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在红糖米浆上撒入一撮的金桔糖,星星点点,金黄色的金桔糖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

  把蒸笼盖上,大火蒸个15分钟就大功告成。

  15分钟之后,刘婉把热腾腾的蒸笼取出,这时糖糕还是软的,凉了以后就会凝固成块。

  接着刘婉又开始做碗糕。

  碗糕,是把发酵好的甜米浆盛入特制的小碗中蒸制而成的美食,因其出锅后外形是一个碗状而得名。

  碗糕没有包子的肉香,也没有油条的酥脆,有的只是朴实的外表和憨厚的“微笑”,还有大米的清香和丝丝的甜味。

  碗糕是祭拜时常备的一种食物,也是过年时必备的糕点,在当地人心中深深占据着一席之地,难怪王怜爱吃碗糕。

  刘婉用开水化开绵白糖,冷却后倒入粘米粉中,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米浆用筷子提起能成线条往下落。

  加入酵母粉,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室温发酵三小时左右。

  发酵好的米浆,表面能明显的看到很多小气泡,加入泡打粉,搅拌均匀,分装在预备好的专用小碗里,约五六分满,盖上盖子,二发约半小时,这时米浆膨胀至七分满。

  此时放入大火蒸。

  秘诀是前15分钟一定不要掀盖!锅盖可以压下,让气压更大,更有冲力开花。

  15分钟后,可以迅速开盖再盖住,让蒸汽水跑掉,锅盖往旁边放,免得让水蒸气滴到碗糕上。

  此时迅速开盖,即可出锅。

  刘婉这次蒸出的碗糕个个开花,散发出酸甜诱人的气味,成功!

  在等碗糕的米浆发酵期间,刘婉顺手开始做清明粿和萝卜粿。

  萝卜粿和清明粿的饼皮是一样的,都是米浆加益母草揉制成的,呈青绿色。

  不同的是,萝卜粿和清明粿的馅不一样,萝卜粿的馅是萝卜丝,清明粿的馅则比较随意。

  萝卜粿有专门的饼印,在包馅时,先把萝卜粿的粉皮放在饼印上,饼印上刻着福、寿等纹理,萝卜粿的饼皮就会被烙上福、寿的纹理,也是祭拜的必需品之一。

  刘婉征求过孩子们的意见,知道他们最想吃这两种粿,才动手做的。

  这些活需要大家配合,有人剁馅,有人切萝卜丝,剁肉。

  大锅灶上热水不断,热气腾腾,全家人边做事情边聊天,气氛很好。

  忙到下午三点多左右,刘婉终于做好了清明粿,萝卜粿,碗糕,红糖糕等。

  完事后,刘婉把这些糕点每样捡一些,装在单层的漆篮里,给王老汉亲自送去。

  王老汉一看到刘婉,赶紧招呼说:

  “老三家的,你来了,吃饭了没有?”

  刘婉说刚吃过:“爹,这是我们今天蒸的糕和粿,您尝尝看怎么样?”

  王老汉微微点头,说:“你有心了。”

  之前王老汉还担心儿子死了,刘婉会不管不顾跑回娘家,扔下一堆烂摊子,没想到刘婉却一声不吭扛了下来,让他对刘婉这个媳妇刮目相看。

  刘婉见老大老二家的都不在,便趁机道:

  “爹,我有个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你说。”

  王老汉敲了敲手里的旱烟杆,把里面的烟沫敲出来,刘婉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每次她来的时候,王老汉知道她不喜烟味,所以哪怕在抽烟,都会把烟给掐掉,这让刘婉心里挺受用的。

  从这个细节上说明,王老汉这个人还挺有素养的。

  刘婉笑眯眯地说:

  “爹,敬儿到年纪了,我想给他说亲了。”

  “哦,那你有看上谁家的姑娘吗?”王老汉道,“孩子大了,是该说亲了。”

  “谢铁头家的兰花姑娘我看着不错,人老实又能干。”

  刘婉道,肯定不能说王敬和兰花私下有交往了,传出去会对兰花声名有损。

  王老汉当即表示支持。

  儿媳妇有能耐给孙子娶亲,王老汉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反对?

  如此一来,也算刘婉尊重长辈了,她和王老汉唠嗑了几句就离开了。

  回到家,刘婉也没马上歇下,同样捡了一些糕、粿往谢铁头家而去。

  上次捕虎一事,谢铁头帮了她家大忙,现在刘婉是把他们一家当成朋友来处了,有好吃的经常会往他们家送。

  “刘大娘,你来了,快进屋坐、”

  谢兰花正在家门口喂鸡了,看到刘婉赶紧主动招呼。

  不知怎么的,谢兰花脸上微微一红。

  刘婉看她很满意。

  每次来刘婉过来,谢兰花都在帮家里做事情,上山种地,无所不会,真是个好姑娘。

  刘婉免不了带着婆婆的眼神,代入感十足地打量谢兰花。

  “喏,今天我们蒸了些糕、粿,送过来给你们尝尝。”刘婉道。

  “谢谢刘大娘。”谢兰花赶紧接过漆篮,拿到屋里换了个盆盛装。

  谢兰花看到刘婉的时候,神情都很腼腆。

  赵氏见刘婉带了这些美食过来,赶紧拿了一包菌菇,塞在她手里,说:

  “刘大娘,这是我上次山上挖的松茸,晒干了,也不多,熬骨头汤放点,可甜了。”

  “那就谢了,唉,这两天要忙过年的事,都没空去掰笋。”刘婉有点可惜地说,“不去掰笋都老了。”

  现在不掰笋,就要等来年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婉一点也不想浪费能收储的免费粮食。

  “一会你有空吗?要不咱们再去掰点如何?”赵氏心中一动,被刘婉一说,也动心起念。

  “好啊,那我回家拿竹筐。”刘婉道。

  “还回什么回,竹筐和铲子我这都有。”赵氏道,“一来一回多耽误时间。”

  刘婉被赵氏一约,果真和她立马上山掰笋了。

  还好她们去的不远,掰了一个小时,掰了半筐,两个人就下山了。

  回到家,刘婉还赶得上做晚饭。

  今天的晚饭很简单,刘婉炒了个卤猪头皮,一个卤大肠,炒了个油麦菜。

  因为肉食多,所以刘婉将上回腌的酸辣白菜捞出来,切成细丝,在油锅里爆炒上桌,以化油解腻,颇受大家欢迎。

  看到酸辣白菜,刘婉就想起一道大家都挺喜欢的菜:就是酸菜鱼。

  她便吩咐王孝明天去集上的话,买几条大的活鱼回来,至少要七八斤的,她要做酸菜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成极品恶婆婆后,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穿成极品恶婆婆后,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最新章节,穿成极品恶婆婆后,我带着系统种田发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