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汉和戴特率领的海防营残部很快就得到了补充,大量的民众被派上了城墙帮忙抵御俄国人的进攻。

  此时他们还收到了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城内的新军终于开始行动了。

  伊斯坦布尔可是有整整两万新军,如果他们加入战斗不说将俄军赶回海里,至少能守住这条防线。

  费尔汉和戴特此时才想起距离他们身后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正是皇宫所在,新军再怎么想要保存实力也不可能再按兵不动,他们顿时兴奋起来。

  此时负责指挥陆地战斗的俄军将领是斯捷潘·赫鲁廖夫,他很难被称为一名军事家,毕竟他在军事上的贡献寥寥无几。

  同样斯捷潘·赫鲁廖夫也很难被称为一名智将,因为他并没有在作战展现出太多的战术才华。

  斯捷潘·赫鲁廖夫之所以能成为这次战役的陆军最高指挥官,只因他是唯一支持尼古拉一世的陆军将领。

  斯捷潘·赫鲁廖夫是一位典型的士兵将军,也是俄国人最推崇的前线英雄,他作战勇猛,甚至敢带头参加白刃战。

  斯捷潘·赫鲁廖夫之前服役于高加索地区,与车臣叛军的长期战斗经验告诉他,如果遇到一座难以攻克的高山,最好的办法就是绕过它。

  斯捷潘·赫鲁廖夫当即下令绕过眼前的城墙,从另一侧的街道直奔托普卡帕宫正门。

  这大概需要多绕行2公里的距离,但相比伤亡巨大且很有可能徒劳无功的强攻来说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代价。

  斯捷潘·赫鲁廖夫之所以能制定出这样的战术,完全是地图的功劳。俄军的将领手中都有着君士坦丁堡的详细地图,这便是这些年来俄军情报部门的功劳。

  “可是中将,沙皇陛下的命令是让我们先攻占托普卡帕宫。”

  斯捷潘·赫鲁廖夫手下的一名少将还是不愿意放弃近在咫尺的目标。

  “光复君士坦丁堡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有些堡垒在正面看上去无懈可击,可是当我们换个角度再看就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

  俄军选择了绕道而行,这完全超乎奥斯曼守军的预期。

  “俄国人逃走了!”

  城墙上的士兵们弹冠相庆,费尔汉和戴特这两个军官却一点也笑不出来,因为看动向俄军是打算绕过他们。

  这面墙的另一端是一条宽阔的街道,当年迈吉德一世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还特意将皇宫前的大路修得又宽又阔。

  换句话讲也就是说托普卡帕宫的正面没有任何掩体,他们没有信心能在没有掩体的保护下和俄军硬抗。

  “剩下的只能交给新军了。”

  费尔汉靠在墙垛上有气无力地说道,一夜的激战已经耗光了他的体力,当他得知俄军绕行的时候他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疲惫和疼痛也在此时一起涌出,他现在只想在浴室里泡个澡,然后美美睡上一觉。

  戴特也点点头,他也不想去送死,毕竟奥斯曼帝国这么多人,又不只有他们。

  其实他们心中对于大维齐尔也有怨念,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但想来无非是利益二字。

  苏丹出让的权力不够,所以大维齐尔借故托辞;苏丹对大维齐尔不够信任,后者想要保存实力明哲保身。

  虽说有点那么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然而他们的猜测却并不是全错。

  由于通讯手段的缺乏,其实在战斗打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丹和身为大维齐尔的奥尔马都不清楚究竟是战争,还是政变。

  毕竟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政变可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奥尔马本身就是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外国人,他自然要更加谨小慎微。

  另一方面穆拉德五世也确实怀疑是大维齐尔在捣鬼,毕竟此时的奥尔马完全有这个实力。

  在这种猜疑链下,原本就低效、臃肿的系统变得更加迟钝与混乱。

  这也是为什么大维齐尔迟迟没有接受命令到托普卡帕宫见穆拉德五世的重要原因,等到他们捋清头绪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而且此时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海陆之争,奥斯曼帝国海军和陆军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彼此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如果让陆军支援海军,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指挥权究竟是归陆军,还是海军?

  如果归陆军,那么就等于承认海军的彻底失败,如果归海军,那么陆军又该如何自处呢?是不是意味着无论如何海军都比陆军高贵?

  如果各管各的,没有统一指挥,那局面只会更加混乱,甚至适得其反。

  这种不同军种之间的协调问题在平时都难以解决,在此时的混乱之中只会更加棘手。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和海防营迟迟不肯求援的原因,因为求援之后即便战争胜利,但在个人利益的角度上讲他们的损失反而可能会更大。

  新军内部也想借此来削弱保守派的势力,只要海军完蛋了,那么这个国家就只能依靠陆军。

  而且新军也害怕再次失败,他们不想为海军的失败负责,毕竟金角湾是海军的地盘。

  此外由于战斗是发生在夜间,新军并没有准备,很多人都处在马放南山的状态,算是为了上战场做最后的准备。

  而且新军的军营分散在城市的不同方位,想要集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大量俄国间谍的破坏行动也让新军的中枢系统进一步瘫痪,所有人都在各自为战防备偷袭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去支援海防。

  同时奥尔马和奥斯曼新军的将领们也在防备着城市内可能发生的叛乱,所以直到奥尔马带着新军的主要将领和穆拉德五世见面之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奥斯曼的新军才开始集结。

  奥斯曼的新军在城市中集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城市中穿行则更加困难。

  先不说那些狭窄的巷道和慌乱的人群,仅仅是俄国人夜间制造的麻烦就已经让道路状况变得极为恶劣,到处都是燃烧后的灰烬,爆炸后的瓦砾,以及翻倒的马车和散落的货物。

  伊马莫卢帕夏作为新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十分恼怒,周围的平民居然不来清理街道,还要他手下的士兵亲自动手。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伊马莫卢帕夏更加恼怒。

  “想造反么?快走!”

  他挥舞着鞭子一路抽到队伍最前列,此时他才发现迎面居然走来了一支队伍。

  对面的队伍看起来也像是一支新军,伊马莫卢帕夏举着鞭子怒骂道。

  “你们快把路让开!让老子的队伍先过去。你们没看到老子才是先锋官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