“狻猊和招风两族最近可有异动,已经找到古妖庭的下落了?”
老狐摇头道:“我等被封堵在洞天之内,虽在外面也有些耳目,但消息并不灵通,还须神使设法去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打探。不过,自从发现它们的真正意图,我们便在设法搜集狻猊和招风的一举一动,从古至今,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下来。神使定然比我们更了解它们,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
除了在接下来配合新妖庭行事,这些便是半妖最大的筹码。
青袍老者显然并不满意,皱眉道:“仅此而已?”
新妖庭岂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消息,冒着为龙岛凤阁开战的风险。
面对青袍老者质问的目光,老狐泰然自若,抬起褶皱干瘪的双手,轻轻按住石案,道:“如果我们再为神使找一个强大的帮手呢?”
“谁!”青袍老者目露精光。
只听老狐沉声道,“道庭!”
青袍老者面色微变,惊异道:“你们已经和道庭有过交流了?”
如果能和道庭结盟……
青袍老者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简直妙极,现在的妖族是龙凤两族的天下,龙驭大海、陆上归凤,新妖庭在妖族孤立无援。
道庭虽是人族势力,正如某种论断,道争将是未来的主流。如今大乘之道尚是兴起阶段,新妖庭和道庭并非直接对手,新妖庭初显峥嵘,道庭百废待兴,一在妖族、一在人族,守望相助,互为援引,可以说相得益彰。
想必道庭也急于在大千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大风原本就是道庭故土,如果道庭占下大风原,也能帮新妖庭分担龙岛凤阁的压力。
只是难题在于,道庭一直韬光养晦,回归之后也不和外部接触,不知该如何联系对方。
如果半妖能够穿针引线,新妖庭和道庭联手,完全有能力搅动大风原的局势!
“有位道庭仙使,此时正在大风原,”老狐道。
闻听此言,青袍老者微微一怔,忽然冲泉池招了招手,一股泉水飞入亭中,在泉水幻化出几道人影。
“道友说的,是不是这一位?”
如果秦桑在这里,定会大为震惊,因为这些面孔正是他在妖界行走时伪装的各种身份。
老狐不由愣了愣,犹豫片刻,反问道:“神使见过他?”
青袍老者顿时笑了起来,“之前曾经有缘,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不过那时木某尚不清楚他的跟脚。不瞒道友,我正是为了追踪这位的下落,才来到大风原。没想到这位真的是道庭派出的仙使,难怪行踪如此诡秘……”
说着,青袍老者目露奇异之芒,心中暗忖:“这位最终的目的原来是大风原,如果是这位的话,古妖庭未必只是传说,而道庭让这位将麒麟带过来,恐怕也并非一无所知……却不知怎么流落到了妖界,如果是清源送进去的,难道清源和道庭早有过接触……”
老狐默默观察青袍老者的神色,看起来,这位比他们更了解道庭仙使,不由暗道失策。
当年真正的无极院出世,被他的一具化身察觉,便开始调查有无道庭仙使的下落,最终发现角生国。
虽然秦桑行事低调,还在外面套了个五雷教的壳子,但有些道庭法门岂能瞒过他们这些‘道庭旧民’的眼睛。
当发现秦桑只有炼虚期修为,而且创立五雷教似乎并非随性而为,而是准备认真经营,老狐便决定先不正面接触,继续观察观察。
后又发现了青袍老者的踪迹,方有今日亭中之议。
没想到新妖庭的神使和道庭仙使早有过接触,而且一直在寻找此人,如此半妖想要在两大势力之间居中联络,左右逢源,只怕不易。
向青袍老者隐瞒道庭仙使的下落也不可能,以这位的手段,很快就能找到角生国,而拘禁道庭仙使更不可取。
“既然那位是神使的故人,随后我便命人带神使去见他一面,”老狐思忖道,“不过……”
青袍老者知晓他在顾虑什么,断然道:“老夫要先看看道庭的态度……我可以给道友一个承诺,只要能够确定古妖庭落在大风原,无论如何也要争上一争!”
有这句话,老狐就放心了。
接下来他们又商议了些事情,并且论道一番。青袍老者对半妖的龙脉感兴趣,而新妖庭也对老狐有诸多启发。
此番算是相谈甚欢,老狐起身,将青袍老者送出溶洞外。
石门缓缓合拢,遮蔽最后一抹光亮。
老狐的神情逐渐凝重,沉思良久,转身走回石亭。
这时,忽有一束白光自云霭深处射出,在石亭上方裹住一团云气。
云气蠕动,变成一只白羽灵鹤,振翅落到亭边,开口发出女子般娇柔的声音。
“大兄,真要让神使去见那位道庭仙使?”
老狐轻叹道:“神使执意要见,难道将他强留在洞天不成?”
“就怕他们结盟之后,会撇开我们,”白羽灵鹤担忧道。
“不会的,要防止被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察觉,无论哪边儿都必须利用我们,而且我们兼具人妖两族的血统,是最适合穿针引线的,他们不会抛开我们的!之前本以为只有道庭,如今新妖庭也卷起来,是好事!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待价而沽!”老狐自信道。
这些道理,白羽灵鹤当然明白,却仍忍不住忧虑,“就是太着急了!”
老狐凭栏而立,仰望苍天,叹息一声,“时不我待啊!”
……
勾连神庭失败,却勾连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灵网,和一位身份不明的大能。
对方既然自称真君,应是一位合体修士。
秦桑和朱雀想不出个所以然,也不敢再次启动治坛,一时不知应该怎么做了。
现在看来,短时间内休想联络道庭了,至少在突破合体期之前,只能靠他们自己。
等秦桑突破合体之后,还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引动箓坛中的雷神。
如今他修为不足,雷神仅仅是一尊护坛神将,突破合体期后秦桑就能引动坛内雷神,从而配合治坛和都功印惊动神庭。灵网能误导治坛和都功印,还能蒙蔽神庭不成?
可问题又绕回来了,他勾连神庭,目的就是要借助道庭的力量,助他突破合体境关!
现在该如何是好?
没有道庭做后盾,秦桑总有根基不牢的忧虑,两族大能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能令他的所有努力灰飞烟灭。可是已经在角生国打下了不小基业,等到乱世来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放弃着实可惜。
还有下落不明的麒麟本源,在找到之前,是不可能离开大风原的。
不敢启坛,多留无益。
秦桑取出庚除治都功印,便和朱雀返回角生国。刚刚回到靖坛,便将玉影叫了过来。
“道友且看这部功法,”秦桑大大方方将《太乙灵枢经》展示给玉影。
玉影接过玉简,只看了几眼,便惊声道:“教主是从哪里得来的这部功法?”
灵修想必更能体会到这部功法的玄妙。
秦桑对她的反应毫不意外,“不必深究功法的来历,我只问道友,让你改修这部功法,你敢修炼吗?”
“我……”
玉影张了张口,没有武断回答,继续浏览,很快便深深沉浸在功法之中。
秦桑耐心等待玉影参悟功法,观其神色,就能看出玉影从《太乙灵枢经》中受到了不少启发,也能从侧面印证这部功法的难得。
良久之后。
玉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恋恋不舍把神识抽离玉简,感叹道:“未曾想到,世间还有此等玄奇妙法!”
“此等玄奇妙法,却是别人白送给我,”秦桑叹了口气。
玉影闻言暗暗惊疑,顿觉手中的玉简有些烫手,这才想起秦桑之前的问题,思忖道:“这门功法,修炼之人越多,便越强大。”
秦桑点点头,修士修成灵枢,再融入灵网,将灵网看成一个整体,每个灵枢都是灵网的一部分,自然灵枢越多越强。道庭的神庭也是一样的道理,神庭中的符神越多,道庭就越强大。
“不过……”玉影语气一转,“修成灵枢之后,必须要加入别人的灵网吗?灵网之中有多少人,修为如何,控制灵网的主人又是谁?”
玉影的这些问题直指核心。
灵网应该有一定的运行规则,不能被人随意践踏,才能让后来者心甘情愿加入,比如大周的律法、道庭的戒律,否则只以强迫和欺骗的手段是走不远的。
必须能兼顾一定的公平,至少不会被人通过灵网窥探意识、随意摆布才行。
秦桑对灵网一无所知,而对方只传他《太乙灵枢经》的前半部分,不容他不小心提防。
外敌势大,自家不停内斗,老狐等人甚至不敢对小辈们道出龙脉的真相,九龙归一更是遥遥无期。
半妖自斩一刀,换来妖族暂时不对他们赶尽杀绝,但也因此丧失了崛起的可能。大风原依旧是妖族的天下,半妖只能寄人篱下。
而半妖族中的大能,如老狐一样,一直在被妖族追杀,只能藏身洞天里面,眼睁睁看着同族沉沦在泥潭之中,越陷越深,却束手无策。
鱼死网破,将古妖庭的消息捅出去,也是不可取的。无数半妖子民根本无法大规模迁移,到时都会遭到妖族的报复。而且消息传开,各方势力涌入大风原,强者云集,一旦开始乱战,大风原的生灵根本无法承受大能们的恐怖力量,甚至此战过后,大风原可能都会不复存在。
除非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失去耐性,要对半妖痛下杀手,半妖自知必亡,只能和妖族同归于尽。
这种事是有前车之鉴的。
曾经的北海不仅有七十二岛,还有一块完整的大陆,被称为北冥大陆。在魔劫时被硬生生打碎,无数生灵亡于那场劫难,最终一部分陆地被两族大能用江山图、玄武圣宫等宝物封印成了妖界。
在大风原以南,如今被称为巽风海的地方,在道庭被灭之前,也不是现在这种景象。
正是那场大战,将那里变成了巽风不息的绝地,包括大周巽州和东海其他地方,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修仙界每一次大战,都会对灵界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遍观灵界,如今的很多禁地、绝地,都是历次大战遗留的伤痕,真正的天地秘境越来越少。
难怪会有悲观的言论在修仙界流传——灵界终会毁于修仙者之手。
随着大乘之道的论述逐渐在修仙界形成风潮,有识之士都能看得明白,现在灵界局势平稳,诸族还算安分,是由于魔界威胁。可是,即便未来灵界能够解决魔界的麻烦,纷争也永远不会停止。
以往修仙界大战,究其根源,多局限于种族之争、生存之战,而未来等待修士们的,将是道争!
青袍老者注视着亭边清澈的泉水,思绪发散,瞬间联想到了很多事情,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
他在琢磨这些半妖的意图,老狐邀他进入洞天做客,应该是在展示诚意。
可以预见,无论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能否找到古妖庭,半妖的结局都不太妙。老狐选择找上新妖庭,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要得知古妖庭的下落,新妖庭肯定要争,但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在大风原经营了无数年,底蕴深不可测,新妖庭想要插手大风原,并且还要瞒过对方的耳目,须得借助半妖的力量。
不过,对于新妖庭而言,却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他们不久前才将妖界抢到手,以驻守北极界壁的名义,勉强与各方达成一致,真正在灵界站稳脚跟。一来新妖庭不能轻易离开北极,二来不想这么快和龙岛凤阁撕破脸。
再者,争夺新妖庭的对手看似只有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一旦对方发现古妖庭即将旁落,他们的对手就会变成龙岛和凤阁!
沉吟良久,青袍老者目光一转,察觉老狐方才一直在盯着他,沉着问道:“狻猊和招风两族最近可有异动,已经找到古妖庭的下落了?”
老狐摇头道:“我等被封堵在洞天之内,虽在外面也有些耳目,但消息并不灵通,还须神使设法去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打探。不过,自从发现它们的真正意图,我们便在设法搜集狻猊和招风的一举一动,从古至今,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下来。神使定然比我们更了解它们,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
除了在接下来配合新妖庭行事,这些便是半妖最大的筹码。
青袍老者显然并不满意,皱眉道:“仅此而已?”
新妖庭岂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消息,冒着为龙岛凤阁开战的风险。
面对青袍老者质问的目光,老狐泰然自若,抬起褶皱干瘪的双手,轻轻按住石案,道:“如果我们再为神使找一个强大的帮手呢?”
“谁!”青袍老者目露精光。
只听老狐沉声道,“道庭!”
青袍老者面色微变,惊异道:“你们已经和道庭有过交流了?”
如果能和道庭结盟……
青袍老者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简直妙极,现在的妖族是龙凤两族的天下,龙驭大海、陆上归凤,新妖庭在妖族孤立无援。
道庭虽是人族势力,正如某种论断,道争将是未来的主流。如今大乘之道尚是兴起阶段,新妖庭和道庭并非直接对手,新妖庭初显峥嵘,道庭百废待兴,一在妖族、一在人族,守望相助,互为援引,可以说相得益彰。
想必道庭也急于在大千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大风原本就是道庭故土,如果道庭占下大风原,也能帮新妖庭分担龙岛凤阁的压力。
只是难题在于,道庭一直韬光养晦,回归之后也不和外部接触,不知该如何联系对方。
如果半妖能够穿针引线,新妖庭和道庭联手,完全有能力搅动大风原的局势!
“有位道庭仙使,此时正在大风原,”老狐道。
闻听此言,青袍老者微微一怔,忽然冲泉池招了招手,一股泉水飞入亭中,在泉水幻化出几道人影。
“道友说的,是不是这一位?”
如果秦桑在这里,定会大为震惊,因为这些面孔正是他在妖界行走时伪装的各种身份。
老狐不由愣了愣,犹豫片刻,反问道:“神使见过他?”
青袍老者顿时笑了起来,“之前曾经有缘,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不过那时木某尚不清楚他的跟脚。不瞒道友,我正是为了追踪这位的下落,才来到大风原。没想到这位真的是道庭派出的仙使,难怪行踪如此诡秘……”
说着,青袍老者目露奇异之芒,心中暗忖:“这位最终的目的原来是大风原,如果是这位的话,古妖庭未必只是传说,而道庭让这位将麒麟带过来,恐怕也并非一无所知……却不知怎么流落到了妖界,如果是清源送进去的,难道清源和道庭早有过接触……”
老狐默默观察青袍老者的神色,看起来,这位比他们更了解道庭仙使,不由暗道失策。
当年真正的无极院出世,被他的一具化身察觉,便开始调查有无道庭仙使的下落,最终发现角生国。
虽然秦桑行事低调,还在外面套了个五雷教的壳子,但有些道庭法门岂能瞒过他们这些‘道庭旧民’的眼睛。
当发现秦桑只有炼虚期修为,而且创立五雷教似乎并非随性而为,而是准备认真经营,老狐便决定先不正面接触,继续观察观察。
后又发现了青袍老者的踪迹,方有今日亭中之议。
没想到新妖庭的神使和道庭仙使早有过接触,而且一直在寻找此人,如此半妖想要在两大势力之间居中联络,左右逢源,只怕不易。
向青袍老者隐瞒道庭仙使的下落也不可能,以这位的手段,很快就能找到角生国,而拘禁道庭仙使更不可取。
“既然那位是神使的故人,随后我便命人带神使去见他一面,”老狐思忖道,“不过……”
青袍老者知晓他在顾虑什么,断然道:“老夫要先看看道庭的态度……我可以给道友一个承诺,只要能够确定古妖庭落在大风原,无论如何也要争上一争!”
有这句话,老狐就放心了。
接下来他们又商议了些事情,并且论道一番。青袍老者对半妖的龙脉感兴趣,而新妖庭也对老狐有诸多启发。
此番算是相谈甚欢,老狐起身,将青袍老者送出溶洞外。
石门缓缓合拢,遮蔽最后一抹光亮。
老狐的神情逐渐凝重,沉思良久,转身走回石亭。
这时,忽有一束白光自云霭深处射出,在石亭上方裹住一团云气。
云气蠕动,变成一只白羽灵鹤,振翅落到亭边,开口发出女子般娇柔的声音。
“大兄,真要让神使去见那位道庭仙使?”
老狐轻叹道:“神使执意要见,难道将他强留在洞天不成?”
“就怕他们结盟之后,会撇开我们,”白羽灵鹤担忧道。
“不会的,要防止被北海龙宫和凤凰一族察觉,无论哪边儿都必须利用我们,而且我们兼具人妖两族的血统,是最适合穿针引线的,他们不会抛开我们的!之前本以为只有道庭,如今新妖庭也卷起来,是好事!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待价而沽!”老狐自信道。
这些道理,白羽灵鹤当然明白,却仍忍不住忧虑,“就是太着急了!”
老狐凭栏而立,仰望苍天,叹息一声,“时不我待啊!”
……
勾连神庭失败,却勾连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灵网,和一位身份不明的大能。
对方既然自称真君,应是一位合体修士。
秦桑和朱雀想不出个所以然,也不敢再次启动治坛,一时不知应该怎么做了。
现在看来,短时间内休想联络道庭了,至少在突破合体期之前,只能靠他们自己。
等秦桑突破合体之后,还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引动箓坛中的雷神。
如今他修为不足,雷神仅仅是一尊护坛神将,突破合体期后秦桑就能引动坛内雷神,从而配合治坛和都功印惊动神庭。灵网能误导治坛和都功印,还能蒙蔽神庭不成?
可问题又绕回来了,他勾连神庭,目的就是要借助道庭的力量,助他突破合体境关!
现在该如何是好?
没有道庭做后盾,秦桑总有根基不牢的忧虑,两族大能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能令他的所有努力灰飞烟灭。可是已经在角生国打下了不小基业,等到乱世来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放弃着实可惜。
还有下落不明的麒麟本源,在找到之前,是不可能离开大风原的。
不敢启坛,多留无益。
秦桑取出庚除治都功印,便和朱雀返回角生国。刚刚回到靖坛,便将玉影叫了过来。
“道友且看这部功法,”秦桑大大方方将《太乙灵枢经》展示给玉影。
玉影接过玉简,只看了几眼,便惊声道:“教主是从哪里得来的这部功法?”
灵修想必更能体会到这部功法的玄妙。
秦桑对她的反应毫不意外,“不必深究功法的来历,我只问道友,让你改修这部功法,你敢修炼吗?”
“我……”
玉影张了张口,没有武断回答,继续浏览,很快便深深沉浸在功法之中。
秦桑耐心等待玉影参悟功法,观其神色,就能看出玉影从《太乙灵枢经》中受到了不少启发,也能从侧面印证这部功法的难得。
良久之后。
玉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恋恋不舍把神识抽离玉简,感叹道:“未曾想到,世间还有此等玄奇妙法!”
“此等玄奇妙法,却是别人白送给我,”秦桑叹了口气。
玉影闻言暗暗惊疑,顿觉手中的玉简有些烫手,这才想起秦桑之前的问题,思忖道:“这门功法,修炼之人越多,便越强大。”
秦桑点点头,修士修成灵枢,再融入灵网,将灵网看成一个整体,每个灵枢都是灵网的一部分,自然灵枢越多越强。道庭的神庭也是一样的道理,神庭中的符神越多,道庭就越强大。
“不过……”玉影语气一转,“修成灵枢之后,必须要加入别人的灵网吗?灵网之中有多少人,修为如何,控制灵网的主人又是谁?”
玉影的这些问题直指核心。
灵网应该有一定的运行规则,不能被人随意践踏,才能让后来者心甘情愿加入,比如大周的律法、道庭的戒律,否则只以强迫和欺骗的手段是走不远的。
必须能兼顾一定的公平,至少不会被人通过灵网窥探意识、随意摆布才行。
秦桑对灵网一无所知,而对方只传他《太乙灵枢经》的前半部分,不容他不小心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