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维齐尔奥尔马眉头紧皱,终于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

  “英法给我们的贷款究竟都去哪里了?军改没钱,经改没钱,商人们拿不到贷款,新军没钱,政府也没钱,甚至俄国人的债务都要我们去临时拼凑。

  我们的钱究竟去哪了?”

  没人回答,但大维齐尔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新军火炮和新式步枪的采购数量,不足和英国人约定订单的三分之一,英国的武器商都找上门了!”

  大维齐尔的话让艾哈迈德·伊尔马兹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后者止不住地后退。

  不过奥尔马并没有打算放过自己曾经的部下,他继续问道。

  “为什么我们的士兵还拿着老旧的燧发枪?为什么士官学院的学生抱怨拿不到工资?为什么每年都有士兵因缺乏冬装而在山中冻死?”

  艾哈迈德·伊尔马兹咽了口口水。

  “大维齐尔阁下,那些钱并没有全都用在我们新军身上!我们只得到了其中一小部分!

  但用在我们新军身上的钱,我这里都有明确去向!

  请您明查!”

  此时奥尔马又转头看向一旁的财政大臣,德夫特达尔立刻支吾起来。

  “大维齐尔,您知道的,我们奥斯曼帝国还有很多旧债要还。

  这些债务主要来自于国内的商人和欧洲的那些银行家,还有各个家族对我们的支持。”

  “借新还旧?但那些消失的钱究竟去哪了?”

  奥尔马帕夏追问道。

  “大维齐尔,借钱总是要还利息的。那么多钱自然要产生海量的利息,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我也没办法。”

  德夫特达尔两手一摊,表示自己真的尽力了。

  所谓“借新还旧”其实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合法金融版,且只要墙够结实、双方明牌,就能暂时堵窟窿,甚至逢凶化吉。

  然而一旦隐瞒用途或担保人不知情,就可能“人财两空”。

  这些话按照现代的正常商业逻辑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不过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毕竟那些所谓的无底洞更多的是人为精心设计的。

  此时民间借款利率超过10%都不稀奇,但借给国家政府的大额资金利率却很少在实际上超过8%。

  事实上各国银行借给奥斯曼帝国的贷款利率也确实大多在6%-8%之间。

  然而那些奥斯曼帝国内部大贵族的借款利率就很夸张了,如果有欧洲银行家看到了那些借款清单一定会怀疑是否是胡乱填写的。

  事实上那些王公和官僚们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自己借款的利率改得非常夸张,他们甚至都不在乎是否能够收回本金,或者说他们巴不得把钱借到天荒地老好能一直坐收渔利。

  奥斯曼国内的官僚集团和大贵族们这样做早就成了惯例,这也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有些神通广大之辈甚至可以凭空变出一笔钱借给国库,然后取得长期合法收入。

  说到这里奥尔马其实就已经知道自己查不下去了,奥斯曼帝国的官僚体系太过复杂,苏丹的私库和国库之间暧昧不清。

  其实在坦齐马特改革之前苏丹的私库与国库不分开,反而还好查一些,毕竟苏丹也不想自己头上莫名其妙多了一笔债务。

  然而此时经过改革之后,苏丹的私库名义上是与国库分开的。

  但苏丹要用钱,实际上还是都从国库里出。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新建宫殿,举办庆典,苏丹家族内部的婚丧嫁娶,对官员们的赏赐,以及全部日常开销都是从国库里出。

  如果这件事继续查下去,那么八成最后会查到苏丹和太后头上,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到国家的体面,以及权威。

  最关键的是这件事不会有实质性的结果,问题也许会不了了之,但制造问题的人一定会被清算。

  奥尔马已经爬到了大维齐尔的位置,这对于非奥斯曼帝国境内出生的人来说已经殊为不易,他可不想做烈士。

  奥尔马来到奥斯曼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否则他留在奥地利帝国军队中做个小书记官不好吗?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奥尔马还是愿意做一个强国的宰相,然而现实是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奥斯曼帝国奢靡的贵族官僚,臃肿的行政体系,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它处处都透着腐朽的味道。

  当年迈吉德一世也是这样怀揣着梦想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改变奥斯曼帝国的命运,但面对来自各方的掣肘他最终也只能选择摆烂。

  这件事虽然戛然而止,但争吵还在继续,各个派系沉浸于相互攻伐的快感之中似乎已经忘了俄国人正在步步逼近。

  其实奥斯曼人还是很有想法的,他们想要在奥斯曼全国范围内建立近代化的银行信贷体系,用以支持本土产业,鼓励工商业发展。

  但很不幸银行虽然建起来了,但是却没有钱贷给企业,即便是有钱发的也是高利贷。

  而且这种由奥斯曼帝国政府发放的高利贷比起普通高利贷而言更加凶残,他们甚至会直接派兵去强行收缴利息。

  当然也有人能拿到真正的低息贷款,然而那些人往往都是与某些权贵密切相关,他们拿到了钱也不见得会兴办企业,投入生产。

  相反他们大概率会选择用这些低息贷款去放高利贷,结果非但无法发展经济,反而创造出了更多的食利阶级。

  其实最离谱的是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建设,英国人本打算帮奥斯曼人恢复海军实力,重建一支包括十二艘风帆战列舰和十艘蒸汽护卫舰在内,舰船总数超过一百艘的大型舰队。

  然而此时奥斯曼海军只有八艘从英国订购的蒸汽护卫舰和三艘英国退役的风帆战列舰,还有八艘早该退役的老旧风帆战列舰,以及各种轻型舰艇,总共也只有42艘船。

  这个实力要远逊于俄国,与英国和奥地利更是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穆拉德五世并不了解这其中的蝇营狗苟,他只知道此时他的国家正处于守势,这让他极为不满。

  “你们为什么只有防御计划,没有进攻计划?你们知道拿破仑是怎么打到莫斯科的吗?

  进攻!进攻!再进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