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听说你这次又去苏联了,给你妈带了什么东西啊!”

  孙福媳妇王丽,和母亲的关系最好。

  一边忙着,一边笑呵呵地问了一句。

  当年对方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现在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大妈了。

  不过好在之前喝过空间的井水,倒也比普通同龄人要年轻许多。

  大院里至今没病死的人,也是杨小乐的功劳。

  听到这话,杨小乐笑了笑:“也没带什么特别的东西,都是那边的特产。”

  一边说,一边将后备厢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些东西。

  “王大妈,正好你们在,我就不去送了,这些你们分一下。”

  将一些东西拿了出来。

  一人一块巧克力、一瓶伏特加,两个小盒子的红鱼子酱。

  都是一个院子的,他也不在乎这么一点。

  就当是热闹一下。

  众人闻言自然是一阵的高兴,纷纷过来拿东西。

  “小乐,这个铁疙瘩干嘛的?贵不贵?”

  王大妈按着一盒红鱼子酱笑呵呵地问着。

  杨小乐看了看,笑道:“不算贵,您就拿着,就着馒头吃,别放太多了,放太多咸。”

  如果按照汇率算的话,价格不算便宜。

  1盎司,只有28克左右,也就是半两,售价8.5卢布,差不多要52块钱一盒。

  特别是这几年鲟鱼的捕捞量大大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了许多。

  未来肯定还会大涨。

  这只是普通鱼子酱。

  而最贵的黑鱼子酱差不多要贵4倍左右。

  鱼子酱这玩意怎么说呢?

  如果单纯去吃的话,就像是吃咸的油一样,如果配上三明治倒是还可以,因为三明治带有甜味,掩盖了其中的腥味。

  至于单独吃,他是没感觉有什么好吃的。

  哪怕是更贵的黑鱼子酱。

  王大妈几人乐呵呵地将东西收了起来。

  看得旁边的王秋菊一阵地着急。

  这玩意之前杨小乐带回来过,一盒要好几十块钱呢!

  但是这么多人在,她不能丢了面子啊!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东西被送走,一阵心疼。

  东西分完以后,杨小乐这才对着王秋菊问道:“星星和月月呢?他们跑哪里去了?我在家没看到他们。”

  王秋菊瞥了一眼那些分的东西,将剩下没分完的又给拿了回来。

  “东西收着,还有几家没给呢!你大姐他们那边回头也送一点。”

  杨小乐闻言笑了笑:“放心好了,他们都有!到时候我给他们送去。”

  王秋菊嗯了一声,随后说道:“星星和月月去颐和园玩去了,晚上可能不回来,睡喜子家里。”

  听到这话,杨小乐轻轻点头:“那行,不管他们了。”

  现在内地的娱乐项目不是特别多。

  两个小家伙足够聪明,学习自然是没问题。

  偶尔还学了一些其他的技能,只不过没有像花有容那样严格而已,完全当成了普通的爱好。

  其他的时间想干嘛,只要不过分,一般他也不会去管。

  当然了,该教育的还是需要教育,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随后说道:“走吧,妈,带我去新家看看!认个门,正好把东西拿回去。”

  “哎,好!”

  王秋菊答应了下来,对着旁边的王丽喊道:“你们在这忙着,我先回去一下啊!”

  “去吧,去吧!”

  几人都是乐呵呵地招呼着。

  王秋菊见状指着前面的房子说道:“就那一栋,你把车子开过去。”

  杨小乐看了看,将车子发动跟了上去。

  下来以后,提了一大包东西上了楼。

  301

  “对面是你孙婶子,我们两家一起的。”

  王秋菊来到三楼,指着对面的房子说了一句。

  杨小乐看了看,笑着嗯了一声。

  大院里住了这么多年,关系也有近有远,两家关系还是不错的。

  王秋菊拿着钥匙将房门打开。

  瓷砖地面,不过墙壁只是普通的大白,像后世的简装房子。

  但是在这年代已经算是很高档了。

  里面的沙发电器一应俱全。

  家里一共分了210平的房子,要了一大两小,大的85个平方,小的都是六十多的两室一厅。

  这时候是没有公摊面积的。

  这是一个大三室。

  这年头的房子很少有大的。

  至于瓷砖自然是他走之前就拿回来的,其他家都没有这种装,毕竟瓷砖价格太贵了。

  “放里面!”

  王秋菊指引着他去了一间房子里。

  这里是空的,放的主要是酒水,以及兄弟姐妹们平时送的东西。

  杨小乐将东西放下以后,这才走了出来。

  母亲王秋菊已经拿着暖水瓶给他倒了一杯水。

  “去那边累不?那边比这边要冷吧!”

  王秋菊给他递了一杯水,在那里问着。

  杨小乐笑了笑:“还好吧!衣服穿厚点也不冷,和这边差不多,对了,给你和爸带了几套皮草,你试试!”

  将几个没有拿进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王秋菊拿出东西看了看,笑眯眯地说道:“这衣服我穿着不合适,我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传出去让人笑话,以后别乱花钱。”

  嘴上说着,但是手却是在那里摸个不停。

  “这摸着真滑溜啊!”

  杨小乐笑了笑。

  很多人对皮草是没什么概念的,毕竟质量的区分还是比较复杂。

  他带的东西能不好吗?

  随后笑道:“妈,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就您打扮一下,和大姐一起出去,怎么看都像是姐妹,没人会说你是母女。”

  这么多年的藏拙,也是时候展现一下了。

  不过他也在那里琢磨着。

  是时候在四九城弄一个别墅区了,到时候自己一家人住在那里。

  以后小区里的人也会渐渐疏远。

  不是说他们特地疏远,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小区里的人会因为工作、置换房子慢慢搬走。

  将来也不会出现一群人在小区里生火炸东西的场景了。

  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

  而且随着家里有几个人在体制内工作,将来上门的人也会不少。

  王秋菊闻言在那里直乐,谁不想自己被夸年轻。

  笑道:“还是你小嘴最甜,不像你大哥,跟个闷葫芦似的。”

  说完,叹了口气:“哎!以后也不知道过年能不能凑齐人。”

  听到这话,杨小乐一阵疑惑:“怎么了?”

  王秋菊见状叹了口气说道:“喜子要被调去H北那边,曲颖好像也要去海南岛。你又没什么正经事情做,你不得过去啊!”

  听到这话,杨小乐在那里琢磨着。

  喜子要被调去H北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走之前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曲颖去海南岛干嘛?

  之前她是在共青团书记处工作,这才三年不到,还没满五年呢!

  这个调度是不是有些频繁了。

  “她去那里做什么?”

  王秋菊摇了摇头:“这个倒是没说!上次曲颖过来的时候,随口说了一下,她说她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听组织安排。”

  杨小乐闻言思索了一下。

  这让他想到了琼岛建省的事情,当年确实从全国抽调了不少的干部补充过去。

  当然了,大部分还是原地提拔。

  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准备回去问问情况。

  收回思绪笑道:“没事,以后只要过年,我们肯定回来。”

  媳妇去了海南岛,那他肯定也要过去。

  反正现在飞机很方便。

  王秋菊闻言叹了口气。

  “哎,到时候再说吧!”

  杨小乐见状也没说什么,随着家里的人成就越来越高,聚少离多毕竟是常态化。

  父母虽然看着年轻,但毕竟年龄大了。

  还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

  想了想,笑道:“妈,等爸退休了,到时候我给你们安排一个环球旅游,你们出去世界各地玩一圈。”

  他有游轮,到时候直接坐飞机去一个地方就行了。

  再配几个保镖就行了。

  王秋菊闻言从伤感中出来,笑道:“什么环球旅游啊!这么大年纪了,还玩什么啊!”

  “那有什么啊!到时候去见见世面,不过不着急,等过了年爸退休以后再说。”

  杨小乐笑呵呵地说着。

  在家里聊了一会,他这才离开。

  不过走的时候,带了一大堆油炸的东西,杨小乐自然不会去拒绝。

  带着东西离开了小区。

  回来以后,看看时间,差不多要到下班时间,他这才下楼去接曲颖。

  没有开车去。

  因为地方距离家里不是很远,曲颖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

  ……

  “曲颖!”

  大门口,曲颖正在和人打招呼,听到声音回头看了一下。

  随后对着旁边的人寒暄了一下推着车子过来了。

  曲颖过来看着他笑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下午刚到呢!过来接你!”

  曲颖四下看了看,笑道:“你那三蹦子没开来?”

  “没开,估计你可能骑车上班,我就走过来了。给我,我带你!”

  杨小乐伸手接过了车把手。

  曲颖也没拒绝,将车子给了他。

  两人骑着车子向着家里赶去。

  路上,杨小乐骑着车问道:“冷不冷!”

  “还好,穿的厚,不冷!”

  “嗯!”

  杨小乐轻嗯了一声,随后问道:“我听妈说,你要调去琼岛?什么工作确定了吗?什么时候走?”

  以曲颖的级别,过去以后肯定不会是在县里工作,至少也是在市里。

  如果提半级的话,那就可能会主政一方。

  当然了,曲颖之前提级的时间太短,估计还要两年才有可能扶正。

  只是他也没想到曲颖会去那里。

  “妈和你说了?”

  曲颖随口问了一句,随后说道:“暂时还没确定,琼岛那边建省的筹备工作小组已经成立,估计要等明年4月份的大会正式确定,我可能要三月份过去。”

  杨小乐闻言轻轻点头。

  随后回忆着上辈的事情。

  现在琼岛已经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明年建省的时候,可是十分热闹。

  建省的消息在当时轰动了全国。

  彼时,有深圳淘金热的先例在前,一个更大面积的“特区省”,充满着诱惑力。

  于是,一股汹涌的人才大潮迅速形成,潮流涌动的终点是琼岛。

  无数带着梦想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往海南。

  当时,“闯海人”多坐火车一路南下至广东湛江,再换长途汽车至海安码头。

  每天,码头的渡船都满客运营,售票处早早便挂出“票已售完”的牌子。

  售票处前人头攒动,焦急的人们一边咬着菠萝干充饥,一边打听着海南的讯息。

  那些上船的人们,则挤在狭小的船舱中,一边忍受着难闻的气味,一边憧憬着未知的明天。

  人流自新港码头登陆后,便散落到海口的大街小巷。操着南腔北调的年轻人占据了海口所有的招待所。

  当时海口的人才交流中心内,堆满了登记信和求职表,共计有10万份之多,这就是著名的“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由来。

  其实琼岛是对标海峡对面的岛屿,用20年将琼岛建得和那边一样繁荣。

  可惜,91年房产放开的时候,大批的房地产公司进入这里,两年时间一共2万家房地产公司注册。

  平均300人就有一个房地产公司。

  轰轰烈烈以后,房地产崩塌。

  从此一蹶不振。

  要知道,91年的时候,那里的房价已经到了1万港元一个平方。

  想想有多恐怖。

  其实不过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已。

  有些人赚钱了,也有人亏的跳楼,最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后来花了七年的时间才算是慢慢消化掉这些积压的房地产。

  其实曲颖这个时候过去,对她的仕途不是好事情。

  随后一阵的头疼。

  他是有钱,但是不一定能解决这次的事情。

  现在虽然外资在内地大量投资,但是限制还是挺多的。

  一个外资,想要左右琼岛的房地产大爆发,可能性不大,那边的人也不会允许。

  没几个人能看到热火朝天之下,那些凶险。

  但是媳妇要过去,他不去帮一把,根本就说不过去。

  头疼。

  咋弄?

  不过距离那个事情还有两三年,先不着急。

  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顺便和老王提个醒,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他记得明天老王又进了一步,差半步就能登上山顶,也不知道他说话有没有用。

  毕竟当年琼岛的房地产到了一半,就有人感觉会出问题,而且还提出了讲话。

  奈何琼岛这边看不到背后的隐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带着荒田回过去,带着荒田回过去最新章节,带着荒田回过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