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水陆进入北平,通州是必经之路。

  往日里,此处商船云集,千帆连绵,热闹非凡。

  可今日,距离太阳下山还有一个时辰,远处的通州城不仅关了门,就连这河道也被封锁,所有船只禁行,更有衙役沿河盘查。

  这可是通州,封锁一日,损失可不小,甚至可能会影响北平物资供应。

  副千户彭锏不清楚缘由,带使团队伍抵近通州桥。

  衙役孙大寒走了过来,盘查公文,见是元朝使臣,不由地鄙视了一番,毫不掩饰厌恶,骂骂咧咧:“又是该死的胡虏!”

  这声音没有半点克制。

  阿尔斯楞听闻之后,顿时火起,手中鞭子指向衙役:“你再说一遍!”

  孙大寒冷笑:“该死的胡虏,怎么,你还敢在大明撒野不成?”

  额尔敦拦住了阿尔斯楞,这个时候没必要起口舌之争。

  彭锏很赞赏孙大寒的勇气,询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这大白天的通州竟然禁绝行人了?”

  孙大寒哼了一嗓子,言道:“今日清晨,有一胡虏在码头连杀十二人,其中还包括巡检司四人,有人看到胡虏杀人之后,提人头进入城中,还扬言要杀了知州。为安全起见,这才封城封河。”

  “你怎么就确定是胡虏,不是你们大明人?”

  阿尔斯楞带着几分火气问道。

  孙大寒指着阿尔斯楞,破口大骂:“就因为他身上有一股子羊骚味,不是胡人谁他娘的抱着羊睡觉?何况商船的掌柜也交代了,那是他见胡虏身强力壮,有一把子力气,便招募来干活,还说清了胡虏籍贯,确系是十几年前被俘虏之后安置的胡虏!”

  阿尔斯楞憋得脸通红,却不知如何反驳。

  额尔敦看了看衙役,目光又扫向河道,还有远处封闭的城,一双眼变得锐利起来。

  说起来,蒙古人被大明俘虏的可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些人背叛元廷,投奔明廷的,但无论是被俘虏还是背离元廷,责任多在将官,底下的军士是被动的,也是被迫屈服的。

  这些人在大明,若是生活得不如意,未必不会爆发,之前元廷也认识过这一点,曾派人联络,招抚之后,安排人潜伏在大明当细作。

  只不过这一套不能持久,一是因为明廷当年管得严,不方便走动,二是因为能被说服过来的多接触不到重要情报,当然,最主要的是元廷也给不了他们大饼之外的任何东西……

  细作也是要粮饷的,可草原上的牛马,没办法送中原来,往返一次很不方便,联络一次也困难,这就导致许多策反之后的蒙古人再次陷入沉寂。

  这些人,也不是不可为元廷所用,或许这次给孟福送去财宝,可以助力他拉起一支队伍,彻底搅乱大明!

  彭锏引着额尔敦等人过了桥,在通州驿安顿了下来,然后对额尔敦道:“都司有言,使臣前来不必进北平,自通州南下便可。你们是打算继续骑马,在明军的护送之下一路南下,还是打算换乘船只,早日抵达金陵?”

  额尔敦自然清楚乘船更为快捷,而且相对舒适,可这样一来,所见只能局限在河道之上,船不靠岸,就无法知道大明沿途之事,便开口道:“我等长居草原,不知舟船,怕还是难以适应,不妨就骑马一路南下吧。”

  彭锏拱手:“没问题,明日我们再赶路。”

  入夜。

  彭锏正在巡视,突然被人捂住口鼻,刚想挣扎,便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我……”

  额尔敦正在酣眠。

  没必要担心安全问题,大明看重脸面,一旦有使臣被害,丢的是大明的国体,这种事没人会去做。

  嗯,除了无法无天的顾正臣,不过那个家伙已经死了。

  睡梦之中,额尔敦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突然醒来,伸手抓向床里的刀,却摸了个空,看向桌案处。

  昏暗中,只能看到一道人影坐在那里,双手叠着压在长刀之上,长刀杵地,看不清其容貌神情。

  “你是何人?”

  “你是元朝使臣?据我所知,元廷压根不可能派使臣来大明。”

  额尔敦走下床,警惕地看了看门窗:“此一时彼一时,需要来的时候,自然要来。说吧,你来这里想做什么?杀了我,你也走不脱吧?”

  “杀你?呵呵——”

  暗影伸手从桌上提起包裹丢了过去。

  额尔敦伸手抓住,打开看了一眼,顿时惊得双手松开。

  咕噜噜!

  两颗脑袋滚出。

  暗影看了一眼地上的人头,轻蔑地说:“要杀你,你的脑袋也应该在这里了。”

  额尔敦稳住心神,想起什么,沉声道:“你就是在通州连杀十二人的蒙古人,据我所知,你已经进入通州城了,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暗影嗤笑:“进城?呵,你当我是傻子吗?杀了人还进城,岂不是被人瓮中捉鳖。你们当真是蒙古人?”

  额尔敦点头:“没错!”

  暗影起身,将手中的刀丢了过去:“我也是蒙古人,祖上弘吉剌部。父辈被俘,不得不居在大明。可我不喜欢大明,这里的日子我也受够了,我想去草原,你带我去草原,我帮你们杀大明人。”

  额尔敦接住刀,冷笑道:“你说自己是弘吉剌部,我就能信你?”

  暗影嘴一张,一串蒙古话呱嗒出来。

  额尔敦错愕不已,竟然是他娘的地道的蒙古话,对问了几句之后,总算是明白过来对方身份,还真是被俘虏安置在通州附近的蒙古人,本名那日松,化名李松。

  虽然在大明生活了太久,可依旧没忘了蒙古话,只是行为举止上,有些趋向于大明人了。

  “我是使团,来了多少人,明廷的人很清楚,你加不进来。”

  额尔敦有些为难。

  李松呵呵一笑:“这个简单,让你的人出去一个,留在暗处,我代替他跟着你。”

  额尔敦皱眉,刚想拒绝,李松便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杀意:“带上我,我能帮你们解决麻烦,哪怕是刺杀大明皇帝,我也愿意。我只想为元廷做点事,我因为我是铁铮铮、堂堂正正的蒙古人。汉人——没资格踩在我头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