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诸位!”

  秦明后退一步,向着台下深深一躬。

  短暂的寂静之后,雷鸣般的掌声在礼堂中轰然爆发,经久不息!

  这一次,不仅仅是书院师生,不少勋贵大臣,甚至是一些世家代表,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秦明的这番致辞,格局宏大,思路清晰,既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又指出了切实的路径,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李世民看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年轻人,眼中闪过激赏与复杂。

  他低声对身旁的长孙皇后,感慨道:

  “这个小子.......竟还有如此野心?”

  “他这是要在朕的大唐,再现先秦...百家争鸣的盛况啊!”

  “他就不怕...这千年以降的既得利益者,将他生吞活剥了吗?”

  这时,长孙皇后适时开口,微笑道:

  “所以陛下更应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长孙皇后目光温柔却坚定地望向李世民,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贤婿此举,看似惊世骇俗,实则是在为大唐挖掘更深厚的根基,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他所求的‘百家争鸣’,非为乱世,而是为了更强的盛世。”

  “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者’,若其利益与国同休,自会明白此乃大势所趋;”

  “若其只知固守私利,阻挠国策……陛下难道还压服不了吗?”

  她微微一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与支持:

  “更何况,有陛下在背后掌舵,为他挡住明枪暗箭,引导这‘百家争鸣’之力为我大唐所用,使其真正成为强盛大唐的洪流,而非冲垮堤坝的祸水。”

  “此乃驾驭英才之道,亦是明君之责啊!二郎。”

  李世民闻言,眼神闪烁。

  心中的那点忌惮,渐渐被帝王的雄心与长孙皇后话语中的信任所取代。

  他轻轻握住长孙皇后的手,低叹一声:

  “观音婢,还是你看得透彻。”

  “是啊,是成是败,总要让他试试。”

  “朕,正值壮年,还能由着他折腾个几十年!”

  就在帝后二人低语之际,秦明已经走下舞台。

  台上,司仪杨梓君再次上前,声音平淡,却依旧清晰传遍礼堂:

  “下面,有请清北书院名誉山长、大唐皇帝陛下、天可汗,为书院致训辞!”

  “诸位欢迎!”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最前排的天下至尊身上。

  下一刻,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冠冕的李世民,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缓缓起身。

  他先是转身向着场内众人,颔首示意,随后龙行虎步登上舞台。

  待李世民行至讲台前,如秦明那般往下压了压手掌,

  热烈的掌声,这才停歇。

  整个礼堂的气氛,再次变得庄重无比,甚至比之前更加肃穆。

  李世民站在讲台前,并未立刻开口。

  他目光沉静,缓缓扫视全场,帝王的威仪无需刻意彰显,便已让众人屏息。

  他的目光,在那些激动雀跃的学子脸上停留片刻,又在前排的勋贵世家代表们身上掠过。

  “朕,开创贞观,夙夜不懈,所求者,便是国泰民安,天下大同!”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洪亮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然,徒有良策,需良才施行!”

  “徒有雄心,需贤能辅弼!”

  李世民的开场,先是点明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以及朝廷面临的“困局”。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道:

  “朕,今日站在此地......心潮澎湃,更感......责任重大!”

  见李世民越过对秦明开创书院的赞赏,提起了“责任”,众人皆有些意外,也更加凝神倾听。

  “朕看到了什么?”

  李世民自问自答,手臂一挥,如同他之前在观景台上那般,指向台下,

  “朕看到了勃勃生机!看到了冲霄豪气!”

  “更看到了……我大唐未来的脊梁!”

  “但朕,也看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缓缓道:

  “那四句院训:‘为天地立心,为黎元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志向之高远,气魄之宏大,朕...亦为之动容!”

  “然!”

  李世民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此乃何等宏愿?”

  “非有经天纬地之实学,非有坚如磐石之操守,非有忠君爱国之赤诚,不可轻言,更不可轻负!”

  他目光如电,扫向台下所有的学子,声音陡然提高:

  “尔等学子,入此书院,将来或通百工,或精医道,或晓算学,或擅律法,”

  “甚至……可能执掌利刃,开疆拓土!”

  “尔等手中将来掌握的力量,可能远超寻常儒生!”

  “朕问你们——”

  李世民的声音如同洪钟,撞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你们可能保证,此生此世,绝不以此才学谋一己之私?”

  “绝不以此能力祸乱家国?”

  “绝不辜负‘为黎元立命’之初心?!”

  一连三问,如同三记重锤,敲打在所有学子的心头,

  让他们从刚才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量。

  许多学子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眼神由兴奋变得坚定。

  短暂的寂静后,台下忽然爆发出整齐划一,带着稚气却无比坚定的呐喊:

  “能!”

  “我们能!”

  “学生誓不负陛下所望!”

  “不负书院所教!不负天下黎民!”

  这呐喊声,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

  这是年轻一代的誓言,是对皇帝,也是对自身理想的承诺!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