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是以前的矿工,知道矿洞里有什么东西,特意找李建军去挖?”张辉追问。张大爷摆了摆手:“不可能!矿洞倒闭前都清过,值钱的东西早被搬空了,剩下的都是没用的废矿石,再说那地方随时可能塌方,谁会没事往里面钻?”

  走访到傍晚 6点,张辉带着队员返回刑侦支队,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信息:李建军上周三早上 7点出门,背黑色帆布包,装着扳手和手电筒;可能接触过一位“老同事”,但姓名、联系方式未知;工地门口出现过穿黑色外套的陌生男子,但特征模糊;矿洞岔路口是废弃绞车房,无废铁可寻……可这些信息像一堆散落的珠子,没有一根线能将它们串起来,更别提指向具体的犯罪嫌疑人。

  “陆队,目前走访到的线索都太零散了。”张辉将笔记本摊在陆川面前,指尖划过“陌生男子”“老同事”等字样,“李建军的人际关系很简单,没跟人结过仇,工友、邻居都没发现他有异常接触。惟一的疑点是,他为什么会相信‘矿洞有废铁’的说法,而且没告诉任何人具体是谁约他去的。”

  陆川拿起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对着灯光看了看:“有没有可能,约他去矿洞的人,根本不是老同事,而是故意用‘废铁’当借口骗他过去?李建军老实,容易相信人,说不定是被人利用了。”

  “有这种可能,但现在没有任何指向性线索。”张辉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我们查了李建军的通话记录,失踪前三天只跟家人、工地负责人通过电话,没有陌生号码;银行流水也很干净,没有大额收支;王丽说他失踪前几天确实有点心事重重,但问了也不说,现在看来,可能是在纠结要不要去矿洞,可到底是谁让他这么纠结,还是没头绪。”

  陆川点了点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明天继续查两个方向,一是扩大矿洞周边的走访范围,看看有没有村民在李建军失踪当天看到过他,或者看到陌生车辆;二是联系煤矿以前的管理部门,调阅当年的矿工名单,看看能不能找到跟李建军有交集、且近期返回本地的人。线索肯定藏在某个细节里,只是我们还没找到。”

  张辉站起身,将笔记本合上,窗外的夜色已经浓了,刑侦支队的灯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他想起王丽攥着工装补丁的样子,想起老王描述的模糊黑影,心里沉甸甸的——李建军的尸体躺在冰冷的矿洞里,可杀害他的人,却还藏在茫茫人海中,没有留下任何清晰的痕迹。“我明天一早就去矿洞周边的村子,挨家挨户问,肯定能找到点什么。”张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定,尽管他知道,这场没有明确方向的调查,注定充满艰难。

  第二天清晨,张辉带着队员再次来到东山煤矿附近的村庄,从村头的早点摊到村尾的小卖部,挨家挨户出示李建军的照片,询问是否有人在一周前见过他。可大部分村民要么摇头说没印象,要么说“矿洞那边少有人去,谁会注意”,只有一位放羊的老大爷提到,上周三早上看到过一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往矿洞方向走,后面好像跟着一个人,但距离太远,看不清那人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一起的。

  这条线索依旧模糊,既不能确定“跟着的人”是谁,也无法判断两人是同行还是偶遇。张辉站在矿洞主入口,看着蜿蜒伸向黑暗的巷道,手里的纸条被风吹得微微作响——李建军写下的“第三个岔路口”,此刻像一个无解的谜题,藏着他死亡的真相,却没有任何钥匙能打开。调查仍在继续,可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依旧淹没在零散的信息里,毫无头绪。

  周四上午 9点,刑侦支队会议室的门紧闭,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参与案件侦办的队员,空气中弥漫着严肃的气息。陆川坐在主位,面前摊着厚厚的案件卷宗,封面“东山煤矿矿洞尸体案”几个字格外醒目。“现在召开案情分析会,”陆川的声音打破沉默,目光扫过在场的队员,“先请杨林汇报现场勘查情况,重点说发现的痕迹、证物,以及对现场的初步判断。”

  杨林站起身,将现场照片投影在屏幕上,矿洞昏暗潮湿的环境、尸体蜷缩的姿态、散落的矿渣等画面逐一呈现。“我们于周三下午 2点进入矿洞勘查,尸体位于主入口 50米处的废弃矿车轨道旁,呈侧卧蜷缩状,身上穿深蓝色工装,沾有大量矿粉和泥土。”杨林指着照片中尸体周边的区域,“尸体周围的矿渣有明显挪动痕迹,排列不规则,像是被人刻意掩盖尸体时留下的;在尸体右侧 2米处提取到 1枚烟蒂,经初步检测为‘红塔山’牌,烟蒂上留有唾液残留,已送技术科做 DNA比对;尸体右侧岩壁有 1处新鲜划痕,长度约 10厘米,划痕处提取到微量金属粉末,初步判断为铁材质,可能是工具刮擦所致。”

  他切换到足迹照片,画面中地面的足迹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大致轮廓:“矿洞内灰尘厚、湿度大,足迹保存条件差,仅在尸体附近提取到 1枚模糊的 43码鞋印,无法辨识鞋底花纹,无法确定嫌疑人身份。另外,矿洞主入口外的空地上,发现几处踩踏痕迹,形成了一条隐约的小路通向入口,推测是嫌疑人多次往返留下的,但因近期有雨水冲刷,痕迹已不完整。”

  “从勘查情况来看,矿洞是第一案发现场还是抛尸现场?”陆川问道。

  杨林思索片刻:“倾向于抛尸现场。一是尸体周边无明显打斗痕迹,岩壁划痕和烟蒂的位置与尸体有一定距离,不像是搏斗过程中留下的;二是尸体蜷缩姿态较为僵硬,可能是死后被搬运时形成的;三是矿洞入口外的踩踏痕迹显示,嫌疑人是徒步将尸体搬运进矿洞的,而非在矿洞内直接作案。不过还需要结合尸检结果进一步确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最新章节,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