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 第四百八十三章:血海

小说:风起明末 作者:罗小明 更新时间:2025-09-04 07:43:2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阿克敦竭力的平复着自己的呼吸。

  每一次吸气都带着浓烈的血腥味,每一次呼气都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

  八蜡铺中,靖南军的火炮仍在以稳定而冷酷的速度持续发射着炮弹。

  从一里的距离开始,这些死神就一直伴随着他们。

  阿克敦没有抬头,抬头看到炮口闪烁的火光和腾起的硝烟只会让心绪更加紊乱。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感到双腿逐渐沉重,气息也逐渐的沉重了起来。

  炮声一声比一声更为响亮,也一声比起一声更为接近。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他们应当是走到了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

  “嘭!”

  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几乎就在近处炸开。

  阿克敦混身一颤,凄厉的惨叫声自他身侧的不远处传来。

  透过眼角的余光,阿克敦看到了一枚炮弹将就在自己右前方的两名甲兵撞倒在地。

  那两名甲兵的身影在瞬间便已是扭曲与破碎。

  炮弹砸入地面,溅起一团混着草根和泥泞的土浪。

  灼热的血肉混杂冷冰的泥点溅洒在阿克敦的脸上。

  阿克敦握着步弓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恐惧无时无刻的萦绕在他的心腔之中,越发的深重。

  他的意志终究还是产生了动摇。

  往日里在战场之上无往不利的盾车,能够使得他们安全敌近敌军的军阵百步,甚至是五十步以内。

  但是现在这些盾车面对着靖南军的火炮之时根本全然无用,反而是成为了他们的累赘。

  “不能这样下去了……”

  阿克敦紧咬着牙关,低声的呢喃着。

  ……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清军后阵,济尔哈朗的目光森然,咬牙切齿着,这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视野之中,原本颇为整齐的盾车线变得残缺不全,如同被巨兽啃噬过一般。

  被打坏、遗弃的盾车残骸零落地散布在大军经过的道路上。

  鲜血肆意流淌,浸透了初春嫩绿的大地,那触目惊心的暗红色,在一片苍茫中格外刺眼。

  草地中绽开着一朵朵诡异而残酷的血色花朵。

  他原本期望盾车能如同往昔一般,至少将大部分步兵送抵前线。

  但现实是,这些笨重的木盾在对方高效的火炮面前,成了缓慢移动的棺材和路障。

  随着距离的接近,靖南军的火炮精准度几乎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

  哪怕是因为连绵的阴雨使得泥土松软,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炮弹的动能,削弱了其跳弹杀伤。

  哪怕是前阵的军兵排布着松散的阵型,但是推进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之时,却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而比人员损失更为致命的。

  是军心的动摇,士气的下降。

  火炮能够杀伤的敌人有限,远远比不上铳枪与刀兵。

  但是对于士气的打击,却是近乎毁灭性的。

  济尔哈朗能从千里镜中,从那些微微迟滞的步伐和略显混乱的队形中,清晰地感受到正在前阵之中军兵的想法。

  恐惧正在像瘟疫一样蔓延。

  济尔哈朗清楚。

  拖延下去,只会让更多的满洲的勇士毫无价值地死在冲锋的路上,最终耗尽锐气,无功而返。

  “击鼓!”

  济尔哈朗猛地抬起了头,他的目光直直的投向八蜡铺那喷吐着火光的棱堡,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狠厉。

  “击,进军鼓!”

  “让两边蒙古的轻骑也压过去1”

  济尔哈朗愤怒的咆哮声在大阵之中响彻,压过了战场杂音。

  旋即,分设于中军阵内的十数面巨大的牛皮战鼓下,持槌的力士挥动鼓槌重重砸向鼓面。

  陡然之间,宛若雷鸣般急促而狂暴的战鼓声便已是直冲云霄之上。

  “咚!咚!咚!咚咚咚!”

  进军鼓声如同狂暴的心跳,瞬间席卷了整个战场,也重重敲打在每一个清军士兵的心头。

  八蜡铺的东西两侧,蒙古的两支万骑也回以角号之声,向着不远处的八蜡铺漫卷而去。

  “弃车,整队!”

  前军的清军主将博尔辉,在听到了后阵传来的鼓声之时,立即便是做出了反应。

  军令一级一级的传下,低沉而穿透力极强的海螺声在各处的军阵之间次第响起,与雷鸣般的战鼓声交织在一起。

  得到弃车军令的一众清军如释重负,他们毫不犹豫的抛弃以往极为依赖的盾车。

  还活着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嘶吼和鞭策下,开始了整队。

  十数息后,清军两红旗的旗兵们便已经完成了整队。

  这些从白山黑水之间走出的猎人们,历经过无数的厮杀,经历过无数的血战,无一不是历战的精锐。

  他们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的强军!

  不断的伤亡确实影响了他们的心绪,同族的死伤让他们的士气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但是同样,也激起了他们的骨血之中的凶性。

  不过相比两红旗旗兵的极高的组织度,最前沿一众蒙古的轻步兵们,却是没有那般的迅速,他们的阵线仍然颇为混乱。

  只是,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再继续从容整队。

  博尔辉在看到了大阵的阵型调整了些许之后,紧接着便下达了另外一条军令。

  大阵之中,原本一板一眼的步鼓声陡然一转,瞬间便已是变得急切起来。

  “杀!!!”

  凶厉的满语喝令声在清军的前阵响彻。

  一众蒙古的轻兵以及原本推车的包衣们,脸上依旧残留着无法散去的恐惧,他们的阵线松散,步履漂浮,还未从恐惧之中清醒过来,但是他们却不得不继续向前。

  身后,便是两红旗的旗兵们明晃晃的兵刃。

  他们胆敢后退,等待着他们的,只会是无情的屠刀。

  战场上的逃兵,不仅仅自己要承受失去性命的惩罚,他们的家人同样也会被连坐惩处,沦为他人的奴才。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并不遥远,随着沉重的盾车被抛弃,清军的速度陡然加快了许多。

  失去了笨重累赘的束缚,这些轻装的蒙古轻兵和包衣,以及后续跟进的两红旗精锐步甲,以一个极的速度开始向前推进。

  快速移动的目标显然是比迟缓的目标更难命中,靖南军八蜡铺阵线之上的火炮仍在轰鸣,但炮弹的落点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偏差。

  打出的炮弹要么深深砸入人群前方的空地上,溅起大片的泥泞。

  要么呼啸着从冲锋队伍的头顶掠过,落入后方。

  清军阵后的重炮仍在持续轰鸣,作为对进攻部队最后的支援。

  沉重的炮弹在空中划过弧线,接二连三地轰击在靖南军的八蜡铺阵地之上。

  虽然这些炮弹大多被坚固的工事弹开或吸收,但到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一枚幸运的炮弹成功击中了一处遮蔽不足的炮台,将其彻底摧毁。

  另有两三处炮位的射击也因清军火炮压制而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隐藏在墙后的靖南军的军兵也有不少被炮弹打中,开始出现了伤亡。

  八蜡铺的防御工事到底是临时抢修而成,在清军不间断的袭扰和有限的工期下。

  同时,受限于前线物资的匮乏,难以获得足够的砖石,整个阵线基本都由土木结构构成。

  沉重的炮弹轰击在靖南军阵地之上,在清军重炮的连番轰击之下,到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济尔哈朗的神情微松,不过在片刻之后,济尔哈朗的神色再度狰狞了起来。

  在接近百步的距离之时,靖南军八蜡铺的阵线之上,成团成团的硝烟次第升起,一瞬之间便连绵成片,形成了一条横亘在寨墙前方的、不断膨胀翻滚的白色烟龙。

  伴随着这恐怖烟云同时响起的,是远比火炮齐射更为密集、更为刺耳、如同爆豆般的连绵巨响!

  八蜡铺内靖南军的铳兵开始了射击!

  百步的距离,已经是进入了靖南军所列装的海誓铳杀伤范围。

  在这个距离,海誓铳虽然难以破甲,但是对于无甲的单位仍然有着致命的威胁。

  而清军前军的最前沿,那些作为炮灰的蒙古轻兵与汉人包衣们又哪里来的甲胄?

  他们大多只是身着裘衣或是单薄的棉衣,在这致命的铅弹面前,他们的血肉之躯与赤裸无异!

  济尔哈朗咬紧了牙关。

  战局的一切都被他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冲锋队列的最前端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的墙壁,被碰的几乎头破血流。

  靖南军列装的海誓铳并没有膛线,百步的距离虽然能够造成有效的杀伤,但是却没有办法保证精确度,射出铅弹会因为距离的原因变得飘忽不定。

  但是量变足以引起质变,当数以千计的铳枪同时开火,根本无需瞄准,只需将弹幕泼洒向汹涌而来的人潮,总有倒霉蛋会被其中任意一颗夺去性命。

  这种大规模覆盖性的射击,正是这个时代火铳的运用的方式。

  清军整个锋线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出现了波浪般的起伏和稀疏不一的缺口。

  济尔哈朗的神色阴沉,前军的伤亡惨重,让他简直是心如刀绞。

  他们的家底并不丰厚,满洲各部加起来也没有多少的人。

  掏空了家底,也不过是凑出了七万的旗兵,真的是死一个便少一个,根本就得不到什么补充。

  济尔哈朗紧咬着牙关,他紧握着腰间的顺刀,恶狠狠的凝视着前方八蜡铺的方位。

  他的心如刀绞,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其他选择。

  这一战,战是不战,早已经是由不得他们。

  大势滚滚,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他们,将他们推到这必须撞个粉身碎骨,或豁然开朗的决绝之地。

  济尔哈朗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但是他并没有沉沦太久。

  片刻之后,他重新睁开双眼,所有的痛苦和挣扎都其被强行压下。

  留守在中军的两红旗八千甲骑,缓缓驱动战马,向着前方缓缓覆压而去。

  ……

  铳炮的轰鸣在阿克敦的耳中已经化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嗡鸣,震得他脑仁发麻。

  白色的烟龙在阿克敦的视野之中跃动,但是阿克敦仍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终于已经抵近了五十步的距离。

  原本为他们遮挡着前方的蒙古轻兵和包衣奴才已经开始变得稀稀拉拉,很多人都已经倒在了前行的路上。

  最前方,蒙古的轻兵们一边快速的前行着,一边在行走中不断的向着八蜡铺之中射出箭矢。

  包衣们拎着兵刃们,哭喊着被赶上了最前线的位置,颤颤巍巍的向着那道死亡烟墙挪动着。

  他们,都只就是用来消耗明军弹药的肉盾。

  这个距离,海誓铳的精度和杀伤都已经是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几乎在铳口喷焰的瞬间,弹丸便已扑至面前。

  它们的威力再无衰减,足以轻易粉碎骨骼,洞穿重甲,在人体内造成可怕的空腔。

  在极近的距离之下,齐射的覆盖效果变得极为恐怖!

  清军的军兵士气不断的跌落,每前进一步,身旁都可能有人像被无形重锤击中般猛地栽倒,或是发出凄厉的惨叫。

  阿克敦双手颤抖,他能够清晰地看到寨墙垛口后那些靖南军铳手紧张而坚定的面容,看到那再次齐齐探出的、闪烁着死亡寒光的火铳。

  伴随着急促的步鼓声陡然停下,阿克敦压抑着心中翻涌的恐惧,本能的停下了脚步。

  他们已经到达了四十步的距离。

  没有丝毫的迟疑,这些久经沙场的两红旗弓手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素养。

  几乎在脚步停下的瞬间,他们便已完成了取箭、搭弦、开弓的动作。

  与明军边军以及蒙古人常用的的骑弓软箭不同,他们手中紧握的是威力恐怖的满洲重弓。

  他们使用的弓,更大,也更重,射出的箭也更沉,那箭矢几乎和短矛相等。

  阿克敦没有丝毫的犹豫,在行进的过程之中,他便已经是选好了目标——一个躲在胸墙后方正在奋力装填的靖南军铳兵。

  虽然那靖南军的铳兵只漏出了头盔的上半部,但是他仍然有信心一击命中,洞穿那铳兵的头盔。

  在瞄准的一瞬间,阿克敦便已经是松开了手中的弓弦。

  阿克敦的拇指和食指猛地松开,下一瞬间,弓弦便已是顺着他大拇指处的扳指的光滑面陡然划出。

  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弓弦震响猛然爆开,同样的声响也从他的身侧周边不断响起。

  致命的蜂群,自清军阵中向着靖南军阵线直射而去。

  这个距离,对于这些老练的弓手们而言,精确度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一瞬之间,八蜡铺靖南军的阵线之上原本严密的火力网,便出现了不少的缺口,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阿克敦没有放松,而是继续抽出箭矢,重新扣衔弯弓。

  弓箭比起火铳最大的优势,在于射速,只有连绵不绝的箭雨,才能压制火铳的齐射。

  而就在他弯弓搭箭的时刻。

  身后手持着刀牌,握持着虎枪的两红旗步甲,已是如同潮水一般掠过他们,蜂涌向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风起明末,风起明末最新章节,风起明末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