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玉衡摇了摇头,只言:“时机未到。”
元景帝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霾,但随即又化作一抹柔和的笑意。
“国师言之有理,时机确实重要,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轻轻抬手,指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得金黄的云海,语气中充满了蛊惑与诚意:“国师看那天际,云卷云舒,变化无常,正如这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国师闭关苦修,固然能精进修为,但若能与国运相连,借天地之力,岂不是更能早日达成心中所愿?”
洛玉衡目光深邃,宛如静谧的深潭,波澜不惊,却又暗藏玄机。
她轻轻摇了摇头,带着一丝不为所动的坚决:“陛下,修行之路,贵在心诚与坚持,非外力所能速成。
臣深知天人之争的重要性,也愿为国效力,但修行之事,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违背本心。”
元景帝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洛玉衡的性子,知晓强求不得。
只得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温和:“国师言之凿凿,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也不愿强求,只愿国师能知晓,朕的心意始终如一。”
随后元景帝便问起了,今日与李皓相谈的收获,这方面洛玉衡倒也没有吝啬隐瞒。
毕竟两人得关系本质上就是相互利用,那洛玉衡也需要时不时得,证明一下自身得价值。
元景帝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如此看来,这个李皓,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今日讲经,朕收获颇多,便不再打扰国师闭关。”言罢,元景帝转身离去。
回到寝殿,元景帝迫不及待地召来了御前侍笔,命他即刻起草一道诏书,第二天就直接送到了云鹿书院来。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京城,一道圣旨如同春风一般,飘然而至云鹿书院。
太监身着华丽的宫服,手持明黄圣旨,步履匆匆,却又不失威严。
圣旨直接传到书院来,本就是稀罕场面,立马便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其中就包括了当事人李皓,太监看到正主,快步就走到了面前,双手轻轻展开圣旨,那明黄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李先生,接旨吧!”太监的声音清脆响亮,如同钟鸣一般回荡在书院之中。
随后也不管李皓跪没跪下,就径直宣读道:“陛下召先生入仕为官,特赐翰林学士之职。
先生无需上朝议政,只需专心钻研经义,参加经筵,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皓听的不置可否,也没去谢恩,因为本来当官就不是李皓想干的事情,而且有了这个名义,指不定元景帝得怎么使唤自己。
太监见李皓沉默不语,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便又提高了几分音量,催促道:“李先生,此乃陛下隆恩,切莫辜负啊!”
李皓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公公,在下感激陛下的厚爱,但修行之路,我心已决,不在朝堂。
请公公回禀陛下,李明晖愿以经义之道,为天下苍生贡献绵薄之力,但入仕为官,实非我所愿。”
太监闻言,不禁一愣,他万万没想到,李皓竟也会如此坚决地拒绝这道圣旨。
不过鉴于之前,云鹿书院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强硬之言。
只得叹了口气,说道:“李先生,既然你心意已决,咱家也不再强求。咱家定会如实回禀陛下,望先生好自为之。”
言罢,太监缓缓卷起圣旨,转身离去。
围观的人群见李皓竟拒绝了陛下诏令入仕的圣旨,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惋惜,有人不解。
当然也有人对此行为大加赞赏,那就是李慕白和张慎了,这两人也是对官场之事深恶痛绝的。
元景帝在得知圣旨被封还之后,并没有为此而动怒。
只是在第三天,打更人和京兆尹依旧没有找回慕南栀,也没有抓到劫持之人后,发了一阵怒火。
原京兆尹陈光汉,以失职为理由连贬三级,打发去了光州为官。
魏渊的待遇则要好上太多,只是被罚了一年的俸禄。
正当朝臣们以为这件事,会就此慢慢沉寂下去的时候,一封从楚州送来的公文,又重新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怀庆接到消息之后,立马派人给李皓传了一则消息:“镇北王请旨回京,说要亲自来调查王妃失踪一事?”
李皓听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元景帝这家伙多半猜到了什么,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让李皓乖乖听他的话,否则就把镇北王给调回来,到时候就生死难料了。
当然,这件事要成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楚州直面魁族和巫神教,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护的住大奉的北方边境。
而遍数朝中大小官员,除了镇北王之外,也只有魏渊有这个本事了。
可元景帝对于魏渊的忌惮,那可是刻进了骨子里的,在临渊关之战后,立马就收了他的兵权,把他困在了京城,他能让魏渊重掌兵权吗?
另外朝臣们对此事,也多半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也同样不想要放虎归山。
本来就被魏渊给压得难受,再让他掌了兵权,日子岂不是更难过了,所以这件事便在朝中陷入了僵持。
李皓对此也没有反应,因为无论镇北王回不回来,自己都还有其他路子可走。
只是李皓不着急,不代表其他人不为李皓着急。
其中最着急的,莫过于知道慕南栀就藏在司天监的褚采薇了。
因为相比于同样知晓内情得浮香,或者猜到了大概得怀庆,她们都知道李皓身上肯定藏有底牌,真要是硬抗不过,还有退路可以走。
反观褚采薇,她就知道监正肯定不会出手对付镇北王。
只是让李皓有些出乎意料得,当自己赶到司天监里,慕南栀竟是跟着褚采薇一起来关心这事。
慕南栀出言提醒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嘛!万一要是镇北王回来,真要调查出什么线索,你可就成了众矢之的。
而且我太知道镇北王这个人,他自小便是天之骄子,做事也跋扈惯了,可不会跟你讲什么证据的。”
李皓一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松地说道:“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面,别说他未必能回得来,就是真的回来了,我也自有办法来应付他,保证吃亏得不会是我。
只是我有些好奇,你怎么突然帮着我出起主意来了,现在相信我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慕南栀白了他一眼,说道:“我不是相信你,而是选择相信采薇和监正,另外我一直有些好奇,你到底为什么要救我。”
李皓闻言,笑容更加灿烂了,他故作正经地说道:“那当然是为了声张正义,踏平这天下所有不平之事啊!”
慕南栀却不为所动,她淡淡地回应道:“哼,我可看得出来,你不是这样的人。”
李皓一听,眼睛一亮,调笑道:“哦?那我是什么样的人?”
慕南栀望着李皓那双充满玩味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却故作严肃地说道:“你啊,我看你是个藏着掖着,心里有着千般算计,却总爱装出一副正义凛然样子的人。”
李皓一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加开怀了。
“哈哈,慕南栀啊慕南栀,你还真是了解我。不过,我虽然爱算计,但算计的都是那些该算计的人。
我装的正义凛然,那也是因为我心中确实有正义存在。”
慕南栀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李皓,我知道你不是坏人,但你也绝非那么简单。
你救我,肯定有你自己的目的。我只希望,你的目的不要伤害到无辜的人。”
李皓大笑出声:“好啊,就凭你对我的这番了解,今日我这酒菜,就没有白带。”
看着李皓从那枚泛着温润光泽的玉石小镜中,如同变戏法一般,接连不断地拿出一个个精致的食盒,褚采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慕姐姐,你可算是有口福了!李皓做的酒菜,那味道,简直是人间美味,比宫里的御宴都要胜上几分呢!”
边说边动,褚采薇迫不及待地打开食盒,一股股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她将酒菜一样样地取出,摆放在桌上,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然而,当她看到每种菜肴都是一式两份时,不禁好奇地看向李皓,眼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李皓却是笑道:“监正拿一份走吧,这是我专门带来孝敬您的,还有那七盏星夜酒,我也把最近酿好的,都给您带了过来。”
话音刚落,监正那略带威严的声音便从上面传来,带着几分戏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小子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李皓闻言,只是嘿嘿一笑,解释道:“真没有,就是之前几番麻烦监正大人,这点心意算是聊表谢意罢了。”
监正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只是那桌上的酒菜,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一半。
这就让褚采薇看着心疼,但想到还有七盏星夜酒在,她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之前她就听监正提起过这酒的滋味,说是酒香四溢,绕舌缠唇,让人回味无穷。
结果,当她满怀期待地打开酒坛时,却发现这酒与监正之前的描述似乎有些不同。
她不禁皱起眉头,向李皓问道:“这是七盏星夜酒吗?”
李皓见状,笑着解释道:“七盏星夜酒酿造起来颇为麻烦,我总共就酿造了一坛,珍贵得很。
这里的是风花雪月酒,味道也很不错的,你尝尝看。”
褚采薇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仿佛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
她失望地看着那坛酒,心中充满了遗憾。
不过,当她尝了几口桌上的菜肴后,那美味的滋味瞬间让她的心情好转了许多。
至于慕南栀嘛,她在尝过一口后,眼睛就也开始放光了。
不禁暗暗感叹,刚刚褚采薇所说的,那真是一点都不带掺假的,李皓的手艺,果然是非同凡响!
陪着褚采薇跟慕南栀吃了一顿饭,把感情垒的更扎实了一些,这趟便算是来的值了。
回到了自己府上,李皓又重新把玉石小镜拿了出来,联系了还在楚州,调查着黑莲跟镇北王的金莲。
“金莲前辈,你最近在楚州有查到了什么线索吗?镇北王是否真打算回京,不再为凝聚血丹的事情,做着准备?”
金莲回道:“据我的调查,巫神教依旧还在城中布设阵法,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而且,那阵法已近成形,你恐怕得尽快赶来楚州,否则,仅凭我一人之力,实难抵挡他们联手之势。”
李皓闻言,眉头微皱,面露难色:“这事儿可就棘手了。近日我在元景帝面前刚露了脸,他如今隔三差五便派人前来,意欲封我官职。
此时我若贸然离开京城,恐怕极易被有心之人察觉动向,到时反而更添危险。”
金莲闻言,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想当初,李皓可是斩钉截铁地承诺要带人支援,如今这话犹在耳畔回响,却怎料事态竟如此变化。
他本想反驳,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只是有些焦急地问道:“那你究竟打算如何?总不能让我孤身一人去拼死拼活吧?”
李皓沉思片刻,提议道:“那自然不行,你看这样如何,你且用那玉石小镜召集天谛会的其他成员,让他们先行赶去支援。
我这边也想想办法,定不会让你孤军奋战。”
金莲听了,心中仍有些将信将疑,忍不住嘟囔道:“我怎么现在就有些信不过你了呢,不会又是在耍我吧?”
李皓见状,连忙正色道:“怎会如此?我李皓岂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我说一不二,一个唾沫一个钉!”
金莲哼了一声道:“可你已经骗了我一回!”
李皓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那不过是意外情况,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你总不能苛求我有算尽天下事的本领。若我真有如此神通,也不必来请你帮忙,共同完成这拨乱反正的义举了。”
金莲闻言,知晓再多说也无益,只是暗暗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量着接下来的对策。
(本章完)
喜欢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请大家收藏:()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元景帝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霾,但随即又化作一抹柔和的笑意。
“国师言之有理,时机确实重要,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轻轻抬手,指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得金黄的云海,语气中充满了蛊惑与诚意:“国师看那天际,云卷云舒,变化无常,正如这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国师闭关苦修,固然能精进修为,但若能与国运相连,借天地之力,岂不是更能早日达成心中所愿?”
洛玉衡目光深邃,宛如静谧的深潭,波澜不惊,却又暗藏玄机。
她轻轻摇了摇头,带着一丝不为所动的坚决:“陛下,修行之路,贵在心诚与坚持,非外力所能速成。
臣深知天人之争的重要性,也愿为国效力,但修行之事,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违背本心。”
元景帝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洛玉衡的性子,知晓强求不得。
只得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温和:“国师言之凿凿,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也不愿强求,只愿国师能知晓,朕的心意始终如一。”
随后元景帝便问起了,今日与李皓相谈的收获,这方面洛玉衡倒也没有吝啬隐瞒。
毕竟两人得关系本质上就是相互利用,那洛玉衡也需要时不时得,证明一下自身得价值。
元景帝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如此看来,这个李皓,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今日讲经,朕收获颇多,便不再打扰国师闭关。”言罢,元景帝转身离去。
回到寝殿,元景帝迫不及待地召来了御前侍笔,命他即刻起草一道诏书,第二天就直接送到了云鹿书院来。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京城,一道圣旨如同春风一般,飘然而至云鹿书院。
太监身着华丽的宫服,手持明黄圣旨,步履匆匆,却又不失威严。
圣旨直接传到书院来,本就是稀罕场面,立马便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其中就包括了当事人李皓,太监看到正主,快步就走到了面前,双手轻轻展开圣旨,那明黄的绸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李先生,接旨吧!”太监的声音清脆响亮,如同钟鸣一般回荡在书院之中。
随后也不管李皓跪没跪下,就径直宣读道:“陛下召先生入仕为官,特赐翰林学士之职。
先生无需上朝议政,只需专心钻研经义,参加经筵,为陛下分忧解难。”
李皓听的不置可否,也没去谢恩,因为本来当官就不是李皓想干的事情,而且有了这个名义,指不定元景帝得怎么使唤自己。
太监见李皓沉默不语,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便又提高了几分音量,催促道:“李先生,此乃陛下隆恩,切莫辜负啊!”
李皓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公公,在下感激陛下的厚爱,但修行之路,我心已决,不在朝堂。
请公公回禀陛下,李明晖愿以经义之道,为天下苍生贡献绵薄之力,但入仕为官,实非我所愿。”
太监闻言,不禁一愣,他万万没想到,李皓竟也会如此坚决地拒绝这道圣旨。
不过鉴于之前,云鹿书院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强硬之言。
只得叹了口气,说道:“李先生,既然你心意已决,咱家也不再强求。咱家定会如实回禀陛下,望先生好自为之。”
言罢,太监缓缓卷起圣旨,转身离去。
围观的人群见李皓竟拒绝了陛下诏令入仕的圣旨,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惋惜,有人不解。
当然也有人对此行为大加赞赏,那就是李慕白和张慎了,这两人也是对官场之事深恶痛绝的。
元景帝在得知圣旨被封还之后,并没有为此而动怒。
只是在第三天,打更人和京兆尹依旧没有找回慕南栀,也没有抓到劫持之人后,发了一阵怒火。
原京兆尹陈光汉,以失职为理由连贬三级,打发去了光州为官。
魏渊的待遇则要好上太多,只是被罚了一年的俸禄。
正当朝臣们以为这件事,会就此慢慢沉寂下去的时候,一封从楚州送来的公文,又重新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怀庆接到消息之后,立马派人给李皓传了一则消息:“镇北王请旨回京,说要亲自来调查王妃失踪一事?”
李皓听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元景帝这家伙多半猜到了什么,这是在给自己施压。
让李皓乖乖听他的话,否则就把镇北王给调回来,到时候就生死难料了。
当然,这件事要成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楚州直面魁族和巫神教,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护的住大奉的北方边境。
而遍数朝中大小官员,除了镇北王之外,也只有魏渊有这个本事了。
可元景帝对于魏渊的忌惮,那可是刻进了骨子里的,在临渊关之战后,立马就收了他的兵权,把他困在了京城,他能让魏渊重掌兵权吗?
另外朝臣们对此事,也多半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也同样不想要放虎归山。
本来就被魏渊给压得难受,再让他掌了兵权,日子岂不是更难过了,所以这件事便在朝中陷入了僵持。
李皓对此也没有反应,因为无论镇北王回不回来,自己都还有其他路子可走。
只是李皓不着急,不代表其他人不为李皓着急。
其中最着急的,莫过于知道慕南栀就藏在司天监的褚采薇了。
因为相比于同样知晓内情得浮香,或者猜到了大概得怀庆,她们都知道李皓身上肯定藏有底牌,真要是硬抗不过,还有退路可以走。
反观褚采薇,她就知道监正肯定不会出手对付镇北王。
只是让李皓有些出乎意料得,当自己赶到司天监里,慕南栀竟是跟着褚采薇一起来关心这事。
慕南栀出言提醒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嘛!万一要是镇北王回来,真要调查出什么线索,你可就成了众矢之的。
而且我太知道镇北王这个人,他自小便是天之骄子,做事也跋扈惯了,可不会跟你讲什么证据的。”
李皓一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松地说道:“你们就把心放在肚子里面,别说他未必能回得来,就是真的回来了,我也自有办法来应付他,保证吃亏得不会是我。
只是我有些好奇,你怎么突然帮着我出起主意来了,现在相信我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慕南栀白了他一眼,说道:“我不是相信你,而是选择相信采薇和监正,另外我一直有些好奇,你到底为什么要救我。”
李皓闻言,笑容更加灿烂了,他故作正经地说道:“那当然是为了声张正义,踏平这天下所有不平之事啊!”
慕南栀却不为所动,她淡淡地回应道:“哼,我可看得出来,你不是这样的人。”
李皓一听,眼睛一亮,调笑道:“哦?那我是什么样的人?”
慕南栀望着李皓那双充满玩味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却故作严肃地说道:“你啊,我看你是个藏着掖着,心里有着千般算计,却总爱装出一副正义凛然样子的人。”
李皓一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加开怀了。
“哈哈,慕南栀啊慕南栀,你还真是了解我。不过,我虽然爱算计,但算计的都是那些该算计的人。
我装的正义凛然,那也是因为我心中确实有正义存在。”
慕南栀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李皓,我知道你不是坏人,但你也绝非那么简单。
你救我,肯定有你自己的目的。我只希望,你的目的不要伤害到无辜的人。”
李皓大笑出声:“好啊,就凭你对我的这番了解,今日我这酒菜,就没有白带。”
看着李皓从那枚泛着温润光泽的玉石小镜中,如同变戏法一般,接连不断地拿出一个个精致的食盒,褚采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慕姐姐,你可算是有口福了!李皓做的酒菜,那味道,简直是人间美味,比宫里的御宴都要胜上几分呢!”
边说边动,褚采薇迫不及待地打开食盒,一股股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她将酒菜一样样地取出,摆放在桌上,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然而,当她看到每种菜肴都是一式两份时,不禁好奇地看向李皓,眼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李皓却是笑道:“监正拿一份走吧,这是我专门带来孝敬您的,还有那七盏星夜酒,我也把最近酿好的,都给您带了过来。”
话音刚落,监正那略带威严的声音便从上面传来,带着几分戏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小子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李皓闻言,只是嘿嘿一笑,解释道:“真没有,就是之前几番麻烦监正大人,这点心意算是聊表谢意罢了。”
监正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只是那桌上的酒菜,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一半。
这就让褚采薇看着心疼,但想到还有七盏星夜酒在,她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之前她就听监正提起过这酒的滋味,说是酒香四溢,绕舌缠唇,让人回味无穷。
结果,当她满怀期待地打开酒坛时,却发现这酒与监正之前的描述似乎有些不同。
她不禁皱起眉头,向李皓问道:“这是七盏星夜酒吗?”
李皓见状,笑着解释道:“七盏星夜酒酿造起来颇为麻烦,我总共就酿造了一坛,珍贵得很。
这里的是风花雪月酒,味道也很不错的,你尝尝看。”
褚采薇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仿佛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
她失望地看着那坛酒,心中充满了遗憾。
不过,当她尝了几口桌上的菜肴后,那美味的滋味瞬间让她的心情好转了许多。
至于慕南栀嘛,她在尝过一口后,眼睛就也开始放光了。
不禁暗暗感叹,刚刚褚采薇所说的,那真是一点都不带掺假的,李皓的手艺,果然是非同凡响!
陪着褚采薇跟慕南栀吃了一顿饭,把感情垒的更扎实了一些,这趟便算是来的值了。
回到了自己府上,李皓又重新把玉石小镜拿了出来,联系了还在楚州,调查着黑莲跟镇北王的金莲。
“金莲前辈,你最近在楚州有查到了什么线索吗?镇北王是否真打算回京,不再为凝聚血丹的事情,做着准备?”
金莲回道:“据我的调查,巫神教依旧还在城中布设阵法,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而且,那阵法已近成形,你恐怕得尽快赶来楚州,否则,仅凭我一人之力,实难抵挡他们联手之势。”
李皓闻言,眉头微皱,面露难色:“这事儿可就棘手了。近日我在元景帝面前刚露了脸,他如今隔三差五便派人前来,意欲封我官职。
此时我若贸然离开京城,恐怕极易被有心之人察觉动向,到时反而更添危险。”
金莲闻言,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想当初,李皓可是斩钉截铁地承诺要带人支援,如今这话犹在耳畔回响,却怎料事态竟如此变化。
他本想反驳,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只是有些焦急地问道:“那你究竟打算如何?总不能让我孤身一人去拼死拼活吧?”
李皓沉思片刻,提议道:“那自然不行,你看这样如何,你且用那玉石小镜召集天谛会的其他成员,让他们先行赶去支援。
我这边也想想办法,定不会让你孤军奋战。”
金莲听了,心中仍有些将信将疑,忍不住嘟囔道:“我怎么现在就有些信不过你了呢,不会又是在耍我吧?”
李皓见状,连忙正色道:“怎会如此?我李皓岂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我说一不二,一个唾沫一个钉!”
金莲哼了一声道:“可你已经骗了我一回!”
李皓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那不过是意外情况,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你总不能苛求我有算尽天下事的本领。若我真有如此神通,也不必来请你帮忙,共同完成这拨乱反正的义举了。”
金莲闻言,知晓再多说也无益,只是暗暗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量着接下来的对策。
(本章完)
喜欢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请大家收藏:()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