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年月,金陵气象工作隶属军事部门管理,具体管理单位是君区气象科。

  但是具体业务却由地方气象局管理。

  在确定小型气象站达到验收标准的当天下午,李爱国便向君区气象科和当地气象局提交了验收报告。

  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几辆嘎斯吉普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呼啸而来。

  等吉普车停稳,气象科卓科长带着地方气象局技术科科长和几位气象局的专家走下车。

  现场围了不少人,有双拢公社的社员、领导,还有天文台参与项目的同志,以及黄教授。

  黄教授见气象科的同志来了,环视一圈没看到李爱国的身影,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迎了上来。

  “欢迎领导前来视察。”

  卓科长跟黄教授是老相识了,打趣道:“老黄,你们速度够快的啊。”

  “这都是上级领导有方。”

  “这,这设备也太简陋了,能有用处吗?”此时地方气象局的技术科长皱起了眉头。

  黄教授跟此人也是老相识了。

  “爱国同志计算过,精准度应该是足够了。”

  “气象工作是重中之重,不能仅靠估量就确定是不是合格,那是对气象工作的不重视,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漠视,是对上级的敷衍。”

  黄教授本身只是客气一句,结果引来了技术科科长的一顿炮轰。

  最开始的时候黄教授还没反应过来,等看到几个地方上的同志脸色都不好看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小型气象站计划提交到科学院后,科学院考虑到气象工作管辖的复杂性,分别跟君区和金陵地方气象局进行了沟通。

  一听说要在自家地盘里建造至少二十座小型气象站,地方气象局就感觉不对劲儿。

  一般来说建造的权力归他们,这一个外来的人绕过他们搞这么大阵仗算怎么回事。

  到时候气象网建成,所有气象站和人员都归属独立的部门,他们地方气象站只能喝稀汤了。

  地方气象局找到君区气象科,希望气象科出面把项目协调过来。

  只是君区气象科并不愿意插手。

  地方气象局知道这次可能碰到钉子了,于是退而求其次,也提出了一个小型气象站的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中,小型气象站内各项设备齐备,配备五名专职气象员,远比李爱国鼓捣出的小型气象站要先进。

  地方气象局原本打算拿到小型气象站的建造权,再想办法把控制权拿过来。

  谁承想,上面竟然选择了李爱国和天文台采取的方案。

  现在到了验收环节,人家心里憋屈,自然没有好脸色了。

  卓科长也看出了端倪,笑着打圆场:“我看着挺不错,能用最少的资金,建造出最好的气象站,爱国同志和天文台的同志已经尽力了。”

  “如果精度不够,那那些钱和物资全都打水漂了。”技术科科长此时已经转了一圈,心中有了底气,压根不打算让步。

  “是啊。”

  “搞气象跟搞天文不同。”

  “天上的星星看错了,也不会掉下来,天气预报要是不准确,可是会出大事的。”

  “就是啊。”

  地方上的几个专家也跟着附和。

  黄教授一个老学究哪见过这场面,着急得额头上冒出来汗水:“我们这个设备,全都是经过李爱国同志重新设计过的,跟一般的设备”

  “哎吆!”

  他话音未落,旁边就传来一声哎吆。

  原来是技术科科长去研究风速计,冒然打开了箱板。

  在老式风速计中,箱板内部没有齿轮,为了提高风速计的灵敏性,李爱国特意加装了一套辅助齿轮系统。

  技术科科长的手指头直接按在了齿轮上,齿轮转动手指头被夹住了。

  惨叫连连,惨叫连连。

  黄教授的脸都吓白了,卓科长的脸色也不好看,几个地方专家更是面带愤怒了。

  “开箱子之前,应该先戴上手套,避免手上的污渍沾在齿轮上。”这时候,旁边传来一道声音,黄教授抬头看去,看到是李爱国,他顿时松口气。

  技术科科长此时疼得脸色涨红:“我们的设备里都是没有齿轮的,你们加装了齿轮,还怎么进行检修。”

  李爱国走上前,踩下风速计下的踏板,齿轮瞬间分开来。

  “我们有一套标准的检修流程,每个值班员都要进行考核。”

  在检查设备前,搞清楚设备的内部构造和使用方法,是最基础的要求了。

  技术科科长抽出手指头,指头已经被夹得鲜血淋漓,却只能咬着牙说道:“是我不清楚流程导致的。”

  卓科长见此状况,心中暗笑。

  “快,送医院。”

  “不用了,没什么大碍,咱们别耽误了工作。”技术科科长此时脸色有些发青。

  要是真送到医院里。

  这事儿传扬出去,要不了多久整个气象系统就会知道一个技术科科长连气象设备都无法使用,丢人现眼啊,丢人现眼。

  “既然技术科科长决定带伤工作,咱们就开始验收吧。”卓科长苦笑着摇摇头,冲着那帮地方上的专家招招手:“你们可以开始了。”

  此时那帮专家却站在那里不动。

  刚才技术科科长一不小心就中了招,谁知道这些设备里面是不是也更改了,是不是也藏了暗器。

  卓科长无奈:“爱国同志,您是不是派人演示一下。”

  “水队长,你来带着几位专家,挨个操作设备。”李爱国见此状况喊来了水队长。

  “诶!”

  水队长快步跑了过来,先是打开了聚焦式日照计。

  “这日照计的记录槽怎么也带了齿轮。”

  “还连了马达。”

  “诶,这里还有个闹钟是闹钟吗?”

  几个专家这次谁也不敢伸手去检查了,齐齐扭头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冲着水队长点点头:“值班员同志,你解释一下。”

  水队长挺起腰杆子:“这是自适应调焦机构,通过电机驱动透镜,能够根据太阳的赤纬角自动调整,避免人工更换更换纸槽的操作失误。”

  “这也没啥了不起的。”搞明白原理后,一个专家摇摇头。

  “闭嘴!”卓科长没好气的喝道:“这种机构可以自动运作,在避免失误的同时,还能节省人力。”

  那几个地方专家吞咽口水。

  “这玩意确实挺先进哈,还验收吗?”

  “怎么验收?用得着验收吗?”

  “也是哈”

  技术科科长捂住手指头,此时脸有些绿了。

  “咱们去验收一下称重式雨雪量计吧。”

  雨雪量计其实就是一个量杯。

  下雨之后,根据量杯的刻度做记录就可以了,然后值班员把降雨量记录在本子上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我就不相信你还能改进?

  “窝艹,这是个啥玩意?”等看到雨雪量计的时候,技术科科长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原本的量杯现在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容器。

  容器的外面有“凸”字型外壳,下面还有两个水槽,看样子是可以直接把水排出去。

  这次没等李爱国吩咐,水队长就开始骄傲的解释道:“这种外壳是可旋转导流设计,能够减少强风引起的称重波动。“

  “下面加装了分级排水设备,可以避免满量程排水造成的测量中断,同时还能合降水趋势预测动态调整排水阈值。”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专家还听得懂,等听到后面就听不明白了。

  就一个量杯就能解决的事情,又被玩出花了!

  只是这次他们已经不敢再提出疑问了,毕竟看不懂,还怎么提。

  ‘噗嗤’旁边的那些社员们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这些专家原来也是门外汉啊,当场就笑出声来。

  卓科长听到地方气象站被群众嗤笑,立刻对技术科科长说道:“技术科科长,这就是你们地方技术科现在的业务水平?

  还抱着几十年前的旧设备过日子,仿制老毛子的样品做?让我们如何放心把工作交给你们?”

  技术科科长也被这帮专家气死了,我已经放弃了,你们刚才多少嘴啊,

  那几个专家看到情况不对,还嘴硬的说道:“我们的设备用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问题,没有必要搞得这么花里花哨的。”

  “闭嘴!”

  此时就连技术科科长再也忍不住了。

  技术科科长虽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改进后的设备无论精准度还是方便程度都远超老设备,技术含量极高。

  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要是一味耍赖,那连最后的脸面都丢掉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