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究竟什么人?!”一交手项风尘就意识到了不对劲,这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风水行当的人,就是个普通伙计,而且脑子貌似还不怎么好。
“谁派你来的?”纳兰朔低声质问。
此人身体有残疾,只要开口说话必定口歪眼斜,嘴角淌出涎水,说都说不利索,经过纳兰朔的一番盘问,总算大概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此人是受说书人的指使,让他将脸涂黑,脚下的步伐也是说书人教的,还与他约定,这两天会有人来找他,无论来多少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人就要给他5个铜板的赏钱。
此外驼背伙计还透露出一条消息,说书人让他时不时走出酒楼大门透口气,也不用太久,就在门外站一会就成,然后再回来。
“他们在酒楼外还有同伙。”纳兰朔立即反应过来,望向项风尘催促,“我继续审他,你去外面瞧瞧,能找到那个同伙最好,找不到就先把说书的那个老家伙控制住。”
项风尘也不废话,转身就走,直奔酒楼大门。
坐在台下的杨逍盯紧说书老人,此人很不一般,所讲述的所谓“忠门十二将”的故事影射的就是曾发生在伯爵府的真实血案,而在古语中,“侯”通“何”,所谓的何家,也就是侯家,说的就是“忠义侯”这位老侯爷。
同时他更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他有种感觉,那里面藏着他想要的真相,深夜哭泣的“何夫人”不过是个引子。
走出酒楼大门的项风尘一无所获,想来即便有同伙,也早就跑掉了,不过好在说书老人还在。
根本等不及下半场开始,项风尘找来伙计,从怀里摸出一大块碎银子,在伙计耳边低语几句,收了银子的伙计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将事情办好。
等伙计离开后,项风尘走来杨逍身边坐下,用最快的速度将事情的经过简略讲了一遍,他给伙计银子是想请说书老人移步一叙,至少他是这么和伙计说的,反正现在他们已经暴露了,手段即便激进一些也无妨。
收了银子的伙计来到戏台上,凑到说书老人耳边,说了几句话,并往他手里塞了一叠铜板,杨逍项风尘盯紧说书老人的脸,观察他的微表情变化,果然,说书老人好似早有准备似得,一点也不意外,收下铜板后略微一点头,就在伙计的搀扶下离开了。
完全不顾台下顾客的叫骂,伙计扶着说书老人,走下戏台,来到楼梯向上走,杨逍项风尘二人立刻跟上。
外面的同伙已经跑了,杨逍项风尘绝对不会让说书老人再脱离他们的视线,来到二层一个僻静的雅间,说书老人刚进去,杨逍二人就堵住了门口。
项风尘递给伙计一个眼神后,伙计立刻识趣的往外走,门外项风尘伸手拦住他,再次取出一小块碎银子,同时交代:“不要让任何人上楼,楼下那些客人的茶钱算我的。”
“得嘞,爷您请着!”伙计哪里见过这么阔气的客人,双眼冒光,恨不得跪下磕几个头,当即表态:“爷您放一万个心,今个就是我们掌柜的来了,我也不让他上来!”
伙计拿了银子立即离开,房内只剩下杨逍项风尘,以及大大咧咧坐在主位上,一脸傲娇的说书老人。
“老先生,贸然请您上楼一叙,还请勿怪。”也不管此人是不是瞎子,项风尘的礼数做的很足,拱手客气问:“还未请教老先生名讳。”
“不才,姓姬,单名一个如字。”说书老人用手轻轻敲了敲桌面,派头十足。
“姬老先生,您这出旷古新戏真是不错,还未请教这出新戏是从何处而来?”项风尘和气问。
“这个我有些记不清了。”说书老人将手摊开,放在桌上,轻轻抖动着。
“您别急,仔细想想。”项风尘很懂事的走上前,将一块碎银子放在说书老人的手中。
“想起来了。”下一秒,老人枯瘦的手指攥紧银子,哆哆嗦嗦的朝怀里塞,“是一个人讲给我的,当然,他的故事粗糙的多,这忠门十二将之所以能博得满堂彩,还是我日夜不休,加以修改润色的功劳。”
“那是个什么人?”杨逍追问。
“外乡人。”老人随口答道。
“什么样的外乡人?有什么特征?”杨逍在脑海中不断临摹此人的身份信息,“口音,或是习惯,你能记住什么就请告诉我们什么。”
“让我想想。”老人说完后就静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足足过了2分钟,杨逍忍不住了,“老先生,您想到了吗,这对我们很重要。”
闻言说书老人忽然笑了,一只手搭在桌上,看似随意的伸展开,“抱歉,人老了,记性就差,嘿,刚才一不小心打了个盹,没耽误二位客官的事情吧?”
“没有。”项风尘再次奉上一块碎银子,比之前那块要够分量许多,“姬老先生,您慢慢想,我们等着就好。”
“哎呦,你看,我这一下就记起来了。”收了银子的老人一拍脑袋,露出恍然的神色。
“那是个外地人,口音有些生硬,有点小才气,虽说比不得我,可也远比寻常人强上许多,要是能一心醉心于书海,怕是也能考取一番功名,可惜与我一样,生不逢时”说书老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大都是吹捧自己的废话,值得杨逍二人留意的信息少之又少,这也让杨逍积压已久的火气腾的一下烧了起来。
“老人家,那个外地人是我们的朋友,您能说的详细些吗?”项风尘也强压着性子,好言相劝,“你们是在哪里见的面,都说了些什么,实不相瞒,刚才我们已经见了酒楼的驼背伙计,他说是您让他演的戏,还说好处也是您答应给的。”
“哦?”啪的一声,说书老人打开折扇,轻轻摇着,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那叫一个悠然自得,“有这种事?”
“我尼玛”杨逍直接站起身,夺过老家伙的折扇撕成两半,随后一把揪起老家伙的脸皮,用力向外拉。
“痛!痛痛!!”说书老人被这一下搞得措手不及,高人气息全无,“快快住手!”
“老棺材瓤子,给你脸不要脸啊!!”杨逍伸手扯开老人的衣服,将里面的银子和铜板都掏了出来,一个铜板也没留,随后将他丢回椅子上,“现在,我问一句你说一句,不然打死你!”
经过这么一遭,说书老人老实多了,杨逍深吸一口气看向项风尘,抱怨道:“我说你和他废什么话啊?”
“下次听你的。”项风尘也不含糊,问话之前先给了说书老人一个下马威。
后面的事情出奇的顺利,说书老人非常配合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这所谓的“忠门十二将”的故事完全就是那个神秘的外乡人讲给他的,并给了他银子,让他在酒楼当众说这段,还专门交代他,让他找一个扮丑角,按他说的做。
简而言之,驼背伙计是说书老人找的,而老人完全在按照那个神秘外乡人所交代的行事。
可惜的是,对于这个外乡人,老人所知极其有限,那人是在三天前的夜里,老人回家的路上撞见的,他完全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才答应的,并且这故事一听就是个好故事,白拿银子不说,还白得一个便宜故事,这好事哪里找去。
可在杨逍帮助老人回忆的过程中,老人还是很给力的回忆起了一些细节,首先,那人身上有些异味,不仅仅是臭,还有隐隐约约的血腥味,很可能是受了伤。
另外,他应该只有一条手臂,因为他去摸银子的时候,摸到了一个空袖口。
这两点立即就帮助杨逍锁定了神秘人的身份,就是昨天救了方舟的那个老乞丐。
“他也是个瞎子。”杨逍在尽量确认。
“不,绝对不是。”说书人很肯定的摇头,带着恳求的声音说道:“二位二位爷,你们相信我,他是个外乡人,不可能瞎了一双招子在街上闲逛,再说了,既然是瞎子,又怎么会认出我?”
杨逍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土地庙中那个老乞丐的身影,看来昨日是打了眼了,没认出这尊真佛。
可令杨逍想不明白的是,明明通缉令上的画像与老乞丐一点也不像,难不成这伙“乱党”还有同伙?
“故事还有下半场,你给我们说一遍,快点!”找到了对付说书人窍门的项风尘也不再好脾气,威胁道。
“众客官莫急,咱们书接上文,话说”
“啪!”
本就心烦的项风尘抬手就是一巴掌,“少他娘的废话,给我挑重要的说!”
“这下一出戏叫狸猫换太子,这何老爷并非无情无义之人,相反,正是大豪侠,他是用自己小儿子的命换下了这伙盗匪少主的命,这一切都是他与另十一位护卫的计划。”
“包括最后所有人的死,只有这样,才能将戏演的像,演的真,为了不漏出破绽,又一把火将换上了少主衣裳的小儿子活活烧死,这才瞒天过海,骗过了另一伙盗匪。”说书人一股脑的将这些全都讲了出来,没有任何磕绊。
其实在听到“何老爷”的夫人深夜哭泣时,杨逍就隐约猜到了这个结果,现在终于确认了。
将故事中的结局引申出来,也就是说老侯爷并没有背叛旧主,他用自己的小儿子换下了年岁相仿的九皇子,也因此功绩,受封忠义侯,也因此受到万人唾骂,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与此同时,那位府上老祖宗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之前的种种怪象也都有了解释。
难怪要以帝王礼待之,无惧僭越之罪,作为前朝先帝的独苗,一旦扭转战局,反败为胜,那他就是新帝,就是万万人之上的皇上!
可那毕竟是前朝,放在如今,伯爵府的这些人就是妥妥的乱党,一旦被发现,满门抄斩都是轻的。
“他有说哪里能找到他吗?”项风尘追问。
“这个”说书老人犹豫了。
“我尼玛”杨逍站起身。
“别别别”说书老人吓得一个哆嗦,连忙摆手求饶,“少侠别动粗,他没和我说这个,但他他最后与我说了两句话,让我让我一定记住,我也不知道原因。”
“什么话?”
“阴天阴雨阴时处,仙官庙前断是非。”说书老人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生怕错了一个字,又要遭受无妄之灾。
“就这些?”
“没了,就这些,真的。”
望着说书老人可怜兮兮的模样,杨逍认为他应该是没说假话,在品味着这两句话后,项风尘貌似也参透了其中的玄妙,起身就要离开,离开前还不忘嘱咐说书老人将嘴闭严,同时还留下一块银子在桌上。
走出屋子后,二人找到纳兰朔与守在后巷的蒋青鸾,就离开了这春和楼,在路上快速将说书人交代的情报说了一遍。
“那两句话有什么玄机?”杨逍低声问。
“阴天阴雨阴时,是卦象中极为难遇的三阴天,又叫大黑天,这位前辈是指点我们在三阴天布褂,就用那块神龟甲。”项风尘低声解释。
“能占卜出什么?”蒋青鸾问。
“不知道。”项风尘直白回答。
“那往后的日子里有三阴天吗?”杨逍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项风尘刚说,这样的天气不好遇。
“没有。”项风尘摇头,“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创造机会,三阴天只是一种意象,一处难得的聚阴地,不必拘泥于时辰天气,只要找到一处足够阴的地方,就可以布褂。”
“那处水井?”杨逍提出建议。
“不行,别说那里已经被镇压了,就是没有,也不够,远远不够。”项风尘摇头。
“看来只有那个地方了,我们要去找伯爵府的老祖宗。”纳兰朔深吸一口气。
“而且只能深夜去。”项风尘低声补充。
“谁派你来的?”纳兰朔低声质问。
此人身体有残疾,只要开口说话必定口歪眼斜,嘴角淌出涎水,说都说不利索,经过纳兰朔的一番盘问,总算大概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此人是受说书人的指使,让他将脸涂黑,脚下的步伐也是说书人教的,还与他约定,这两天会有人来找他,无论来多少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人就要给他5个铜板的赏钱。
此外驼背伙计还透露出一条消息,说书人让他时不时走出酒楼大门透口气,也不用太久,就在门外站一会就成,然后再回来。
“他们在酒楼外还有同伙。”纳兰朔立即反应过来,望向项风尘催促,“我继续审他,你去外面瞧瞧,能找到那个同伙最好,找不到就先把说书的那个老家伙控制住。”
项风尘也不废话,转身就走,直奔酒楼大门。
坐在台下的杨逍盯紧说书老人,此人很不一般,所讲述的所谓“忠门十二将”的故事影射的就是曾发生在伯爵府的真实血案,而在古语中,“侯”通“何”,所谓的何家,也就是侯家,说的就是“忠义侯”这位老侯爷。
同时他更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他有种感觉,那里面藏着他想要的真相,深夜哭泣的“何夫人”不过是个引子。
走出酒楼大门的项风尘一无所获,想来即便有同伙,也早就跑掉了,不过好在说书老人还在。
根本等不及下半场开始,项风尘找来伙计,从怀里摸出一大块碎银子,在伙计耳边低语几句,收了银子的伙计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将事情办好。
等伙计离开后,项风尘走来杨逍身边坐下,用最快的速度将事情的经过简略讲了一遍,他给伙计银子是想请说书老人移步一叙,至少他是这么和伙计说的,反正现在他们已经暴露了,手段即便激进一些也无妨。
收了银子的伙计来到戏台上,凑到说书老人耳边,说了几句话,并往他手里塞了一叠铜板,杨逍项风尘盯紧说书老人的脸,观察他的微表情变化,果然,说书老人好似早有准备似得,一点也不意外,收下铜板后略微一点头,就在伙计的搀扶下离开了。
完全不顾台下顾客的叫骂,伙计扶着说书老人,走下戏台,来到楼梯向上走,杨逍项风尘二人立刻跟上。
外面的同伙已经跑了,杨逍项风尘绝对不会让说书老人再脱离他们的视线,来到二层一个僻静的雅间,说书老人刚进去,杨逍二人就堵住了门口。
项风尘递给伙计一个眼神后,伙计立刻识趣的往外走,门外项风尘伸手拦住他,再次取出一小块碎银子,同时交代:“不要让任何人上楼,楼下那些客人的茶钱算我的。”
“得嘞,爷您请着!”伙计哪里见过这么阔气的客人,双眼冒光,恨不得跪下磕几个头,当即表态:“爷您放一万个心,今个就是我们掌柜的来了,我也不让他上来!”
伙计拿了银子立即离开,房内只剩下杨逍项风尘,以及大大咧咧坐在主位上,一脸傲娇的说书老人。
“老先生,贸然请您上楼一叙,还请勿怪。”也不管此人是不是瞎子,项风尘的礼数做的很足,拱手客气问:“还未请教老先生名讳。”
“不才,姓姬,单名一个如字。”说书老人用手轻轻敲了敲桌面,派头十足。
“姬老先生,您这出旷古新戏真是不错,还未请教这出新戏是从何处而来?”项风尘和气问。
“这个我有些记不清了。”说书老人将手摊开,放在桌上,轻轻抖动着。
“您别急,仔细想想。”项风尘很懂事的走上前,将一块碎银子放在说书老人的手中。
“想起来了。”下一秒,老人枯瘦的手指攥紧银子,哆哆嗦嗦的朝怀里塞,“是一个人讲给我的,当然,他的故事粗糙的多,这忠门十二将之所以能博得满堂彩,还是我日夜不休,加以修改润色的功劳。”
“那是个什么人?”杨逍追问。
“外乡人。”老人随口答道。
“什么样的外乡人?有什么特征?”杨逍在脑海中不断临摹此人的身份信息,“口音,或是习惯,你能记住什么就请告诉我们什么。”
“让我想想。”老人说完后就静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足足过了2分钟,杨逍忍不住了,“老先生,您想到了吗,这对我们很重要。”
闻言说书老人忽然笑了,一只手搭在桌上,看似随意的伸展开,“抱歉,人老了,记性就差,嘿,刚才一不小心打了个盹,没耽误二位客官的事情吧?”
“没有。”项风尘再次奉上一块碎银子,比之前那块要够分量许多,“姬老先生,您慢慢想,我们等着就好。”
“哎呦,你看,我这一下就记起来了。”收了银子的老人一拍脑袋,露出恍然的神色。
“那是个外地人,口音有些生硬,有点小才气,虽说比不得我,可也远比寻常人强上许多,要是能一心醉心于书海,怕是也能考取一番功名,可惜与我一样,生不逢时”说书老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大都是吹捧自己的废话,值得杨逍二人留意的信息少之又少,这也让杨逍积压已久的火气腾的一下烧了起来。
“老人家,那个外地人是我们的朋友,您能说的详细些吗?”项风尘也强压着性子,好言相劝,“你们是在哪里见的面,都说了些什么,实不相瞒,刚才我们已经见了酒楼的驼背伙计,他说是您让他演的戏,还说好处也是您答应给的。”
“哦?”啪的一声,说书老人打开折扇,轻轻摇着,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那叫一个悠然自得,“有这种事?”
“我尼玛”杨逍直接站起身,夺过老家伙的折扇撕成两半,随后一把揪起老家伙的脸皮,用力向外拉。
“痛!痛痛!!”说书老人被这一下搞得措手不及,高人气息全无,“快快住手!”
“老棺材瓤子,给你脸不要脸啊!!”杨逍伸手扯开老人的衣服,将里面的银子和铜板都掏了出来,一个铜板也没留,随后将他丢回椅子上,“现在,我问一句你说一句,不然打死你!”
经过这么一遭,说书老人老实多了,杨逍深吸一口气看向项风尘,抱怨道:“我说你和他废什么话啊?”
“下次听你的。”项风尘也不含糊,问话之前先给了说书老人一个下马威。
后面的事情出奇的顺利,说书老人非常配合的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这所谓的“忠门十二将”的故事完全就是那个神秘的外乡人讲给他的,并给了他银子,让他在酒楼当众说这段,还专门交代他,让他找一个扮丑角,按他说的做。
简而言之,驼背伙计是说书老人找的,而老人完全在按照那个神秘外乡人所交代的行事。
可惜的是,对于这个外乡人,老人所知极其有限,那人是在三天前的夜里,老人回家的路上撞见的,他完全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才答应的,并且这故事一听就是个好故事,白拿银子不说,还白得一个便宜故事,这好事哪里找去。
可在杨逍帮助老人回忆的过程中,老人还是很给力的回忆起了一些细节,首先,那人身上有些异味,不仅仅是臭,还有隐隐约约的血腥味,很可能是受了伤。
另外,他应该只有一条手臂,因为他去摸银子的时候,摸到了一个空袖口。
这两点立即就帮助杨逍锁定了神秘人的身份,就是昨天救了方舟的那个老乞丐。
“他也是个瞎子。”杨逍在尽量确认。
“不,绝对不是。”说书人很肯定的摇头,带着恳求的声音说道:“二位二位爷,你们相信我,他是个外乡人,不可能瞎了一双招子在街上闲逛,再说了,既然是瞎子,又怎么会认出我?”
杨逍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土地庙中那个老乞丐的身影,看来昨日是打了眼了,没认出这尊真佛。
可令杨逍想不明白的是,明明通缉令上的画像与老乞丐一点也不像,难不成这伙“乱党”还有同伙?
“故事还有下半场,你给我们说一遍,快点!”找到了对付说书人窍门的项风尘也不再好脾气,威胁道。
“众客官莫急,咱们书接上文,话说”
“啪!”
本就心烦的项风尘抬手就是一巴掌,“少他娘的废话,给我挑重要的说!”
“这下一出戏叫狸猫换太子,这何老爷并非无情无义之人,相反,正是大豪侠,他是用自己小儿子的命换下了这伙盗匪少主的命,这一切都是他与另十一位护卫的计划。”
“包括最后所有人的死,只有这样,才能将戏演的像,演的真,为了不漏出破绽,又一把火将换上了少主衣裳的小儿子活活烧死,这才瞒天过海,骗过了另一伙盗匪。”说书人一股脑的将这些全都讲了出来,没有任何磕绊。
其实在听到“何老爷”的夫人深夜哭泣时,杨逍就隐约猜到了这个结果,现在终于确认了。
将故事中的结局引申出来,也就是说老侯爷并没有背叛旧主,他用自己的小儿子换下了年岁相仿的九皇子,也因此功绩,受封忠义侯,也因此受到万人唾骂,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与此同时,那位府上老祖宗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之前的种种怪象也都有了解释。
难怪要以帝王礼待之,无惧僭越之罪,作为前朝先帝的独苗,一旦扭转战局,反败为胜,那他就是新帝,就是万万人之上的皇上!
可那毕竟是前朝,放在如今,伯爵府的这些人就是妥妥的乱党,一旦被发现,满门抄斩都是轻的。
“他有说哪里能找到他吗?”项风尘追问。
“这个”说书老人犹豫了。
“我尼玛”杨逍站起身。
“别别别”说书老人吓得一个哆嗦,连忙摆手求饶,“少侠别动粗,他没和我说这个,但他他最后与我说了两句话,让我让我一定记住,我也不知道原因。”
“什么话?”
“阴天阴雨阴时处,仙官庙前断是非。”说书老人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生怕错了一个字,又要遭受无妄之灾。
“就这些?”
“没了,就这些,真的。”
望着说书老人可怜兮兮的模样,杨逍认为他应该是没说假话,在品味着这两句话后,项风尘貌似也参透了其中的玄妙,起身就要离开,离开前还不忘嘱咐说书老人将嘴闭严,同时还留下一块银子在桌上。
走出屋子后,二人找到纳兰朔与守在后巷的蒋青鸾,就离开了这春和楼,在路上快速将说书人交代的情报说了一遍。
“那两句话有什么玄机?”杨逍低声问。
“阴天阴雨阴时,是卦象中极为难遇的三阴天,又叫大黑天,这位前辈是指点我们在三阴天布褂,就用那块神龟甲。”项风尘低声解释。
“能占卜出什么?”蒋青鸾问。
“不知道。”项风尘直白回答。
“那往后的日子里有三阴天吗?”杨逍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项风尘刚说,这样的天气不好遇。
“没有。”项风尘摇头,“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创造机会,三阴天只是一种意象,一处难得的聚阴地,不必拘泥于时辰天气,只要找到一处足够阴的地方,就可以布褂。”
“那处水井?”杨逍提出建议。
“不行,别说那里已经被镇压了,就是没有,也不够,远远不够。”项风尘摇头。
“看来只有那个地方了,我们要去找伯爵府的老祖宗。”纳兰朔深吸一口气。
“而且只能深夜去。”项风尘低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