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南非对于东非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在19世纪末的南非战争时期,东非确实也没有吞掉整个南非的条件。
其中,英国是主要因素,开普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国皇家海军长期驻守此地,而19世纪,东非海军力量薄弱,没有可能绕过好望角进攻那里。
当时,东非海军虽然已经完成初步建设,但是仅活动于东部沿海和西印度洋区域,至于东非的西海岸,当时还没有吞并安哥拉全境,主要以条件恶劣的纳米比亚地区为主。
一直到20世纪后,东非的大西洋舰队才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且最终成长为东非的主要海上力量。
就算冒着风险进攻开普敦,对于当时东非也得不偿失,这有可能引发英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东非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尚且在英国人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这里原本就不被英国人重视,属于布尔人的土地。
可南非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在19世纪东非如果继续往南进攻,几乎和全面向英国宣战没有区别。
在19世纪,或者说一战之前,英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英国抽调一部分力量集中对付东非,不是当时东非能够承受起的。
除了这个原因,东非当时不能吞并南非的理由就是当时南非主要人口已经以白人为主,白人可不是非洲的土著,对他们动手,会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谴责,甚至是封锁。
这一点从东非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时期就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布尔人,东非也不能搞种族灭族,而是把他们驱赶到奥兰治河以南。
这倒不是白种人比非洲土著高贵,而是19世纪的主流国际社会完全被白种人操控,当时,日本都还不是列强,而彼时东非虽然自称“德意志国家”,却以混血为主,并不被欧洲社会认同。
一直到20世纪后,东非国力以惊人的速度积累,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欧洲才“勉为其难”的把东非认证为“德意志”,甚至是“白种人”国家。
他们愿意“接纳”东非,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东非太强了,如果不承认东非这个混血国度为“白种人”,那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越论岂不是出现了巨大破绽!
对于欧洲这种欺软怕硬的心态,俄罗斯人最有感触,当年拿破仑在欧洲耀武扬威的时候,他们把原本视作蛮夷,蒙古血统的俄国,吹捧成“欧洲救星”,“欧洲宪兵”,那时俄国人就是欧洲人。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人就又成了欧洲一同歧视的对象,是未开化,落后的野蛮国家。
前世,二战爆发后,整个欧洲被阿道夫训的和狗一样的时候,西方社会再一次“宽容”的接纳了“苏联人”,苏联解体后,苏联又被欧洲翻案,成为了一切罪恶的代名词,甚至二战也成了苏联和阿道夫两人一起发动的。
估计阿道夫在地狱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把约瑟夫嘲笑死。
当然,苏联人或者说俄罗斯人被欧洲如此戏耍,也是完全自作自受,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人就是欧洲的“舔狗”,在这一点上他们远不如美国人,美国是反过来把欧洲当狗一样拿捏。
至于东非,从出现以来,恩斯特就引导本国以“德意志认同”为核心,而不是宣传欧洲文明论,所以东非和欧洲关系,向来是放在平等的姿态,甚至和美国一起,在一些领域对“旧大陆”进行贬低。
不过,放在19世纪,东非在硬实力上可没有这样贬低欧洲的底气,也就很难下决心,一次性解决南非问题。
……
针对南非问题,东非打算主动谋求两国和解,从而稳定自家的后院,但是罗斯福政府上台后,真正给东非带来的麻烦在南美。
罗斯福政府在美洲推行所谓的“睦邻政策”。
所谓的睦邻政策包括三个原则:不干涉内政,平等合作,文化交流三个方面。
现在罗斯福政府正在谋求前世《蒙得维地亚公约》的签订,来落实睦邻政策在南美的落地。
蒙得维地亚,也就是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地亚公约》就是在此地签订并且得名的。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美国这个时候在美洲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说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如果帝国不能妥善处置,就有可能引发整个美洲的反东非情绪,因此我们不能让美国完全主导会议的结果。”
对于这个点,恩斯特面色也变得很严肃,他说道:“这就是罗斯福和其他美国总统的区别,睦邻政策的提出,极有可能扭转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这让我们还有欧洲一些国家的处境就显得很尴尬了。”
“如果我们不跟进,那美国依靠睦邻政策,就成为了‘白莲花’,其他在拉美实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就变成了反派。”
在拉美地区实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东非两家,但是其他国家在拉美也没有完全放弃,就比如英国,法国,还有德国。
前世,罗斯福推行睦邻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德国对拉美地区的渗透,就比如德国和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等拉美国家的军事,经济合作。
在本时空里,美国睦邻政策的打击面变得更加广泛,尤其是对东非,因为东非在南美的扩张,这反而让东非替代了德国,成为睦邻政策的主要利益受损者。
换句话说,睦邻政策本就是无差别攻击,而东非在拉美的利益最大,所以东非就承受了主要伤害。
因此,恩斯特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放任美国睦邻政策在南美的顺利进行,虽然这个政策,客观而言确实对拉美地区有益。”
“但是,美国想踩着我们的脸面,拉拢拉美,我们也要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弗里德里希自然也是这个态度,但是他皱着眉头问道:“话是这么说,可美国的睦邻政策,这是一个阳谋,如果我们反对,必然会受到拉美国家的反感。”
“美国人对于这种情况这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不过美国也确实无耻了一些,他们正面和我们竞争不过,就把桌子也掀了!”
这并非弗里德里希皇储吹嘘东非,而是客观事实,东非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在美洲和美国的竞争中确实处于优势地位。
在东非之前,美国几乎把整个美洲看做自己的后花园,并且借着欧洲衰落的大势,在美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典型的就是战胜西班牙,并且占领古巴等殖民地。
但是一战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英国被德国牵扯住,英国在南美建立秩序的崩坏速度超过了美国的想象。
而提前熟知这种情况的恩斯特,早就做好了准备,彼时东非的国力也空前发展,再加上地理优势,东非大举入侵南美市场。
这个阶段,其实美国还不至于感到忧虑,毕竟美国在南美的布局可比东非早的多,两国只能说打了个半斤八两。
真正让美国在南美彻底失势的,还是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直接导致美国局势动荡,社会秩序崩坏,财政结构失衡。
东非借此机会,成功挑拨发动了查科战争,打通玻利维亚,使得东非的势力蔓延到南美洲腹地,延伸到太平洋沿岸,从哥伦比亚往南,东非的势力和触手几乎覆盖了整个南美市场,并且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
因此,说美国正面竞争不过东非确实是客观事实,在罗斯福政府上台之前,美国和东非一样,都是搞霸权主义的高手。
现在,罗斯福的睦邻政策一提出了,就像一张赌桌上输了牌的人报了警,东非还有欧洲一些国家就要问候美国人的母亲了。
还真别说,如果说美国“国父”是法国人的话,那美国母亲还真就是英国人,两者都是一脉相传的“缺德”。
恩斯特说道:“现在,事已成舟,多说无益,美国甚至已经在加勒比海地区撤出了一些殖民地军队,这就让南美各国看到了他罗斯福的诚意。”
“不管罗斯福出于什么心理,他的睦邻政策都对东非利益造成了伤害,我们也必须马上改变在南美的外交政策。”
“首先是加快挑选帝国在南美的利益代言人,现在我们在南美还有优势,把那些亲东非的势力,尽快挑拨起来,充当我们在南美的爪牙。”
“同时,撤销一些不太重要的军事基地项目,减少在南美洲的兵力,只保留重点军事基地,尤其是北部,防止美国的渗透。”
“最后,美国想要召开蒙得维地亚会议,我们也要参与进去,并且表明帝国的态度。”
美国人既然掀了桌子,东非肯定不可能也学他们这样“撒泼打滚”。
恩斯特接着说道:“最重要的是,东非应该极力阻止美国所谓的美洲共识,尤其要把南美和北美区分开来,强调两块大陆的独立性。”
美国干涉南美,最喜欢提到的一个说法,那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所以,美洲国家应该把美洲之外的国家排除在外,或者说一致对外。
这对于东非是很不利的,毕竟东非不是美洲国家,所以东非必须否定美国的这种说法。
弗里德里希皇储补充说道:“我们也可以提倡南大西洋洋经济合作,毕竟南美主要国家的经济,本身就和南大西洋息息相关。”
当然,以上的应对措施,本质上还是东非吃亏,毕竟东非本来现在就在南美占据优势。
而上面提到的应对方案,不仅不能给东非带来利益,还要让渡一部分利益,来拉拢南美各国。
这么憋屈的事情,东非肯定不能让美国如此如意。
恩斯特说道:“下面就是给美国人找找麻烦了,他们不要以为,我们会吃下这个闷亏。”
“既然美国搞所谓的睦邻政策,那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把势力往加勒比海方向扩张,包括墨西哥都可以成为东非的合作对象。”
“按照睦邻政策,美国会缩减在加勒比海的驻军,甚至在部分国家完全撤出驻军,那我们就和这些国家地区,立刻展开合作,抢夺美国人的市场。”
“就比如古巴,海地等等,美国的睦邻政策,威胁到我们在南美的利益,那我们也要把火烧到他的加勒比海后花园。”
“这个时候,美国如果出尔反尔,看他们还怎么收场。”
要真论南美各国对东非的态度,显然东非的口碑可是比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好太多。
毕竟美国对加勒比海国家地区的迫害,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而东非大举进入南美也就最近二十年的事。
换句话说,东非根本就来不及在南美做多少坏事,而且东非入侵南美市场,已经是20世纪一零年代以后,这时的国际思想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东非不可能违背这种大趋势,胡作非为。
除了玻利维亚战争以外,东非和南美其他国家,都算的上各取所需,当然,具体过程中,东非肯定使用了不少见不得光的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和美国相比,那就“善良”太多了,在加勒比海地区,美国的苦主可都有话说,就比如被美国侵占大半国土的墨西哥,被严酷压榨的古巴,还有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等被联合果品等美国企业欺负的国家和地区。
即便,现在罗斯福在美洲搞所谓的睦邻政策,这些长期受到美国剥削和奴役,或者霸凌的国家,也不可能就对美国彻底放下戒心,毕竟殖民者从来都是“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
这个时候,如果东非政府出面,向他们提出合作,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肯定更愿意相信东非,而不是美国。
毕竟,东非在怎么声名狼藉,他们也只有可能听闻过,而美国怎么坏事做尽,他们可是亲身经历过。
弗里德里希皇储也笑呵呵的说道:“父亲这个办法好,美国既然想装美洲的白莲花,那我们就让他们装,他们现在以为吃定了我们,等我们把手伸到加勒比海,甚至古巴,墨西哥这些对美国极为重要的地区,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以前,我们顾及美国,所以尊重他们在加勒比海的利益,现在,既然他们先撕破脸皮,就不要怪东非打加勒比海的主意。”
总的来说,美国想把南美的棋盘掀了,换一张新的棋盘,东非也借坡下驴答应,但是东非要求把这张棋盘做的更大,并且覆盖到加勒比海这一美国核心利益区,盘子大了,东非就能从加勒比海弥补南美的损失。
其中,英国是主要因素,开普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国皇家海军长期驻守此地,而19世纪,东非海军力量薄弱,没有可能绕过好望角进攻那里。
当时,东非海军虽然已经完成初步建设,但是仅活动于东部沿海和西印度洋区域,至于东非的西海岸,当时还没有吞并安哥拉全境,主要以条件恶劣的纳米比亚地区为主。
一直到20世纪后,东非的大西洋舰队才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且最终成长为东非的主要海上力量。
就算冒着风险进攻开普敦,对于当时东非也得不偿失,这有可能引发英国方面的强烈反应。
东非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尚且在英国人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这里原本就不被英国人重视,属于布尔人的土地。
可南非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在19世纪东非如果继续往南进攻,几乎和全面向英国宣战没有区别。
在19世纪,或者说一战之前,英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英国抽调一部分力量集中对付东非,不是当时东非能够承受起的。
除了这个原因,东非当时不能吞并南非的理由就是当时南非主要人口已经以白人为主,白人可不是非洲的土著,对他们动手,会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谴责,甚至是封锁。
这一点从东非占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时期就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布尔人,东非也不能搞种族灭族,而是把他们驱赶到奥兰治河以南。
这倒不是白种人比非洲土著高贵,而是19世纪的主流国际社会完全被白种人操控,当时,日本都还不是列强,而彼时东非虽然自称“德意志国家”,却以混血为主,并不被欧洲社会认同。
一直到20世纪后,东非国力以惊人的速度积累,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欧洲才“勉为其难”的把东非认证为“德意志”,甚至是“白种人”国家。
他们愿意“接纳”东非,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东非太强了,如果不承认东非这个混血国度为“白种人”,那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越论岂不是出现了巨大破绽!
对于欧洲这种欺软怕硬的心态,俄罗斯人最有感触,当年拿破仑在欧洲耀武扬威的时候,他们把原本视作蛮夷,蒙古血统的俄国,吹捧成“欧洲救星”,“欧洲宪兵”,那时俄国人就是欧洲人。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人就又成了欧洲一同歧视的对象,是未开化,落后的野蛮国家。
前世,二战爆发后,整个欧洲被阿道夫训的和狗一样的时候,西方社会再一次“宽容”的接纳了“苏联人”,苏联解体后,苏联又被欧洲翻案,成为了一切罪恶的代名词,甚至二战也成了苏联和阿道夫两人一起发动的。
估计阿道夫在地狱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把约瑟夫嘲笑死。
当然,苏联人或者说俄罗斯人被欧洲如此戏耍,也是完全自作自受,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人就是欧洲的“舔狗”,在这一点上他们远不如美国人,美国是反过来把欧洲当狗一样拿捏。
至于东非,从出现以来,恩斯特就引导本国以“德意志认同”为核心,而不是宣传欧洲文明论,所以东非和欧洲关系,向来是放在平等的姿态,甚至和美国一起,在一些领域对“旧大陆”进行贬低。
不过,放在19世纪,东非在硬实力上可没有这样贬低欧洲的底气,也就很难下决心,一次性解决南非问题。
……
针对南非问题,东非打算主动谋求两国和解,从而稳定自家的后院,但是罗斯福政府上台后,真正给东非带来的麻烦在南美。
罗斯福政府在美洲推行所谓的“睦邻政策”。
所谓的睦邻政策包括三个原则:不干涉内政,平等合作,文化交流三个方面。
现在罗斯福政府正在谋求前世《蒙得维地亚公约》的签订,来落实睦邻政策在南美的落地。
蒙得维地亚,也就是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地亚公约》就是在此地签订并且得名的。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美国这个时候在美洲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说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如果帝国不能妥善处置,就有可能引发整个美洲的反东非情绪,因此我们不能让美国完全主导会议的结果。”
对于这个点,恩斯特面色也变得很严肃,他说道:“这就是罗斯福和其他美国总统的区别,睦邻政策的提出,极有可能扭转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这让我们还有欧洲一些国家的处境就显得很尴尬了。”
“如果我们不跟进,那美国依靠睦邻政策,就成为了‘白莲花’,其他在拉美实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就变成了反派。”
在拉美地区实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东非两家,但是其他国家在拉美也没有完全放弃,就比如英国,法国,还有德国。
前世,罗斯福推行睦邻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德国对拉美地区的渗透,就比如德国和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等拉美国家的军事,经济合作。
在本时空里,美国睦邻政策的打击面变得更加广泛,尤其是对东非,因为东非在南美的扩张,这反而让东非替代了德国,成为睦邻政策的主要利益受损者。
换句话说,睦邻政策本就是无差别攻击,而东非在拉美的利益最大,所以东非就承受了主要伤害。
因此,恩斯特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放任美国睦邻政策在南美的顺利进行,虽然这个政策,客观而言确实对拉美地区有益。”
“但是,美国想踩着我们的脸面,拉拢拉美,我们也要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弗里德里希自然也是这个态度,但是他皱着眉头问道:“话是这么说,可美国的睦邻政策,这是一个阳谋,如果我们反对,必然会受到拉美国家的反感。”
“美国人对于这种情况这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不过美国也确实无耻了一些,他们正面和我们竞争不过,就把桌子也掀了!”
这并非弗里德里希皇储吹嘘东非,而是客观事实,东非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在美洲和美国的竞争中确实处于优势地位。
在东非之前,美国几乎把整个美洲看做自己的后花园,并且借着欧洲衰落的大势,在美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典型的就是战胜西班牙,并且占领古巴等殖民地。
但是一战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英国被德国牵扯住,英国在南美建立秩序的崩坏速度超过了美国的想象。
而提前熟知这种情况的恩斯特,早就做好了准备,彼时东非的国力也空前发展,再加上地理优势,东非大举入侵南美市场。
这个阶段,其实美国还不至于感到忧虑,毕竟美国在南美的布局可比东非早的多,两国只能说打了个半斤八两。
真正让美国在南美彻底失势的,还是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直接导致美国局势动荡,社会秩序崩坏,财政结构失衡。
东非借此机会,成功挑拨发动了查科战争,打通玻利维亚,使得东非的势力蔓延到南美洲腹地,延伸到太平洋沿岸,从哥伦比亚往南,东非的势力和触手几乎覆盖了整个南美市场,并且威胁到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
因此,说美国正面竞争不过东非确实是客观事实,在罗斯福政府上台之前,美国和东非一样,都是搞霸权主义的高手。
现在,罗斯福的睦邻政策一提出了,就像一张赌桌上输了牌的人报了警,东非还有欧洲一些国家就要问候美国人的母亲了。
还真别说,如果说美国“国父”是法国人的话,那美国母亲还真就是英国人,两者都是一脉相传的“缺德”。
恩斯特说道:“现在,事已成舟,多说无益,美国甚至已经在加勒比海地区撤出了一些殖民地军队,这就让南美各国看到了他罗斯福的诚意。”
“不管罗斯福出于什么心理,他的睦邻政策都对东非利益造成了伤害,我们也必须马上改变在南美的外交政策。”
“首先是加快挑选帝国在南美的利益代言人,现在我们在南美还有优势,把那些亲东非的势力,尽快挑拨起来,充当我们在南美的爪牙。”
“同时,撤销一些不太重要的军事基地项目,减少在南美洲的兵力,只保留重点军事基地,尤其是北部,防止美国的渗透。”
“最后,美国想要召开蒙得维地亚会议,我们也要参与进去,并且表明帝国的态度。”
美国人既然掀了桌子,东非肯定不可能也学他们这样“撒泼打滚”。
恩斯特接着说道:“最重要的是,东非应该极力阻止美国所谓的美洲共识,尤其要把南美和北美区分开来,强调两块大陆的独立性。”
美国干涉南美,最喜欢提到的一个说法,那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所以,美洲国家应该把美洲之外的国家排除在外,或者说一致对外。
这对于东非是很不利的,毕竟东非不是美洲国家,所以东非必须否定美国的这种说法。
弗里德里希皇储补充说道:“我们也可以提倡南大西洋洋经济合作,毕竟南美主要国家的经济,本身就和南大西洋息息相关。”
当然,以上的应对措施,本质上还是东非吃亏,毕竟东非本来现在就在南美占据优势。
而上面提到的应对方案,不仅不能给东非带来利益,还要让渡一部分利益,来拉拢南美各国。
这么憋屈的事情,东非肯定不能让美国如此如意。
恩斯特说道:“下面就是给美国人找找麻烦了,他们不要以为,我们会吃下这个闷亏。”
“既然美国搞所谓的睦邻政策,那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把势力往加勒比海方向扩张,包括墨西哥都可以成为东非的合作对象。”
“按照睦邻政策,美国会缩减在加勒比海的驻军,甚至在部分国家完全撤出驻军,那我们就和这些国家地区,立刻展开合作,抢夺美国人的市场。”
“就比如古巴,海地等等,美国的睦邻政策,威胁到我们在南美的利益,那我们也要把火烧到他的加勒比海后花园。”
“这个时候,美国如果出尔反尔,看他们还怎么收场。”
要真论南美各国对东非的态度,显然东非的口碑可是比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好太多。
毕竟美国对加勒比海国家地区的迫害,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而东非大举进入南美也就最近二十年的事。
换句话说,东非根本就来不及在南美做多少坏事,而且东非入侵南美市场,已经是20世纪一零年代以后,这时的国际思想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东非不可能违背这种大趋势,胡作非为。
除了玻利维亚战争以外,东非和南美其他国家,都算的上各取所需,当然,具体过程中,东非肯定使用了不少见不得光的手段。
但是,这些手段和美国相比,那就“善良”太多了,在加勒比海地区,美国的苦主可都有话说,就比如被美国侵占大半国土的墨西哥,被严酷压榨的古巴,还有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等被联合果品等美国企业欺负的国家和地区。
即便,现在罗斯福在美洲搞所谓的睦邻政策,这些长期受到美国剥削和奴役,或者霸凌的国家,也不可能就对美国彻底放下戒心,毕竟殖民者从来都是“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
这个时候,如果东非政府出面,向他们提出合作,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肯定更愿意相信东非,而不是美国。
毕竟,东非在怎么声名狼藉,他们也只有可能听闻过,而美国怎么坏事做尽,他们可是亲身经历过。
弗里德里希皇储也笑呵呵的说道:“父亲这个办法好,美国既然想装美洲的白莲花,那我们就让他们装,他们现在以为吃定了我们,等我们把手伸到加勒比海,甚至古巴,墨西哥这些对美国极为重要的地区,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以前,我们顾及美国,所以尊重他们在加勒比海的利益,现在,既然他们先撕破脸皮,就不要怪东非打加勒比海的主意。”
总的来说,美国想把南美的棋盘掀了,换一张新的棋盘,东非也借坡下驴答应,但是东非要求把这张棋盘做的更大,并且覆盖到加勒比海这一美国核心利益区,盘子大了,东非就能从加勒比海弥补南美的损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