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迷路老伯

  自觉助人为乐的秦瑶,深藏功与名。

  出了宽正坊,往正街逛去。

  最近天冷,秦瑶还以为街上会比较冷清。

  没想到出了宽正坊来到主街道,人流量比平日里还要多。

  特别是哪些客栈酒楼茶肆里,全都坐满了人。

  北定门方向,入城的百姓排起长队,竟比平日过节时要入城的人还多。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多出来的人,都是外地口音,一副读书人装扮。

  好几个背着皮书箱,身旁跟着书童或是老仆从的书生从秦瑶身前走过。

  其中一人往前走了又退回来,问独自一人站在街边的秦瑶:

  “这位姑娘,可知学政府往哪儿走?”

  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看起来五十多了,独自一人背负行囊赴京,周围并无同伴。

  他说的一口方言,见秦瑶神情微楞,才反应过来对方可能听不懂,忙换了一口带着浓重地域音调的官话,又重复问了一遍。

  秦瑶这次听懂了学政二字,抬手往西南向一指,“往前看到岔道再往右,然后你再去问那边的人吧。”

  京城坊市四四方方,街巷繁多,又多长得一模一样,她怕指多了这人直接走迷路。

  老伯也不好多问了,道了谢,往西南向去了。

  可他才走一百米,就被突然疾驰而来的贵人车驾吓得跌倒在街边。

  旁人见多了这样的事,完全没人管。

  那老伯又气又疼,好不容易爬起来,车驾已经冲出去很远,他张了张口,终究没敢生事骂出来。

  秦瑶只觉得缘分这个事,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说也说不清楚。

  她明明看着那老伯起身后朝正确方向去了。

  可等她闲逛了一圈,居然又在另一个巷口遇到了他。

  这会儿老伯身旁还多了两个年纪三十多的年轻男人,看衣着打扮,都很体面。

  但风吹过不小心露出的内里旧薄衫,还是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情况。

  已经卷起毛絮的麻制内衫,应该是穿了许多年不曾换过。

  三个人好像都迷路了。

  两个年轻的不太舍得下面子问路。

  因为这一路过来,遭受的白眼太多,有些畏了。

  在家乡,他们是举人老爷。

  可到了京城,随便来个人都有做官的亲戚,几个举子扔进河里都翻不起丁点水花。

  老伯到底年长些,经验老道,扭头去找人问路。

  只是旁边都是做生意的小贩,他又不买人家东西,人家自然不耐烦答。

  挥挥手示意他一边去,别碍着做生意。

  就是这一回头,老伯眼前一亮。

  “姑娘!又遇见你了!”

  秦瑶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走吧,我带你去。”

  正好去一趟京兆尹,瞅瞅刘季把事情办妥了没。

  眼看老伯把秦瑶领过来,两个青年男人是既惊喜又羞愧。

  二人客气道:“麻烦姑娘了。”

  秦瑶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走在前面领路。

  三人背着行囊跟在她身后。

  走着走着,秦瑶耳边传来“咕噜”一声腹响。

  这声音好像能传染,一声响罢,另一声又起。

  秦瑶回头看去,老伯和两个青年男人,脸都尬红了。

  秦瑶抬头望天,已是正中午。

  “没吃早饭啊?”她问。

  三人齐点头,老伯解释:“初来乍到,学政司那边没登记好,心里便一刻不敢放松,只想着先将考生认证办妥再寻一住处自备饭食,没想到京城里这般大,走了一上午还没能走出这条街。”

  “老伯还备了饭食?”秦瑶有点好奇。

  她没见过古代赴京赶考的考生,还以为大家都是准备充分才来。

  适才见了这三人,才想起来,这里既无导航,也无网友各种攻略可共享。

  有学问者人人为私的时代,若不是师徒门生,普通人单是离家来京,便已是极不易。

  再成功走到京城的,更是经济、体力、智力中的佼佼者。

  果然,老伯反手指了指自己背上行囊说:“在下备了些家中带来的五谷,初来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但有家乡五谷就不怕了。”

  “而且自己做饭食,也能节省许多银钱。”

  老伯大大方方的,秦瑶听着只觉得十分有趣。

  另外二人显然比较好面,不说舍不得吃这路边摊子十几文一碗的面汤,只说忙忘了。

  “不急不急,先将事情办妥再说。”二人乐呵呵说。

  只是肚子还是不争气,发出咕噜噜的叫声。

  秦瑶耸耸肩,便将手里拿着逛街吃的小点心递给老伯。

  反正那两人也不急。

  老伯忙推迟,“这怎好意思。”

  秦瑶:“没事,尝尝味道,应该挺不错。”

  眼看她放下食袋便往前大步走去,老伯莞尔一笑,道了声谢,赶紧跟上。

  小点心气味儿馋人,老伯腹中饥饿更是好胃口,拿起便吃。

  里面的点心也却如秦瑶所说,味道挺不错的。

  光闻味儿的另外两人,隐约有点后悔死要面子。

  老伯吃了两三块儿,腹中饥饿感压下去后,便将剩下的包起来放入行囊,留着下顿再吃。

  有秦瑶带路,三人终于来到学政司府衙门前。

  这边已经排了两条长队,全是前来赴考的读书人。

  这还是第一批到的呢,就有四五百人了。

  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二中旬,答题空白卷糊名结束。

  秦瑶估算了下,明年那场春闱,考生估计有三四千人!

  这应该是盛国成立之后,春闱考生最多的一届了。

  竞争相当激烈啊。秦瑶暗叹。

  把老伯三人送到地方,秦瑶就走了。

  去往京兆府衙的途中,看到了国师府的马车朝学政司那边驶去。

  车驾从秦瑶身旁驶过,赶车的孙江小声往车内提醒了一句。

  车帘打开,司空见却只看到秦瑶白色的背影。

  这次春闱,由礼部尚书与国师共同协理,圣后担任主考官。

  当时这消息传出来时,京都百姓们饱饱的吃了一口大瓜。

  但和上次祭地母不同,这次居然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有人说,圣后夜访齐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动了老相爷,得到了大部分新兴世家的支持。

  所以这次才没有人跳出来大声反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最新章节,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