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约翰·施特劳斯的行为,弗兰茨已经无力吐槽,只能说“非常人也”。

  如此逆天的操作一般人还真干不出来,不过奥地利帝国在艺术创作方面还是十分宽容的。

  只要没明反,一般不会做太多计较。当然哪怕是那些曾经明反过的,弗兰茨也会给他们机会,只要愿意和过去做切割就可以被特赦。

  实在过不去还可以选择流亡,或者去殖民地发展。

  如果非要证明一下自己,那弗兰茨也只能送他们一程了。

  小约翰·施特劳斯毕竟年轻气盛,弗兰茨还真怕他一时气不过就是顽抗到底。

  好在小约翰·施特劳斯在见证过1848的大叛乱之后心境有了很大改变,同时对世界的看法也改变了不少。

  他不再去关注某些字眼,转而更加务实。

  其实主要是在弗兰茨的重压之下,叛乱中的恶被更多的展现了出来。这对于理想主义者的伤害是很大的,他们对理想的信仰彻底崩塌,对人性之恶更是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

  哪怕是被弗兰茨特赦之后,还是有不少像小约翰·施特劳斯这样的人将自己锁在家里,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之前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对是错。

  明明大家都是在为了自由、公平、正义,以及更美好的明天而战,但结果却是秩序崩塌,豺狼横行,民众食不果腹,所有的美好都被现实的残酷所吞噬。

  那些曾与自己并肩作战,同样怀揣高尚理想的战友,最终变得残酷、冷漠、偏执,甚至疯狂。

  他们相互猜忌、相互倾轧、相互背叛,甚至相互残杀。最终变成了他们最痛恨的样子,非黑即白的逻辑代替了理性,暴政代替了民主。

  小约翰·施特劳斯甚至怀疑自己歌颂的究竟是什么,难道自己也是他们的帮凶?

  在奥地利军队反攻之时,那些人的表现更加不堪,要么疯狂至死,要么摇尾乞怜。

  这让小约翰·施特劳斯深感耻辱,糟糕的过程和绝望的结果更是让他开始否定自己。

  能最终走出来的人并不多,有些人会因此变得麻木不仁,有些人会因梦想破碎而放浪形骸,有些人则会如古代的殉道士一样在绝望中寻求解脱.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小约翰·施特劳斯成功走出了过去的阴影,不过他与自己父亲的较量还在继续。

  东山再起的老约翰·施特劳斯彻底化为了传统与秩序的守护者,他的风格也再次偏向古典。

  不过这并不代表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会就此僵化,实际上作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在经历过两次死里逃生之后,他的音乐也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而且仅凭那一首《拉德茨基进行曲》就注定他会在这个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小约翰·施特劳斯则转向了浪漫和现实之间,或许有挣扎,却不再执着,但总体上却是催人上进的。

  不过父子间的争夺还在继续,双方也在为了不久之后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做准备。

  这也成为了维也纳,乃至整个奥地利帝国内的重要谈资。如果仅从音乐界讲,那么震动会更大。

  1851年1月1日,维也纳皇家歌剧院。

  父子二人同台竞技的消息还是很博人眼球的,尤其是双方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更是引来了不少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说是音乐界的一次盛会也不为过。

  双方为了这场对决都做足了准备,从对决开始前,双方的火药味就已经很浓了,舆论战从街头巷尾一直打到了报纸,甚至专业的杂志上。

  双方的支持者更是剑拔弩张,甚至在酒吧发生了多起斗殴。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了这场对决甚至将乐队规模扩编了一倍以致达到了歌剧院的规模上限。

  更是不惜重金给每一名乐师购买了全套演出服,甚至还特别定制了一批勋章就是为了能在气势上压对方一头。

  小约翰·施特劳斯自然也不甘示弱,他亲自去音乐学院招人,甚至招募街头艺人加入他的乐队。

  这种行为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离经叛道,不过对此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己倒是并不在意。

  除此之外双方也尽可能地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来助手,小约翰·施特劳斯拉来了李斯特,老约翰·施特劳斯则拉来了塔尔贝格。

  塔尔贝格虽然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此时绝对算得上是唯一能和李斯特分庭抗礼的音乐家。

  塔尔贝格曾经在巴黎与李斯特进行了长达八年的音乐决斗,双方在演奏技法上可以说是平分秋色,甚至塔尔贝格还略微有些优势。

  然而塔尔贝格对音乐的造诣主要停留在外在,由于缺乏内涵经常被乐评人称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他很少被人提及的重要原因。

  最终塔尔贝格自认失败,远赴美洲。

  不过仅仅作为一个打手,塔尔贝格还是超规格的。

  至此双王对决的格局已经形成,施特劳斯拉父子与塔尔贝格和李斯特这两对冤家已经将话题度拉满。

  新年音乐会的门票在黑市上哪怕是站票已经炒到了一百五十弗罗林,这个价格已经算得上非常夸张,毕竟通常来说站票只要20格罗申。

  (常用货币为 1弗罗林银币=12克罗伊茨=30格罗伸=120芬尼=0.83塔勒)

  不过弗兰茨倒是不必为此担心,毕竟整个皇家歌剧院都是他的。

  当然也有些麻烦,顶着皇室的名头也没法随意涨价,这场盛会过高的价格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弗兰茨索性在留好了足够的赠票以外剩下的直接按照往年的价格出售,虽说是一笔飞来横财,但对弗兰茨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

  只不过具体买的到,买不到还要靠抽签来决定,毕竟维也纳此时有上百万人。

  那些抽中的幸运儿可以选择参加这场盛会,又或者将其出售换来一笔不菲的收入,无论怎样都可称得上幸运二字。

  虽说票价没涨,但奥地利帝国为此付出的额外精力可是十倍不止。

  这种盛会办不好就可能变成追悼会,所以在各个方面皇家歌剧院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