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个十年,莱茵皇室的人口还能再翻至少一倍,因为恩斯特的孙子辈也已经到了年龄,在恩斯特看来,越是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莱茵皇室越是应该鼓励多生多育。这样既可以避免后代君主独木难支,也可以分摊家族风险。
毕竟从19世纪以来,不知道有多少王室在历史大潮中烟消云散。
话说回阿列克谢一家,如今阿列克谢贵为“沙皇”,也不得不为一家生计忙碌奔波。
他对妻子说道:“前段时间,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股市和金融行业暴雷,其他行业也过的很困难,现在经济好转,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新投资一些产业?”
阿列克谢来到东非时,并非毫无积蓄,尼古拉二世能把他送到东非来,自然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就比如沙俄皇室在东非投资的产业,就由阿列克谢成年后继承了。
这一点并不奇怪,在上个世纪末,南非战争之后,其他国家就不乏对东非这个新兴国家的投资活动。
沙俄皇室在东非沿海布置了不少产业,至于内陆,东非内陆开放是1910年后,此时距离世界大战爆发都不远了,所以,沙俄皇室对东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沙俄皇室在东非主要投资项目就是地产,其他方面,也仅限于部分工业和金融业,至于农业,东非的农业是不对外开放的,否则沙俄皇室必然会在东非购买大量农场。
因此,阿列克谢在东非还是有不小身家的,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东非的经济政策,并不利于地产经济的发展。
所以,这些年来,阿列克谢的财富增值并不高,就以达累斯萨拉姆市为例,在几年前,达累斯萨拉姆市一直稳坐东非第一大城市的位置。
这个位置从上个世纪算起来,达累斯萨拉姆市待了差不多六十年。
此前,在其他国家投资者看来,投资东非的第一大城市,应该是一趟顺风车,光是在这里置办产业,大概率就能像纽约,伦敦,柏林,巴黎那样,财富不断增值。
因为按照其他国家第一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它们第一大城市应该能成为国家经济的引擎。
可在东非天算不如人算,东非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方针,从来都不是集中全力发展一座或者两座重点城市,而是多面开花。
达累斯萨拉姆市作为过去东非第一大城市,反而没有吃到多少政策上的红利,最近甚至连第一大城市的宝座,都退位让贤给蒙巴萨市。
加上东非对房价的干预,这反而使得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地产增速,在国际大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后。当然,总体而言,达累斯萨拉姆市的房价还是稳定增长的。
阿列克谢的妻子对自家的投资还是很感兴趣的,她对阿列克谢说:“我一直都劝说过你,苏联的政权已经稳定,复国不过是一场幻想泡沫,对于我们当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
“可惜,如果几年前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至于浪费许多金钱,投入到复国这个无底洞中来。”
“那些钱,如果能投资到东非的实业中去,不说大赚,也不至于打水漂。”
“再者说,复国的资金本来就不应该我们出,我们的财富,相对于苏联这个国家而言,连一点浪花都激不起来,没有东非政府的支持,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对于妻子的强势,阿列克谢只能点头称是,表明这是自己的责任,没错,阿列克谢家里,他妻子反而更有话语权,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阿列克谢从小的遭遇,让他这个人性格就比较软弱。
好在,沙皇的皇后,也就是阿列克谢的妻子整体上比较贤惠,所以两人过日子反而比较融洽。
她的妻子接着说道:“现在醒悟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晚,只要操作得当,不说大富大贵,保住现在的财富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我们在对投资的问题上,应该慎重,毕竟你和我,原本也不是商人家庭出身,就更应该谨慎,不能好高骛远”
对于妻子的说法,阿列克谢也深表认同,这些年来,阿列克谢也是有所成长的。
毕竟坚持了将近十年的复国大业,最终却一点效果也达不到,这本身对于阿列克谢就算一个珍贵的人生经历。
这段人生经历告诉他,做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放在十年前,阿列克谢年纪小,心气高的时候,他对复辟沙俄,还抱有一定幻想。
到了今天,阿列克谢已经彻底明白,那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他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重新复辟自己的国家和王朝。
而延伸到做生意和投资方面,阿列克谢就更明白,自己在这方面经验还有能力的水平。
反倒是他的妻子,常年打理家业,所以对这方面更得心应手,所以他也愿意听取妻子的建议。
妻子侃侃而谈道:“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并不能确定未来是否有恶化的风险,不过,这次东非政府的动作还是很大的,至少在建筑业,钢铁,水泥等部分投资,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新闻上说,东非的七五期间,开工的大项目可是不少,所以,我们也应该跟着东非政府的步子走。”
“现在,我们有两方面的选择,一是跟着这一次东非的大基建,混一口汤喝,二则是投资一些东非政府看中的新兴产业,不过,我更看好第二点,因为第一点盯着的人太多。”
阿列克谢有些担忧的说道:“投资新兴产业,如果能押对宝的话,确实更有前途,但是,这些企业可就说不定了,风险还是很大的。”
谁都知道新兴产业终究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益壮大,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赛道上,不知道有多少同类型企业会折戟沉沙,倒在半路上,还有一些比较缺德,干脆就是打着新兴产业的名头,骗补助或者炒股价。
对于阿列克谢的忧虑,她的妻子却并不认同,她分析说:“如果是平时,你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现在对于我们而言确实有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淘汰了大批滥竽充数的李鬼。”
“现在能存活下来的企业,本身就经历过了一轮筛选和淘汰,要么是真的有技术,要么是管理不错,再差也有背景。”
“加上现在股价处于低位,所以这反而是一个入场的好机会,等到其他国家投资者,反应过来,我们就赶不上这次顺风车了。”
阿列克谢听完妻子的分析后,大手一拍道:“确实是这样,这样一说,经济危机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机遇。”
妻子笑呵呵的说:“不仅仅如此,现在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大背景下,东非此前的损失顶多也就是一些皮毛,相对于其他国家,除了苏联以外,可以说是经济危机中的世外桃源了。”
“但是,苏联这个国家,又不对外开放市场,国内也没有投资途径,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国际游资必然大量涌入东非,即便我们真买到一些差股,股价也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不降反增,这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1931年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还是要属苏联,因为此时苏联的一五计划已经执行时间过半,大量企业和工厂落地,国家面貌为之一新。
东非的话,1931年开局还算不错,但是东非的七五才刚刚开始实施,效果展现出来,肯定会比苏联晚一两年时间。
至于1931年前,一直到1929年,也就是经济危机发生的这段时间里,东非经济的情况,虽然比其他国家好一些,但也损失了不少。
所以,1930年东非经济不仅没有增长,还有一定的下滑,但是,这个过程也可以看成东非割除市场腐肉的过程,短期内会受到一定伤害,可有利于东非经济未来长期的健康。
“当然,我更倾向于一些东非的大企业和国资企业,虽然这种企业收益率不高,却胜在稳定。”
“在东非生活了这么多年,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这种官方背景的企业,在东非的经济制度下,反而更加具有优势。”
“而且相对于一般的商人,我们的身份地位,具有很大优势。”
作为沙皇,阿列克谢虽然有名无实,但是他的身份毕竟是得到东非政府承认的,能和官方取得联系,结识不少东非的达官显贵。这本身就是阿列克谢最大的优势,毕竟,许多人连结交上层社会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只要操作得当,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阿列克谢一样能混的不错,就比如在企业投资方面,“沙皇”的身份,就可以避免许多官僚的刁难。
这一点,在东非生活很长时间的阿列克谢深有体会,因为东非是“官本位”国家,权利和地位,甚至大于资本。
他的妻子接着说道:“当然,即便确定投资的方向,细节上我们也不能忽视,就比如具体投资哪些产业。”
“我认为家电产业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这个产业是东非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而且前景也很不错。”
“如果说19世纪是蒸汽的时代,现在是内燃机的时代,那未来就是电气化的时代。”
“虽然现在东非的电气化程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认为在电气化的潜力上,还远远没有见底。”
“除此外,我认为在奢饰品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相较于家电,奢侈品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东非这个国家,历史短暂,文化底蕴浅薄,就算最显赫的莱茵皇室,在上个世纪,也不过是欧洲的一家小贵族。”
莱茵皇室的前身,黑兴根王室可绝对不像她说的那样是小贵族,在地位上,黑兴根王室是欧洲最显赫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分支,而且是和普鲁士一样的枝干。
黑兴根亲王国虽然面积小了点,却也是实打实的国家,而拥有封地的贵族,本身地位就更高一些。
还有就是黑兴根亲王的身份和地位,很容易成为德国和奥地利帝国政府高层,这也证明了黑兴根王室绝不只是什么“小贵族”。
当然,阿列克谢妻子这么说也不是没有底气,阿列克谢本身不说了,就是她的妻子,如果不是沙俄灭亡的话,也能成为帝国赫赫有名的大贵族,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前沙俄的公爵。
如果追溯历史,确实阿列克谢和她的妻子的家族,在19世纪中期以前,比黑兴根王室更为显赫。
19世纪中叶以前,黑兴根王室级别虽然很高,掌控着一个国家,也就是黑兴根亲王国,可这改变不了黑兴根亲王国太小的事实。
放在远东帝国,所谓的黑兴根亲王国也就一个镇子大小,黑兴根亲王也就相当于镇长,虽然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毕竟黑兴根亲王可以世袭,社会地位尊崇,并且能够参与帝国(神罗)最高决策层,这些都不是小小镇长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就类似前世瑙鲁屁大点地方,人口更是只有一万多人,却也是一个国家,这就注定了它能以国家的身份,和那些大国展开外交,并且参加国际事务一样。
总而言之,阿列克谢的妻子认为,他们一家的身份和地位,放在东非,也就比莱茵皇室差一些,毕竟现在沙俄灭亡了,罗曼诺夫皇室名声再大,也只能屈居人下。
但她想利用的正是这个没落的罗曼诺夫皇室身份和地位。
“许多商品只要打上皇室专用,就能打开知名度,并且提高价格和格调,所以我们在投资奢侈品领域具备很大的优势。”
“就比如香水,手工艺品,甚至是药品,我们既可以自己投资建厂,也可以选择和其他企业合作,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收益。”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奢饰品无疑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利润更大,而在东非,除了莱茵皇室,还有斐迪南大公一家以外,谁能比末代沙皇在身份和地位上显赫呢?”
“我们的身份和地位,不仅适用于东非,同时也在欧洲和美洲等地区有很大影响力。”
“所以,建设以沙俄皇室为品牌的奢饰品巨头,在我看来,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方向,并且这种投资还可以稳定的传承下去,只要不出太大差错,可以成为我们以及后辈安身立命的本钱。”
毕竟从19世纪以来,不知道有多少王室在历史大潮中烟消云散。
话说回阿列克谢一家,如今阿列克谢贵为“沙皇”,也不得不为一家生计忙碌奔波。
他对妻子说道:“前段时间,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股市和金融行业暴雷,其他行业也过的很困难,现在经济好转,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新投资一些产业?”
阿列克谢来到东非时,并非毫无积蓄,尼古拉二世能把他送到东非来,自然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就比如沙俄皇室在东非投资的产业,就由阿列克谢成年后继承了。
这一点并不奇怪,在上个世纪末,南非战争之后,其他国家就不乏对东非这个新兴国家的投资活动。
沙俄皇室在东非沿海布置了不少产业,至于内陆,东非内陆开放是1910年后,此时距离世界大战爆发都不远了,所以,沙俄皇室对东非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沙俄皇室在东非主要投资项目就是地产,其他方面,也仅限于部分工业和金融业,至于农业,东非的农业是不对外开放的,否则沙俄皇室必然会在东非购买大量农场。
因此,阿列克谢在东非还是有不小身家的,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东非的经济政策,并不利于地产经济的发展。
所以,这些年来,阿列克谢的财富增值并不高,就以达累斯萨拉姆市为例,在几年前,达累斯萨拉姆市一直稳坐东非第一大城市的位置。
这个位置从上个世纪算起来,达累斯萨拉姆市待了差不多六十年。
此前,在其他国家投资者看来,投资东非的第一大城市,应该是一趟顺风车,光是在这里置办产业,大概率就能像纽约,伦敦,柏林,巴黎那样,财富不断增值。
因为按照其他国家第一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它们第一大城市应该能成为国家经济的引擎。
可在东非天算不如人算,东非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方针,从来都不是集中全力发展一座或者两座重点城市,而是多面开花。
达累斯萨拉姆市作为过去东非第一大城市,反而没有吃到多少政策上的红利,最近甚至连第一大城市的宝座,都退位让贤给蒙巴萨市。
加上东非对房价的干预,这反而使得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地产增速,在国际大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后。当然,总体而言,达累斯萨拉姆市的房价还是稳定增长的。
阿列克谢的妻子对自家的投资还是很感兴趣的,她对阿列克谢说:“我一直都劝说过你,苏联的政权已经稳定,复国不过是一场幻想泡沫,对于我们当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
“可惜,如果几年前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至于浪费许多金钱,投入到复国这个无底洞中来。”
“那些钱,如果能投资到东非的实业中去,不说大赚,也不至于打水漂。”
“再者说,复国的资金本来就不应该我们出,我们的财富,相对于苏联这个国家而言,连一点浪花都激不起来,没有东非政府的支持,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对于妻子的强势,阿列克谢只能点头称是,表明这是自己的责任,没错,阿列克谢家里,他妻子反而更有话语权,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阿列克谢从小的遭遇,让他这个人性格就比较软弱。
好在,沙皇的皇后,也就是阿列克谢的妻子整体上比较贤惠,所以两人过日子反而比较融洽。
她的妻子接着说道:“现在醒悟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晚,只要操作得当,不说大富大贵,保住现在的财富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我们在对投资的问题上,应该慎重,毕竟你和我,原本也不是商人家庭出身,就更应该谨慎,不能好高骛远”
对于妻子的说法,阿列克谢也深表认同,这些年来,阿列克谢也是有所成长的。
毕竟坚持了将近十年的复国大业,最终却一点效果也达不到,这本身对于阿列克谢就算一个珍贵的人生经历。
这段人生经历告诉他,做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放在十年前,阿列克谢年纪小,心气高的时候,他对复辟沙俄,还抱有一定幻想。
到了今天,阿列克谢已经彻底明白,那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他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重新复辟自己的国家和王朝。
而延伸到做生意和投资方面,阿列克谢就更明白,自己在这方面经验还有能力的水平。
反倒是他的妻子,常年打理家业,所以对这方面更得心应手,所以他也愿意听取妻子的建议。
妻子侃侃而谈道:“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并不能确定未来是否有恶化的风险,不过,这次东非政府的动作还是很大的,至少在建筑业,钢铁,水泥等部分投资,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新闻上说,东非的七五期间,开工的大项目可是不少,所以,我们也应该跟着东非政府的步子走。”
“现在,我们有两方面的选择,一是跟着这一次东非的大基建,混一口汤喝,二则是投资一些东非政府看中的新兴产业,不过,我更看好第二点,因为第一点盯着的人太多。”
阿列克谢有些担忧的说道:“投资新兴产业,如果能押对宝的话,确实更有前途,但是,这些企业可就说不定了,风险还是很大的。”
谁都知道新兴产业终究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日益壮大,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赛道上,不知道有多少同类型企业会折戟沉沙,倒在半路上,还有一些比较缺德,干脆就是打着新兴产业的名头,骗补助或者炒股价。
对于阿列克谢的忧虑,她的妻子却并不认同,她分析说:“如果是平时,你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现在对于我们而言确实有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淘汰了大批滥竽充数的李鬼。”
“现在能存活下来的企业,本身就经历过了一轮筛选和淘汰,要么是真的有技术,要么是管理不错,再差也有背景。”
“加上现在股价处于低位,所以这反而是一个入场的好机会,等到其他国家投资者,反应过来,我们就赶不上这次顺风车了。”
阿列克谢听完妻子的分析后,大手一拍道:“确实是这样,这样一说,经济危机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机遇。”
妻子笑呵呵的说:“不仅仅如此,现在全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大背景下,东非此前的损失顶多也就是一些皮毛,相对于其他国家,除了苏联以外,可以说是经济危机中的世外桃源了。”
“但是,苏联这个国家,又不对外开放市场,国内也没有投资途径,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国际游资必然大量涌入东非,即便我们真买到一些差股,股价也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不降反增,这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1931年世界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还是要属苏联,因为此时苏联的一五计划已经执行时间过半,大量企业和工厂落地,国家面貌为之一新。
东非的话,1931年开局还算不错,但是东非的七五才刚刚开始实施,效果展现出来,肯定会比苏联晚一两年时间。
至于1931年前,一直到1929年,也就是经济危机发生的这段时间里,东非经济的情况,虽然比其他国家好一些,但也损失了不少。
所以,1930年东非经济不仅没有增长,还有一定的下滑,但是,这个过程也可以看成东非割除市场腐肉的过程,短期内会受到一定伤害,可有利于东非经济未来长期的健康。
“当然,我更倾向于一些东非的大企业和国资企业,虽然这种企业收益率不高,却胜在稳定。”
“在东非生活了这么多年,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这种官方背景的企业,在东非的经济制度下,反而更加具有优势。”
“而且相对于一般的商人,我们的身份地位,具有很大优势。”
作为沙皇,阿列克谢虽然有名无实,但是他的身份毕竟是得到东非政府承认的,能和官方取得联系,结识不少东非的达官显贵。这本身就是阿列克谢最大的优势,毕竟,许多人连结交上层社会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只要操作得当,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阿列克谢一样能混的不错,就比如在企业投资方面,“沙皇”的身份,就可以避免许多官僚的刁难。
这一点,在东非生活很长时间的阿列克谢深有体会,因为东非是“官本位”国家,权利和地位,甚至大于资本。
他的妻子接着说道:“当然,即便确定投资的方向,细节上我们也不能忽视,就比如具体投资哪些产业。”
“我认为家电产业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项,这个产业是东非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而且前景也很不错。”
“如果说19世纪是蒸汽的时代,现在是内燃机的时代,那未来就是电气化的时代。”
“虽然现在东非的电气化程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认为在电气化的潜力上,还远远没有见底。”
“除此外,我认为在奢饰品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相较于家电,奢侈品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东非这个国家,历史短暂,文化底蕴浅薄,就算最显赫的莱茵皇室,在上个世纪,也不过是欧洲的一家小贵族。”
莱茵皇室的前身,黑兴根王室可绝对不像她说的那样是小贵族,在地位上,黑兴根王室是欧洲最显赫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分支,而且是和普鲁士一样的枝干。
黑兴根亲王国虽然面积小了点,却也是实打实的国家,而拥有封地的贵族,本身地位就更高一些。
还有就是黑兴根亲王的身份和地位,很容易成为德国和奥地利帝国政府高层,这也证明了黑兴根王室绝不只是什么“小贵族”。
当然,阿列克谢妻子这么说也不是没有底气,阿列克谢本身不说了,就是她的妻子,如果不是沙俄灭亡的话,也能成为帝国赫赫有名的大贵族,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前沙俄的公爵。
如果追溯历史,确实阿列克谢和她的妻子的家族,在19世纪中期以前,比黑兴根王室更为显赫。
19世纪中叶以前,黑兴根王室级别虽然很高,掌控着一个国家,也就是黑兴根亲王国,可这改变不了黑兴根亲王国太小的事实。
放在远东帝国,所谓的黑兴根亲王国也就一个镇子大小,黑兴根亲王也就相当于镇长,虽然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毕竟黑兴根亲王可以世袭,社会地位尊崇,并且能够参与帝国(神罗)最高决策层,这些都不是小小镇长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就类似前世瑙鲁屁大点地方,人口更是只有一万多人,却也是一个国家,这就注定了它能以国家的身份,和那些大国展开外交,并且参加国际事务一样。
总而言之,阿列克谢的妻子认为,他们一家的身份和地位,放在东非,也就比莱茵皇室差一些,毕竟现在沙俄灭亡了,罗曼诺夫皇室名声再大,也只能屈居人下。
但她想利用的正是这个没落的罗曼诺夫皇室身份和地位。
“许多商品只要打上皇室专用,就能打开知名度,并且提高价格和格调,所以我们在投资奢侈品领域具备很大的优势。”
“就比如香水,手工艺品,甚至是药品,我们既可以自己投资建厂,也可以选择和其他企业合作,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收益。”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奢饰品无疑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利润更大,而在东非,除了莱茵皇室,还有斐迪南大公一家以外,谁能比末代沙皇在身份和地位上显赫呢?”
“我们的身份和地位,不仅适用于东非,同时也在欧洲和美洲等地区有很大影响力。”
“所以,建设以沙俄皇室为品牌的奢饰品巨头,在我看来,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方向,并且这种投资还可以稳定的传承下去,只要不出太大差错,可以成为我们以及后辈安身立命的本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