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邦彪篯的札子,赵煦笑了起来。

  “他很急啊!”

  “急就对了!”

  阿里骨的青唐政权,在去年的战争失败后,合法性几乎被干碎。

  因为,他既不是唃厮啰的子孙,也没有得到宗教界的认可。

  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个回鹘人!

  一个回鹘人,当吐蕃人的赞普?!

  下面的吐蕃贵族能服?

  肯定不服!

  所以,阿里骨在战败后才跪的这么快,甚至连作为继承人的邦彪篯都派来汴京朝贡。

  就是担心,大宋发兵青唐,扶持赵醇忠或者溪巴温继位。

  在这个时候,邦彪篯发现,汴京城里的汉家阿舅,正在给几乎所有他家的对头,派发‘联姻承诺’。

  无论是溪巴温,还是温溪心。

  也不管是包顺家族到赵醇忠家族。

  就连结河川的李临占讷支都混到了一个【忠勇用事,来日选汝部秀女入宫】的承诺。

  等于是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身边的所有人,将来都可能成为汉家阿舅的亲戚。

  对邦彪篯和他所属的青唐政权来说,这属于是天塌了!

  自然是火急火燎的跑来见赵煦,也想混个类似的待遇。

  实在不行,就求娶一位公主!

  是的,在中古娶皇帝家的女儿和嫁女儿给皇帝,难度是两个级别。

  前者的话,只要表现忠顺一些,同时自身有着相应的实力。

  说真的,并不难!

  因为皇帝的女儿,生下来就是做联姻工具的。

  无一例外!

  更不要说,几乎所有送出去和亲的公主,都只是宗室女而已。

  汉唐以来,都是这个路数。

  可,让中原皇帝娶自己家的女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边郡的蕃部能做到。

  匈奴没做到,突厥也没有做到,回鹘人更没有!

  就连边郡的汉人豪强,也没几个人能成功的把女儿嫁进皇室。

  更不要说,得到许诺——若生皇子,则遥领本部节度,若为公主,则约为儿女亲家。

  亘古以来,就没有过这种先例!

  这在政治上来说,太可怕了。

  这相当于什么呢?

  硬要打比方的话,大抵就相当于现代大洋彼岸的灯塔,拿着自己自己立国的国债信用,担保一个非洲小国的外债。

  这个小国的外债,将被整个市场疯抢!

  会有无数人溢价收购!

  赵煦的操作,大抵就类似于此。

  崽卖爷田心不疼。

  拿着汉武唐宗以来,历朝历代,汉家阿舅大官家、天可汗们千百年来积累的威信与神圣,下场和藩部首领们,约定联姻。

  尽管,没有说【一定】,只是【可能】。

  但,在政治上的效果,却是十级地震!

  谁不想和汉家阿舅联姻呢?

  谁不愿家族中,传承汉家阿舅的血脉?

  于是,就是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许诺,就足以激奋人心。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仅仅只是为了这个可能性,也足够他们把脑袋拴裤腰带上,跟着汴京城的汉家阿舅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们将变成,熙河方向,最忠心、最忠诚的打手。

  也将再没有人能开出,比这个更好的条件了。

  只是……

  赵煦将邦彪篯的札子,直接丢到了一边,鄙夷着道:“朕为何要见汝,给汝这个机会呢?”

  赵煦的心里,和镜子一样清楚。

  若所有人都能得到相同的待遇,那,这个待遇再强,也将一文不值。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优越感更是如此!

  再说了……

  青唐的阿里骨政权,从其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已心怀异心——隐瞒董毡死讯不说,更截断道路,与西贼勾连。

  去年更是与大宋兵戎相见。

  所以啊!

  青唐的阿里骨政权,就是赵煦立起来的一块靶子。

  一个让其他蕃部首领们嘲笑、蔑视与鄙夷的对象。

  一个用来衬托,其他人选择正确的标杆。

  只有阿里骨的青唐政权过的悲惨,忠臣们才会知自己的忠诚是正确的。

  所以,邦彪篯的请求是注定得不到答复的。

  赵煦也没有这么多空见他。

  因为,他得面对另外一群人。

  大宋朝的武臣勋贵们!

  虽然说,赵煦对蕃官蕃将们的许诺,都是私下进行的。

  可是,这些人都是大嘴巴。

  一个个回去后,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自然的,武臣们是第一个坐不住的。

  原因很简单——自立国以来,赵官家们就是通过与有功大将联姻,来和武臣们共富贵。

  赵官家们的后宫里,最多的就是,武臣家的女儿。

  同时,除了赵煦的父皇外,所有皇后,都出自武臣家族!(章献明肃虽然是民女出身,可她在自己上位的过程中,把前夫哥扶起来了,成为武臣勋贵的一员,这从前夫哥在真宗朝时的官职就能看出来——侍卫马军都虞候)

  本来,武臣们就一直对仁庙以来,赵官家们的后宫里,文臣之女和民女渐渐泛滥,有所不满。

  现在又听说,小官家居然想去蕃部里选秀女充实后宫?

  这些人哪里还坐得住?

  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明白,小官家的决策,在国家层面来说,或许是对的。

  宫中若有几个蕃部女,对朝廷稳定西北,招降吐蕃、诸羌,甚至抵得上十万大军。

  可屁股决定脑袋啊!

  毕竟,小官家只有一个。

  大家的女儿却有很多!

  本来就僧多肉少,现在又来一群西北的吐蕃人、羌人甚至党项人来竞争!

  臭西北的,来汴京要饭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而这些人不敢直接找赵煦施压——怕上小本本,将来拉清单。

  于是,他们就给朝臣施压。

  鼓动了一帮清流道德先生,来给赵煦上压力。

  就连赵煦身边,也开始出现杂音了。

  范纯仁、吕大防、程颐,都开始委婉的劝告赵煦——官家当为社稷祖宗虑……

  他们就怕将来,西北来个狐媚子,生下皇子,然后不巧,这个皇子活到成年,再不巧,其兄弟皆夭折……

  这样的话……

  那下一代官家,岂不就是个有胡人血统的官家了?

  北虏还不得笑死我们!?

  赵煦听着这些家伙啰啰嗦嗦,心里面笑死。

  因为,他在现代是看过人类分子遗传考古的论文的。

  猜猜看,在人类分子遗传学鉴定下,如今的辽宋两国,谁是夷狄之后?谁是诸夏君子?

  反正,赵煦心里面有数。

  可,这些人说的,在政治上确实很正确。

  赵煦就只好保证,慎重考虑他们的意见。

  当然,也不是他要毁诺。

  而是,他会在册立皇后,且生下了皇子后,才会考虑从西北诸蕃选秀女。

  这样是最稳妥的。

  然而,文臣们却依然是喋喋不休的纠缠着他。

  特别是程颐这个就爱钻牛角尖的老学究!

  几乎是每次经筵之后,都要拉着赵煦,讲一讲华夷大防。

  赵煦对程颐,还是很尊重的。

  所以每次都是——朕知道了,朕明白,朕心里有数。

  文臣这边能推脱、能忽悠。

  宫里面,就没这么好对付了。

  这不,赵煦才刚刚放下,邦彪篯的札子,便有向太后身边的内臣来请:“大家,太后娘娘,请您到保慈宫中去一趟。”

  赵煦点点头,问道:“可知母后叫我过去是何事?”

  那内臣拜道:“奏知大家,却是外廷命妇,在陪娘娘赏花时,提及大家似与蕃部有约的事情……”

  “娘娘甚为关切,故此请大家过去一趟……”

  “哦!”赵煦早知道会有这个时候。

  便道:“汝且去告知母后,我稍后便至!”

  这个事情,确实得重视起来!

  赵煦心里面很清楚的。

  那两位命妇,肯定是武臣家的命妇。

  这是官司打到了向太后面前啊!

  必须慎重应对!

  也必须安抚那些不安的武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