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1089章  人心所向

小说:早安大明 作者: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2025-04-21 18:05:4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蒋庆之抛出征伐倭寇的建言后,京师舆论就猛地一个转向,倭国成了大热门。

  后世鹰酱曾感慨,国民大多竟然连许多国家都不知道,说明教育失败。

  那还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大明这等通讯基本靠吼的地方,哪怕是读书人要想获得资讯也不容易。

  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更多是对于天下格局大势的信息获知,而这些信息来源于书籍。

  倭国是什么鸟地方?

  就是太祖高皇帝说的不征之国。

  好像在西边。

  放屁,是在东边。

  就是出产倭寇的那地儿啊!

  听说他们的皇帝做了许多年的傀儡,就像是当年的周天子。朝政是由什么幕府大将军掌控。

  那不是权臣吗?

  人是摄政。

  这是倭国的体制。

  七嘴八舌中,倭国就在有心人的眼中渐渐成型。

  帝王是傀儡,幕府执掌大权。

  这样的倭国顿时成了读书人眼中的耻辱。

  君不君,臣不臣,迟早玩完。

  倭国这套体系维系了多年,而且还会一直维系下去。倒是大明的国祚无多了。

  足利氏!

  这是幕府大将军的姓氏。

  当足利美子自报身份时,道爷猛地挑眉。

  这才是蒋庆之的杀手锏!

  钱粮的事儿道爷有办法压制群臣,但祖制却无可奈何……他是帝王,祖制是他祖宗定下的规矩。

  ——老祖宗说了,不得征伐倭国。

  您听,还是不听?

  不听,道义就在反对者那边,道爷就是昏君。

  道爷也不敢冒大不讳啊!

  可足利美子跪下那一瞬,道爷心中猛地一松。

  这不是征伐!

  道爷看着群臣愕然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

  这是替天行道!

  这是主持公道!

  蒋庆之看着群臣,“如今倭国国中藩镇林立,各路藩镇厮杀不休,幕府尊王攘夷,不过力有未逮。此次幕府大将军派遣使者前来,便是请大明主持公道。”

  注意,是主持公道。

  所谓不征之国,攻打才是征伐。

  可大明这是去主持公道。

  徐阶干咳一声,“君不君,臣不臣……我辈岂能坐视?当出兵相助。”

  老徐很够意思,从侧面给了这些人一下:咱们儒家子弟的梦想是什么?

  天下大同,尊王攘夷。

  如今邻国君王有难,咱们难道能袖手?

  诸位君子读书难道读到了牛皮眼里去了吗?

  王以旂一脸肃然,“大明责无旁贷!”

  中央之国必须有此等拨乱反正的气度。

  “大明当有舍我其谁的气势,灭此不臣。”吕嵩出班,老吕一边喊打喊杀,一边喜上眉梢。

  年产百万两银子啊!

  这军费不是事儿。

  蒋庆之淡淡的道:“倭国多银矿,那银山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吕嵩把脸一板,“倭国既然求助,户部当竭尽全力筹备粮草,令大军无后顾之忧。本官有个问题,此战,长威伯有几成把握?”

  卧槽尼玛吕嵩!

  你开口就问此战有几成把握,也就是说,征倭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谁敢反对,我吕嵩能吐他一脸唾沫星子。

  吐你一脸唾沫星子你还不敢擦拭,否则回头户部能给你和你的衙门穿小鞋,各种下拨的钱粮不是短缺,就是拖延。

  六部中,户部和吏部最是权重,一个掌握钱袋子,一个掌握官帽子。

  钱和官,这不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咳咳!”有人干咳,“吕尚书,莫要被财货迷住了眼。”

  吕嵩没搭理那人,只是盯着蒋庆之。

  户部不能做亏本买卖不是。

  若是此战把握大,那么谁敢反对征伐倭国,吕嵩能把他喷到怀疑人生。

  蒋庆之淡淡的道:“九成。”

  “剩下一成为何?”吕嵩追问。

  蒋庆之指指上面,“天意。”

  “明白了。”吕嵩行礼,“陛下,臣赞同征伐倭国。”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蒋颖看着一个个臣子出班赞同,一颗心跌落到了谷底。

  大势去矣!

  两个反击的手段,钱粮被蒋庆之用银山击退,祖制更惨,足利幕府的使者早就在蒋庆之的囊中。

  也就是说,蒋庆之早就准备好了反击的手段。

  只是引而不发,就等着今日给他们沉重一击。

  在朝会之前,京师舆论对蒋庆之的征倭之议能否在朝中通过普遍不看好。

  钱粮的问题就算是勉强通过,可祖制这个千年老怪物你蒋庆之避无可避吧!

  祖制被丢出来,道爷也没法开口偏帮,否则舆论能淹死他。

  “长威伯,这使者可有文书?”钱瑜喊道。

  是啊!

  作为幕府大将军的使者,你得有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以及求援的奏疏不是。

  蒋颖盯着蒋庆之,知晓这是最后的机会。

  使者身份,真还是假?

  足利美子说:“奴带了文书。”

  说着,她从怀里拿出了两份文书。

  黄锦过来,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回身,“陛下,有幕府大将军的印鉴。”

  钱瑜不甘心,疾步过来,“可否给本官一看?”

  黄锦把文书递给钱瑜。

  钱瑜左看右看,甚至还嗅了嗅。

  那些反对者死死地盯着钱瑜。

  “可要尝一口?”朱希忠嘲笑道。

  老丈人意气风发,“谁不知倭国如今藩镇林立?放眼看去,周边也唯有我大明能主持公道。”

  这文书,它假不了。

  ……

  “老夫当年曾发誓,若是再造假便断手。你夏言用当年施恩之情逼迫老夫出手……老夫认了,你今日还来作甚?”

  京师一家古玩店,一个老人怒不可遏。

  夏言慢条斯理的站在博古架前,欣赏着几个花瓶,“你赵古当年伪造文书被老夫察觉,若非老夫放你一马,你尸骨早寒。断手和身死,你选哪个?”

  老人颓然,“文书已经弄了,你还要怎地?”

  夏言回身,“再弄一份。”

  “什么文书?”

  “陛下支持倭国由幕府大将军治理的旨意。”

  “伪造旨意,你疯了!”

  “做,还是不做?”

  “老夫……”

  “老夫从不是那等贪得无厌之人,三千钱。”

  “老夫不是那等见钱眼开之人……”

  “五千!”

  “罢了!”

  夏言走出古玩店,看着一群南飞大雁,叹道:“那小子布了好大一个局,把整个倭国上下都装了进去。”

  ……

  支持征倭的臣子越来越多。

  当看到严嵩父子出班时,蒋颖叹息一声,也跟着出来。

  “臣,附议!”

  严世蕃看了老爹一眼,再看看蒋庆之,心中涌起了一股无力感。

  若非老爹坚持,他必然要在今日暗搓搓的捅蒋庆之一刀。

  这一刀捅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

  大获全胜的蒋庆之掉头就会清算。

  道爷点头,“如此,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商议征伐倭国之事,汇总后禀报朕。”

  “是。”王以旂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应了。

  所有人都知晓,这只是个过场。

  一切都将由那个年轻权臣决断。

  五军都督府的人把肠子都悔青了……自从北征之后,蒋庆之手握新政大权,在军事上只和兵部打交道,五军都督府成了摆设。

  本来此次五军都督府可以利用支持征倭来缓和与蒋庆之之间的关系,但这群吃的脑满肠肥的家伙闭门商议时,都对征倭之议能否通过不看好。

  既然如此,咱们还是骑墙吧!

  两不相帮。

  如今可好!

  大好机会白白没了。

  武人要想出头,唯有参加征伐。

  “陛下,臣愿随大军出征!”

  “臣愿……”

  将领们争先恐后的表态,可道爷却淡淡的道:“此事……庆之。”

  以往道爷在朝堂上都是称呼蒋庆之为长威伯,今日竟然称之为庆之。

  这得多欢喜才会如此失态啊!

  年入百万……哪怕户部拿去一些,剩下的银子依旧能让道爷的钱袋子膨胀起来。

  而且人长威伯说了,倭国多银山呐!

  朕,有钱了。

  有钱的道爷看着自家表弟,总觉得眉清目秀。

  “陛下。”蒋庆之再度出班。

  “此事你统筹。”

  征倭之议是蒋庆之所提,他又是大明唯一有过大规模厮杀经验的名帅,他不主持,谁能主持?

  那些将领纷纷看向蒋庆之,若是目光有温度,此刻蒋庆之早已被烧成了灰烬。

  那似火的热情啊!

  让蒋庆之不禁打个寒颤。

  徐阶笑吟吟的道:“长威伯出马,定然马到成功。”

  严嵩看了他一眼,心中大骂。

  老狗,你这是想效仿老夫,跟着蒋庆之出征捞取军功吧!

  徐阶是有这个打算,他当下声名狼藉,若是能跟着蒋庆之征伐倭国,顺势立功,不说脱胎换骨,至少能挽回三成声望。

  三成,足矣!

  徐阶今日频频示好,这是一种明晃晃的投靠信号。

  此刻他再度开口,更是赤果果的献媚。

  没错儿,在那些反对者的眼中,此刻的徐阶就是在向蒋庆之献媚。

  “丑态百出!”

  “丢人现眼!”

  可徐阶何等人?

  能唾面自干的忍者神龟,他充耳不闻,只是含笑看着蒋庆之。

  按理他是次辅,蒋庆之是三辅,地位比他低一截。

  可此刻徐渭却主动低头弯腰,就等着蒋庆之开口拉自己一把。

  蒋系门下走狗,多一人,可好?

  蒋庆之看了道爷一眼。

  老哥,这条落水狗你要不要?

  这个姿态令道爷越发满意了。

  他干咳一声。

  蒋庆之心领神会,说道:“徐阁老的身子骨可禁得起风浪?”

  徐阶大喜,“当年老夫也曾操舟。”

  蒋庆之微笑,“如此甚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早安大明,早安大明最新章节,早安大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