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到地方,简单的说一下情况,便将车子直接开到了厂区。

  很快就见到了这里的领导。

  “你是王青松王干事?”

  刚刚下来车,车下几人就围了过来,其中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

  王青松看了看对方,轻轻点头:“对,我就是,你是哪位?”

  “哦,我是钢琴厂的厂长,廖天宇。”说完,看向了车子后面,笑道:“这是弄来猪肉了?”

  “嗯,廖厂长你好,车上两头野猪,你们称一下重量。”

  听到这话,廖天宇一阵的高兴:“好,实在是太感谢了,你稍等,一会就好了。”

  王青松点了点头。

  看着众人在那里忙活着。

  他的目光着是看向了大院。

  只见大院里晒了不少上了油漆的木质材料,应该是用来做钢琴或者小提琴的材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油漆和原木的味道。

  而他的目光则是看向了远处的一个巨大木头。

  神木。

  其实这里一开始叫神木庄,后来改成了黄木庄,就是因为这一根巨大的金丝楠木。

  这根木头长二十多米。

  高度应该有个三米多吧。

  此时被篱笆围栏围着。

  这是当年永乐年间建造宫殿的时候,留下的最大一颗金丝楠木。

  算是这里的一个特色。

  不过好像再过几年,就是在那特殊的几年里,这根被冠以“神木”的巨大金丝楠木,也跌落了神坛。

  被切割成了20多块板子,做成了20多张长条会议桌。

  还真的是挺可惜的。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把这根木头给弄走?

  摇摇头没去多想。

  两头猪称重其实很快。

  没一会就称重完了。

  廖天宇拿着钱过来笑道:“王干事,这是猪肉的钱,一共262块5毛4分钱,你看数量对不对?”

  王青松接过钱数了数。

  这猪肉一共四百多斤,价格上没什么问题。

  “嗯,钱是对的!”

  廖天宇笑着点点头:“嗯,那行,说好的一头,没想到给我送了两头过来,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对了,有没有什么要的,你跟我说!”

  王青松想了想。

  本来他是想问一个工作名额的。

  不过想想,这是老杨的关系,最后还是算了。

  “廖厂长客气了,我也没什么要的,东西送到,我就先回去了。”

  廖天宇眉头蹙了一下。

  想了想还是说道:“那行,我到时候找老杨,不能让你们吃亏了。”

  王青松见状客气了一下,“那我就先走了。”

  随后上了车,开着车子离开了厂区。

  接下来自然是回自己的厂子。

  又给自己厂子送了两头野猪和一些野鸡。

  对于他送东西,厂里的人已经算是麻木了。

  等他送完了东西以后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一下,便离开了厂子。

  晚上回到家里,梁春晓已经做好饭在那里等着了。

  回到家,梁春晓正在那里织毛衣。

  王青松进来以后,看着她在那里织毛衣,便笑道:“你上次不是织的还有吗?怎么还在织?”

  这是一款米黄色的男士毛衣。

  一看就是他的。

  梁春晓闻言笑道:“闲着也没事啊!弄了点毛线就织一个毛衣给你,赶快吃饭吧!”

  王青松笑了笑,将帽子和围脖摘了下来。

  笑道:“嗯,对了,我弄了点肉,明天早上走的时候带着,给你爹还有你爸那边送一点。”

  指着拿回来的布袋子。

  梁春晓嗯了一声,放下东西过来看了看:“这么多啊!都给他们?”

  “嗯,两家分分,我们家不用留了,我后面还会带。”

  梁春晓轻轻点头,笑道:“有你在,我妹和弟弟他们都享福不少,不然的话,现在能喝一口稠都算好的了。”

  王青松笑了笑:“不也一样嘛!有你在,咱们家被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两人现在就差领证和住在一个房间。

  其他的和夫妻还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梁春晓抿着嘴笑了笑,将东西放在一边:“明天我给他们带去。”

  随后回去继续织毛衣。

  王青松吃了饭,自然是继续找借口离开。

  出来以后,没有先去港岛,而是回到了周颖这边。

  此时这里已经是大年初一。

  看着一个小时前周颖发的信息,笑着用语音回复了一下。

  理由自然是睡着了。

  没一会,周颖便打了电话过来。

  “喂,青松!醒啦?”

  “刚刚睡醒,怎么起来这么早?”

  随后电话里传来了偷笑的声音:“这还早啊!都九点多了,哎,你知道吗?早上我二婶打电话来了。那家伙,隔二里地都能听到她叫唤的声音。”

  “咋了?因为周豪工作的事情?”

  “那肯定的啊!二婶家把他当个宝贝,到处炫耀,找了个公司干了好几年,好不容易升了上去,现在被开除了,你说她能不气吗?

  他现在出去也找不到以前那么高的工资了。现在工作可不好找。”

  王青松听完,琢磨了一下问道:“估计会被牵连上吧!你就说是我干的,你们是亲戚不好处理,就说是我干的,我看着不爽。”

  周颖闻言在电话里说道:“不用,二婶好像是没证据,就说肯定是我们捣鬼,应该是杨总那边找什么理由了吧!”

  “哦,那行,不管他,如果暴露了,你就说是我弄的,别管他。”

  “嗯,好,杨总这事情干的,大年初一让人事部给人发信息,这个年他估计都过不好了。”

  王青松笑了笑:“不管他,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

  又不是把人弄的家破人亡,只是没了工作,他的心里没什么负担。

  周颖嗯了一声:“行吧,这事情就这样吧!一会回来吃饭啊!”

  “不吃了,我一会就回去了。你们去玩你们的,不用管我。”

  “好!那你回去了记得给我回个信息。”

  “嗯,好!”

  王青松答应了下来。

  估计是旁边有人说话也没那么露骨,聊了一会便挂了电话。

  没着急离开,而是给杨怀瑾打了个电话。

  对方通讯服务的公司,应该认识一些这样的人。

  没一会对方就接了电话。

  “喂,青松!新年好!”

  “新年好,杨大哥!在忙吗?方便不方便接电话。”

  “没事,我在家没出去呢!说呗!”

  “哦,那就好,我想问一个事情,你有没有认识半导体公司的人?”

  “半导体?你想进入半导体行业?这可是吞金兽啊!之前我们家投入了不少钱,但是没什么效果,现在国家确实在扶持,但是这块蛋糕不是那么容易吃的。”

  王青松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

  不然的话,卡脖子事情不会演变到现在的地步。

  随后笑道:“怎么说呢!我不是想参加这个行业,而是想了解一下,我想能不能弄到微米级的芯片工艺以及流程,我说的是具体的,而不是网上那种简单的。我可以给钱。

  哦,对了,还有晶体管的生产工艺。”

  之前他查到过资料。

  光刻机技术其实在1961年已经被发明了出来,只不过工艺是微米级,而不是纳米级别。

  其实芯片,就是在基材上集成各种功能的晶体管。

  而斯波克本身就是搞晶体管这一行的,如果给他工艺,斯波克很快就能知道这个原理。

  甚至制造出来。

  而且他还查到了资料。

  1971年,内地其实也已经制造出来第一台光刻机。

  他要是再不行动,以后还真的有可能错过机会,跟在后面喝点汤。

  听到这话,杨怀瑾在那里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给你问问。”

  王青松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随后开始收拾东西,退了房开车向着城区赶去。

  担心对方让他去的话找不到他人。

  车子快到地方的时候,这才收到了杨怀瑾的电话。

  “青松,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发到邮箱里了,他们说了,这种工艺现在已经落后了,看着技术含量很高,但是对于大公司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了。钱就算了,人家也没要钱,是我兄弟开的公司。你一会看看。”

  王青松闻言一阵的高兴:“好,那谢谢了。”

  两人闲聊了一会,客气一番这才挂了电话。

  王青松挂了电话,将手机丢在了边上,继续开车。

  回到家里,先给周颖发了一条信息。

  没一会周颖便打了视频过来。

  聊了一会,他这才挂了电话去电脑那里。

  好家伙。

  文档、PPT、exel、视频,一大堆东西。

  看的王青松一阵的头疼。

  果然,这东西对他来说还是太复杂了。

  这还不算设备,理论很多大学里都能查到,但是能不能完成,还是需要设备。

  过程需要用到的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氧化炉、涂胶显影机、光刻机、薄膜沉积设备、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抛光设备、清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等。

  没有设备,什么用都没有。

  不过好在这东西有总纲,有细节。

  细节先不透露,先把工艺流程的大概给斯波克,让他先研究一段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去六十年代的美国买一套光刻设备试试。

  想到这里,他便开始检查上面的内容。

  确定将其中不合规的东西删除了,这才将用翻译软件,将里面的资料给翻译了一遍。

  光是这个事情就花了两天时间。

  当然了,计算器晶体管的资料也消耗了他一点点的时间。

  周颖还要在老家待几天。

  拿着一堆文件资料,他这才离开这里,重新回到了港岛。

  ……

  重新回来,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火朝天。

  虽然这些内地技术员还是经常出错,但这些人还是那么富有探索精神。

  每个人非常的专注。

  宋文清今天不在,只有唐修远在这里。

  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他便上楼去找李思颖去了。

  李思辰也在这里,不过躺在那里睡着了。

  “阿轩!”

  估计是开门的动静打扰了他,李思辰从床上起来了。

  这是一张单人旧床。

  “你怎么在这睡了?”

  王青松看着他笑着问道。

  李思辰有些不好意思:“太困了,就睡着了。”

  王青松笑着说道:“没事,你睡吧!不行你就去宿舍睡觉,这里有我呢!”

  李思辰不像李思颖,白天从早上起来就要安排,院子里的施工队也在赶进度,晚上还要熬夜。

  确实有点累。

  李思颖白天想睡还能睡一会。

  李思辰摇了摇头:“没事!等一会和我妹一起吧,我也顺便学学。”

  见他这么说,王青松也没去说什么。

  先给杜婉婷打了个电话。

  询问了一下和斯波克合同的问题。

  那边已经拟定好了合同,对方也已经签约了,现在就等着他的技术能到位了。

  王青松闻言便说道:“这样,你让人通知一下,明天晚上我会将一些资料给他。”

  这段时期,国外已经开始研究硅基平面工艺的集成电路。

  其实就是晶体管集成到硅基平面上。

  能早一点尽量早一点。

  杜婉婷闻言答应了下来。

  两人闲聊了一会,便挂了电话,去教导李思颖。

  不过没过几分钟,手机就响了起来,是杜婉婷回的电话。

  “阿轩,斯波克想现在见见你!”

  “这么着急?”

  王青松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好!这样吧,去厂子那边。”

  杜婉婷答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王青松看着李思颖说道:“我有事情出去一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看看视频,上面也有讲解。”

  他就是看视频学会的。

  李思颖闻言自然是答应了下来:“好,那你去吧!”

  王青松和李思辰稍微交代一下,便离开了厂区。

  至于底下的人怎么折腾他没有去管。

  出了厂区抹黑开着车向着半导体厂赶去。

  而杜婉婷则是在路口等着。

  看到他的车子,两辆车这才一起驶入厂子。

  此时斯波克正在大院里等着。

  看到两人过来斯波克则是一阵的激动。

  “boss!我要的东西呢?”

  王青松见状,将东西递给了他,笑道;“都在这里了,不过这个还需要签署补充协议,否则的话是不能全部给你的,这个你可以先看看。除了集成电路还有晶体管的生产工艺。”

  翻译过后,斯波克便笑呵呵的抱着东西上楼了。

  王青松两人自然是跟了上去。

  来到楼上以后,斯波克只是简单的看了看计算器晶体管的生产工艺。

  随后便放在了一边。

  接下来看的自然是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

  这一看,斯波克便陷入了进去。

  他看的很仔细。

  随后就是一堆激动的提问,但是王青松都拒绝回答了。

  好家伙,他怎么懂啊!

  他也知道这家伙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芯片也是经过阶段发展才慢慢成型的。

  现在是的芯片,是晶体管级别,连微米级还属于研究阶段。

  根据器件尺寸,芯片级别可划分为微米级别(1um-100um),适用于一般集成电路;

  纳米级别(100nm-1um),用于高速高密度存储芯片;

  亚纳米级别(10nm-100nm),满足高性能处理器或存储芯片需求;

  以及分子级别(1nm-10nm),专为分子电子学器件设计。

  现在还属于晶体管级别。

  而且晶体管的尺寸都很大。

  一下看到微米级别的芯片生产工艺,怎么可能不让他激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最新章节,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