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关键并非是洪水,而是滩涂。洪水是促成滩涂的诱因,滩涂的淤泥里才是适合耕作的地方。
在滩涂里,杂草和害虫的虫卵往往早就被淹死了。滩涂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且沉积了大量的肥力,所以才会说这是“地甚肥泽,如粪其田”。
地球上到处都有滩涂农业,比如湄公河、亚马逊河、黄河等等。人类早期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往往就是在这些滩涂地上产生的。而早期农业的水利工程,往往也致力于在没有滩涂地的地方复刻滩涂地的环境,或者改善已有的滩涂地。
只是这些滩涂地,往往各有各的问题——黄河的滩涂地的问题自不用说,它很容易盐碱化,而且黄河自身就很容易泛滥发大水。
湄公河的滩涂地因为容易受到季风的影响,旱得旱死涝得涝死。而且湄公河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发生海水倒灌,这种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且一旦海水灌过来,很容易就会摧毁一片涵养了许多年的稻田。
而地球上所有的滩涂农业中,埃及是最为稳定、滩涂地也是最大的。
尼罗河的泛滥周期非常稳定,而且极其缓慢。灌过来水往往会浸没滩涂地数十日,闷死一年中积累下来的杂草、虫卵之类的害物,然后把积累下来的盐碱冲走。而且尼罗河不只是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泛滥,它在上下埃及的整个地区都会泛滥。
虽然三角洲地区确实容易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但上埃及却被隔离了开来,形成了一片温室似的稳定环境。
在上埃及,这里的滩涂地每年都会更新,充沛的雨水和热量让农业能够在这里蓬勃地发展——对人类早期文明来说,这种稳定至关重要。
这地球上不是没有水量充沛,适合耕作的好地方。新大陆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也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那里水网密布有如江南,只要妥当开发就能支撑起兴旺的农业。然而在前现代,密西西比河流域隔三岔五就会遭遇阶段性的风灾和寒灾。早期文明就像幼芽一样脆弱,根本经不起这样巨大灾害的打击。
至于体量,则形成了另一个关键的要素:
地球总有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有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但只有埃及——尤其是上埃及的河道两旁,有连成一大片的稳定的滩涂地。这就让在这里生活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继而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这就是早期国家的雏形。
而商洛的选择,将会直接改变这一切的存续。
【嗯我调查了一下有关的情况。我观察到,在尼罗河的第一瀑布,也就是阿斯旺地区修建水坝的话,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坝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把尼罗河拦起来,那么每年的淤泥就没了。】
淤泥没了,洪泛也没了,整个上下埃及的生态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会造成的影响,也早就有了预言:
其国尽年无云雨,故国人精于天文。其江每年次泛涨,地甚肥泽,如粪其田。
顾名思义,这肥力是从淤泥里面来的。这里作为“文明温室”的关键,就是滩涂地的农业生产几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就能够开展。只要把种子丢到滩涂地里——具体来说,水退之后滩涂地的表层土壤会因为缺水而自然开裂,只要把种子丢到裂缝里面,丢到下层依旧湿润的淤泥里就可以。
原先只需要粗放的耕作就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而等阿斯旺水坝修好之后,这些全都没了。尼罗河会变成一条水量均衡的,正常的河流。
这确实有利于灌溉。可预期的水流,可以让尼罗河成为稳定的水源地。尼罗河两岸可耕种的农田数量将会成倍地扩大。
但它也会和其他普通的河流一样产生自己的问题,比如施肥产生的盐碱地,比如河口三角洲的倒退,比如因为河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渔业减产等等。
“所以商洛,问题就在这里了,你要如何抉择。”维多利亚问道,“我是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成型。”
“我有个问题——在阿斯旺修建水坝,是最好的选择吗?”
“从长远来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原先尼罗河的农业只需要粗放地管理就可以大丰收,但它的面积太小了,只有河滩上能够进行作业,而如果我们通过大坝水整条尼罗河的水源,在一年中平均分配,那么田地就能够远远扩张远离尼罗河的地方。”
这相当于降低了埃及的下限,但提升了上限。
商洛点了点头,他已经有了判断:“我,不会采取这种方案。这是个伟大的工程,如果埃及是个主权国家,如果我是埃及的领袖,那么我恐怕会团结全埃及的人开展这项伟大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整个埃及都会因此而彻底改变——但,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也需要因此而承担“下限降低”带来的责任。”
他终究不是埃及人民的领袖,他是来积德的,他不打算通过降低下限的方式来提升埃及的上限。因为如果因为修大坝导致滩涂农业崩溃,进而让埃及人无所适从,发生动乱,那他将会背负全部的责任。他又不是埃及人的领袖,他不打算背负这种责任。所以,他也不打算做这种重要的决定。
“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案?”
“有。”维多利亚答道,“有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不在尼罗河的干流上修建阿斯旺大坝,而是在尼罗河的一系列支流上修建一系列中小型水坝。这样就可以在调节尼罗河水位的同时,不阻碍泥沙的流动。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构想——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联动,创造人工的洪泛,弥补没有洪水时的危机。”
如果不选择阿斯旺,而是选择建造一个水坝群,那么工程的中心就不会在阿斯旺,而是在——
“就在这里。”维多利亚指着脚下,“底比斯,就是这一系列河流的交汇之地。”
“啊哈!我等的就是这个。现在底比斯有多少人来着?”
“差不多2万人吧.你要做什么?”
“底比斯会闹鬼,还是因为底比斯人太少了。我要把底比斯变成一座200万人的大城市,我看那些鬼要到哪里去闹。而且我这可不是在替埃及人做影响命运的重大决定,我是在给原先的尼罗河泛滥打补丁。就算是法老回来了,他们也得好好谢谢我的大恩大德。
“顺便,要人造洪峰冲泥沙是吧?找我们做这个工程,那可是找对人了。别说尼罗河,就算是黄河我也能冲给你看。”
在滩涂里,杂草和害虫的虫卵往往早就被淹死了。滩涂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且沉积了大量的肥力,所以才会说这是“地甚肥泽,如粪其田”。
地球上到处都有滩涂农业,比如湄公河、亚马逊河、黄河等等。人类早期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往往就是在这些滩涂地上产生的。而早期农业的水利工程,往往也致力于在没有滩涂地的地方复刻滩涂地的环境,或者改善已有的滩涂地。
只是这些滩涂地,往往各有各的问题——黄河的滩涂地的问题自不用说,它很容易盐碱化,而且黄河自身就很容易泛滥发大水。
湄公河的滩涂地因为容易受到季风的影响,旱得旱死涝得涝死。而且湄公河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发生海水倒灌,这种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且一旦海水灌过来,很容易就会摧毁一片涵养了许多年的稻田。
而地球上所有的滩涂农业中,埃及是最为稳定、滩涂地也是最大的。
尼罗河的泛滥周期非常稳定,而且极其缓慢。灌过来水往往会浸没滩涂地数十日,闷死一年中积累下来的杂草、虫卵之类的害物,然后把积累下来的盐碱冲走。而且尼罗河不只是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泛滥,它在上下埃及的整个地区都会泛滥。
虽然三角洲地区确实容易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但上埃及却被隔离了开来,形成了一片温室似的稳定环境。
在上埃及,这里的滩涂地每年都会更新,充沛的雨水和热量让农业能够在这里蓬勃地发展——对人类早期文明来说,这种稳定至关重要。
这地球上不是没有水量充沛,适合耕作的好地方。新大陆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也是这样的一个好地方,那里水网密布有如江南,只要妥当开发就能支撑起兴旺的农业。然而在前现代,密西西比河流域隔三岔五就会遭遇阶段性的风灾和寒灾。早期文明就像幼芽一样脆弱,根本经不起这样巨大灾害的打击。
至于体量,则形成了另一个关键的要素:
地球总有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有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但只有埃及——尤其是上埃及的河道两旁,有连成一大片的稳定的滩涂地。这就让在这里生活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继而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这就是早期国家的雏形。
而商洛的选择,将会直接改变这一切的存续。
【嗯我调查了一下有关的情况。我观察到,在尼罗河的第一瀑布,也就是阿斯旺地区修建水坝的话,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坝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把尼罗河拦起来,那么每年的淤泥就没了。】
淤泥没了,洪泛也没了,整个上下埃及的生态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会造成的影响,也早就有了预言:
其国尽年无云雨,故国人精于天文。其江每年次泛涨,地甚肥泽,如粪其田。
顾名思义,这肥力是从淤泥里面来的。这里作为“文明温室”的关键,就是滩涂地的农业生产几乎不需要什么技术就能够开展。只要把种子丢到滩涂地里——具体来说,水退之后滩涂地的表层土壤会因为缺水而自然开裂,只要把种子丢到裂缝里面,丢到下层依旧湿润的淤泥里就可以。
原先只需要粗放的耕作就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而等阿斯旺水坝修好之后,这些全都没了。尼罗河会变成一条水量均衡的,正常的河流。
这确实有利于灌溉。可预期的水流,可以让尼罗河成为稳定的水源地。尼罗河两岸可耕种的农田数量将会成倍地扩大。
但它也会和其他普通的河流一样产生自己的问题,比如施肥产生的盐碱地,比如河口三角洲的倒退,比如因为河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渔业减产等等。
“所以商洛,问题就在这里了,你要如何抉择。”维多利亚问道,“我是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成型。”
“我有个问题——在阿斯旺修建水坝,是最好的选择吗?”
“从长远来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原先尼罗河的农业只需要粗放地管理就可以大丰收,但它的面积太小了,只有河滩上能够进行作业,而如果我们通过大坝水整条尼罗河的水源,在一年中平均分配,那么田地就能够远远扩张远离尼罗河的地方。”
这相当于降低了埃及的下限,但提升了上限。
商洛点了点头,他已经有了判断:“我,不会采取这种方案。这是个伟大的工程,如果埃及是个主权国家,如果我是埃及的领袖,那么我恐怕会团结全埃及的人开展这项伟大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整个埃及都会因此而彻底改变——但,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也需要因此而承担“下限降低”带来的责任。”
他终究不是埃及人民的领袖,他是来积德的,他不打算通过降低下限的方式来提升埃及的上限。因为如果因为修大坝导致滩涂农业崩溃,进而让埃及人无所适从,发生动乱,那他将会背负全部的责任。他又不是埃及人的领袖,他不打算背负这种责任。所以,他也不打算做这种重要的决定。
“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案?”
“有。”维多利亚答道,“有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不在尼罗河的干流上修建阿斯旺大坝,而是在尼罗河的一系列支流上修建一系列中小型水坝。这样就可以在调节尼罗河水位的同时,不阻碍泥沙的流动。同时我们也有一个构想——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的联动,创造人工的洪泛,弥补没有洪水时的危机。”
如果不选择阿斯旺,而是选择建造一个水坝群,那么工程的中心就不会在阿斯旺,而是在——
“就在这里。”维多利亚指着脚下,“底比斯,就是这一系列河流的交汇之地。”
“啊哈!我等的就是这个。现在底比斯有多少人来着?”
“差不多2万人吧.你要做什么?”
“底比斯会闹鬼,还是因为底比斯人太少了。我要把底比斯变成一座200万人的大城市,我看那些鬼要到哪里去闹。而且我这可不是在替埃及人做影响命运的重大决定,我是在给原先的尼罗河泛滥打补丁。就算是法老回来了,他们也得好好谢谢我的大恩大德。
“顺便,要人造洪峰冲泥沙是吧?找我们做这个工程,那可是找对人了。别说尼罗河,就算是黄河我也能冲给你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最新章节,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最新章节,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