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坐立不安,难以置信地看着乐晖:“所以呢,乐知府想要反对朝廷出兵安南?”
乐晖叹了口气,摆手道:“出兵的旨意都传达了,军队已在调拨,兴许这个时候已经从金陵出发了,再上书反对还有什么用。何况收拾安南,我是赞同的。”
林飞侧身看了下门口方向,压低声音:“你是反对镇国公?”
乐晖没有否认。
林飞踱步,转过身,厉声道:“乐知府,这种事可不能做。镇国公为大明付出良多,土豆、番薯明年就要进入河南了,多少百姓都盼着好日子。咱们不能吃着镇国公带来的粮食,反而要指责镇国公的不是!”
乐晖脸色有些阴郁:“镇国公的功劳朝廷给他了,他的不对,该说时还是要说,难不成就因为这笔功劳,他就可以无所欲为,官员对他的不是,就要听之任之?”
“大明是我们所有人的大明,不是他镇国公一个人的大明。好战误国,久战丧国,难道这些道理你不懂?”
林飞甩袖:“我懂这个道理,但我更懂,镇国公所作所为——皆为大明!只有某些人,怕是有不可告人的阴损心思,恶意揣度!”
“你!”
乐晖指着林飞。
林飞哼了声,拱手离开。
乐晖咬牙切齿,坐了下来之后,愤怒地将茶碗扫了出去。
啪——
茶碗破碎。
乐晖沉思良久,这才换了身不起眼的衣裳出了府衙,到了一处茶楼坐下。
没多久,一个人便坐到了乐晖身旁,开口道:“怎么,林飞不可争取?”
乐晖侧头看了一眼来人,阴阳怪气地说:“李御史,我可没有林飞什么把柄在手里,几句话就能将他说服了。林飞对镇国公有崇敬之心,轻易难以挑拨。”
李觉拿起茶壶,轻声道:“这不是什么挑拨,而是为大明未来着想。镇国公的功劳你我都清楚,但他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我们不是想要将镇国公赶尽杀绝,只是想约束镇国公,避免他刚猛过甚,折损国运。”
乐晖侧头:“这番话我能信吗?”
“自然。”
李觉坚定地回道。
乐晖摇了摇头,一个拿着把柄要挟的御史,哪还有什么信义可言。
李觉也不在意乐晖怎么想的,手中端着茶杯,一双目光扫向乐晖:“我与镇国公之间并无仇怨,相反,我很敬重他。只是镇国公功劳太高,信任太重,兵权在手,且知识庞杂,通晓无数。”
“这样的人必须接受约束,没有约束,他就是朝廷内部最大的问题。身为官员,你我都有职责为朝廷的长治久安出一份力。”
乐晖呵了声,颇是不屑:“话说得冠冕堂皇,背地里有多少龌龊与私利,其实你我也都清楚。不就是顾正臣活一天,文官就没办法抬头,形成士人势力?”
“说实话,这笔账不能完全算到他身上,文官式微的源头是陛下,是他废除了丞相,直管六部。怎么,你还要将矛头对准陛下不成?”
李觉察觉到了乐晖语气里夹杂的厌恶,沉声道:“我等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只有为陛下分忧的份。镇国公如今——”
“好了!”
乐晖打断了李觉:“不要总觉得一个镇国公就能祸乱了朝纲,当年李善长当丞相的时候,御史担忧过李善长独裁吗?后来胡惟庸专权时,御史里面,除了那个韩宜可之外,还有几个人敢说话的?”
“镇国公不是丞相,他也当不了丞相,手中有点兵权,你们就担心,那为何不去担心曹国公、信国公、魏国公?曹国公掌控的是整个京军,信国公才是水师大都督,魏国公手底下能征善战的多了去!”
“李御史啊,你能查出我当年冤判过百姓,害一家人五口为证清白吊死的事,我认。这案件过去十二年了,可我一想起来那些死去的百姓,我就愧疚,辗转反侧!”
“当年我细细查探过,才发现自己错怪了那一家人,只是我担心官声官评,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后来从知县升至同知,再到这开封知府,这事没有人再提起。”
“可做过了就是做过了,我可以配合你们,上一次奏折,说一说对外恶意扩张,有损国运之事,也可以牵扯到镇国公。但若是你想用这事要挟我更多,直指镇国公,我宁愿辞官入狱,也不答应!”
李觉没有想到乐晖是如此强硬,语气变得平缓许多:“都是为朝廷办事,没有个人恩怨。这样吧,你上一封奏折,不需要弹劾镇国公,只夸奖格物学院的弟子才能出众,且仰慕遵从镇国公教导,悉心为民,就以那喻汝阳为例子吧。”
乐晖深吸了一口气:“你们这是想要借格物学院反过来挟持镇国公,让他与格物学院切割!”
李觉吹了口热茶,看着热气散开又腾腾而起,轻声道:“你还没发现吗?镇国公在下一盘巨大的棋,一旦这棋盘分出胜负,那这日月——未必就明了啊。”
乐晖呵了声:“危言耸听!”
李觉手中的茶杯倾去,倒出了些许茶水在桌上,然后放下茶杯,用手沾了沾水,一边写一边说:“大远航之后,水师勋贵崛起,而镇国公又是水师左都督,仅次于信国公。这是什么,是兵权!”
“镇国公几次与商人接触,集议买卖,商人无不慷慨解囊。这移民的钱里面,除了朝廷应给的,额外部分都是商人买下的黄金矿采矿权。这是什么,是财权!”
“格物学院弟子一年结业多少,去年结业了四百人,其中有二百八十人进入了朝廷,虽然分散各地,但可以说,格物学院已是桃李满天下。这又是什么,是党朋!”
“兵权、财权、党朋,这三样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未来的朝堂,谁人能与他争锋?乐知府,镇国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没人觉得他有害,可他一旦为害时,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乐晖盯着桌上写出来的水字,默不作声。
兵权、财权、党朋,这三样加在一起,集在国公之下,实在是令人不安。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觉的话,也并不是没半分道理。
乐晖叹了口气,摆手道:“出兵的旨意都传达了,军队已在调拨,兴许这个时候已经从金陵出发了,再上书反对还有什么用。何况收拾安南,我是赞同的。”
林飞侧身看了下门口方向,压低声音:“你是反对镇国公?”
乐晖没有否认。
林飞踱步,转过身,厉声道:“乐知府,这种事可不能做。镇国公为大明付出良多,土豆、番薯明年就要进入河南了,多少百姓都盼着好日子。咱们不能吃着镇国公带来的粮食,反而要指责镇国公的不是!”
乐晖脸色有些阴郁:“镇国公的功劳朝廷给他了,他的不对,该说时还是要说,难不成就因为这笔功劳,他就可以无所欲为,官员对他的不是,就要听之任之?”
“大明是我们所有人的大明,不是他镇国公一个人的大明。好战误国,久战丧国,难道这些道理你不懂?”
林飞甩袖:“我懂这个道理,但我更懂,镇国公所作所为——皆为大明!只有某些人,怕是有不可告人的阴损心思,恶意揣度!”
“你!”
乐晖指着林飞。
林飞哼了声,拱手离开。
乐晖咬牙切齿,坐了下来之后,愤怒地将茶碗扫了出去。
啪——
茶碗破碎。
乐晖沉思良久,这才换了身不起眼的衣裳出了府衙,到了一处茶楼坐下。
没多久,一个人便坐到了乐晖身旁,开口道:“怎么,林飞不可争取?”
乐晖侧头看了一眼来人,阴阳怪气地说:“李御史,我可没有林飞什么把柄在手里,几句话就能将他说服了。林飞对镇国公有崇敬之心,轻易难以挑拨。”
李觉拿起茶壶,轻声道:“这不是什么挑拨,而是为大明未来着想。镇国公的功劳你我都清楚,但他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我们不是想要将镇国公赶尽杀绝,只是想约束镇国公,避免他刚猛过甚,折损国运。”
乐晖侧头:“这番话我能信吗?”
“自然。”
李觉坚定地回道。
乐晖摇了摇头,一个拿着把柄要挟的御史,哪还有什么信义可言。
李觉也不在意乐晖怎么想的,手中端着茶杯,一双目光扫向乐晖:“我与镇国公之间并无仇怨,相反,我很敬重他。只是镇国公功劳太高,信任太重,兵权在手,且知识庞杂,通晓无数。”
“这样的人必须接受约束,没有约束,他就是朝廷内部最大的问题。身为官员,你我都有职责为朝廷的长治久安出一份力。”
乐晖呵了声,颇是不屑:“话说得冠冕堂皇,背地里有多少龌龊与私利,其实你我也都清楚。不就是顾正臣活一天,文官就没办法抬头,形成士人势力?”
“说实话,这笔账不能完全算到他身上,文官式微的源头是陛下,是他废除了丞相,直管六部。怎么,你还要将矛头对准陛下不成?”
李觉察觉到了乐晖语气里夹杂的厌恶,沉声道:“我等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只有为陛下分忧的份。镇国公如今——”
“好了!”
乐晖打断了李觉:“不要总觉得一个镇国公就能祸乱了朝纲,当年李善长当丞相的时候,御史担忧过李善长独裁吗?后来胡惟庸专权时,御史里面,除了那个韩宜可之外,还有几个人敢说话的?”
“镇国公不是丞相,他也当不了丞相,手中有点兵权,你们就担心,那为何不去担心曹国公、信国公、魏国公?曹国公掌控的是整个京军,信国公才是水师大都督,魏国公手底下能征善战的多了去!”
“李御史啊,你能查出我当年冤判过百姓,害一家人五口为证清白吊死的事,我认。这案件过去十二年了,可我一想起来那些死去的百姓,我就愧疚,辗转反侧!”
“当年我细细查探过,才发现自己错怪了那一家人,只是我担心官声官评,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后来从知县升至同知,再到这开封知府,这事没有人再提起。”
“可做过了就是做过了,我可以配合你们,上一次奏折,说一说对外恶意扩张,有损国运之事,也可以牵扯到镇国公。但若是你想用这事要挟我更多,直指镇国公,我宁愿辞官入狱,也不答应!”
李觉没有想到乐晖是如此强硬,语气变得平缓许多:“都是为朝廷办事,没有个人恩怨。这样吧,你上一封奏折,不需要弹劾镇国公,只夸奖格物学院的弟子才能出众,且仰慕遵从镇国公教导,悉心为民,就以那喻汝阳为例子吧。”
乐晖深吸了一口气:“你们这是想要借格物学院反过来挟持镇国公,让他与格物学院切割!”
李觉吹了口热茶,看着热气散开又腾腾而起,轻声道:“你还没发现吗?镇国公在下一盘巨大的棋,一旦这棋盘分出胜负,那这日月——未必就明了啊。”
乐晖呵了声:“危言耸听!”
李觉手中的茶杯倾去,倒出了些许茶水在桌上,然后放下茶杯,用手沾了沾水,一边写一边说:“大远航之后,水师勋贵崛起,而镇国公又是水师左都督,仅次于信国公。这是什么,是兵权!”
“镇国公几次与商人接触,集议买卖,商人无不慷慨解囊。这移民的钱里面,除了朝廷应给的,额外部分都是商人买下的黄金矿采矿权。这是什么,是财权!”
“格物学院弟子一年结业多少,去年结业了四百人,其中有二百八十人进入了朝廷,虽然分散各地,但可以说,格物学院已是桃李满天下。这又是什么,是党朋!”
“兵权、财权、党朋,这三样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未来的朝堂,谁人能与他争锋?乐知府,镇国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没人觉得他有害,可他一旦为害时,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乐晖盯着桌上写出来的水字,默不作声。
兵权、财权、党朋,这三样加在一起,集在国公之下,实在是令人不安。从这个角度来看,李觉的话,也并不是没半分道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