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听出了李二话语中的揶揄之意,在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登”,表面上他却露出了一丝尴尬的微笑。
然而,秦明刚要低头承认错误,李世民那略带戏谑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便在殿内回荡开来。
“朕倒是很想知道。”
“卿家,既然有意在大唐推广水泥之术,为何只托付齐国公,精选关内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以及岭南道的名门望族,而未将其他诸道的世家纳入考虑之中呢?”
“难道说,秦爱卿是瞧不上山东士族?”
话音一落,秦明愕然,下意识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长孙无忌心中轻叹,有些愧疚地点了点头。
[老夫好不容易借着沁羽这孩子的努力,与秦明初步建立起信任。]
[陛下这么一闹,怕是要前功尽弃了!]
秦明见长孙无忌点头,立马还猜不到李世民从长孙无忌那里,知晓了明日他与山东士族的那场交易。
事已至此,秦明还能怎么办?
摆烂吧。
“吾皇圣明。”
秦明先是一躬到底,然后缓缓站直身子,脸上露出一种无奈而认命的神情。
“既然,陛下洞若观火,万事了然于胸。那咱们就别打哑谜了,怪累人的。”
“您老不妨直言,想要微臣如何去做,微臣照办就是了。”
李世民等的就是秦明这句话,满意地捋了捋短须,强忍着笑意说道:
“既然爱卿如此坦诚,那朕就绕弯子了。”
随即,李世民的神色变得庄重起来,声音中也多了一些不容置疑的威严。
“水泥之术,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草率行事。”
“你所策划的这场交易,涉及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
“故而,朕希望将此事移交工部,由工部段尚书亲自督办,确保每一步都稳妥进行。”
李世民见秦明张口欲言,连忙挥手打断,补充道:
“爱卿放心,工部只是协调和监督此事,确保水泥的推广能够顺利进行。”
“至于,其间所得,仍为秦家所有,朝廷不会从中抽取一分一毫。”
秦明听罢,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在心中权衡了一番。
他明白,李世民如此安排,表面上是为大局考虑,但实际上另有目的,多半是想借此机会,削弱诸多世家大族在各自祖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然而,秦明早已承诺山东士族,要将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以及山南道的水泥经营权售予他们。
明天,这些在中原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便会带着真金白银,前往蓝田竞拍这五道的经营。
倘若,他此时反悔,岂不是要得罪所有的山东士族?
要知道,如今朝堂上半数以上的文官都是山东士族出身,一旦得罪了他们,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俗话怎么说的?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他们虽然在短时间内拿秦明没办法,但秦家在长安的诸多商铺及其管事和伙计,难保不会受到各种刁难和打压。
这无疑会影响秦家的发展。
毕竟,秦明也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进宫面圣吧?
那成什么了?
想到这里,秦明深吸一口气,微微躬身道:
“陛下,臣愿将关内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京畿之地以及洛阳的水泥经营权,交给朝廷处理。”
李世民微微挑眉,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漫不经心地问道:
“那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以及山南道的水泥经营权呢?”
秦明沉默片刻,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眸,不卑不亢地说道:
“臣已与山东士族达成了初步约定,明日他们便会上门与臣商定这五道经营权的归属。”
李世民闻言,冷哼一声,怒道:
“竖子,你方才不是言之凿凿,声称此事尚无定论,故而未曾上疏吗?”
言语间,李世民缓缓起身,急赤白脸地说道:
“你方才更是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切皆依朕意行事,如今此番作为,究竟是何意?”
“莫非是想要欺君不成?”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李世民此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一众侍女和内侍皆俯首敛容,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
而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则连忙躬身行礼,异口同声地说道:
“秦侍郎,尚未及冠,年少气盛(涉世未深),还望陛下宽宥。”
李孝恭和长孙无忌齐声恳求道。
言罢,两人不忘偷偷地朝秦明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跟李世民认错。
甘露殿内,秦明眼神闪烁,随即朝李世民眨了眨眼睛,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李世民微微一愣,一时间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他琢磨着秦明那句没有出口的话,究竟是何意时。
秦明微微躬身,轻声道:
“陛下息怒,臣绝无欺君之意。”
李世民眉头紧锁,沉声道:
“哦?那你倒是说说看,为何如此行事?
秦明轻叹一声,缓缓道:
“臣之所以如此行事,实乃出于无奈。”
秦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陛下,有所不知,在此之前臣已经将水泥之术,以高价售予了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故而,臣若是想要在大唐境内推行水泥之术,必须确保这三大世家的利益。”
“再者,人无信不立,臣不能言而无信。”
李世民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似乎对秦明的解释并不满意。
他眯了眯眼,沉声道:
“倘若朕意欲令尔食言,又当如何?”
秦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直视李世民,梗着脖子说道:
“陛下,臣深知君命不可违,但臣亦不能背信弃义。”
“若陛下执意如此,那臣也只能抗命了。”
秦明的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铁青,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直刺秦明的心头。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没想到场中形势会急转而下,他们心中暗自焦急,连忙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
“贤侄,莫要胡说,还不快跟陛下认错!”
长孙无忌急切地说道,同时向秦明投去一个严厉的眼神。
李孝恭也扯了扯秦明的衣袖,急切道:
“贤婿,此事非同小可,不可意气用事。”
秦明却并未退缩,他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迎着李世民那如刀锋般的目光。
大殿内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李世民见状,怒极反笑:
“好,好,好...好一个抗命!”
“来人啊!”
......
然而,秦明刚要低头承认错误,李世民那略带戏谑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便在殿内回荡开来。
“朕倒是很想知道。”
“卿家,既然有意在大唐推广水泥之术,为何只托付齐国公,精选关内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以及岭南道的名门望族,而未将其他诸道的世家纳入考虑之中呢?”
“难道说,秦爱卿是瞧不上山东士族?”
话音一落,秦明愕然,下意识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长孙无忌心中轻叹,有些愧疚地点了点头。
[老夫好不容易借着沁羽这孩子的努力,与秦明初步建立起信任。]
[陛下这么一闹,怕是要前功尽弃了!]
秦明见长孙无忌点头,立马还猜不到李世民从长孙无忌那里,知晓了明日他与山东士族的那场交易。
事已至此,秦明还能怎么办?
摆烂吧。
“吾皇圣明。”
秦明先是一躬到底,然后缓缓站直身子,脸上露出一种无奈而认命的神情。
“既然,陛下洞若观火,万事了然于胸。那咱们就别打哑谜了,怪累人的。”
“您老不妨直言,想要微臣如何去做,微臣照办就是了。”
李世民等的就是秦明这句话,满意地捋了捋短须,强忍着笑意说道:
“既然爱卿如此坦诚,那朕就绕弯子了。”
随即,李世民的神色变得庄重起来,声音中也多了一些不容置疑的威严。
“水泥之术,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草率行事。”
“你所策划的这场交易,涉及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
“故而,朕希望将此事移交工部,由工部段尚书亲自督办,确保每一步都稳妥进行。”
李世民见秦明张口欲言,连忙挥手打断,补充道:
“爱卿放心,工部只是协调和监督此事,确保水泥的推广能够顺利进行。”
“至于,其间所得,仍为秦家所有,朝廷不会从中抽取一分一毫。”
秦明听罢,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在心中权衡了一番。
他明白,李世民如此安排,表面上是为大局考虑,但实际上另有目的,多半是想借此机会,削弱诸多世家大族在各自祖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然而,秦明早已承诺山东士族,要将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以及山南道的水泥经营权售予他们。
明天,这些在中原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便会带着真金白银,前往蓝田竞拍这五道的经营。
倘若,他此时反悔,岂不是要得罪所有的山东士族?
要知道,如今朝堂上半数以上的文官都是山东士族出身,一旦得罪了他们,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俗话怎么说的?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他们虽然在短时间内拿秦明没办法,但秦家在长安的诸多商铺及其管事和伙计,难保不会受到各种刁难和打压。
这无疑会影响秦家的发展。
毕竟,秦明也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进宫面圣吧?
那成什么了?
想到这里,秦明深吸一口气,微微躬身道:
“陛下,臣愿将关内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京畿之地以及洛阳的水泥经营权,交给朝廷处理。”
李世民微微挑眉,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漫不经心地问道:
“那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淮南道以及山南道的水泥经营权呢?”
秦明沉默片刻,直视着李世民的眼眸,不卑不亢地说道:
“臣已与山东士族达成了初步约定,明日他们便会上门与臣商定这五道经营权的归属。”
李世民闻言,冷哼一声,怒道:
“竖子,你方才不是言之凿凿,声称此事尚无定论,故而未曾上疏吗?”
言语间,李世民缓缓起身,急赤白脸地说道:
“你方才更是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切皆依朕意行事,如今此番作为,究竟是何意?”
“莫非是想要欺君不成?”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李世民此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一众侍女和内侍皆俯首敛容,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
而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则连忙躬身行礼,异口同声地说道:
“秦侍郎,尚未及冠,年少气盛(涉世未深),还望陛下宽宥。”
李孝恭和长孙无忌齐声恳求道。
言罢,两人不忘偷偷地朝秦明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跟李世民认错。
甘露殿内,秦明眼神闪烁,随即朝李世民眨了眨眼睛,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李世民微微一愣,一时间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他琢磨着秦明那句没有出口的话,究竟是何意时。
秦明微微躬身,轻声道:
“陛下息怒,臣绝无欺君之意。”
李世民眉头紧锁,沉声道:
“哦?那你倒是说说看,为何如此行事?
秦明轻叹一声,缓缓道:
“臣之所以如此行事,实乃出于无奈。”
秦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陛下,有所不知,在此之前臣已经将水泥之术,以高价售予了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故而,臣若是想要在大唐境内推行水泥之术,必须确保这三大世家的利益。”
“再者,人无信不立,臣不能言而无信。”
李世民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似乎对秦明的解释并不满意。
他眯了眯眼,沉声道:
“倘若朕意欲令尔食言,又当如何?”
秦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直视李世民,梗着脖子说道:
“陛下,臣深知君命不可违,但臣亦不能背信弃义。”
“若陛下执意如此,那臣也只能抗命了。”
秦明的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世民的脸色变得铁青,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直刺秦明的心头。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没想到场中形势会急转而下,他们心中暗自焦急,连忙上前一步,试图缓和气氛。
“贤侄,莫要胡说,还不快跟陛下认错!”
长孙无忌急切地说道,同时向秦明投去一个严厉的眼神。
李孝恭也扯了扯秦明的衣袖,急切道:
“贤婿,此事非同小可,不可意气用事。”
秦明却并未退缩,他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迎着李世民那如刀锋般的目光。
大殿内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李世民见状,怒极反笑:
“好,好,好...好一个抗命!”
“来人啊!”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