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子嗡地散开。

  丁四二从臭气熏天的茅厕里走了出来,额头满是汗珠,看了一眼日头,忍不住抱怨:“这还没到午时就这般热了,非要将人烤熟了不可啊。”

  杨足月抓了抓发痒的屁股:“少埋怨了,江宁那里的新米到了,赶紧去卸货。”

  丁四二无奈,只好拿起汗巾擦了擦额头,继续去卸货。

  酷热的天,豆大的汗珠从脸上,脊背上,胸口上肆无忌惮地流淌,可恶的是船家坐在船舱里还摇着蒲扇趾高气扬的催促。

  终于将一船的粮卸了下来,也过了午时,影子都怕热地躲了起来,只露出了些许。

  走向一旁的菜馆,七八个伙计围坐一桌,丁四二招呼着:“伙计,老样子,一盆米饭,一个青菜汤,汤多放点盐,再送点茶水来。”

  伙计看了一眼,不情愿地哦了声。

  一群吝啬的,这么多人就吃一份菜汤。

  丁四二、杨足月等人早就习惯伙计的白眼,他是没经历过生活的苦,不知道有一口米饭就不错了,何况还有菜汤。

  大手大脚过不了好日子,节省一些,日后钱也好用在刀刃上。

  杨足月打了些汤泡在米饭里,抖着腿看向没怎么嚼便吞咽下去,吃饭如喝饭的汪赐不由言道:“汪大,这酷热的天咱们可没什么好去处,不如多在这里坐一会。”

  丁四二点头:“是啊,外面哪里不热,这里多少还算阴凉。”

  汪赐看向街道,阳光照得空气似乎都晃动了起来,如同一团诡异的火在扭曲,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想起什么,言道:“我给兄弟几个加个菜如何?”

  “哦,今天打算加什么菜,可别像前些日子乏味得很。”

  丁四二擦汗。

  汪赐哈哈大笑,认真地说:“今日是道硬菜,话说就在昨日,江宁县衙受理了一件奇怪的运尸案。”

  “运尸?”

  丁四二、杨足月等人来了兴致。

  汪赐见众人在意,一旁还有人看了过来,声音不由高了几度:“是啊,船家接了个运尸至他地义庄的活计,这原是没什么纠纷,可偏偏船家说运的是两具尸体,送尸人只给了一具尸体的钱。而送尸人咬定只死了一个人,只运了一具尸体。”

  “这——该不会船家讹人吧?”

  杨足月问道。

  汪赐啧啧两声:“送尸的人有人证,草席里就一具尸体。”

  丁四二扒拉了一口饭:“那就没什么好争执的,怎么还打起了官司。”

  汪赐呵呵一笑:“奇怪就奇怪在这里,送尸的船家亲眼所见,义庄的人接走的是两具尸体。”

  “啊?”

  丁四二、汪赐诧异。

  汪赐见更多人看向自己,很享受这种被关注的目光,继续说道:“船家不仅有引路道士作人证,还有义庄接尸的牌子,两个。所以船家状告送尸人,运两具尸体只给了一具尸体的钱……”

  “到底是一具尸体,还是两具尸体?”

  伙计追问。

  汪赐摇了摇头:“这谁知道,县衙应该会派人去义庄核实,一查便知。我倒是认为船家应该没撒谎,你们想,运尸本就晦气,还被人瞒报了数量,结算工钱少了,这能不闹事嘛,若只是一具尸体,他也不可能无事生非,自讨苦吃吧?”

  丁四二等人连连点头。

  杨足月又打了一碗米饭:“有没有可能义庄给多了牌子,这船家才借此撒谎。”

  汪赐摇头:“诸位,这可不只是简单的运尸案,船家还控诉送尸人杀人。”

  “什么?”

  “死者是被害死的?”

  “这送尸人也太猖狂了吧。”

  “江宁县衙没调查吗?”

  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汪赐摆了摆手:“最初的那具尸体自然是在县衙报备过,也说明了去向,开了路引凭证,这没什么不妥。关键是后面出现的那具尸体,船家虽然没看清楚,但他记得很清楚,死者腰间还系着一根麻绳。”

  “麻绳?”

  杨足月、丁四二等人面面相觑,这勒死人不应该将绳子缠脖子上吗?怎么还弄腰间去了。

  “话说——哎,哎,你谁啊?”

  汪赐刚想说就被人提了起来向后拉去,猛地丢到桌上,撞翻了桌上的饭菜,左手短刀压在了汪赐的脖颈处,右手的长刀指向杨足月、丁四二等人,一双冰冷的目光盯着汪赐:“你方才说什么?”

  “我,我说的是江宁运尸案——”

  “不是这个,最后一句!”

  “杀人案?哎,我想起来了,是船家说死者腰间还系着一根麻绳。”

  沐晟看向一旁的沐春,脸色煞白。

  沐春走至汪赐身旁,问道:“你说的是那腰间系着麻绳的人,被送到了何处?”

  “这个,我——”

  汪赐吓得裤裆都湿了,这都哪来的家伙,聊个天也要命吗?

  “说!”

  沐晟的刀割开了汪赐的皮肤。

  汪赐感觉到一阵疼痛,赶忙说:“听,听说死的人姓范,送去了仪真的范氏小义庄暂放尸体,我也只是听人说……”

  沐春丢下几枚铜钱,沐晟丢下汪赐,两人飞身上马。

  “我去码头找水师,你回城告知夫人与陛下。”

  “大哥,夫人那里——”

  “瞒不住的,若是天塌了,那就只能抗了!”

  沐春调转马头,朝着龙江码头飞奔而去。

  武英殿。

  几日没休息好的朱元璋好不容易进入午休,却被内侍刘光喊醒,暴躁地喊道:“滚出去,领四十大杖!”

  刘光畏怕地跪着,言道:“陛下,沐晟求见,说可能发现了镇国公的消息。”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坐了起来:“你说什么,有镇国公的消息了?快让沐晟来!”

  沐晟急匆匆入殿,将听到的消息奏知。

  朱元璋走向舆图,手指点在仪真的位置:“这里距离沉船之地不算远,镇国公极有可能在江上抓住机会翻上了一艘船,这才造成了江宁案。那人说的是尸体?”

  沐晟眼红着低下头:“是的。”

  朱元璋心头一沉,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握着,下令道:“传令汤和,率水师前往带镇国公——回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