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自然是被弗兰茨劈头盖脸训了一顿,他虽然反对权威主义,但他也不希望手下人对国家的既定方针产生动摇。
不过弗兰茨并不会杀鸡儆猴,他只是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你既然知道英国强,我们弱,那你怎么还敢这么想?这种秘密协议对英国人有约束力吗?
它只会让我们自缚手脚,并被对方耻笑。”
其实施瓦岑贝格亲王并不笨,只是信心膨胀无意中被对方带了节奏忽略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还有俄国究竟是敌是友,并不是由他们说了算的。真正的决策者是我和尼古拉一世,至于所谓的共同建立新秩序。
英国人和俄国人建立新秩序了吗?
英国人的承诺并不值钱,等到他们胜利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如何兑现,甚至是否兑现。”
弗兰茨顿了顿继续说道。
“放心,英国人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否则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要清楚这一点就足够了。”
结果英奥双方第一阶段谈判自然是破裂了,不过很快乔治·维利尔斯就再次回到了维也纳,这一次则是完全由他主导。
乔治·维利尔斯对首相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也很不满,后者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但却比谁都自傲。
“天真的家伙,那个家伙居然真觉得奥地利人会察觉不到他是怎么想的”
乔治·维利尔斯狠狠地吐槽了一番,毕竟对方居然敢质疑自己作为外交官的专业性,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手下人则是对这第二次谈判并不乐观,毕竟之前奥地利一方拒绝的很干脆。
现在乔治·维利尔斯不过是将秘密协议换成了所谓的公开宣言,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然而这一次弗兰茨却觉得这个提议并不是不可接受,虽然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奥地利帝国的海战策略变得束手束脚,但这确实极大地提高了英国人的违约风险,多少算是能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
而且弗兰茨其实一直在寻找着一种可以减少海上损失的方法,英国人的提议在此时便显得分外诱人。
不过为了增强约束力,弗兰茨还是要将这份宣言变成一份世界性宣言才行,并且要立下惩罚性条款才行,否则最多只是一张华丽但毫无约束力的废纸而已。
于是乎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官就开始了行动,最终包括英、奥、俄、法、普、西、美等38个主要国家共同签署了这份宣言。
《维也纳宣言》将会遵循集体对等原则,若有一国违反,那么所有国家面对那一国家都不必遵守规则。
若一国严重违反宣言,那么受害国的报复和反制将被认为是合法的。
同样第三方国家也可以以要求其兑现承诺为由,对违反规则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甚至是发动战争。
对此除了英国方面略有微词以外,其他国家国家大多还是满怀欣喜的,毕竟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鱼肉存在。
不过英国人也没过分坚持,毕竟这份宣言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国,毕竟英国的生意遍布全世界。
而且只要英国能打赢,并且不是惨胜的话,那改变这条规则,或者诸国遗忘掉它的一些违法行为也不是不可能。
《维也纳宣言》的内容主要是仿造后世的《巴黎海战宣言》(全称《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
之所以没仿造一战之前的《伦敦宣言》主要是因为时代相差太远,后世的很多常识在此时还显得十分奇葩,甚至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维也纳宣言》的第一条便是废除私掠船船制度。
说实话,这玩意早就过时了,就连英国人都想抛弃它就该知道它的负面作用究竟有多大。
私掠船这玩意当初可是英国起家的秘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人成为了海上霸主,他们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些破坏规则的人和事物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战也在变得更加专业化,武装商船的参战不再能提供足够改变局势的战力。
同时经过几百年的摸索,私掠船们也不再会对着对方的军舰穷追猛打,袭击敌方船只、中立国商船,甚至己方补给线才是他们的主业。
很多私掠船都准备了多国国旗这就导致英国人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对方太强,还是己方的私掠船太不当人。
海上霸主的英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所以私掠船便就此退出世界舞台,甚至海盗也仅存在于加勒比海和东南亚。
不过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并没有电影中那般风光,实际上的加勒比海盗几更像是索马里海盗那样的组织,他们大多数是由一些穷苦的渔民组成,使用简陋武器靠博取对方的同情来实施偷袭。
然而此时由于英、法、奥殖民地的建立,这里的海盗很快便彻底成为了历史。
第二条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即使载有敌方货物也应受到保护,不得捕获。
不过货物中不该存在枪支弹药等战时违禁品。
第三条则是悬挂敌方国旗船只上的中立国货物不受捕获,这也就进一步保护了中立国财产。
同样是违禁品除外。
第二、第三条基本上可以算作一条,那就是对中立国和中立国货物的保护。
听起来有点那么大公无私的意思,不过请看好条约上写的是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而非中立国船只,这就很有讲究了,操作性也高了很多。
至于所谓的中立国货物那就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国家争当中立国,毕竟明面上可以享受这么多好处,暗中还能利用这重身份赚外快。
何乐而不为呢?
搞得弗兰茨都有点想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中立国了。
第四条则是封锁必须有效。
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难道还有无效封锁?
事实上还真有,不过主要是在反法战争期间,各国都很喜欢宣布自己封锁了某某海峡,某某区域,结果搞得整个海上到处都是禁区。
表面上商船完全无法通航,但实际上根本就遇不到拦截军舰,商船完全可以畅通无阻,只要躲着点那些私掠船就行。
这种不具备真正效力的封锁便叫做无效封锁,又称“纸面封锁”。
不过弗兰茨并不会杀鸡儆猴,他只是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你既然知道英国强,我们弱,那你怎么还敢这么想?这种秘密协议对英国人有约束力吗?
它只会让我们自缚手脚,并被对方耻笑。”
其实施瓦岑贝格亲王并不笨,只是信心膨胀无意中被对方带了节奏忽略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还有俄国究竟是敌是友,并不是由他们说了算的。真正的决策者是我和尼古拉一世,至于所谓的共同建立新秩序。
英国人和俄国人建立新秩序了吗?
英国人的承诺并不值钱,等到他们胜利之后他们可以选择如何兑现,甚至是否兑现。”
弗兰茨顿了顿继续说道。
“放心,英国人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否则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要清楚这一点就足够了。”
结果英奥双方第一阶段谈判自然是破裂了,不过很快乔治·维利尔斯就再次回到了维也纳,这一次则是完全由他主导。
乔治·维利尔斯对首相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也很不满,后者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但却比谁都自傲。
“天真的家伙,那个家伙居然真觉得奥地利人会察觉不到他是怎么想的”
乔治·维利尔斯狠狠地吐槽了一番,毕竟对方居然敢质疑自己作为外交官的专业性,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手下人则是对这第二次谈判并不乐观,毕竟之前奥地利一方拒绝的很干脆。
现在乔治·维利尔斯不过是将秘密协议换成了所谓的公开宣言,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然而这一次弗兰茨却觉得这个提议并不是不可接受,虽然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奥地利帝国的海战策略变得束手束脚,但这确实极大地提高了英国人的违约风险,多少算是能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
而且弗兰茨其实一直在寻找着一种可以减少海上损失的方法,英国人的提议在此时便显得分外诱人。
不过为了增强约束力,弗兰茨还是要将这份宣言变成一份世界性宣言才行,并且要立下惩罚性条款才行,否则最多只是一张华丽但毫无约束力的废纸而已。
于是乎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官就开始了行动,最终包括英、奥、俄、法、普、西、美等38个主要国家共同签署了这份宣言。
《维也纳宣言》将会遵循集体对等原则,若有一国违反,那么所有国家面对那一国家都不必遵守规则。
若一国严重违反宣言,那么受害国的报复和反制将被认为是合法的。
同样第三方国家也可以以要求其兑现承诺为由,对违反规则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甚至是发动战争。
对此除了英国方面略有微词以外,其他国家国家大多还是满怀欣喜的,毕竟大多数国家只能作为鱼肉存在。
不过英国人也没过分坚持,毕竟这份宣言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国,毕竟英国的生意遍布全世界。
而且只要英国能打赢,并且不是惨胜的话,那改变这条规则,或者诸国遗忘掉它的一些违法行为也不是不可能。
《维也纳宣言》的内容主要是仿造后世的《巴黎海战宣言》(全称《巴黎会议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
之所以没仿造一战之前的《伦敦宣言》主要是因为时代相差太远,后世的很多常识在此时还显得十分奇葩,甚至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维也纳宣言》的第一条便是废除私掠船船制度。
说实话,这玩意早就过时了,就连英国人都想抛弃它就该知道它的负面作用究竟有多大。
私掠船这玩意当初可是英国起家的秘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人成为了海上霸主,他们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些破坏规则的人和事物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战也在变得更加专业化,武装商船的参战不再能提供足够改变局势的战力。
同时经过几百年的摸索,私掠船们也不再会对着对方的军舰穷追猛打,袭击敌方船只、中立国商船,甚至己方补给线才是他们的主业。
很多私掠船都准备了多国国旗这就导致英国人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对方太强,还是己方的私掠船太不当人。
海上霸主的英国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所以私掠船便就此退出世界舞台,甚至海盗也仅存在于加勒比海和东南亚。
不过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并没有电影中那般风光,实际上的加勒比海盗几更像是索马里海盗那样的组织,他们大多数是由一些穷苦的渔民组成,使用简陋武器靠博取对方的同情来实施偷袭。
然而此时由于英、法、奥殖民地的建立,这里的海盗很快便彻底成为了历史。
第二条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即使载有敌方货物也应受到保护,不得捕获。
不过货物中不该存在枪支弹药等战时违禁品。
第三条则是悬挂敌方国旗船只上的中立国货物不受捕获,这也就进一步保护了中立国财产。
同样是违禁品除外。
第二、第三条基本上可以算作一条,那就是对中立国和中立国货物的保护。
听起来有点那么大公无私的意思,不过请看好条约上写的是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船只,而非中立国船只,这就很有讲究了,操作性也高了很多。
至于所谓的中立国货物那就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国家争当中立国,毕竟明面上可以享受这么多好处,暗中还能利用这重身份赚外快。
何乐而不为呢?
搞得弗兰茨都有点想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中立国了。
第四条则是封锁必须有效。
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难道还有无效封锁?
事实上还真有,不过主要是在反法战争期间,各国都很喜欢宣布自己封锁了某某海峡,某某区域,结果搞得整个海上到处都是禁区。
表面上商船完全无法通航,但实际上根本就遇不到拦截军舰,商船完全可以畅通无阻,只要躲着点那些私掠船就行。
这种不具备真正效力的封锁便叫做无效封锁,又称“纸面封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