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省份合并

小说:非洲创业实录 作者:恶的呃呃呃 更新时间:2025-09-10 00:26: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不管从物质还是人员上来看,国民派获取最终胜利的可能性都更大,同时,如果苏联对西班牙内战的态度像前世一样的话,只会进一步增加国民派的胜算。

  虽然说前世德国和苏联,对于西班牙都属于外部势力,并非真心实意扶持西班牙的发展,但是,双方和西班牙的合作模式也是西班牙内战结果的重要干扰因素。

  苏联,更多是出于地缘安全的角度和西班牙共和派合作,这无可厚非,不过众所周知,东斯拉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最喜欢不干人事,掌控欲极强,自作聪明,听不进去意见。

  不管之前远东帝国工党被清洗,还是匈牙利政权失败,亦或者后来的大奥地利联合政府战败,苏联的瞎指挥和指手画脚都是重要原因。

  苏联非常喜欢照搬本国经验,来对待其他国家的工党运动,在一些关键时候,更是看不清形势,拖其他国家工党的后腿,这一点在远东帝国和匈牙利就得到了充分验证。

  如果苏联后续把这一套搬到西班牙,大概率也会让本就混乱的共和派,更加被削弱。

  反过来,德国对西班牙的态度就比较好了,因为德国相较于苏联,更可能把西班牙放在同一地位上对话,不会那么霸道。

  因为德国希望西班牙能够配合德国,成为其盟友后,直接威胁法国后方,同时,西班牙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北面直面英国,如果西班牙海军强势的话,甚至能配合德国威胁到英国海军。

  经济上,德国也对西班牙有所求,就比如西班牙的铜矿,铁矿,汞等资源,德国就比较看重。

  即便现在德国吞并了奥匈帝国,大大缓解了资源上的压力,可相对于其他超级大国,德国的资源情况依旧属于垫底的存在。

  东非,美国和苏联,都是地域极其辽阔,资源丰富的矿产大国,而英国和法国也有庞大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地。

  所以,德国的资源压力依旧存在,西班牙部分矿产,对德国的重要性也就成为了重要的补充,加上德国获得亚得里亚海出海口后,对西班牙矿产资源的进口也更加便利,成本也更低。

  反观苏联,他们在经济上对西班牙的诉求就不大,毕竟苏联本身就是矿产资源排在世界前列的国家,甚至可以说什么都不缺。

  总而言之,恩斯特一不看好共和派,二不看好他们的外援苏联。

  他说道:“接下来西班牙的内部问题上,我们可以提前和国民派,尤其是佛朗哥此人接触,虽然佛朗哥这个人表面看起来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但实际上是一个端水大师。”

  “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就喜欢出这种奇葩领导人。不过,只要他们能保证东非的利益,再怎么在本国内折腾,也和我们无关。”

  这里恩斯特主要指的就是葡萄牙的萨拉查和西班牙的佛朗哥两个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说完全没有章法。

  不过,在恩斯特眼里,这两个独裁者就比较“可爱”了,至少他们执政,不会对东非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不管萨拉查还是佛朗哥,他们至少可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保证在欧洲的中立性。对东非而言,一个中立的伊比利亚半岛,显然对东非参与欧洲事务,以及开展贸易更加有利。

  弗里德里希皇储也说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只要他们不完全倒向欧洲其他阵营,对东非的影响就不大,不过,佛朗哥这个人还是存疑的。”

  也无怪乎他这么想,毕竟佛朗哥确实倚仗西班牙的极端民主义政党,在他没有真正上台前,谁敢保证他不会是下一个阿道夫。

  恩斯特说道:“佛朗哥确实需要西班牙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他本身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至少可以说不完全是。”

  “而且,就算他真的是极端民主义分子,我们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也绕不开西班牙这个国家。”

  “所以对西班牙,我们可以复制对待意大利的态度,这两个国家本来就和东非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也对东非形不成威胁。”

  “同时,鉴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和西班牙合作,也能让我们更加方便的绕开欧洲一些国家的关税限制。”

  意大利好歹是新晋列强,轻工业领域在欧洲还算比较知名,而西班牙的工业发展,整体上在欧洲就已经相对滞后了。

  而正是因为工业上的落后,这也让欧洲其他国家在对西班牙的贸易中,不会过于严苛,限制西班牙工业品的流入,东非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西班牙来扩大东非对西欧的贸易规模。

  ……

  1935年9月4日。

  东非对北方的行政区划做出了一次调整,这次调整主要涉及到阿赞德高原地区以及周边,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调动。

  在莱茵市,弗里德里希皇储主持的工作会议上,他对东非官员们说道:“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整合当地的资源,以更好适应未来北非铁路开通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今年年底,北非铁路就要完工,这也意味着这条新的东非到欧洲的商路被激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东非境内的铁路沿线行政区划,就成了阻碍。

  “长期以来,包括整个阿赞德高原区域,都属于帝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四个省份,也成为北方经济中的洼地。”

  “帝国北部本身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发展水平就相对滞后,所以,提振阿赞德高原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东非对南方还有大湖区等地的政策倾斜,两地经济已经有了很大起色,而这就让东非北部经济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北方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东非区域经济水桶的最后一块短板。

  弗里德里希皇储接着说道:“而阿赞德高原,本身就是帝国北方经济格局中的关键节点,如果能够将当地发展起来,就能够打通北方经济和交通发展的任督二脉,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分布带,衔接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

  阿赞德高原东南连接着大湖区,北部靠近东非西北部的喀麦隆省和加蓬省,是东非北部经济的天然枢纽。

  如果这个枢纽不被利用起来,东非东北和西北部就无法贯通,就比如内陆的物产想要通过西部港口出口,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且降低货物运输的效率。

  除了阿赞德地区以外,也没有替代路线,来沟通东非北方的经济,因为阿赞德地区的南边就是广阔且难以开发的刚果雨林,而北边则是撒哈拉沙漠。

  所以,东非北方的经济交互,就绕不开阿赞德地区,目前东非北方,包括北方铁路在内的,用于连接东西海岸的大部分主要交通线路,都集中经过阿赞德地区,东非也不可能以极大的代价修建一条替代阿赞德高原,穿越雨林和沙漠的铁路。

  毕竟,东非北方本就地广人稀,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而且政治地位也不太重要,并不值得大费周章。

  因此,阿赞德高原及周边区域的发展,就必须围绕阿赞德地区展开。

  关于这一点,可以用远东帝国的河西走廊类比,远东帝国连接西域,河西走廊就是最佳通道,这也是阿赞德地区在东非北方的交通地位。

  当然,东非对阿赞德地区的重视肯定远不及远东帝国对河西走廊的重视,毕竟河西走廊关系着其国土安全,而阿赞德高原虽然属于东非边境,但东非北方本身面临的国防压力可以用极小来形容。

  同时,东非对北方地区的军事部署,不用完全依赖这里,完全可以通过西海岸铁路来实现,对北方地区的支援和兵力输送。

  弗里德里希皇储:“作为边境区域,阿赞德地区也能够借助对欧洲,西非,北非的陆地贸易,适当发展一定的工业,重点发展商业。”

  即便有了北非铁路这个契机,东非对在北方发展工业依旧会倾向于保守的发展政策。

  毕竟,现在东非的工业产能基本已经饱和,在北方新建大规模工业区的意义不大,且东非北部资源上的短板还是比较突出的。

  阿赞德地区,大约就是前世中非共和国所在的区域,当地比较突出的资源,是钻石和黄金之类的,虽然这两样矿产价值很大,但是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程度,远不及那些能源矿产还有金属矿产。

  当然,东非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这里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原因,生态比较脆弱,水资源相对紧张,这也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储才定下基调,在当地只发展适当的工业。

  而大力推广商业就很好理解了,毕竟阿赞德地区,本身就属于东非边境,挨着北非和西非,北非铁路开通后,还能和欧洲,中东一些国家进行贸易。

  不过,即便是发展商业,也只能对当地的经济进行改善,毕竟东非对外贸易的主流,还是东西海岸。

  好在,东非北方本就人口不多,所以即便是能够分得一杯羹,也足以满足当地民众对经济的需求了。

  “正是出于以上考虑,这次行政区划变动中,东阿赞德省将被拆分,其西北部分区域和西阿赞德省组成新的阿赞德省,而剩余大部分区域,则划归到巴伐利亚省。”

  这样一来,原本阿赞德地区的四个省份,就变成三个,且呈现出三足鼎立的趋势。

  弗里德里希皇储接着说:“新的阿赞德省,主要对接和南德意志王国,以及西非方向的贸易,而巴伐利亚省接入北非铁路,成为北方地区新的经济枢纽。”

  “巴伐利亚省后续交通的布局,将调整为大湖区和欧洲贸易的中间环节,”

  大湖区能够支撑其和欧洲的大规模贸易,激活北非铁路的潜力,所以为了方便后续大湖区和北非的对接,新的巴伐利亚省,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同时,这样也可以整合原本巴伐利亚省和东阿赞德省的大部分资源,减少行政上的开支,推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

  “新阿赞德省和巴伐利亚省的重组合并,除了更有利于加强帝国对西非,北非,欧洲的贸易以外,同时,也有利于帝国在北部环境治理,水资源分配等问题上更加有利于统筹。”

  阿赞德地区北部气候是比较干旱的,所以本身水资源问题就比较突出,而现在,将东阿赞德省的西北部和西阿赞德省合并,本身就是为了缓解这个问题。

  就比如原本北部的奥克河,原本东阿赞德省和西阿赞德省就各占一部分,现在河流沿岸都划入一个行政区内,就避免了两省关于用水量的争端。

  同时,奥克河作为沙里河的重要支流,也方便东非和南德意志王国之间水资源的协调。

  沙里河对于南德意志王国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其下游流域范围内,可以说是南德意志王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一直延伸到乍得湖。

  但是,沙里河的上游却掌握在东非手中,原本上游的奥克河,被两个省份管辖,东非要和南德意志王国协调水资源的调度,就必须考虑这两个省的想法,现在只需要一个阿赞德省就减少了扯皮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除此外,对于区域河流还有环境治理上,一个省也更加方便,有利于维持政策统一性,消除行政上的壁垒。

  当然,省份合并自然也会受到阻力,毕竟人员安置还有过渡期的阵痛,都必须考虑在内。

  不过此前已经说过,阿赞德地区本身就是东非经济洼地中的洼地,所以,想要推动当地行政区划调整,对于东非而言阻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弗里德里希说道:“未来阿赞德三省,我的期望是能够成为北非,欧洲,西非还有国内贸易的一个综合性枢纽,借助这种区位上的优势,补齐帝国经济版图的最后短板,助力北方经济上追赶其他区域,至少不要掉队太多。”

  通过弗里德里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东非对现在阿赞德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很大程度上是是为了促进东非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不过,东非北方的上限放在那里,就算东非大力支持,也不可能让其真的超过其他东非经济发达地区。

  所以,当地经济的发展战略,并不一定要追求和国内其他地区看齐,而是因地制宜,把自己应该发挥出来的优势发挥出来即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