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记》曰:兆于南郊,正阳位也。

  自古以来,南郊就是最高级别的祭天典礼之一。

  南郊之祭坛,号为寰丘。

  所谓寰丘,寰者像天之寰也,丘者,自然之丘陵也。

  大宋立国后的乾德元年,便开始在汴京南熏门外,寻找阳位之地兴建,并最终选定了汴京南熏门外正南方九里的一处吉地,将之作为寰丘。

  不过,在开国之初的草创阶段,有关南郊寰丘的典章制度,还不完善。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寰丘中除了每三年冬至日祭天启用前,有司会来寰丘,认真的检查一番,修葺一遍,以供皇帝祭天外。

  其他时间,寰丘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空白状态。

  于是,附近百姓,经常进入寰丘附近甚至寰丘之内,樵采放牧。

  特别是夏秋之交,此地经常性的牛羊成群。

  这就让士大夫们难受的很。

  每次有人路过寰丘附近,看到农民的牛羊,在这祭天的神圣之地,随意的啃噬着青草,甚至到处排泄的时候。

  这种难受,达到了顶点。

  所以,在仁庙天圣六年的时候,士大夫们再也忍不了。

  上书章献明肃,请求禁止百姓在寰丘及其附近樵采放牧。

  朝廷自是从善而流。

  于是,下诏在寰丘外围,设立三壝(wei),并在壝外设立短垣,同时在壝内用青绳做标记。

  从此,寰丘就成为了庶民禁地。

  元丰元年,再次下诏——寰丘等天地五郊祭坛,三百步内不得埋葬,壝外三十步内不得樵采,壝内不得行人及樵牧。

  进一步的强化了相关祭天场所的神圣性。

  同时,相关礼制也从国初的俭朴,一步步的发展到了如今的繁琐、冗长。

  若是国初,太祖、太宗那会。

  每三年一次的冬至南郊,前后用时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三更出宫,五更就能回宫。

  而现在,五更才是开始!

  赵煦端坐在这青宫内,专门给他休息用的斋殿中。

  眼皮子多少有些打架。

  好在,童贯时不时的会献上煮好的茶汤,给他提神醒脑。

  这才没让他睡着。

  终于在这斋殿之中,一动不动的静坐了许久后,童贯来到他面前,低声禀报着:“大家,五更快到了……”

  “宰臣们都在殿外,已上表乞大家起驾,前往寰丘!”

  赵煦站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

  “另外宰臣们的青词,皆已写好……并依故事,放入了备好的玉匣之中……”童贯接着说道。

  “恩!”赵煦点点头,道:“走吧!”

  他现在依然有些发困,只是在强撑着精神而已。

  赵煦走出这座名曰:端诚的斋殿,在燕援率领的御龙直簇拥下,自端诚门向东,至青宫东方的祥羲门。

  赵煦走到此门的时候,青宫中的鼓声随之响起。

  五更了!

  ……

  皇城,五更的鼓声,在宣德门上响起。

  保慈宫中的向太后,听到鼓声,望向南方,她在心中想着:“六哥当已出祥羲门了吧?”

  她身边的尚宫张氏,从殿外走进来,悄然的来到她身边,凑到她耳畔,低语起来。

  向太后听着,瞳孔微缩,看向庆寿宫方向,低声问道:“果真?”

  “安仁保佑夫人言,有多位庆寿宫中的女官,言之凿凿……”

  安仁保佑夫人,是先帝的乳母,也是这皇城中地位最高的女官之一。

  当然,其实际权力在先帝驾崩后,就已经基本消解。

  但她在宫中十几年,经营日久,有着属于自己的人脉。

  所以,先帝驾崩后,向太后依旧允许其留在宫中。

  这几个月来,很多事情,向太后都是通过安仁保佑夫人在做。

  而庆寿宫中的女官们,也都纷纷私下搭上了安仁保佑夫人的线。

  没办法!

  这大宋朝的高级别女官,大半都在宫外有着自己的家庭。

  许多甚至有着丈夫、子女。

  其父兄、丈夫、子女,都仰赖于女官们在宫中的地位。

  如今,眼看着庆寿宫的船要沉。

  这些女官中的聪明人,自然开始用脚投票。

  向太后听着,却是双手合十,悠悠一叹:“阿弥陀佛!”

  “此必是小人欲离间天家骨肉至亲!”

  但,张氏却分明看到了,自家娘娘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显然,庆寿宫这次的失言,让娘娘很生气。

  但张氏知道,自家娘娘是个体面人。

  不将其逼到墙脚,她是不愿也不想撕破脸皮,去和人到泥潭打滚的。

  所以,张氏问道:“娘娘,此事该如何回复安仁保佑夫人?”

  向太后念了声佛号:“我佛慈悲!”

  然后看向张氏:“告诉夫人,叫那些人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到处去传!”

  张氏低下头去:“诺!”

  她侍奉向太后二三十年了,在向太后还在闺阁中的时候,就已侍奉在左右。

  所以,张氏很清楚,自家娘娘的意思——不要让人知道了,消息是庆寿宫放出去的就行。

  ……

  赵煦自出祥羲门,再次登上玉辂车,然后在燕达父子所率的禁军仪卫扈从下,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沿着一条专门为了祭天而修建的御道,向着寰丘而行。

  走了大约一里后,寰丘的外围短垣就映入眼帘。

  宋之寰丘,沿袭汉唐之制。

  尤其元丰改制后,就彻底的走上复古之路。

  这寰丘祭坛,自也不例外。

  当赵煦抵达寰丘时,东方的天际,已露出鱼肚白。

  但,气温依然很低,几乎是呵气成冰。

  赵煦坐在玉辂车中,看向被篝火照亮的寰丘。

  赵煦知道,寰丘之中的篝火,皆是设在所谓的燎坛上的。

  所以,这寰丘也就是看着火光映照。

  实际上,进入寰丘之内后,依然很冷。

  好在……

  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着冕服。

  连北极圈的因纽特人,都喜欢穿的海獭皮,其保温性能毋庸置疑。

  有着这身冕服,别说汴京的冬夜了,就算是半岛上的寒冷冬夜。

  他也可以直面!

  ……

  数千里之外。

  辽,上京,南郊。

  因为辽国的天文观测技术以及漏刻计时技术的落后。

  所以,尽管辽在北方,但辽人的五更比之汴京的五更,还要快上一二刻。

  所以,此刻辽国的冬至祭天仪式进度,甚至比汴京的赵煦还要快。

  辽主耶律洪基,身着和赵煦一模一样的冕服。

  平天冠、二十四琉垂下,中单朱舄,手捧玉圭,在一位老道士的引领下,从寰丘的小次升阶,来到最终的目的地,也就是祭天之坛。

  在这里,数十位道童,都已面北而立,唱着古老的歌谣,接引着来自昊天上帝的关注。

  耶律洪基在老道士的引领下,先面北而拜。

  在那里,有着一件黄褥,坐褥上放着一块神主牌,其铭曰:昊天上帝。

  然后,耶律洪基又面朝东南,对着放置在这个方向的一件黄褥上的神主牌,恭恭敬敬的顿首磕头。

  这神主牌上,刻着文字——大辽太祖皇帝之位。

  在其背面,则刻着辽太祖的尊讳。

  仔细看的话,这次的辽国南郊祭天,神主牌背面的太祖尊讳,在【太祖姓耶律氏讳阿保机】的旁边,多了一行楷书——【本汉高之后,汉姓刘氏讳亿】。

  这是辽国前所未有的事情。

  尽管,在辽国开国之初,辽国上下就都知道,大辽皇帝阿保机在未称帝前,就崇拜汉高祖,以汉姓刘氏,自称刘亿与友人相交。

  但在祭天的时候,将这个事情明晃晃的刻在神主牌上,请皇天后土共同见证,这还是第一次!

  在耶律洪基,拜完太祖神主,起身之后。

  寰丘上的磐钟开始奏响。

  随之,无数乐器加入合奏。

  然后,被立在坛上的编钟,也加入了大合奏。

  辽国的祭天仪式,正式开始了。

  头戴平天冠的耶律洪基,仰头望向苍穹,在宏大的乐声合奏中,开始了低声祷告:“臣耶律洪基……不,刘洪基!敬告于昊天上帝,皇天后土,十二宫神,诸天星官……”

  “臣今南和宋庭,西服党项,东讨高丽之逆,复汉四郡之疆,继而兴仁义之师,渡海征讨日本国逆贼藤原氏,兴灭国,继绝室!”

  “于是,四夷来宾,列国来朝!”

  “辽已极盛矣!”

  “愿昊天上帝,皇天后土,四方星宿,十二宫神,共佑我大辽江山,亿万年永固!”

  祷告至此。

  耶律洪基在心中加了一句:“愿得南朝佳婿,使子孙后代,有效太宗故事之机……”

  “入主中原,一统天下,还于旧都,再兴汉室!”

  不管是长安也好,还是洛阳也罢。

  才是历代辽主,心心念念的真正家园、帝都。

  对他们来说,如今的辽国五京,只是暂居而已!

  ……

  赵煦在中太一宫的观主的引领下,从小次升阶,踏入寰丘祭坛。

  大宋寰丘祭坛,与辽国寰丘祭坛,相差无几。

  都在北面和东南面,设有两个黄褥,坐褥上,各自放着写有【昊天上帝】以及【大宋太祖皇帝之神位】的神主牌。

  在中太一宫的观主引领下,赵煦按照礼仪,先对昊天上帝的牌位赞拜行礼,然后对着太祖皇帝的神主牌赞拜行礼。

  在他行礼之时,寰丘上的道童们,奏响了磐钟,也唱起了古老的歌谣。

  旋即,和辽国寰丘一般。

  十余件乐器,相继加入合奏。

  最后,是两件编钟,被乐师敲响,形成宏大的祭天礼乐合奏。

  在合奏声中,赵煦面向他的父皇永裕陵的方向。

  然后,仰头望天。

  此刻的天穹,很给他面子,并无阴云,稀疏的群星,点缀着天幕。

  “父皇在上!”

  “昊天上帝……如来佛祖……三清道尊……十二宫神……诸天星官……”

  “不管是谁……无论是谁……使朕得活三生……”

  “请聆听我的祷告吧!”

  “我此世,誓当兴我社稷,不复再有靖康之耻!”

  “如今,此事已略有把握!”

  他想起了沈括的专一制造军器局,也想起了如今正在汴京城中生机勃勃的纺织业。

  更想起了,火药和火器技术的迭代。

  “所以……“

  “我接下来,此生此世的目标就是……”

  “当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无论是欧陆,还是大洋彼岸,或者那大洋诸岛,乃至于北极、南极……”

  “凡有人烟所在,皆奉大宋为正朔,以中国为至尊!”

  带英的日不落帝国,确实很好很强大。

  但是……

  赵煦不想,也不愿意去搞这么大的摊子。

  因为这会反噬的!

  他在现代,见过被日不落反噬的那个带英。

  其已经变成了小不列颠快没北爱尔兰联合不起来王国!

  其主体民族,更是节节败退。

  伦敦,早已不是英格兰人的伦敦。

  来自世界各地的孽力,正在不断回馈着、侵蚀着带英已经虚弱的身体。

  一个幽灵,一个名曰三哥的幽灵,在带英的身体和灵魂内外咆哮着——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于是,赵煦在现代,看到了一个来自身毒的带英首相。

  其国际地位,更是眼看着就要被印度取代!

  和带英一样,同样玩弄殖民,不把别人当人的髪国,情况也相差无几。

  赵煦是绝不愿意,这片土地,在千年后,成为他人之地。

  所以啊,有些地方,有些东西,有些事情,是真的不能碰更做不得的!

  譬如说,殖民印度。

  也譬如说种族灭绝。

  还有大规模的奴隶贸易……鸦片贸易……

  所以,对未来的大宋,赵煦最大的幻想和期望,也只是立足太平洋两岸,最多加上拥有大洋洲——反正,土著印第安人,可以解释成殷商遗民,有殷墟和甲骨文在,不怕他们不认——都喜欢人祭,都爱鬼神。

  然后尽一切可能,将其他地区,纳入朝贡体系。

  一个改良的以自由贸易为基础,以双赢(大宋赢两次)为核心的朝贡体系。

  站在寰丘的祭坛上默默的低声祷告着,同时也凝视着天明之前的天穹,耳畔古老且宏大的祭天礼乐,在不断回想着。

  并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存在,给与他任何预兆、启示。

  就连天上的星光,也始终如一,没有变化。

  这让赵煦感到安心。

  因为这意味着,他三世为人的事情,或许没有什么高维力量的参与。

  或许只是单纯的……侥幸。

  属于现代所谓的量子力学!

  即使有高维存在的干涉。

  大概率,那个存在,其实也并不关心他。

  最多最多,只是将他当成一个样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