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喉间发出冷笑,枯瘦的手指狠狠戳着舆图上标注的通车日期:“稳妥?你说的测试要等到何时?莫不是想等朕两眼一闭,这铁路才慢悠悠通车?”
他猛地将镇纸砸向案几,鎏金纹饰在青砖上磕出刺耳声响,“当初你说三年成路,如今四年过去,连个通车日子都定不下来!”
面对朱元璋的雷霆之怒,欧阳伦那是相当的淡定。
“太上皇您可别冤枉人!”
“当初京平铁路这个事情立项的时候,臣婿可是有言在先,关于京平铁路,臣婿有最终解释权!”欧阳伦缓缓道。
“最终解释权是你这样用的?”朱元璋直接愣住了,内心大呼上当。
朱元璋从不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当即沉声道:“欧阳伦,这京平铁路可是你提出,如今不能顺利通车,咱完全可以治你的罪!”
“太上皇,您这可就不讲理了,京平铁路的确是我提出来的,但那也是您和陛下拍板决定的,您二位要是不同意,单靠我欧阳伦能修?”欧阳伦反问道。
“这”
“再说了,咱们预计是今年三四月份通车,这不还没到时间嘛,您就这么着急定臣婿的罪,臣婿倒是没什么,但是你让大明万千百姓如何看您?说您过河拆桥?”欧阳伦继续说道:“有句话老话怎么说来着哦对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胡说八道!简直!”朱元璋也是见识到欧阳伦口舌的利害,“咱不管你说什么,反正今年三四月份要是通不了车,咱肯定是要找你算账的!清算!彻底清算!”
“太上皇,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只能实话实说.三四月还真不一定能顺利通车,要不您干脆现在就给我处理了吧!”欧阳伦摊摊手。
“清算!彻底清算!”朱元璋气得不行,怒气冲冲的指着欧阳伦。
周围的几名侍卫也察觉不对劲,他们从未看到太上皇朱元璋生这么大的气,估摸着驸马欧阳伦这次是在劫难逃,侍卫们也都做好了准备,只要朱元璋下令,他们立马就将驸马欧阳伦拿下!
“清算.哼.咱才不上你这当!”朱元璋话锋一转,冷声道:“现在就处理你,那岂不是就真成了咱朱元璋过河拆桥的人了?到时候让百姓骂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小子的阴谋诡计休想得逞!”
“而且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的小九九,你就是想着咱将你拿下,你就好啥事都不做了!”
“哼哼,咱偏不如你意,就算真要处理你,那也等你小子真把京平铁路的事情办砸了来!”说完,朱元璋还一脸傲娇的看了欧阳伦一眼。
沃日!
欧阳伦在听完朱元璋的这番话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不愧是老朱。
居然没有上套!
朱元璋说的还真没错,他的确是有意气气朱元璋,真要是免职,哪怕是下狱,那也能直接躺平,反正他现在已经是人生巅峰,要名有名,要钱有钱,至于朱元璋会不会直接杀了他?
现在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好吧!前提条件是他欧阳伦不是造反!
诛九族,呵呵,他和朱元璋是亲戚,诛九族那连老朱家都得灭了,灭满门?女儿安庆公主还要不要?
就算老朱下这个狠心,皇帝朱标、马皇后能同意!?
所以自己小命安全着呢。
殿外暴雨如注,雨声混着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压得空气愈发凝重。
既然a计划失败,那就只能启动b计划。
“太上皇请看。”欧阳伦挺直脊背,展开怀中泛黄的舆图,“这是铁路沿线的城镇分布图。以往从南京运粮到北平,需经运河漕运,耗时月余,损耗三成。若火车通行,七日可达,且货物损耗不足半成。”
他的指尖划过标注着“德州”“济南”的红点,“这些原本因漕运衰落的城镇,必将因铁路重获生机。商贾货物往来便利,客栈、货栈、车马行都会应运而生,沿途百姓能谋生计,朝廷的商税自然水涨船高。”
朱元璋的目光顺着舆图移动,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犹疑。
欧阳伦趁热打铁,从袖中掏出一张张票据:“这是晋商参股的凭证。他们愿投百万两白银,正是看中铁路带来的商机。以山西为例,若火车开通,大同的煤炭、汾阳的汾酒,能以更低成本运往江南,而江南的丝绸瓷器,也能更快进入北方市场。此消彼长,朝廷税收至少能增两成。”
“哼,说得比唱得好听!”角落里突然响起一声冷哼。
黄子澄身着绯色官袍,从文官队列中踏出,腰间的玉带钩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驸马爷莫不是忘了?大秦修长城,强征民夫百万,百姓苦不堪言;隋炀帝开运河,耗尽国库,最终国破家亡!这铁路看似利民,实则是吞噬银钱的无底洞!”
欧阳伦缓缓起身,拂去衣摆褶皱,目光平静如渊:“侍郎大人可知,灵渠建成后,岭南自此纳入华夏版图;京杭大运河贯通,造就唐宋盛世。”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火车不仅是运货载人的工具,更是贯通南北的血脉。以往边疆战事,调兵需数月,粮草未到,将士先饥。若有火车,十万大军十日可抵北平,这对稳固边防意味着什么?”
黄子澄脸色涨红,袍袖剧烈抖动:“不过是纸上谈兵!百姓见都没见过火车,怎会放心乘坐?商贾向来逐利,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哄抬票价?”
“百姓疑虑,可先设免费试乘日。”欧阳伦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数据,“臣已在通州试行,每日运送民众千人,反响甚好。至于票价,朝廷可设官定标准,商贾不得擅自涨价。”
他的目光扫过满堂文武,“诸位大人不妨想想,若江南灾荒,粮食七日可至;若边疆告急,军械十日可达。这等利国利民之事,难道要因些许疑虑而放弃?”
朱元璋摩挲着下颌的白须,忽然重重一拍龙椅:“够了!朕意已决。铁路继续修,通车日期再宽限三月。若届时仍无进展”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欧阳伦,“驸马爷,你该知道后果。”
欧阳伦长揖到地,额间沁出细密汗珠:“臣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太上皇重托。”
就在他以为此事尘埃落定时,黄子澄突然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太上皇!臣冒死进谏!欧阳伦不过是巧舌如簧,哄骗圣心!这铁路耗资巨大,至今未见成效,分明是劳民伤财!”
他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臣听闻,驸马府近日与西域商人往来频繁,莫不是想借铁路之便,中饱私囊?”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欧阳伦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指尖掐进掌心的疼痛让他保持清醒。
他缓缓转身,望向黄子澄扭曲的面容,忽然笑出声来:“侍郎大人想象力丰富,不如去写话本。”他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若真有私心,臣大可在铁轨锻造时以次充好,在工程拨款中克扣银钱。可臣非但没有,还自掏腰包补贴工匠抚恤金。”
欧阳伦冷冷问道,“请问侍郎大人,可曾为这铁路付出过些许?”
朱元璋眯起眼睛,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黄子澄的脸色由红转白,嗫嚅着说不出话。
殿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欧阳伦衣襟上,显得格外神圣。
殿内寂静如死,唯有李善长的蟒纹官袍扫过青砖的沙沙声。
这位六十多快七十=岁的韩国公拄着龙头拐杖缓缓起身,浑浊的眼珠盯着欧阳伦,喉间发出一阵干涩的冷笑:“驸马爷倒是会画大饼。老夫问你,这铁路修造已耗银八百万两,往后每年养护、添购车厢、雇佣人手,哪样不要钱?就算商贾百姓都来坐火车,赚的银子能填这无底洞?”
朱元璋捻着胡须的手顿住,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聚在欧阳伦身上。
殿外的阳光被乌云遮蔽,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
欧阳伦整了整衣襟,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韩国公请看,这是臣计算的铁路收支明细。”
他展开竹简,墨迹未干的数字在烛光下泛着微光,“以每日往返一趟南京北平为例,每节车厢可载百人,硬座票价五钱,软座一两,一趟便能收入千两白银。若算上货物运输,粗估每日纯利可达三千两。”
“说得轻巧!”李善长猛地将拐杖杵在地上,震得地砖嗡嗡作响,“百姓凭什么花这冤枉钱?走路不要钱,马车不过几文钱,谁会掏一两银子坐你的铁疙瘩?”
欧阳伦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几张皱巴巴的草纸:“这是通州试乘百姓的留言。有人说,去趟天津原本要走两日,火车半日就到;有商贾算过账,用火车运货,损耗减少三成,反而比马车更划算。”他将草纸递给宦官呈给朱元璋,“再者,朝廷可设‘三等座’,票价仅需二十文,寻常百姓也坐得起。”
户部尚书郭资突然抚须开口:“驸马,就算客运能赚钱,这养护费、折旧费又如何解决?”
“这便是关键。”欧阳伦从案几上拿起一截铁轨模型,在众人眼前缓缓转动,“火车的盈利,远不止车票。诸位请看这车厢内外——车顶、车窗、座椅靠背,皆是绝佳的广告位。江南绸缎庄想打北方市场,西域香料商欲拓中原销路,这些商贾为求曝光,定会争相竞价。”他从袖中取出一叠契约,“已有三十余家商号愿预付三年广告费,总额高达五十万两。”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朱元璋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李善长却冷哼一声:“广告?不过是旁门左道!老夫问你,若遇天灾人祸,铁路停运,朝廷岂不是血本无归?”
“韩国公所言,正是臣接下来要说的。”欧阳伦展开一幅巨大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色圆点,“这些红点,是规划中的铁路驿站。驿站不仅能供火车停靠检修,还可开设商铺、客栈、马厩。过往商旅在此歇脚,朝廷抽成盈利。此外,铁路沿线的土地,可低价购入,待铁路开通后,地价必然暴涨,届时出售或租赁,又是一大进项。”
刑部尚书王慧迪皱着眉头插话:“驸马,你说的这些都要时间。可眼下朝廷花了上亿白眼,我听说未来还要每年要为铁路贴补百万两,何时才能回本?”
“三年。”欧阳伦伸出三根手指,目光坚定如铁,“只需三年,铁路便能自给自足。五年后,每年可为朝廷带来最少千万两收益,而且我说的还只是京平铁路这一条铁路,若是再多几条”
他转向朱元璋,声音微微提高,“太上皇可知,罗马帝国为何能称霸欧洲?靠的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咱们的火车,便是大明的‘钢铁大道’,不仅能运货载人,更能将政令、文化、民心紧紧串联!”
李善长还欲反驳,却见朱元璋抬手止住他。
老皇帝眯着眼,盯着舆图上蜿蜒的铁路线,喉间发出低沉的笑声:“欧阳伦,你小子是真敢想。不过……”他的目光骤然锐利,“若三年不能回本,你拿什么赔?”
欧阳伦毫不犹豫地摘下腰间玉带,重重放在案几上:“臣愿以驸马府全部家财作保。若三年后铁路不能盈利,臣自当卸甲归田,永不踏入朝堂半步!”
殿外惊雷炸响,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
李善长望着欧阳伦坚定的神情,他握紧拐杖的手微微发抖,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缓缓落座。
朱元璋盯着案上的玉带,沉默良久,忽然大笑起来:“好!好个欧阳伦!咱就再信你一次!”他抓起镇纸狠狠拍在舆图上,“传旨下去,铁路事务全权交予驸马督办,敢有阻挠者,以抗旨论处!”
当欧阳伦走出太乐宫时,暴雨已将宫前的石板路浇得发亮。
他猛地将镇纸砸向案几,鎏金纹饰在青砖上磕出刺耳声响,“当初你说三年成路,如今四年过去,连个通车日子都定不下来!”
面对朱元璋的雷霆之怒,欧阳伦那是相当的淡定。
“太上皇您可别冤枉人!”
“当初京平铁路这个事情立项的时候,臣婿可是有言在先,关于京平铁路,臣婿有最终解释权!”欧阳伦缓缓道。
“最终解释权是你这样用的?”朱元璋直接愣住了,内心大呼上当。
朱元璋从不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当即沉声道:“欧阳伦,这京平铁路可是你提出,如今不能顺利通车,咱完全可以治你的罪!”
“太上皇,您这可就不讲理了,京平铁路的确是我提出来的,但那也是您和陛下拍板决定的,您二位要是不同意,单靠我欧阳伦能修?”欧阳伦反问道。
“这”
“再说了,咱们预计是今年三四月份通车,这不还没到时间嘛,您就这么着急定臣婿的罪,臣婿倒是没什么,但是你让大明万千百姓如何看您?说您过河拆桥?”欧阳伦继续说道:“有句话老话怎么说来着哦对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胡说八道!简直!”朱元璋也是见识到欧阳伦口舌的利害,“咱不管你说什么,反正今年三四月份要是通不了车,咱肯定是要找你算账的!清算!彻底清算!”
“太上皇,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只能实话实说.三四月还真不一定能顺利通车,要不您干脆现在就给我处理了吧!”欧阳伦摊摊手。
“清算!彻底清算!”朱元璋气得不行,怒气冲冲的指着欧阳伦。
周围的几名侍卫也察觉不对劲,他们从未看到太上皇朱元璋生这么大的气,估摸着驸马欧阳伦这次是在劫难逃,侍卫们也都做好了准备,只要朱元璋下令,他们立马就将驸马欧阳伦拿下!
“清算.哼.咱才不上你这当!”朱元璋话锋一转,冷声道:“现在就处理你,那岂不是就真成了咱朱元璋过河拆桥的人了?到时候让百姓骂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小子的阴谋诡计休想得逞!”
“而且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的小九九,你就是想着咱将你拿下,你就好啥事都不做了!”
“哼哼,咱偏不如你意,就算真要处理你,那也等你小子真把京平铁路的事情办砸了来!”说完,朱元璋还一脸傲娇的看了欧阳伦一眼。
沃日!
欧阳伦在听完朱元璋的这番话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不愧是老朱。
居然没有上套!
朱元璋说的还真没错,他的确是有意气气朱元璋,真要是免职,哪怕是下狱,那也能直接躺平,反正他现在已经是人生巅峰,要名有名,要钱有钱,至于朱元璋会不会直接杀了他?
现在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好吧!前提条件是他欧阳伦不是造反!
诛九族,呵呵,他和朱元璋是亲戚,诛九族那连老朱家都得灭了,灭满门?女儿安庆公主还要不要?
就算老朱下这个狠心,皇帝朱标、马皇后能同意!?
所以自己小命安全着呢。
殿外暴雨如注,雨声混着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压得空气愈发凝重。
既然a计划失败,那就只能启动b计划。
“太上皇请看。”欧阳伦挺直脊背,展开怀中泛黄的舆图,“这是铁路沿线的城镇分布图。以往从南京运粮到北平,需经运河漕运,耗时月余,损耗三成。若火车通行,七日可达,且货物损耗不足半成。”
他的指尖划过标注着“德州”“济南”的红点,“这些原本因漕运衰落的城镇,必将因铁路重获生机。商贾货物往来便利,客栈、货栈、车马行都会应运而生,沿途百姓能谋生计,朝廷的商税自然水涨船高。”
朱元璋的目光顺着舆图移动,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犹疑。
欧阳伦趁热打铁,从袖中掏出一张张票据:“这是晋商参股的凭证。他们愿投百万两白银,正是看中铁路带来的商机。以山西为例,若火车开通,大同的煤炭、汾阳的汾酒,能以更低成本运往江南,而江南的丝绸瓷器,也能更快进入北方市场。此消彼长,朝廷税收至少能增两成。”
“哼,说得比唱得好听!”角落里突然响起一声冷哼。
黄子澄身着绯色官袍,从文官队列中踏出,腰间的玉带钩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驸马爷莫不是忘了?大秦修长城,强征民夫百万,百姓苦不堪言;隋炀帝开运河,耗尽国库,最终国破家亡!这铁路看似利民,实则是吞噬银钱的无底洞!”
欧阳伦缓缓起身,拂去衣摆褶皱,目光平静如渊:“侍郎大人可知,灵渠建成后,岭南自此纳入华夏版图;京杭大运河贯通,造就唐宋盛世。”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火车不仅是运货载人的工具,更是贯通南北的血脉。以往边疆战事,调兵需数月,粮草未到,将士先饥。若有火车,十万大军十日可抵北平,这对稳固边防意味着什么?”
黄子澄脸色涨红,袍袖剧烈抖动:“不过是纸上谈兵!百姓见都没见过火车,怎会放心乘坐?商贾向来逐利,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哄抬票价?”
“百姓疑虑,可先设免费试乘日。”欧阳伦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数据,“臣已在通州试行,每日运送民众千人,反响甚好。至于票价,朝廷可设官定标准,商贾不得擅自涨价。”
他的目光扫过满堂文武,“诸位大人不妨想想,若江南灾荒,粮食七日可至;若边疆告急,军械十日可达。这等利国利民之事,难道要因些许疑虑而放弃?”
朱元璋摩挲着下颌的白须,忽然重重一拍龙椅:“够了!朕意已决。铁路继续修,通车日期再宽限三月。若届时仍无进展”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欧阳伦,“驸马爷,你该知道后果。”
欧阳伦长揖到地,额间沁出细密汗珠:“臣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太上皇重托。”
就在他以为此事尘埃落定时,黄子澄突然上前一步,跪倒在地:“太上皇!臣冒死进谏!欧阳伦不过是巧舌如簧,哄骗圣心!这铁路耗资巨大,至今未见成效,分明是劳民伤财!”
他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臣听闻,驸马府近日与西域商人往来频繁,莫不是想借铁路之便,中饱私囊?”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欧阳伦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指尖掐进掌心的疼痛让他保持清醒。
他缓缓转身,望向黄子澄扭曲的面容,忽然笑出声来:“侍郎大人想象力丰富,不如去写话本。”他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若真有私心,臣大可在铁轨锻造时以次充好,在工程拨款中克扣银钱。可臣非但没有,还自掏腰包补贴工匠抚恤金。”
欧阳伦冷冷问道,“请问侍郎大人,可曾为这铁路付出过些许?”
朱元璋眯起眼睛,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
黄子澄的脸色由红转白,嗫嚅着说不出话。
殿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欧阳伦衣襟上,显得格外神圣。
殿内寂静如死,唯有李善长的蟒纹官袍扫过青砖的沙沙声。
这位六十多快七十=岁的韩国公拄着龙头拐杖缓缓起身,浑浊的眼珠盯着欧阳伦,喉间发出一阵干涩的冷笑:“驸马爷倒是会画大饼。老夫问你,这铁路修造已耗银八百万两,往后每年养护、添购车厢、雇佣人手,哪样不要钱?就算商贾百姓都来坐火车,赚的银子能填这无底洞?”
朱元璋捻着胡须的手顿住,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聚在欧阳伦身上。
殿外的阳光被乌云遮蔽,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
欧阳伦整了整衣襟,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韩国公请看,这是臣计算的铁路收支明细。”
他展开竹简,墨迹未干的数字在烛光下泛着微光,“以每日往返一趟南京北平为例,每节车厢可载百人,硬座票价五钱,软座一两,一趟便能收入千两白银。若算上货物运输,粗估每日纯利可达三千两。”
“说得轻巧!”李善长猛地将拐杖杵在地上,震得地砖嗡嗡作响,“百姓凭什么花这冤枉钱?走路不要钱,马车不过几文钱,谁会掏一两银子坐你的铁疙瘩?”
欧阳伦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几张皱巴巴的草纸:“这是通州试乘百姓的留言。有人说,去趟天津原本要走两日,火车半日就到;有商贾算过账,用火车运货,损耗减少三成,反而比马车更划算。”他将草纸递给宦官呈给朱元璋,“再者,朝廷可设‘三等座’,票价仅需二十文,寻常百姓也坐得起。”
户部尚书郭资突然抚须开口:“驸马,就算客运能赚钱,这养护费、折旧费又如何解决?”
“这便是关键。”欧阳伦从案几上拿起一截铁轨模型,在众人眼前缓缓转动,“火车的盈利,远不止车票。诸位请看这车厢内外——车顶、车窗、座椅靠背,皆是绝佳的广告位。江南绸缎庄想打北方市场,西域香料商欲拓中原销路,这些商贾为求曝光,定会争相竞价。”他从袖中取出一叠契约,“已有三十余家商号愿预付三年广告费,总额高达五十万两。”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朱元璋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李善长却冷哼一声:“广告?不过是旁门左道!老夫问你,若遇天灾人祸,铁路停运,朝廷岂不是血本无归?”
“韩国公所言,正是臣接下来要说的。”欧阳伦展开一幅巨大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色圆点,“这些红点,是规划中的铁路驿站。驿站不仅能供火车停靠检修,还可开设商铺、客栈、马厩。过往商旅在此歇脚,朝廷抽成盈利。此外,铁路沿线的土地,可低价购入,待铁路开通后,地价必然暴涨,届时出售或租赁,又是一大进项。”
刑部尚书王慧迪皱着眉头插话:“驸马,你说的这些都要时间。可眼下朝廷花了上亿白眼,我听说未来还要每年要为铁路贴补百万两,何时才能回本?”
“三年。”欧阳伦伸出三根手指,目光坚定如铁,“只需三年,铁路便能自给自足。五年后,每年可为朝廷带来最少千万两收益,而且我说的还只是京平铁路这一条铁路,若是再多几条”
他转向朱元璋,声音微微提高,“太上皇可知,罗马帝国为何能称霸欧洲?靠的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咱们的火车,便是大明的‘钢铁大道’,不仅能运货载人,更能将政令、文化、民心紧紧串联!”
李善长还欲反驳,却见朱元璋抬手止住他。
老皇帝眯着眼,盯着舆图上蜿蜒的铁路线,喉间发出低沉的笑声:“欧阳伦,你小子是真敢想。不过……”他的目光骤然锐利,“若三年不能回本,你拿什么赔?”
欧阳伦毫不犹豫地摘下腰间玉带,重重放在案几上:“臣愿以驸马府全部家财作保。若三年后铁路不能盈利,臣自当卸甲归田,永不踏入朝堂半步!”
殿外惊雷炸响,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
李善长望着欧阳伦坚定的神情,他握紧拐杖的手微微发抖,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缓缓落座。
朱元璋盯着案上的玉带,沉默良久,忽然大笑起来:“好!好个欧阳伦!咱就再信你一次!”他抓起镇纸狠狠拍在舆图上,“传旨下去,铁路事务全权交予驸马督办,敢有阻挠者,以抗旨论处!”
当欧阳伦走出太乐宫时,暴雨已将宫前的石板路浇得发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