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当死,当死’,凭借一己之力撼动大雍姬氏两千余载江山的乱世枭雄,就此神魂寂灭,咽下了这弥留人间的最后一口气息。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也太过突然。
快到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就连修为已至人间绝巅的张继、张宗二人也是如此。
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环抱着大兄的尸身,僵硬在广宗城的城头之上。
而此时的广宗城下,三言两语‘送走’张显的韩绍,同样也是神色唏嘘。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显的确算是个可敬的理想主义者。
只可惜终究是立场不同、路线不同,所以哪怕他与张显的最终目标有着一定程度的重迭,二人终归是无法同路,携手奋进。
望着眼前这座遍布黄天道旗的广宗城,韩绍叹息一声。
所谓道争,素来如此。
你死我活,唯一得存。
“攻城!”
……
历来大世到来,所有的先驱者,似乎避免不了为王前驱的宿命。
广宗城的结局,其实从大贤良师张显陨落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攻城伊始。
耗费了张继无数精力打造的护城大阵,在韩绍随手一指之下,宛如纸糊的一般顷刻告破。
随之而来的撼山巨炮轰鸣,引发的每一次地动山摇对于广宗城而言都是极致的摧残。
只小半个时辰,便轰塌了城南一角。
而就在无数黄天狂信汹涌着,想要凭借自己一身血肉之躯封堵上这个缺口的时候,一道湮灭一切的地火熔岩突然从地上爆发而出。
几乎是一瞬间,便将无数黄天狂信化作了漫天飞灰。
事实证明,镇辽军围城的这些天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实则早已在暗中挖好了一条直通城墙的地道,并且在关键处成功布下了一座座熔岩大阵。
恐怖的地火在肆虐。
赤红的熔岩岩浆喷发、流淌之下,坚不可摧的城墙如蜡般融化。
只短短片刻工夫,便将整个广宗城化作了无边炼狱。
而就在城中黄天道强者以大法力、大神通成功破除熔岩大阵之际,一颗黑色龙首从虚空云层探首而出,继而张口便吐出一道冻结一切的极致寒流。
瞬息之间,天地从极热化作极寒。
甚至有冰雪降下,生生在这炎热盛夏将下方的广宗城化作冰雪之城。
尤其是那些被冻结的恐怖熔岩,此刻在迅速冷却之后,在炽烈耀眼的阳光下竟显现出五彩缤纷的琉璃之色。
只可惜此刻广宗城中的黄天军士卒没人顾得上欣赏这一瑰丽奇景。
在这极致低温下瑟缩着身子勉强维持着一丝生命之火的他们,很快便觉察到了脚下越来越剧烈的震动。
抬眼透过已然豁开的巨大城墙缺口望去,入目只见远处的一抹墨色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目睹这一幕的黄天士卒眼神骇然,充满了无尽的绝望。
“是镇……镇辽铁骑!”
……
镇辽军于天下诸军而言,确实是一个异数。
这一点,单单从战法上就能看得出来。
世人攻城,皆用步卒。
唯有镇辽军破城,向来喜欢用骑军。
这也导致守城一方之前做下的许多准备都落了空,因为骑军太快了。
一旦城墙有了缺口,那些连带座下战马都被铁甲覆盖的恐怖存在刚刚出现在视野中,下一刻便已经冲到了近前。
作为被冲撞的一方,根本来不及做出太多的反应便被恐怖的沛然巨力撞得高高飞起,继而被无数飞扬而至的无数马蹄践踏成泥。
而居于阵后的士卒往往还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便被高速袭来的马槊破开甲胄,穿膛而过。
亦或者被后续的锋利长刀,划破脖颈、斩碎躯体。
总而言之,这个时候纵然城中的黄天军士卒秉承着对大贤良师的狂信,奋起满腔血勇冲上来,结果也是徒劳的。
城破了。
……
广宗城上方。
一身山河衮服的韩绍,背手而立。
看着下方的黑甲洪流攻入城中,不断席卷着前方的一切。
怒吼、惨呼。
罡气破空的撕裂声,神通术法的轰鸣声。
将这座建城已经不知多少年头的古老城池最后一丝宁静蚕食干净。
“战事正烈,还请君上暂居幕后,此战交由臣下即可。”
听着李靖突然递来的话头,韩绍失笑。
好你个李靖,这是要夺权?
当然,这只是笑言。
李靖跟了他这么久了,他的心思,韩绍岂能不明白?
只是韩绍却是摇了摇头。
“无妨,你自打你的,不用管孤。”
李靖闻言,神色急切。
与之前北上扫荡草原相比,南下之后的镇辽军可以说是仁慈了许多。
如非必要,从来都不会妄加杀戮。
当初袁奉麾下的幽州军如此,甚至就连后来与黄天军的几次大战也是如此。
但广宗城不同。
广宗城中皆是黄天道的死忠。
别的地方尚能招降纳叛,此地却是不行。
若是任由这些黄天道死忠散入天下各地,来日必然会滋生无数祸端。
所以就算是心有恻隐,李靖也必须要痛下杀手,选择斩草除根!
只是这污秽名声自家主君却是背负不得,否则便是他这个做臣下的失职,更是不忠。
“君上——”
韩绍再次摇头拒绝。
“你的忠心,孤明白。”
“只管放手去做即可,这点污秽名声孤还是背得起的,也不在意。”
这话倒不是假话。
隔壁的青史明证,凡是谥号、庙号沾着个‘仁’字的,大多都是沽名钓誉的昏庸之辈。
这一点,韩绍素来看得很透。
所以他是真不在意什么虚头巴脑的‘好名声’。
更何况与他未来想要亲手缔造的辉煌大世相比,这些细枝末节又算得了什么?
而眼看韩绍这般决绝坚持,李靖也只能喟然长叹一声。
能得主君如此怜恤,甚至宁肯自己背负污名。
作为臣子,若还不能万死以报,岂为人乎?
“攻!”
……
广宗城的陷落太过突然。
不但散落在天下各地的黄天道本身始料未及。
整个大雍天下也全然没有心理准备。
毕竟别的不说,那黄天道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显可是刚刚完成了弑帝斩龙的逆天壮举。
如今天下间的不少人甚至已经将那贼道张显放在了三大圣地那三个老不死一个层次。
暗自猜测,就算将来黄天道无法成不了事。
最后至少也能借由这场人道更迭的机会,一举成为天地间的第四座圣地。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自四月那位燕国公以‘复君仇’为名,再兴兵戈。
至六月,便已经兵临黄天道腹心所在广宗城下。
最后更是一战破城。
而随着以大贤良师张显为首的昔日黄天道三大道主、如今的黄天军三公将军在广宗城全部陨落,可以说此战过后,这场自先帝太康六十年掀起的黄天之乱,至此迎来了实际上的终结与末路。
快!
实在是太快了!
快到不少人骤然听闻此消息时,只当这是哪个市井匹夫随意胡诌的戏言。
直到六月末,来自燕国幕府的使臣带着张显三兄弟的首级,一路大张旗鼓地前往神都献捷时,世人才不得不确信这一乍听起来似乎荒诞不可信的消息,实属为真。
一时间,天下人无不陷入了震惊莫名之中。
这一刻的他们才猛然惊觉,饶是他们过去已经再三高估了那些幽州蛮子,如今看来却犹是低估了。
而这份震撼带来的最直观体现便是,当那群来自燕国幕府的使臣路过去往神都的沿途州郡,不但没有人敢于露出丝毫不敬,那些曾经眼高于顶的世族高门甚至还带着几分小心与曲意。
明里暗里都派出了大量人手和强者护卫,生怕这些使臣在自己的地盘出了意外,最终被牵连、招致大祸。
就这样,享受了一番近乎天使待遇的幕府使臣终于来到了神都脚下。
尽管一路风尘,可这些使臣却无不荣光满面,精神亢奋。
“哈哈,昔日我等出神都,北去辽东,世人皆以为我等痴昧,焉能想到今日?”
不出意外,说话的这人正是当年被李赫忽悠着去往冠军城的神都小吏。
如今世事变迁,故地重归。
人还是当初那个人,可心态却早已今非昔比。
尤其是当看到前方那些远远迎来的神都官吏,众人心中汹涌的情绪越发剧烈。
要知道换做当年,自己这些人就算是舍弃尊严,甘愿充当门下走狗,怕是这些神都贵胄也懒得抬眼看他们一眼。
可现在呢?
为首的鸿胪司司正孙章,以法力托举装着张显三人首级的锦盒,昂首阔步。
“本官奉我家君上之命,前来觐见天子。”
“前面带路!”
……
未央宫大殿之上。
满堂朱紫静默不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三个装有首级的锦盒所吸引,挪不开分毫。
不过也有人在略微回神之后,终于注意到了那些个浑身流露着土气的使臣。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与自己等人格格不入的使臣,他们心里本能地感觉到很不舒服。
尤其是当这些人有意无意瞥向自己等人的眼神时,总给他们一种被冒犯的羞恼。
只是还没等他们发作,为首的那燕臣便已经向着帝座躬身一拜。
“陛下!黄天逆贼作乱,谋害先帝!”
“我家君上怒而兴兵伐之!今得其首级,特奉于陛下御前!”
“还请陛下过目!”
说罢,也不等帝座之上的兴平帝回应,顺手一挥便直接打开了那三个锦盒的禁制。
瞬息之间,三颗或平静、或怒目、或狰狞的首级就这么明晃晃地展示在未央宫大殿上的所有人面前。
骇人归骇人。
但真正让在场所有人色变的,还是那三颗首级骤然宣泄的恐怖余威。
九境太乙,人间绝巅,号曰天君!
哪怕只是一滴血也能镇杀上三境之下的强者。
如今虽然只是首级遗骸,其残存的威势与道韵也压得这满殿朱紫有些喘不过气来。
帝座之下的上官鼎见状,眉头微蹙间挥了挥衣袖,将这三股余威镇压。
整个殿中随之齐齐传出一阵长呼浊气的声响。
可怕!
太可怕了!
尤其是中间的那颗首级,想必便是贼首张显。
其余威明显已经超过了九境太乙的界限,此刻哪怕只剩首级,也让人有种不敢直视之感。
而就在他们心有余悸之际,却听殿中竟是有人噗嗤一声笑了
见失笑那人正是那位燕国公的幕府使臣,殿中一众朱紫哪里还不明白,对方这是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出丑!
一时间,在场之人无不恼羞成怒。
“放肆!殿前失仪,你这微末小臣眼里可有陛下?”
孙章闻言,饶有兴趣地回望了眼满殿朱紫,最后竟真的往帝座的方向望去。
没等满殿朱紫呵斥他的放肆,孙章已经玩味笑道。
“非是下臣眼中没有陛下,只不过……丞相居上,下臣差点认错了。”
这话拱火的成分太浓了。
可偏偏满殿朱紫竟有些不知如何接话。
而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上官鼎和兴平帝姬胤却是接连开口了。
“胡言乱语!”
上官鼎蹙眉道。
“陛下高居帝座,如何能够认错?”
兴平帝姬胤也是一脸愤怒。
“大胆小臣!竟敢妄言离间朕与丞相!”
“是谁给你的胆子!可是他韩绍?”
“莫不是他韩绍……”
这一刻,兴平帝的怒意不加掩饰。
可就在他准备将这把火烧到韩绍身上的时候,却被上官鼎轻咳一声打断。
“陛下,只是小臣无知,莫要因私怨,攀扯燕公……”
“燕公国之栋梁,今又有讨贼大功,当重赏才是。”
见上官鼎轻描淡写地将此事揭过,姬胤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可面上却是做出一副强忍怒火的模样。
“朕与他韩……燕公哪有什么私怨!”
“好吧,朕听丞相的。”
这一番对话两人是神念沟通的。
只是就在姬胤捏着鼻子要对韩绍论功行赏的时候,那孙章却是淡淡笑道。
“来时,我家君上说了……”
“他屡受先帝恩泽,为先帝复仇诛贼,乃是分内之事。”
“心之所至,义之所往,虽百死亦不悔也。”
“所以这赏赐……他就不要了。”
放肆!
什么叫‘就不要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岂是你不要就不要的?
这一刻,满殿朱紫全都用古怪的眼神望着辽东小臣。
可偏偏那辽东小臣竟似是无意地接着小声嘀咕了一声。
“反正陛下也做不了主……”
等说完这话,他又装作一副自觉失言的模样,躬身作揖便道。
“今逆贼首级已经奉上,下臣使命已了,就不叨扰诸位和丞相……唔,还有陛下了。”
“下臣告退。”
说罢,竟也不等所有人回应,直接转身就走。
如此一幕,大殿之上诡异地沉默了一阵。
直到孙章等人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上,才重新喧闹了起来。
“放肆!太放肆了!”
“他姓韩的眼中还有没有丞相!还有没有陛下!”
“如此目无丞相!目无陛下!当真是不知所谓!”
不得不说,这一阵虚空喝骂,在韩绍使臣已经离去的背景下,怎么看怎么滑稽。
这满殿朱紫此刻活似群犬,只知狺狺狂吠。
叫声虽响、面相虽凶,但或许只需稍加恫吓,便又是一副夹起尾巴呜咽的模样。
引人发笑。
……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也太过突然。
快到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就连修为已至人间绝巅的张继、张宗二人也是如此。
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环抱着大兄的尸身,僵硬在广宗城的城头之上。
而此时的广宗城下,三言两语‘送走’张显的韩绍,同样也是神色唏嘘。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显的确算是个可敬的理想主义者。
只可惜终究是立场不同、路线不同,所以哪怕他与张显的最终目标有着一定程度的重迭,二人终归是无法同路,携手奋进。
望着眼前这座遍布黄天道旗的广宗城,韩绍叹息一声。
所谓道争,素来如此。
你死我活,唯一得存。
“攻城!”
……
历来大世到来,所有的先驱者,似乎避免不了为王前驱的宿命。
广宗城的结局,其实从大贤良师张显陨落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攻城伊始。
耗费了张继无数精力打造的护城大阵,在韩绍随手一指之下,宛如纸糊的一般顷刻告破。
随之而来的撼山巨炮轰鸣,引发的每一次地动山摇对于广宗城而言都是极致的摧残。
只小半个时辰,便轰塌了城南一角。
而就在无数黄天狂信汹涌着,想要凭借自己一身血肉之躯封堵上这个缺口的时候,一道湮灭一切的地火熔岩突然从地上爆发而出。
几乎是一瞬间,便将无数黄天狂信化作了漫天飞灰。
事实证明,镇辽军围城的这些天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实则早已在暗中挖好了一条直通城墙的地道,并且在关键处成功布下了一座座熔岩大阵。
恐怖的地火在肆虐。
赤红的熔岩岩浆喷发、流淌之下,坚不可摧的城墙如蜡般融化。
只短短片刻工夫,便将整个广宗城化作了无边炼狱。
而就在城中黄天道强者以大法力、大神通成功破除熔岩大阵之际,一颗黑色龙首从虚空云层探首而出,继而张口便吐出一道冻结一切的极致寒流。
瞬息之间,天地从极热化作极寒。
甚至有冰雪降下,生生在这炎热盛夏将下方的广宗城化作冰雪之城。
尤其是那些被冻结的恐怖熔岩,此刻在迅速冷却之后,在炽烈耀眼的阳光下竟显现出五彩缤纷的琉璃之色。
只可惜此刻广宗城中的黄天军士卒没人顾得上欣赏这一瑰丽奇景。
在这极致低温下瑟缩着身子勉强维持着一丝生命之火的他们,很快便觉察到了脚下越来越剧烈的震动。
抬眼透过已然豁开的巨大城墙缺口望去,入目只见远处的一抹墨色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目睹这一幕的黄天士卒眼神骇然,充满了无尽的绝望。
“是镇……镇辽铁骑!”
……
镇辽军于天下诸军而言,确实是一个异数。
这一点,单单从战法上就能看得出来。
世人攻城,皆用步卒。
唯有镇辽军破城,向来喜欢用骑军。
这也导致守城一方之前做下的许多准备都落了空,因为骑军太快了。
一旦城墙有了缺口,那些连带座下战马都被铁甲覆盖的恐怖存在刚刚出现在视野中,下一刻便已经冲到了近前。
作为被冲撞的一方,根本来不及做出太多的反应便被恐怖的沛然巨力撞得高高飞起,继而被无数飞扬而至的无数马蹄践踏成泥。
而居于阵后的士卒往往还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便被高速袭来的马槊破开甲胄,穿膛而过。
亦或者被后续的锋利长刀,划破脖颈、斩碎躯体。
总而言之,这个时候纵然城中的黄天军士卒秉承着对大贤良师的狂信,奋起满腔血勇冲上来,结果也是徒劳的。
城破了。
……
广宗城上方。
一身山河衮服的韩绍,背手而立。
看着下方的黑甲洪流攻入城中,不断席卷着前方的一切。
怒吼、惨呼。
罡气破空的撕裂声,神通术法的轰鸣声。
将这座建城已经不知多少年头的古老城池最后一丝宁静蚕食干净。
“战事正烈,还请君上暂居幕后,此战交由臣下即可。”
听着李靖突然递来的话头,韩绍失笑。
好你个李靖,这是要夺权?
当然,这只是笑言。
李靖跟了他这么久了,他的心思,韩绍岂能不明白?
只是韩绍却是摇了摇头。
“无妨,你自打你的,不用管孤。”
李靖闻言,神色急切。
与之前北上扫荡草原相比,南下之后的镇辽军可以说是仁慈了许多。
如非必要,从来都不会妄加杀戮。
当初袁奉麾下的幽州军如此,甚至就连后来与黄天军的几次大战也是如此。
但广宗城不同。
广宗城中皆是黄天道的死忠。
别的地方尚能招降纳叛,此地却是不行。
若是任由这些黄天道死忠散入天下各地,来日必然会滋生无数祸端。
所以就算是心有恻隐,李靖也必须要痛下杀手,选择斩草除根!
只是这污秽名声自家主君却是背负不得,否则便是他这个做臣下的失职,更是不忠。
“君上——”
韩绍再次摇头拒绝。
“你的忠心,孤明白。”
“只管放手去做即可,这点污秽名声孤还是背得起的,也不在意。”
这话倒不是假话。
隔壁的青史明证,凡是谥号、庙号沾着个‘仁’字的,大多都是沽名钓誉的昏庸之辈。
这一点,韩绍素来看得很透。
所以他是真不在意什么虚头巴脑的‘好名声’。
更何况与他未来想要亲手缔造的辉煌大世相比,这些细枝末节又算得了什么?
而眼看韩绍这般决绝坚持,李靖也只能喟然长叹一声。
能得主君如此怜恤,甚至宁肯自己背负污名。
作为臣子,若还不能万死以报,岂为人乎?
“攻!”
……
广宗城的陷落太过突然。
不但散落在天下各地的黄天道本身始料未及。
整个大雍天下也全然没有心理准备。
毕竟别的不说,那黄天道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显可是刚刚完成了弑帝斩龙的逆天壮举。
如今天下间的不少人甚至已经将那贼道张显放在了三大圣地那三个老不死一个层次。
暗自猜测,就算将来黄天道无法成不了事。
最后至少也能借由这场人道更迭的机会,一举成为天地间的第四座圣地。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自四月那位燕国公以‘复君仇’为名,再兴兵戈。
至六月,便已经兵临黄天道腹心所在广宗城下。
最后更是一战破城。
而随着以大贤良师张显为首的昔日黄天道三大道主、如今的黄天军三公将军在广宗城全部陨落,可以说此战过后,这场自先帝太康六十年掀起的黄天之乱,至此迎来了实际上的终结与末路。
快!
实在是太快了!
快到不少人骤然听闻此消息时,只当这是哪个市井匹夫随意胡诌的戏言。
直到六月末,来自燕国幕府的使臣带着张显三兄弟的首级,一路大张旗鼓地前往神都献捷时,世人才不得不确信这一乍听起来似乎荒诞不可信的消息,实属为真。
一时间,天下人无不陷入了震惊莫名之中。
这一刻的他们才猛然惊觉,饶是他们过去已经再三高估了那些幽州蛮子,如今看来却犹是低估了。
而这份震撼带来的最直观体现便是,当那群来自燕国幕府的使臣路过去往神都的沿途州郡,不但没有人敢于露出丝毫不敬,那些曾经眼高于顶的世族高门甚至还带着几分小心与曲意。
明里暗里都派出了大量人手和强者护卫,生怕这些使臣在自己的地盘出了意外,最终被牵连、招致大祸。
就这样,享受了一番近乎天使待遇的幕府使臣终于来到了神都脚下。
尽管一路风尘,可这些使臣却无不荣光满面,精神亢奋。
“哈哈,昔日我等出神都,北去辽东,世人皆以为我等痴昧,焉能想到今日?”
不出意外,说话的这人正是当年被李赫忽悠着去往冠军城的神都小吏。
如今世事变迁,故地重归。
人还是当初那个人,可心态却早已今非昔比。
尤其是当看到前方那些远远迎来的神都官吏,众人心中汹涌的情绪越发剧烈。
要知道换做当年,自己这些人就算是舍弃尊严,甘愿充当门下走狗,怕是这些神都贵胄也懒得抬眼看他们一眼。
可现在呢?
为首的鸿胪司司正孙章,以法力托举装着张显三人首级的锦盒,昂首阔步。
“本官奉我家君上之命,前来觐见天子。”
“前面带路!”
……
未央宫大殿之上。
满堂朱紫静默不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三个装有首级的锦盒所吸引,挪不开分毫。
不过也有人在略微回神之后,终于注意到了那些个浑身流露着土气的使臣。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些与自己等人格格不入的使臣,他们心里本能地感觉到很不舒服。
尤其是当这些人有意无意瞥向自己等人的眼神时,总给他们一种被冒犯的羞恼。
只是还没等他们发作,为首的那燕臣便已经向着帝座躬身一拜。
“陛下!黄天逆贼作乱,谋害先帝!”
“我家君上怒而兴兵伐之!今得其首级,特奉于陛下御前!”
“还请陛下过目!”
说罢,也不等帝座之上的兴平帝回应,顺手一挥便直接打开了那三个锦盒的禁制。
瞬息之间,三颗或平静、或怒目、或狰狞的首级就这么明晃晃地展示在未央宫大殿上的所有人面前。
骇人归骇人。
但真正让在场所有人色变的,还是那三颗首级骤然宣泄的恐怖余威。
九境太乙,人间绝巅,号曰天君!
哪怕只是一滴血也能镇杀上三境之下的强者。
如今虽然只是首级遗骸,其残存的威势与道韵也压得这满殿朱紫有些喘不过气来。
帝座之下的上官鼎见状,眉头微蹙间挥了挥衣袖,将这三股余威镇压。
整个殿中随之齐齐传出一阵长呼浊气的声响。
可怕!
太可怕了!
尤其是中间的那颗首级,想必便是贼首张显。
其余威明显已经超过了九境太乙的界限,此刻哪怕只剩首级,也让人有种不敢直视之感。
而就在他们心有余悸之际,却听殿中竟是有人噗嗤一声笑了
见失笑那人正是那位燕国公的幕府使臣,殿中一众朱紫哪里还不明白,对方这是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出丑!
一时间,在场之人无不恼羞成怒。
“放肆!殿前失仪,你这微末小臣眼里可有陛下?”
孙章闻言,饶有兴趣地回望了眼满殿朱紫,最后竟真的往帝座的方向望去。
没等满殿朱紫呵斥他的放肆,孙章已经玩味笑道。
“非是下臣眼中没有陛下,只不过……丞相居上,下臣差点认错了。”
这话拱火的成分太浓了。
可偏偏满殿朱紫竟有些不知如何接话。
而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上官鼎和兴平帝姬胤却是接连开口了。
“胡言乱语!”
上官鼎蹙眉道。
“陛下高居帝座,如何能够认错?”
兴平帝姬胤也是一脸愤怒。
“大胆小臣!竟敢妄言离间朕与丞相!”
“是谁给你的胆子!可是他韩绍?”
“莫不是他韩绍……”
这一刻,兴平帝的怒意不加掩饰。
可就在他准备将这把火烧到韩绍身上的时候,却被上官鼎轻咳一声打断。
“陛下,只是小臣无知,莫要因私怨,攀扯燕公……”
“燕公国之栋梁,今又有讨贼大功,当重赏才是。”
见上官鼎轻描淡写地将此事揭过,姬胤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可面上却是做出一副强忍怒火的模样。
“朕与他韩……燕公哪有什么私怨!”
“好吧,朕听丞相的。”
这一番对话两人是神念沟通的。
只是就在姬胤捏着鼻子要对韩绍论功行赏的时候,那孙章却是淡淡笑道。
“来时,我家君上说了……”
“他屡受先帝恩泽,为先帝复仇诛贼,乃是分内之事。”
“心之所至,义之所往,虽百死亦不悔也。”
“所以这赏赐……他就不要了。”
放肆!
什么叫‘就不要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岂是你不要就不要的?
这一刻,满殿朱紫全都用古怪的眼神望着辽东小臣。
可偏偏那辽东小臣竟似是无意地接着小声嘀咕了一声。
“反正陛下也做不了主……”
等说完这话,他又装作一副自觉失言的模样,躬身作揖便道。
“今逆贼首级已经奉上,下臣使命已了,就不叨扰诸位和丞相……唔,还有陛下了。”
“下臣告退。”
说罢,竟也不等所有人回应,直接转身就走。
如此一幕,大殿之上诡异地沉默了一阵。
直到孙章等人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上,才重新喧闹了起来。
“放肆!太放肆了!”
“他姓韩的眼中还有没有丞相!还有没有陛下!”
“如此目无丞相!目无陛下!当真是不知所谓!”
不得不说,这一阵虚空喝骂,在韩绍使臣已经离去的背景下,怎么看怎么滑稽。
这满殿朱紫此刻活似群犬,只知狺狺狂吠。
叫声虽响、面相虽凶,但或许只需稍加恫吓,便又是一副夹起尾巴呜咽的模样。
引人发笑。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