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怎么想的,话就怎么说出来的。
石玉一听就乐了,应了声:“嗯,坏着呢,随你儿子了。”
唐辛忍着没乐,心里琢磨着到底哪个儿子让他觉得坏了,她是真没看出来。
心情好,正要闹他问个究竟,石玉给她解惑:
“你这俩儿子,大的瞅着比谁都乖,纯粹逗你玩呢,面上耍乖卖萌嘴又甜,心里面的弯弯绕多得很,仨石砚绑在一块都没他一个人的心思多。你还别不承认,但是说他坏确实冤枉,心软得很,随你。”
唐辛转着眼睛细想,他说的有道理,石墨从小就这样,心软,但是心思也多,还心细,话憋在心里一句不说,但是早就不知道在脑子里过了多少遍了。
唐辛自认没这么多心思,石玉有,所以在这一点上,石墨随谁很明显。
至于心软,好吧,她承认,石墨确实随她,毕竟石玉的心硬得很。
石玉看她想明白了,才又说起来:“你这小儿子呀,就甭提了……”
卖关子似的突然顿住,唐辛忍不住问:“石砚怎么了?”
“也没怎么,心眼不多,全写在脸上,想坏都挺难的。”
唐辛扑哧一笑,确实如此。
可是她不爱听,什么叫心眼不多?
他想说什么?
想说石砚缺心眼这事随她了?
石玉握住她的手便往外走,边走边说:“逗你玩呢,还挺当真,你生的儿子你自个儿不知道?特好。”
唐辛也觉得他们俩特好,没再多纠结,就是觉得石玉这张嘴变了,以前不这样。
以前特体面,虽然有时说话毒一点,但是规矩,待人接物就跟模板似的,连她妈都夸过好几回。
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石玉一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更觉得石砚像她了,什么都挂在脸上。
挺好。
简单,快乐。
吃好,喝好,玩好,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搁。
就像今天要去学校,唐辛压根就不记得了。
吃完饭要出门,唐辛都没想起来,还抱怨外面下着雨,根本就不想出去。
小哥儿俩坐在后排,捂着嘴乐,谁也没提醒她,毕竟是和爸爸拉过勾的。
唐辛以为要带他们俩出去玩,半转过身去也笑,“这是要去哪里玩?说出来让妈妈也开心开心。”
她猜是去孟家,自从到了安城,多半时间是去孟家玩,小孩子们凑在一起特别开心。
石砚怕露馅,扭过脸去捂住嘴,又忍不住悄悄去看。
石墨敛了笑,用脚蹬前面的椅背,一本正经地说:“爸爸,出发吧,带妈妈去开心开心。”
石玉握住他的脚腕子摇了摇,父子俩在后视镜里对视。
唐辛一看,两个人坏笑的样子别提多像了。
~
到了学校唐辛才想起来,今天是开放日,特意为新生准备的。
也是此时她才知道,学校不止有小学,还有幼儿园。
怪不得哥儿俩全来了,连衣服都穿得特别像,一看就是亲兄弟。
同来的还有孟既景夫妇,带着儿子孟怀宽。
年长一岁的孟怀宽像个校园老手,带着小哥儿俩熟悉环境,到处介绍。
大人们跟在后面,唐辛悄悄吁了口气,以眼神向石玉表达不满。
石玉攥了下手,拇指在她掌心轻轻扫过,眼睛里的笑像是在问:开心么?
唐辛回他一眼,开心,也不那么开心。
不是因为他们仨逗她,而是有些舍不得,明明她的儿子还那么小,却要去上学了。
再看石墨和石砚,有模有样地跟着孟怀宽,处处都新奇,开心又期待。
她试着去发现另外的情绪,没有,没有胆怯,没有畏惧,就连因为欢快而晃动起来的头发丝都在表达着喜悦。
那就去吧。
她的儿子长大了,要适应崭新的环境,还有新同学。
如果真的那么像石玉,肯定没问题的,她甚至想到了游刃有余这个词。
正想着,脚步突然停了。
问题来了。
她的儿子被问住了。
隔着两三米远的距离,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在聊天。
各自的父母都站在不远处,谁也没有上前。
唐辛听着,心里感叹着,要上小学的孩子果然和幼儿园时不一样。以前在外面玩的时候,不相识的小朋友的开场白通常是:我可以和你一起玩么?
现在却是:你好,我叫石墨。
这还是石墨在这里现学的。
然后就是更深入的自报家门,比如我住在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
石墨不知道地址,孟怀宽帮他答了,石墨就记住了,后面再有小朋友问时自若作答。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比如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石墨说:“我妈妈是设计师,会设计特别漂亮的衣服,还会做香水。”
对面的女孩子眼睛都亮了,“你妈妈真厉害,那你爸爸呢?是做什么的?”
石墨不知道怎么形容,努力回忆在上京那栋大楼里听到过的称呼,想了又想自行否定,总不能说我爸爸是石先生吧,就在这时突然想起在楼下擦身而过时听到过的答案,镇定回道:“我爸爸是大老板。”
女孩子跟了句:“我爸爸也是大老板。”
然后就听见好几声,就跟楼道里的回声似的。
回声里缓缓响起一道不同的声音:“我爸爸是厅长。”
突然,安静下来。
孩子们听不懂,又不肯露怯,相继夸赞起来:“真厉害。”
石墨悄悄问孟怀宽:“厅长是什么?”
孟怀宽把耳朵咬回去,“国家干部。”
石墨又问:“国家干部是什么?”
“人民公仆。”
石墨懂了,“噢”了下说:“我爷爷也是,姥爷也是。”
孟怀宽点头,“我姑姥爷也是。”
石墨一愣,反应过来怀宽的姑姥爷就是他爷爷,嘿嘿笑起来。
这时石砚突然出声:“厅长厉害,还是爷爷姥爷厉害?”
声音挺大。
话音一落,又安静了。
石玉一听就乐了,应了声:“嗯,坏着呢,随你儿子了。”
唐辛忍着没乐,心里琢磨着到底哪个儿子让他觉得坏了,她是真没看出来。
心情好,正要闹他问个究竟,石玉给她解惑:
“你这俩儿子,大的瞅着比谁都乖,纯粹逗你玩呢,面上耍乖卖萌嘴又甜,心里面的弯弯绕多得很,仨石砚绑在一块都没他一个人的心思多。你还别不承认,但是说他坏确实冤枉,心软得很,随你。”
唐辛转着眼睛细想,他说的有道理,石墨从小就这样,心软,但是心思也多,还心细,话憋在心里一句不说,但是早就不知道在脑子里过了多少遍了。
唐辛自认没这么多心思,石玉有,所以在这一点上,石墨随谁很明显。
至于心软,好吧,她承认,石墨确实随她,毕竟石玉的心硬得很。
石玉看她想明白了,才又说起来:“你这小儿子呀,就甭提了……”
卖关子似的突然顿住,唐辛忍不住问:“石砚怎么了?”
“也没怎么,心眼不多,全写在脸上,想坏都挺难的。”
唐辛扑哧一笑,确实如此。
可是她不爱听,什么叫心眼不多?
他想说什么?
想说石砚缺心眼这事随她了?
石玉握住她的手便往外走,边走边说:“逗你玩呢,还挺当真,你生的儿子你自个儿不知道?特好。”
唐辛也觉得他们俩特好,没再多纠结,就是觉得石玉这张嘴变了,以前不这样。
以前特体面,虽然有时说话毒一点,但是规矩,待人接物就跟模板似的,连她妈都夸过好几回。
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石玉一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更觉得石砚像她了,什么都挂在脸上。
挺好。
简单,快乐。
吃好,喝好,玩好,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搁。
就像今天要去学校,唐辛压根就不记得了。
吃完饭要出门,唐辛都没想起来,还抱怨外面下着雨,根本就不想出去。
小哥儿俩坐在后排,捂着嘴乐,谁也没提醒她,毕竟是和爸爸拉过勾的。
唐辛以为要带他们俩出去玩,半转过身去也笑,“这是要去哪里玩?说出来让妈妈也开心开心。”
她猜是去孟家,自从到了安城,多半时间是去孟家玩,小孩子们凑在一起特别开心。
石砚怕露馅,扭过脸去捂住嘴,又忍不住悄悄去看。
石墨敛了笑,用脚蹬前面的椅背,一本正经地说:“爸爸,出发吧,带妈妈去开心开心。”
石玉握住他的脚腕子摇了摇,父子俩在后视镜里对视。
唐辛一看,两个人坏笑的样子别提多像了。
~
到了学校唐辛才想起来,今天是开放日,特意为新生准备的。
也是此时她才知道,学校不止有小学,还有幼儿园。
怪不得哥儿俩全来了,连衣服都穿得特别像,一看就是亲兄弟。
同来的还有孟既景夫妇,带着儿子孟怀宽。
年长一岁的孟怀宽像个校园老手,带着小哥儿俩熟悉环境,到处介绍。
大人们跟在后面,唐辛悄悄吁了口气,以眼神向石玉表达不满。
石玉攥了下手,拇指在她掌心轻轻扫过,眼睛里的笑像是在问:开心么?
唐辛回他一眼,开心,也不那么开心。
不是因为他们仨逗她,而是有些舍不得,明明她的儿子还那么小,却要去上学了。
再看石墨和石砚,有模有样地跟着孟怀宽,处处都新奇,开心又期待。
她试着去发现另外的情绪,没有,没有胆怯,没有畏惧,就连因为欢快而晃动起来的头发丝都在表达着喜悦。
那就去吧。
她的儿子长大了,要适应崭新的环境,还有新同学。
如果真的那么像石玉,肯定没问题的,她甚至想到了游刃有余这个词。
正想着,脚步突然停了。
问题来了。
她的儿子被问住了。
隔着两三米远的距离,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在聊天。
各自的父母都站在不远处,谁也没有上前。
唐辛听着,心里感叹着,要上小学的孩子果然和幼儿园时不一样。以前在外面玩的时候,不相识的小朋友的开场白通常是:我可以和你一起玩么?
现在却是:你好,我叫石墨。
这还是石墨在这里现学的。
然后就是更深入的自报家门,比如我住在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
石墨不知道地址,孟怀宽帮他答了,石墨就记住了,后面再有小朋友问时自若作答。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比如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石墨说:“我妈妈是设计师,会设计特别漂亮的衣服,还会做香水。”
对面的女孩子眼睛都亮了,“你妈妈真厉害,那你爸爸呢?是做什么的?”
石墨不知道怎么形容,努力回忆在上京那栋大楼里听到过的称呼,想了又想自行否定,总不能说我爸爸是石先生吧,就在这时突然想起在楼下擦身而过时听到过的答案,镇定回道:“我爸爸是大老板。”
女孩子跟了句:“我爸爸也是大老板。”
然后就听见好几声,就跟楼道里的回声似的。
回声里缓缓响起一道不同的声音:“我爸爸是厅长。”
突然,安静下来。
孩子们听不懂,又不肯露怯,相继夸赞起来:“真厉害。”
石墨悄悄问孟怀宽:“厅长是什么?”
孟怀宽把耳朵咬回去,“国家干部。”
石墨又问:“国家干部是什么?”
“人民公仆。”
石墨懂了,“噢”了下说:“我爷爷也是,姥爷也是。”
孟怀宽点头,“我姑姥爷也是。”
石墨一愣,反应过来怀宽的姑姥爷就是他爷爷,嘿嘿笑起来。
这时石砚突然出声:“厅长厉害,还是爷爷姥爷厉害?”
声音挺大。
话音一落,又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