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庭瑞、萧成、林白帆带人守备庭院,外围更有一些推车的汉子守着。

  书房里传出了爽朗的笑声,盛熙、朱煜等人不明所以,朱瑛总觉得这笑声里面,带着几分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房门打开。

  冯胜见人已到了,便拍了拍手:“诸位进来议事吧。”

  盛熙、朱瑛、张玉等人走入书房。

  书架贴着墙,上面塞满了书籍,角落里还有筐篓,里面插着二三十余卷轴,正北墙上挂着一幅一丈多长宽的舆图,舆图上最显眼的莫过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红圈。

  在舆图前面,站着三人,左侧冯胜,右侧朱棣,中间一人背负双手,审视着舆图。朱棡在倒茶,沐春在研磨,徐允恭在铺纸,李景隆、沐晟则在搬椅子……

  看着这场景,方必寿、张致中一脸茫然。

  这怎么看,朱棡反而成了打杂的,倒是朱棣在那看着舆图,似乎有气吞山河的野心……

  这也不对啊。

  若是朱棣主持此番集议,他应该站在中间位置,如今他只是站在人一旁,这说明他最多也只是个副手,听命行事。

  这中间之人到底是谁?

  “先生,人都到了。”

  马三宝通报。

  “先生?”

  盛熙、朱瑛、张玉等人凝眸。

  盛熙、朱瑛虽然不认识马三宝,张玉却是认得。

  这段时日里,马三宝、沐春、徐允恭等人经常出入军营,还与朱棣一起训练、商议过骑兵战术,张玉清楚的记得朱棣说过,马三宝是镇国公最后一个嫡传弟子,未来水师的将才。

  能让他喊先生的人,只有一个!

  可那个人——

  张玉心头一颤。

  顾正臣转过身,看向盛熙、朱瑛等人,抬了抬手:“朱布政使,好久不见,盛都指挥使,久仰大名……”

  朱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蹬蹬后退两步,指着顾正臣:“你,你是人是鬼?”

  盛熙的大嘴张着,饶是久经沙场,见多了风雨,此时也不禁震惊。

  张玉错愕地看着顾正臣,目光又看向平静的朱棣,咬了咬后槽牙,怪不得有那么一段时间,朱棣再没谈论过镇国公的事,训练起来也意气风发,不见半点伤感。

  感情他很早就知道了,顾正臣还活着!

  方必寿、张致中也没想到,尾随了一路,还以为是藩王结交勋贵、都司、布政使司,结果竟遇到了镇国公!

  “活的?”

  “他会说话?”

  方必寿、张致中两人的话惹来一堆白眼。

  看你们这话说的,总不可能是死的吧?

  不过朱棡、沐春等人很理解这些人,毕竟先生“死”在了洪武十八年的五月,而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九年的二月下旬了。

  九个多月过去,几乎所有世人都认为顾正臣已死,突然现身,是谁都无法接受。

  朱瑛收回了失态的手,上前仔细看着顾正臣,脸上的肉哆嗦了几下,咬牙道:“镇国公,你没死啊,那为何欺天下,诈死呢?你就不能活过来,让大家高兴一番?”

  顾正臣爽朗一笑,言道:“朱布政使,顾某死了,高兴的人也不在少数吧?总需要让别人该高兴的时候多高兴一阵子,也不能扫了他人兴致。”

  朱瑛没有反驳。

  因为这是事实。

  顾正臣自然清楚这一切,百姓里确实有人真心实意的哀悼自己,甚至不少地方请求修建祠堂。

  可背地里弹冠相庆,坐在酒楼里喝得高兴,躲在家里唱曲的不在少数。

  这些人就差站在人多的地方,振臂高呼:干翻他,有本事让他站出来走一走之类的话了,这都是人性。

  见人死或将死,那个因为高兴而通红的嘴脸,跟猴子的屁股一样,遮都遮不住。

  没办法,顾正臣确实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杀伐果断,说弄死人就弄死人,官员都敢挫骨扬灰,这种不讲理的屠刀悬挂在人的脑袋之上,实在令人不适。

  死一个顾正臣,多少官员可以轻松过日子了。

  朱瑛叹了口气,感叹不已:“那你也不应该——让他们高兴这么久啊,知不知道,庆寿寺的水陆道场,老子可是花了银子的,足足八两八钱。”

  顾正臣鄙视朱瑛:“给和尚送钱,还不如将钱给孤寡老人的功德大,你这布政使当糊涂了。”

  朱瑛气得直跺脚:“老夫还不是为了给你祈福!还有道门,说什么只要集齐八百万香火,便可让镇国公魂魄归回人间,我家夫人可是添进去了十二两,足足十二两啊,黑心的道士……”

  顾正臣呵呵笑道:“骂和尚我认,可骂道士就不对了,没有道士给我治病,兴许我熬不到今年。”

  朱瑛心头一颤:“你伤得很重?”

  顾正臣听出了关心。

  大家一起商议过移民之事,那段日子基本上白天都在一起,多少有些交情。

  不等顾正臣说话,朱棡开口:“先生的伤很重,还中了毒,即便是找了高人治疗,也是余毒未清。所以今日集议,还是早点说正事,莫要让先生太过劳累了。”

  朱瑛、盛熙等人连连点头。

  冯胜招呼众人落座。

  顾正臣看向站在朱瑛身后的方必寿、张致中,见两人看着自己的眼神很是复杂,也只是微微一笑,随后坐了下来,对朱棣道:“你来给他们讲述下吧。”

  朱棣走至桌案前,取出了圣旨,双手托着,肃然道:“父皇旨意,镇国公任河北巡抚使,全权负责北平、山东、河南一切军政要务,有便宜行事、先斩后奏之权。”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听命行事。旨意在此,朱布政使、盛都指挥使,还请过目。”

  盛熙、朱瑛等人看着朱棣走来,赶忙起身。

  朱煜、张玉、方必寿等人面色凝重。

  赵海楼、梅鸿等人则面带笑意。

  顾正臣的权越大,事越好办,尤其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这样一来,便能令行禁止,也好团结所有力量。

  朱瑛看过旨意,确系是真。

  盛熙也只是扫了一眼,这种圣旨没人敢造假,何况这里还有朱棡、朱棣两位皇子,一干勋贵子弟,还有冯胜这种老国公……

  三行省军政要务!

  好大的权,好重的权,开国至今,只此一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寒门辅臣,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大明:寒门辅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