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蓬峨不知道顾正臣打的什么算盘,正了正心神,警惕地问道:“何事?”

  顾正臣起身:“国王这边请。”

  制蓬峨跟着顾正臣走了过去,看到了屏风上挂着的南洋舆图,主要山河可见,相当详实。

  顾正臣拿起一旁的竹节,指了指舆图:“大明要打安南,可以从北面、西面、东面,三路夹击,也就是自广西、云南、安南外海进军作战。按照推测,安南挡不住大军两个月,便会彻底溃亡。”

  制蓬峨看着舆图,连连点头。

  打安南的路线已经是固定的了,不管是谁打,必然在这三路之中,没有其他可能。比如元朝打安南时,那就是从云南、广西进军。

  这不是什么秘密,毕竟山河在那里,路就这么一两条。

  大明兵势威武,安南羸弱,确实挡不住大明太久,唯一可以依托的便是不容易攻破的城关,若是外围的城关都被打开了,占城确实挡不住明军。

  毕竟他们连占城都挡不住……

  制蓬峨对顾正臣问:“明军必然可以一战功成,既是如此,还需要占城国做什么吗?”

  顾正臣指了指升龙城、多邦城的位置,沉声道:“这些年来,大明与占城国之间和平共处,彼此尊重,秋毫无犯,甚至还做了一些交易,支持占城国水师建设,帮助占城抵抗安南……”

  制蓬峨认可。

  这十年来,大明与占城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达到了最好水平,每次使臣前往大明,都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返程时还送了厚礼,国书往来频繁。

  大明对占城的帮助颇多,这是事实。

  顾正臣手中的竹节敲了敲:“再说安南,若是大明进军,打开升龙城,将安南国王与王室、大臣活捉,那他们对大明犯下的罪行,能得到清算吗?”

  “不能!”

  “因为大明不杀俘虏,还要顾及王室的颜面,给其体面,将其送至金陵。正如云南的梁王,他杀了大明使臣,害了不少人,可到最后呢!”

  “别人死了,但他还好好地活着!”

  “虽说没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可他依旧是无忧无虑,饿不着他,冻不了他!”

  “这种事,别人能容忍,我顾正臣不能容忍!”

  “所以,今日要商议的事,便是留出一条通道,让溃逃的安南军队南下占城,我想借占城国的手,将安南陈氏国王,包括王亲贵族,文武大臣,一个不留地杀光!”

  “让每一个手上沾染了大明百姓鲜血的人,都付出血的代价!”

  制蓬峨看着有些狰狞的顾正臣,听着那森寒的声音,不由地打了个哆嗦。

  这个家伙,有点疯狂啊。

  他为了杀光安南王室诸人,竟然想要在战场之上故意放走他们,然后借占城的刀,将这些人全都除掉!

  这个提议——

  制蓬峨盘算着。

  安南溃逃之下,必然丢盔弃甲,毫无战力,这个时候占城出手将其消灭,没任何压力,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最主要的是,占城与安南相互打了可不止是十年了,而是两三百年之久!

  甚至可以说,占城国出现之后,安南无论是谁当家,都渴望南下,吃掉占城,只不过打来打去,占城虽然吃了不少丢,也丢了不少地方,可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

  累世累代的仇恨,流淌在每一个占城将士血液里。

  若是能抓住机会,将安南的王公大臣与最后力量一举歼灭,那对于死难的占城将士而言,将是一个极大的告慰,对于活着的占城人来说,那也将是扬眉吐气的大事件!

  况且战争结束之后,安南还没有收获一批战利品,逃难的安南贵族随行总需要带点东西吧。

  乍一看,全是好处。

  可制蓬峨不是寻常人,思索之后,对顾正臣问道:“两个问题,第一,安南吃败溃逃,不一定非要进入占城地界,还可能进入到南掌之地。”

  南掌!

  说这个名字许多人不知道,但说沧澜国、老挝,大致知道其位置了。

  南掌是其国号,也就是大名……

  但大明人还是习惯称呼其为沧澜国。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沧澜国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联盟国家,包含了勐骚(琅勃拉邦)、勐掌(万象国)、勐川圹(川圹国)、勐占(占巴塞国)等国。

  从地理位置上看,沧澜国大致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起长山山脉,与安南、占城接壤,西面是暹罗,南面是真腊,北面那就是云南勐泐(西双版纳)一带。

  若是安南发生变故,安南王室向南跑,直接对上的就是仇家占城,那是找死,最大的可能是去沧澜国避难。

  顾正臣指了指长山山脉北部:“安南接壤的区域是北长山山脉,虽说这山宽度有限,窄的地方二三百余里,宽的地方也不过五百余里,走过去也不算难。可是——山路不好走,而且,路不通。”

  制蓬峨吃惊地看着顾正臣:“路不通?”

  顾正臣很是自信:“山路与其他路不一样,要想从山间过,需要走山口。若是这山口不在安南人手中,他们就过不去。”

  “你在安南还布置了后手?”

  制蓬峨惊讶地问。

  顾正臣摆了摆手:“并非如此,而是大战之后,明军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封锁所有山口,切断安南进入沧澜国的通道,让其只能南下占城。”

  制蓬峨想问为何不借沧澜国的手,可又止住了。

  显然,大明与沧澜国之间的关系,嗯,那多少是没啥关系,人家一不是大明藩属国,二不向大明进贡。

  大明就是让他们出手,他们也不会干这种事。

  制蓬峨盯着舆图,面色凝重地问出了第二个问题:“若是大明驱赶安南逃兵南下进入占城国,谁来保证,明军不会尾随其后,杀入占城国?”

  虽说制蓬峨没多少文化,可也是听说过不少历史典故的,李承义这个幕僚是会讲历史的。

  假道灭虢的事还是知道。

  虽说大明这次不是借道,但万一来一次尾随追击,等自己收拾掉了安南残军之后,明军跟上来将自己给收拾了,这不是委屈大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