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 第2229章 李慎的初步计划

小说:贞观小闲王 作者:悟途 更新时间:2025-07-20 09:38:1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既然是想要同化蛮夷,自然是越快越好,孩童的教育是重点,但大人也不能放下。

  李慎觉得孩童大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王爷的意思是大人也可以入学?”麴智平听后疑惑的问道。

  大人入学会不会晚了一点,而且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来学习。

  现在大家可以说唐话就已经不错了,哪有时间学习文字什么的。

  李慎却是点点头:

  “不错,大人也要学,不过并非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你们自己。”

  “这个....敢问纪王殿下此话怎讲?”什么叫为了我们自己?难道他们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去科举不成?

  李慎不慌不忙的靠在座椅上,翘起了二郎腿。

  “麴太守,实不相瞒,我纪王府今后会在这个地方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

  不单单是西州,还包括整个安西,甚至会延伸到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这也小国。

  所以需要的人手会很多。

  从关内调派人手太过麻烦,本王已经考虑过了,从西州这里招募人手。

  但前提是要读过书,认识字的,脑筋要灵活的。

  先从纪王府的工坊入手,本王打算开办夜校,晚上让工匠过来读书识字,

  认识千字以上的,工钱涨三成,认识三千字以上的,工钱涨五成,精通明算,熟读经史典籍者,

  升工长,并作为下一个管事培养,工钱翻倍。

  无论男女,只要能为本王所用,本王从不吝啬钱财。”

  李慎打算在这里搞一个精英储备计划,就跟长安城一样。

  长安城也有类似的计划,不过选拔上要比这个严格多了,是一个干部储备计划,

  王洪福会从基层选拔出精英,放在身边进行培养,一来可以考察他们的办事能力和水平。

  二来也可以让他轻松很多。

  待纪王府缺少掌柜时,便可以将里面出类拔萃的人派遣下去。刚刚那徐金元就是如此。

  西北太过遥远,长安城开远门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由虞世南写了一句话——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怕去安西不过才九千九百里,还不到万里之遥。

  虽然这证明了大唐的底气,可也同样说明了路途的遥远。

  若是李慎想要继续往西发展,一路向西。

  那就超过了万里,从中原调拨人手不太划算,路途遥远不说,还让人家背井离乡,回趟家都要走几个月时间。

  一来一回半年过去了。

  正因为如此,李慎才觉得还是用当地人比较好。

  麴智平眼中有着激动之色,能够成为纪王府的掌柜,那可要比他这个太守要强多了。

  他这个太守说实话,唐人官员还真就没有几个看得起他的,就连郭孝恪议事都不通知他,

  麴智平也能够理解,大唐人傲气,看不起他们这些蛮夷。

  但若是成了纪王府的掌柜,别说是普通人,就连大唐的官员也得礼让三分。

  虽然你是遗民,但背后站着的却是纪王,试问这里的官员包括郭孝恪在内,谁能惹得起纪王。

  “多谢纪王殿下照拂,纪王殿下深谋远虑,让人着实佩服。

  殿下对我部族的恩德,我等铭记在心,他日若有差遣,必当全力以赴。”

  麴智平深施一礼,只要部落能够上了纪王府的船,从今以后便不会被欺负,

  背靠纪王府,他们的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行了,你也不必这般客气,这本就是双赢的事情,为本王办事,本王自然是不会亏待你们。

  本王虽然成不得好人,但对自己人从来都不会吝啬。

  对了,本王还有一件事。”李慎话锋一转。

  “请纪王殿下吩咐。”

  李慎调整了一下姿势,开口道:

  “本王还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庄子,你也看到了,这里还有大片的荒地没有开垦,

  放在这里也是浪费了。

  这可都是良田,无论种什么都要比其他地方好。

  所以本王准备让人开垦出来种植,若是种植粮食,朝廷手一成税收。

  若是种植棉花,便跟以前一样,四十税一。

  而且在我这里,可免征调徭役,你回去之后帮本王跟你们族里百姓说一声,

  若是有人想要过来,便直接过来就好。”

  这里的百姓税收跟管理的大唐百姓不同,不适用租佣调,因为他们没有手艺制作绢帛和麻布,

  也就是在打仗的时候才会被征调徭役,一般时候还没有这个。

  所以,李慎才会说粮食收一成税,来抵租佣调,关内都是四十税一。

  不过就算是十税一,对于他们这些遗民来说也是一件喜事。

  “王爷放心,下官回去之后就跟他们说。”

  麴智平连忙答应,不过他内心还有些抗拒的,要是把部落里的人都弄到这里,

  他这个太守不就成了空壳子了么?

  只是纪王说话,他不敢不从。

  李慎也知道不会太容易,人家在其他地方还可以放牧,在这里若是定居了,就少了一项收入来源。

  但对于大唐来说,想要治理住这些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定居。

  有了财产他们才会流连,才不愿意出去打仗。

  慢慢来吧,李慎心中叹息。

  “还有最后一件事,既然本王要修学院,那便需要人手,你回去后询问一下谁愿意过来干活。

  反正棉花都已经收完了,已经入秋,也没什么事情做。

  若是有人愿意过来赚点钱的,就让他们过来干几个月。

  每个月给三百文,包吃包住。”

  李慎说出了最后的一件事情,修建学校还是找本地人干活方便一些,而大工匠从关内调集就可以。

  麴智平对这个倒是觉得挺好,族里的百姓可以多赚钱,自然能过的好一些。

  “是,下官回去后便告知百姓,相信应该会有不少人过来的。”

  “行了,那本王就没有什么事情了,还是老规矩,你是要钱还是要物资都可以。

  待会我会让人清点数目,然后将价格告诉你,你自己决定就好。”

  这里现在还没有大掌柜,这种小事只能李慎亲自来,其他工坊不过是管事而已,各管一摊。

  (目前的状态,40岁的年纪,60岁的身体,10岁的经济,3岁的智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贞观小闲王,贞观小闲王最新章节,贞观小闲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