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周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的结束,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

  那一日。

  苏誉身着黄袍,顾长乐和小包子也穿上了各自的御用朝袍。

  小包子还不能理解要发生什么事,但顾长乐告诉过他,让他在今天乖乖地听话就行。

  时辰到。

  礼部尚书沈华梁奏请即位。

  中和韶乐乐队演奏,恢弘的音乐声响起。

  苏誉一步步踏上高台,开始祗告天地、宗庙、社稷。

  随后,午门上钟声悠悠响起。

  “铛——!”

  “铛——!”

  “铛——!”

  钟声后,阶下鞭炮齐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誉低头看着底下行礼的人,心情也不禁澎湃了起来。

  这就是权力的巅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行礼完后,苏誉颁布诏书。

  诏书先指明了自己的“天命”,念完后,消失许久的阳光突然出现,从天际上照射下来,照到了苏誉所在的高台上。

  提前加封为大学士的葛时捧着皇帝玉玺,正准备上前献给苏誉。

  见到这突然出现的阳光,葛时不由得出现了片刻的愣神。

  这阳光,来得太巧了......

  不止他,在场的文武百官们都看呆了。

  等回过神来,正巧苏誉念完诏书的内容。

  葛时赶紧按照仪式,捧着玉玺双手奉上。

  随后,又是整齐的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礼成。

  苏誉登基称帝,国号“大景”,年号“曜明”。

  随后,苏誉带领百官们返回皇宫,进入奉天殿内,坐在龙椅之上。

  登基之后,苏誉下的第一道圣旨,是加封顾长乐为大景皇后。

  顾长乐一身雍容华贵的朝服,慢慢朝着龙椅上的苏誉走去。

  苏誉站起来,把她拉上了台阶,让她坐到自己下面的位置上。

  百官行礼。

  第二道圣旨,则是加封他的嫡长子苏燮和为太子。

  太子殿下眨巴着眼睛看着底下对他行礼的朝臣们,又看了看坐在上首的自己父亲。

  苏誉对他笑了笑,小包子也笑了笑,乖乖地坐在顾长乐脚边的位置。

  行礼完后,接下来便是苏誉发布的各种敕令。

  先是封赏了跟着他的一群文人、武将们。

  随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政令第一条,便是免除了一部分与前朝大案有所牵扯的朝臣们。

  听到这一条,担心了许久的朝臣们,不少都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

  这段时间备受煎熬的大臣们,仿佛又看到了刚刚出现在眼前的曙光。

  众人感恩戴德,再次行礼时显然投入了更多的真情实意。

  苏誉继续颁布其他的敕令。

  等到一系列的仪式结束后,苏誉这才说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次的行礼,苏誉站起来,对顾长乐伸出手。

  顾长乐搭上他的手,被苏誉轻轻从座位上拉了起来。

  就好像从前跟着苏誉回村里的时候,苏誉伸手把她扶上马车一般。

  两人相视一笑,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们。

  再抬头看向外面正好的阳光,小包子也挤了过来,让两人拉住。

  看到自己爹娘都看着外面大殿外,他也好奇地看出去。

  没什么好看的,但他还是学着爹娘的样子看得认真。

  自此。

  “曜明元年”,正式开启。

  ......

  时间一晃而过。

  登基大典后,过了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完年后没多久,顾长乐就发动了。

  在苏誉和顾老头紧张的心情中,她又生了一个儿子。

  苏誉听说的时候,还有点失望。

  “怎么又是儿子?”

  “我还以为这次的会是小公主呢。”

  顾长乐这次没受太久的罪,很快恢复了一点精神。

  听苏誉说是个儿子,也有点希望。

  对于这个孩子,夫妻二人都寄予了厚望。

  想着年纪轻轻的,就儿女双全,凑个“好”字。

  顾老头笑呵呵地说:“儿子好啊,儿子更好。”

  毕竟他们家,可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

  生儿子自然是最好的。

  夫妻二人好笑地对视一眼。

  无所谓了,儿子就儿子吧。

  被好好次伺候了两个月,顾长乐总算是出了月子。

  身形也恢复了不少,基本跟怀着孩子之前差不多了。

  这天,苏誉下朝后,神神秘秘地跟她说:“想不想出去玩?”

  顾长乐疑惑地问:“去哪里玩?”

  这皇宫挺大的。

  顾长乐坐月子不能出门,还以为苏誉要带着她去皇宫里转转呢。

  结果苏誉却说:“带你出去宫外转转?”

  顾长乐倒是来了兴趣。

  “出宫?”

  “嗯,我马上要主持恩科了,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不错的好苗子。”

  去年大周朝廷为了稳定人心,代替小皇帝下了一道加开恩科的圣旨。

  除了东南外,其余地方都加开了恩科。

  照理来说,今年二三月份就要加开会试和殿试了。

  不过苏誉登基和顾长乐产子把这时间推迟了一点。

  如今时间差不多了,苏誉在顾长乐产子后便发了加开会试和殿试的诏书。

  现在京城估计已经聚集了天下赶来参加此次恩科的考生们。

  正好带着顾长乐出去转转,看看这届考生的素质如何。

  这可是苏誉第一次主持的殿试,他还是挺看重的。

  顾长乐也来了兴趣。

  “好,那就走!”

  两人换上低调的衣裳,装作寻常夫妻一样出了宫。

  李二郎和红缨随行,一行人到了文人们聚集的酒楼内。

  苏誉特意没有要包厢,而是要了两个可以看到周围人的雅间。

  他和顾长乐一个,剩下随行的人一个。

  很快就上了一些茶水和小吃,两人慢悠悠地吃着喝着,听着周围的人在聊天。

  “此次会试,你准备得如何?”

  那边有几个考生说话的声音不小,很快吸引了苏誉和顾长乐的注意。

  “唉,不太好。”

  “去年发生了这么多事,哪里有心情去读书?”

  去年死了皇帝,京城又被夷狄蹂躏了一番。

  随后皇帝被废,又换了一个新的皇帝。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还真的不好缓过来。

  但再是缓不过来,这恩科还是开了,只能硬着头皮上考场。

  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担忧着。

  这时,有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孙兄,这里。”

  有同窗朝那人喊着,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孙明轩?”

  “他来干嘛?”

  “不知道啊,他怎么还有脸来的。”

  几个人说着话,直接走到了桌子那边,对着刚刚坐下的打扮朴素的年轻人不满地说道:“孙明轩,你还有脸参加此次的恩科?”

  这被称呼为孙明轩的年轻人,有些尴尬地说道:“我......”

  “朝廷没取消我的功名,我为何不能参加?”

  有人不满地说道:“哼!就该让你参加不了,你这个走后门的考生,有什么资格参加?”

  孙明轩脸上有些发热,但他还是极力辩解道:“我没有走后门。”

  “我的科举文章都能张贴出来给你们看,我是凭实力考上的!”

  但他的辩解没有用,这些人还是不高兴地继续说道:“什么实力?你这个王党的余孽,当初分明就是那个王阁老走后门让你连得小三元,甚至乡试都得了解元,你还不认?”

  “此事大家都知道了!”

  周围不少看戏的人也都出声附和。

  “对啊,你文章是写得不错,但肯定是那姓王的给你提前泄露了试题。”

  “若是我提前知道了试题,我肯定也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孙明轩脖子都红了,满脸羞愤地回:“你们血口喷人!”

  “我没有提前得知试题,每次考试时我都是与你们一样的!”

  先前孙明轩也不知道是倒了什么大霉,居然被王阁老看重,要收他为弟子。

  他本来读书成绩一向优异,但在见完王阁老后,连中小三元就够让他心惊胆战了。

  可没想到,去年王阁老都那样的情况了,居然他乡试还得了个第一。

  随着王阁老被处理,这些事情都浮出了水面。

  但朝廷没有取消孙明轩的应试资格,那就说明他的成绩肯定是没问题的。

  当然是没问题的。

  去年王阁老都那样了,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心血来潮要捡来培养的弟子?

  孙明轩这个京城乡试第一,绝对是靠的真材实料。

  可这些读书人们不信啊。

  他们觉得孙明轩就是个走后门的考生,觉得他不配与自己一同考试。

  孙明轩辩解没人相信,他再急也没用。

  在他尴尬得脸红脖子粗,想要和自己同窗先告别。

  那些人还没放过他,叫嚷道:“我等会联名上奏,要求朝廷废黜你的功名,取消你的科举资格!”

  孙明轩嘴唇发白,抖了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突然,一道声音突兀地响起。

  “你确实是靠自己的实力考上的解元?”

  孙明轩抬头看去,看到一个打扮低调,但通身贵不可言的青年正朝着他走来。

  孙明轩不认识这人,但还是肯定地说:“自然是!”

  “若是你们不信,随便你们考我!”

  苏誉扫视了众人一眼,笑道:“既然这样,那就我当众帮大家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真材实料。”

  “你是哪位?该不会是孙明轩请来的托吧?”有人不满意地说道。

  苏誉笑道:“他请不起我这样的托。”

  随后,淡淡地扫视了一遍在座的众人。

  刚刚还吵吵嚷嚷的众人,在这一眼后,突然都噤了声。

  这人的眼神不算可怕,但就是让他们一见了就不感觉说不出忤逆的话来。

  苏誉看向孙明轩。

  “何以为思?”

  孙明轩很快回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苏誉点头,基本功挺扎实的。

  苏誉又问:“既如此多人质疑,为何还要执着于科举?是很想做官?”

  孙明轩毫不犹豫地回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我毕生之愿,就是想帮陛下治理山河,开创盛世!”

  倒是有志气。

  而且话语里带着一股孺慕之意,听着挺崇拜当今陛下的样子。

  苏誉拿过他身边的茶水,倒在了地上,问道:“若这杯茶水乃当今所赐,我故意泼了,你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理我?”

  孙明轩看着地上的茶水,顿了顿,才回道:“君赐贵于诚,而非形。”

  “当今乃圣主,绝不会因一杯茶水而迁怒。”

  “相反,陛下可能还会记挂如今大景是否人人都能饮得起茶水。”

  苏誉挑了挑眉。

  这年轻人,就算是真有人给他走了后门得到的成绩,但也绝对是有真材实料的嘛。

  一点都不差,自己还算满意。

  苏誉笑道:“既如此,那我便准许你参与此次的会试了。”

  就算这些读书人真的联名上奏,他也不会取消这人的科举资格。

  “你能决定?”孙明轩一脸的惊喜。

  苏誉笑而不语,转身走到在一旁看戏的顾长乐旁边。

  “走吧。”

  顾长乐微微颔首,和苏誉相携离开了酒楼。

  孙明轩看着这二人的背影,不知道自己今天究竟遇到了什么人。

  但感觉是贵人,而且是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贵人!

  他再也顾不上其他人是怎么说的,他满脑子都想着,他要通过会试,要参加殿试。

  他要见当今陛下,他很早之前就想这么做了!

  ......

  离开酒楼,苏誉带着顾长乐慢悠悠地走在街上。

  “这考生,听闻是先前确实受过王阁老的关照。”

  苏誉说道:“不过我看那王阁老给他的关照,反而是害了他。”

  “若是没有这一茬,他便不会遭受这样的非议。”

  读书人的名声是很重要的。

  名声出了问题,对他的科举影响是非常大的。

  顾长乐说道:“确实。”

  “王阁老这一手,其实是多此一举。”

  苏誉笑道:“不过也没事,只要是有真材实料的,我不会介意他此前的那点小事。”

  顾长乐眨了眨眼睛,问苏誉:“曾经被迫走后门科举的小事?”

  苏誉挑眉:“不是么?”

  顾长乐笑吟吟地说:“也是。”

  “你不对劲。”苏誉眯了眯眼睛:“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顾长乐勾了勾他的手,大方地回:“没有啊。”

  ......

  (完结)

  完结感言:

  完结咯~

  两百万字多一点,2025年的6月底,上半年正好结束。

  虽然后面还有得写,但我觉得这里完结也正好。

  按照惯例,说说我写这本书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刚开的时候,我觉得写得还挺好的,我花了不少心思去塑造女主,觉得她被我塑造得挺成功的。

  为此,我还喜滋滋地觉得在写书方面的造诣更进了一步。

  结果成绩......

  哈哈,差远了。

  当时看到成绩,我就一个感觉——失望。

  唉,就这么磕磕绊绊,每天都想着放弃。

  但这段时间自己实在状态很不好,没有一点东西写的话估计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于是就这么的,就写到了这么长。

  其实,我还是有点后悔的。

  书一开始写的时候,我就提前想好了两次进京的时机。

  一次科举考进去,一次打进去。

  所以我一直就按照自己想的这么写。

  但后来,我就后悔了。

  我不该进两次京城的。

  我应该在科举完后,直接就可以完结了。

  这样的话,我感觉这本书前半部分算是很不错了。

  但是没办法,写都写了,就这么写下去吧,写到完结。

  然后写着写着,发现还有不少读者喜欢看后面的部分。

  我.......

  哈哈,很高兴。

  虽然这本书成绩一般,但写了这么多字,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塑造了我个人觉得很不错的角色,完结的时候,我还是很自豪的。

  这本书没有上一本那么多感触,完结感言就写这么多了。

  祝读者老爷们都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下半年暴富哈!

  下本书再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最新章节,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