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长威伯。”
林夕再度进了书房,蒋庆之拿着药烟抖抖烟灰,“可是忘了什么?”
林夕抬头,见蒋庆之眸色深邃,心中再无疑虑,“忘了初衷。”
“为何为官?这个问题太宽泛,人皆有私心,我也并非是那等有洁癖之人。宦海无涯,坑多路险,寻找依靠也是人之常情。可本伯这里不收私心太重之辈。”
蒋庆之用药烟指指林夕。“你被周望压制许久,徐阶沦为落水狗无法给予你援手,你便想投靠本伯,心中定然还有利用本伯之意,你在期待什么?”
林夕在那点漆般的深邃双眸注视下,心中一颤,那一直被压制着的念头就涌了出来。
我在期待什么?
“你骨子里不喜墨家,不喜本伯对儒家的态度。迫于现实不得不向本伯低头。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处处别扭。”
是这样吗?
没错,就是这样!
林夕心头巨震,“本官……”
“本伯曾说过,墨家,来去自由。”蒋庆之吸了口药烟,“我不介意抱着名利心来投的官员,却在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二心。”
——进了我蒋氏门下,你可以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为了升官发财,但就是不能玩骑墙。
“陆炳,徐阶皆擅长骑墙,如今是什么下场?”蒋庆之淡淡的道:“本伯给了你两次机会。事不过三。”
徐渭在旁说:“今日林巡抚若是不来……”
那以后就不用来了。
“你既然来了,必然是有了决断,不过不着急。”蒋庆之说:“且回去仔细想想本伯的这番话。扪心自问自己想要什么。莫要违心。去吧!”
巡抚的值房很宽敞,幕僚正在整理文书,见林夕进来,便说:“周望那边方才令人来说,有人在下面闹事,和去查验田地的小吏打了起来,重伤三人,请示巡抚当如何处置?”
“小吏可曾逼迫过甚?”林夕问,他突然一怔。
他先问的是小吏可曾过火,这是站在了那些豪强和士大夫一边。
他回想了一番自己最近的言行……
自从蒋庆之来到杭州后,林夕看似配合,可每件事儿都做的极为别扭。他觉得蒋庆之对自己不够礼贤下士,可仔细想来,那只是借口。
我只是用这个借口来发泄对新政的不满。
我反对新政!
林夕浑身冷汗。
这一切,早已被蒋庆之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自己,不曾出言敲打。
他在等!
等本官抉择。
林夕颓然坐下。
“巡抚?”幕僚这才想到林夕是去试探蒋庆之,“不知那边如何?”
林夕叹息,“本官需要仔细想想。”
周望也在想浙江局势,京师来的使者带来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小阁老说了,蒋庆之在浙江的首要目标不是什么清查田亩,而是出海。清查田亩固然要紧,可田地就那么多,就算是全数收归朝中,也是僧多粥少。那些分不到田地的农户怎么办?蒋庆之此行便是要为他们寻找一条活路。这条路便是开海!”
周望沉思着,突然问:“小阁老可还有其他吩咐?”
信使说:“小阁老说了,江浙乃富庶之地,蒋庆之若是在此能顺利扎根,墨家便会从此腾飞。此事……能挡就挡。不过小心,蒋庆之手腕了得,务必有了稳妥的手段方能出手。”
“阻拦吗?”周望捂额,“最近本官倒是听到了些风声,你回去转告小阁老,浙江这边暗流涌动,本官无需出手,只需推一把,便能让蒋庆之焦头烂额。”
“可有详细的谋划?”信使是严世蕃心腹,姿态颇为倨傲。
周望说:“本官得知,有人准备给蒋庆之一击,不过具体如何施为却不知。”
“坐视即可!”使者仿佛是钦差,大大咧咧的下了决定。
等使者一走,周望叫人进来,指着地面说:“把这地儿给本官洗干净,彻底洗干净!”
那地儿,正是使者方才站立之地。
周望走出值房,一个官员急匆匆过来,低声道:“藩台,先前林夕去了长威伯驻地,出来后看着有些神思恍惚,咱们在他那边的人禀告,林夕回来没多久便无故大发雷霆……”
“嗯?”周望微微蹙眉,“林夕被本官牢牢压制了许久,投靠蒋庆之乃是无奈之举。此人原先对新政可不怎么欢喜,他这是……首鼠两端,蒋庆之眼中不容沙子……”
周望突然笑了起来,笑的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
官员不知他笑什么,只好赔笑。
“哎哟!”周望捂着小腹,喘息道:“林夕不喜新政的事儿不是什么秘密,蒋庆之强项,不容二心之人,本官本以为二人之间少说得等个一年半载的才会分崩离析,没想到啊!这才多久?”
官员一怔,“藩台,林夕如今只求自保,他不敢和蒋庆之翻脸吧?”
“道不同!”周望说:“道不同,就会不时露出端倪来。蒋庆之何等人,自然能看出林夕言不由衷,首鼠两端。二人之间定然貌合神离。这是咱们的好机会。去追上信使……等等!”
周望叫住了官员,思忖了一番,说:“让信使转告小阁老,浙江形势大好,本官有把握让蒋庆之讨不了好。”
“是!”
看着官员急匆匆出去,周望负手叹息,“这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林夕虚以委蛇,本官暗中推波助澜。这杭州,这浙江……越发有趣了。蒋庆之啊蒋庆之,你可知有多少人都在等着你去死!”
……
“严党的道是为自家谋利。一群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结党,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陛下对此一清二楚,看到了严党的弱点,只需一巴掌打掉首领,其他人自然就一哄而散。”
唐顺之给蒋庆之说了一番京师最近的变动,“陛下最近曾呵斥严嵩,严嵩惶恐,回过头便冲着京师豪强动手,拿了两家瞒报田地的豪强……”
蒋庆之莞尔,“严党在旁观新政,这事儿瞒不过那些士大夫,他们觉着这是新政的内部弱点。陛下只是一句话,便令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严党是陛下养的狗,陛下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
唐顺之点头,“以往陛下只是冷眼旁观,倒是养大了严党的胆子。此次陛下出手,一举两得。”
“陛下可惜了。”徐渭叹息,“若是当初……”
“都过去了。再有,一切都不晚。”蒋庆之觉得这是大明的劫数。
我来,便是要改变这个劫数。
“最近杭州有些暗流涌动。”唐顺之一来就去了市井中,他在市井中四处溜达,回来后,向蒋庆之索要夜不收的指挥权。
夜不收乃是蒋庆之的禁脔……这是虎贲左卫人人皆知的事儿。
那是蒋庆之亲手教导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也是他的杀手锏。
可蒋庆之却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我让夜不收在码头盯着,发现了些有趣的事儿。”唐顺之笑着说。
“盯着码头作甚?”徐渭问。
“那些人不会甘心。”唐顺之说:“最好的反击之法便是在庆之最在意和最为倚仗之处给他一击。”
“水师!”
“对,码头最近多了些人,不过,不知对方准备了什么手段。”唐顺之说:“水师被人渗透的千疮百孔,清洗势在必行。”
徐渭点头,“事不宜迟!”
二人都觉得应当马上清洗水师,从上到下换血。
“倭寇、士大夫……水师上下和这些人勾结在一起走私,有多少人涉及此事,没法一一捋清。”
唐顺之此刻进入了军师状态,神采飞扬,让蒋庆之不禁暗自欢喜。
这是他唯一的知己,但却宛若闲云野鹤,不肯出仕。
此刻蒋庆之觉得唐顺之不出仕不是坏事儿,一旦他出仕为官,二人之间的那种超然关系就渐渐变味了。
我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蒋庆之扪心自问。
“……不过若是大肆清洗会有些麻烦,水师会一蹶不振。”唐顺之继续分析,“禁海多年,加之武人地位卑下,百姓不愿从军,从民间很难招募到合适的人。重建水师会困难重重。”
“时机不等人。”徐渭说。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唐顺之和徐渭只是分析,最终拍板还是要靠蒋庆之。
“这事儿,我有法子。”蒋庆之说:“安心,当下咱们的第一要务是……把那暗流给激起来,再镇压下去。随后就是安抚!”
唐顺之点头,“不可一味强硬,不过安抚之前,必须用霹雳手段震慑人心。”
“老唐,你会看到何为霹雳手段!”
蒋庆之微微一笑。
阳光从外面照在了书房的地面,反射在蒋庆之的脸侧,那笑容看着,竟多了几分狰狞之意。
……
海面上,数百艘海船猬集。
中间的一艘大船上,一个神棍模样的男子眯眼掐指计算,突然睁开眼睛,“今夜月色晦暗!”
倭寇首领们尽数聚在这艘船上。
闻言尽皆看向佐佐千木。
佐佐千木按刀而立,眸子迸发出了异彩,“内应说,最近明军水师官兵疲惫不堪,此天助我也!”
他回身看着诸位首领。
开口:
“今夜,血洗杭州!”
林夕再度进了书房,蒋庆之拿着药烟抖抖烟灰,“可是忘了什么?”
林夕抬头,见蒋庆之眸色深邃,心中再无疑虑,“忘了初衷。”
“为何为官?这个问题太宽泛,人皆有私心,我也并非是那等有洁癖之人。宦海无涯,坑多路险,寻找依靠也是人之常情。可本伯这里不收私心太重之辈。”
蒋庆之用药烟指指林夕。“你被周望压制许久,徐阶沦为落水狗无法给予你援手,你便想投靠本伯,心中定然还有利用本伯之意,你在期待什么?”
林夕在那点漆般的深邃双眸注视下,心中一颤,那一直被压制着的念头就涌了出来。
我在期待什么?
“你骨子里不喜墨家,不喜本伯对儒家的态度。迫于现实不得不向本伯低头。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处处别扭。”
是这样吗?
没错,就是这样!
林夕心头巨震,“本官……”
“本伯曾说过,墨家,来去自由。”蒋庆之吸了口药烟,“我不介意抱着名利心来投的官员,却在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二心。”
——进了我蒋氏门下,你可以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为了升官发财,但就是不能玩骑墙。
“陆炳,徐阶皆擅长骑墙,如今是什么下场?”蒋庆之淡淡的道:“本伯给了你两次机会。事不过三。”
徐渭在旁说:“今日林巡抚若是不来……”
那以后就不用来了。
“你既然来了,必然是有了决断,不过不着急。”蒋庆之说:“且回去仔细想想本伯的这番话。扪心自问自己想要什么。莫要违心。去吧!”
巡抚的值房很宽敞,幕僚正在整理文书,见林夕进来,便说:“周望那边方才令人来说,有人在下面闹事,和去查验田地的小吏打了起来,重伤三人,请示巡抚当如何处置?”
“小吏可曾逼迫过甚?”林夕问,他突然一怔。
他先问的是小吏可曾过火,这是站在了那些豪强和士大夫一边。
他回想了一番自己最近的言行……
自从蒋庆之来到杭州后,林夕看似配合,可每件事儿都做的极为别扭。他觉得蒋庆之对自己不够礼贤下士,可仔细想来,那只是借口。
我只是用这个借口来发泄对新政的不满。
我反对新政!
林夕浑身冷汗。
这一切,早已被蒋庆之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自己,不曾出言敲打。
他在等!
等本官抉择。
林夕颓然坐下。
“巡抚?”幕僚这才想到林夕是去试探蒋庆之,“不知那边如何?”
林夕叹息,“本官需要仔细想想。”
周望也在想浙江局势,京师来的使者带来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小阁老说了,蒋庆之在浙江的首要目标不是什么清查田亩,而是出海。清查田亩固然要紧,可田地就那么多,就算是全数收归朝中,也是僧多粥少。那些分不到田地的农户怎么办?蒋庆之此行便是要为他们寻找一条活路。这条路便是开海!”
周望沉思着,突然问:“小阁老可还有其他吩咐?”
信使说:“小阁老说了,江浙乃富庶之地,蒋庆之若是在此能顺利扎根,墨家便会从此腾飞。此事……能挡就挡。不过小心,蒋庆之手腕了得,务必有了稳妥的手段方能出手。”
“阻拦吗?”周望捂额,“最近本官倒是听到了些风声,你回去转告小阁老,浙江这边暗流涌动,本官无需出手,只需推一把,便能让蒋庆之焦头烂额。”
“可有详细的谋划?”信使是严世蕃心腹,姿态颇为倨傲。
周望说:“本官得知,有人准备给蒋庆之一击,不过具体如何施为却不知。”
“坐视即可!”使者仿佛是钦差,大大咧咧的下了决定。
等使者一走,周望叫人进来,指着地面说:“把这地儿给本官洗干净,彻底洗干净!”
那地儿,正是使者方才站立之地。
周望走出值房,一个官员急匆匆过来,低声道:“藩台,先前林夕去了长威伯驻地,出来后看着有些神思恍惚,咱们在他那边的人禀告,林夕回来没多久便无故大发雷霆……”
“嗯?”周望微微蹙眉,“林夕被本官牢牢压制了许久,投靠蒋庆之乃是无奈之举。此人原先对新政可不怎么欢喜,他这是……首鼠两端,蒋庆之眼中不容沙子……”
周望突然笑了起来,笑的前仰后合。
“哈哈哈哈!”
官员不知他笑什么,只好赔笑。
“哎哟!”周望捂着小腹,喘息道:“林夕不喜新政的事儿不是什么秘密,蒋庆之强项,不容二心之人,本官本以为二人之间少说得等个一年半载的才会分崩离析,没想到啊!这才多久?”
官员一怔,“藩台,林夕如今只求自保,他不敢和蒋庆之翻脸吧?”
“道不同!”周望说:“道不同,就会不时露出端倪来。蒋庆之何等人,自然能看出林夕言不由衷,首鼠两端。二人之间定然貌合神离。这是咱们的好机会。去追上信使……等等!”
周望叫住了官员,思忖了一番,说:“让信使转告小阁老,浙江形势大好,本官有把握让蒋庆之讨不了好。”
“是!”
看着官员急匆匆出去,周望负手叹息,“这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林夕虚以委蛇,本官暗中推波助澜。这杭州,这浙江……越发有趣了。蒋庆之啊蒋庆之,你可知有多少人都在等着你去死!”
……
“严党的道是为自家谋利。一群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结党,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陛下对此一清二楚,看到了严党的弱点,只需一巴掌打掉首领,其他人自然就一哄而散。”
唐顺之给蒋庆之说了一番京师最近的变动,“陛下最近曾呵斥严嵩,严嵩惶恐,回过头便冲着京师豪强动手,拿了两家瞒报田地的豪强……”
蒋庆之莞尔,“严党在旁观新政,这事儿瞒不过那些士大夫,他们觉着这是新政的内部弱点。陛下只是一句话,便令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严党是陛下养的狗,陛下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
唐顺之点头,“以往陛下只是冷眼旁观,倒是养大了严党的胆子。此次陛下出手,一举两得。”
“陛下可惜了。”徐渭叹息,“若是当初……”
“都过去了。再有,一切都不晚。”蒋庆之觉得这是大明的劫数。
我来,便是要改变这个劫数。
“最近杭州有些暗流涌动。”唐顺之一来就去了市井中,他在市井中四处溜达,回来后,向蒋庆之索要夜不收的指挥权。
夜不收乃是蒋庆之的禁脔……这是虎贲左卫人人皆知的事儿。
那是蒋庆之亲手教导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也是他的杀手锏。
可蒋庆之却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我让夜不收在码头盯着,发现了些有趣的事儿。”唐顺之笑着说。
“盯着码头作甚?”徐渭问。
“那些人不会甘心。”唐顺之说:“最好的反击之法便是在庆之最在意和最为倚仗之处给他一击。”
“水师!”
“对,码头最近多了些人,不过,不知对方准备了什么手段。”唐顺之说:“水师被人渗透的千疮百孔,清洗势在必行。”
徐渭点头,“事不宜迟!”
二人都觉得应当马上清洗水师,从上到下换血。
“倭寇、士大夫……水师上下和这些人勾结在一起走私,有多少人涉及此事,没法一一捋清。”
唐顺之此刻进入了军师状态,神采飞扬,让蒋庆之不禁暗自欢喜。
这是他唯一的知己,但却宛若闲云野鹤,不肯出仕。
此刻蒋庆之觉得唐顺之不出仕不是坏事儿,一旦他出仕为官,二人之间的那种超然关系就渐渐变味了。
我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蒋庆之扪心自问。
“……不过若是大肆清洗会有些麻烦,水师会一蹶不振。”唐顺之继续分析,“禁海多年,加之武人地位卑下,百姓不愿从军,从民间很难招募到合适的人。重建水师会困难重重。”
“时机不等人。”徐渭说。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唐顺之和徐渭只是分析,最终拍板还是要靠蒋庆之。
“这事儿,我有法子。”蒋庆之说:“安心,当下咱们的第一要务是……把那暗流给激起来,再镇压下去。随后就是安抚!”
唐顺之点头,“不可一味强硬,不过安抚之前,必须用霹雳手段震慑人心。”
“老唐,你会看到何为霹雳手段!”
蒋庆之微微一笑。
阳光从外面照在了书房的地面,反射在蒋庆之的脸侧,那笑容看着,竟多了几分狰狞之意。
……
海面上,数百艘海船猬集。
中间的一艘大船上,一个神棍模样的男子眯眼掐指计算,突然睁开眼睛,“今夜月色晦暗!”
倭寇首领们尽数聚在这艘船上。
闻言尽皆看向佐佐千木。
佐佐千木按刀而立,眸子迸发出了异彩,“内应说,最近明军水师官兵疲惫不堪,此天助我也!”
他回身看着诸位首领。
开口:
“今夜,血洗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