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你觉得这是谁做的?”
唐人街北边某街区的事发现场,当看着眼前这令人震惊的一幕,作为前来调查的利兹上校神色平淡地询问着一旁的戴维少校。
之所以震惊,是因为死了很多人。
外面已经摆了二三十具尸体了,可还有尸体被抬出来。
当然,这些缅族人死太多,都跟他们英国人没关系。
再多死点就更好。
英国人忌惮华人,又何尝不忌惮缅族人。
尤其是在42年英国人被日军赶出缅甸后,这些缅族人就在日军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政权。
虽说如今被他们英国人取缔了。
随即英国人就按照1937年代的缅甸宪法,按照英国人的意志、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首脑其实就是英属缅甸总督。
这种情况下,何尝不是英国人在打压缅族人,尤其是以昂山为首的独立派。
如今缅族人和华人争斗,对于英国人来说,无疑是乐见其成的。
“上校,会不会是缅族人内斗?
我听说缅族内部也分为几派。”戴维少校猜测道。
的确,缅族内部的确分为几派,目前来说,最有实力的就三派。
分别是亲英派,例如目前就在临时政府任职的那些缅族人;
其次就是独立派。
但是独立派除了昂山为首的,还有缅共。
这三派之间就有矛盾,而且还不小。
而遇袭的这些缅族人就是昂山一派,这些人一部分曾经参加过日占时期的缅甸独立军和国防军,也不算是乌合之众了。
“就缅族人能做到这个地步?根据情报显示,这些死的人中,曾经有在日军手下担任伪军的经历。”利兹上校摇了摇头,并不认可戴维少校的说法。
“难道是克伦人?”戴维少校再次提出一个猜测。
克伦人跟缅族人的矛盾很深,之前一直是英国人用来钳制缅族的工具。
到了日军攻占缅甸并扶持缅族的那几年,不少克伦人直接选择反日,就是因为跟缅族的矛盾很深。
“什么克伦人?我的意思是华人,也就是那些中国人,只有他们才能做到。”利兹上校没好气地解释道。
“华人?怎么会?他们哪来的实力能悄无声息杀了这么多人?”戴维少校一脸惊讶。
利兹上校多看了一眼戴维少校的反应,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确认对方是不是真的不知情。
“不要小瞧了现在的华人。他们在缅北可是一家独大,据我们的情报了解,如今他们在缅北可能有近百万人的人口规模,正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以上。
当初就不该同意成立那个华人志愿队。
本以为可以作为大英帝国对付日本人的尖刀,结果如今却发展到了不受帝国控制的一股军事力量。
这里面肯定有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支持。”
说到这里,利兹上校就有些生气。
关键美国不只是扶持了志愿队,还扶持了克钦人。
虽说克钦地区最大的城市如今被志愿队控制着,但是克钦地区的克钦人实力也不弱,至少有几千人的武装。
然后就是日占时期的遗留问题。
反正现在的缅甸,反英的势力一大堆,只是缅族的昂山派和华人志愿队是最大的两股力量。
“上校,那现在怎么办?直接出兵吗?”戴维少校有些担心地问道。
“出兵?现在哪有实力出兵。
这件事到此为止,去告诉缅族人和华人,不要做的太过分,否则大英帝国一定会出兵镇压。”利兹上校板着脸吩咐道。
“是,长官!”
此时英军也只能口头警告,至于缅族人和华人会不会听话,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只要不来反抗英国在缅甸的统治,对于这种事情,英国人自然不想过多管。
缅族人和华人发生矛盾,正符合英国人的利益,不然也不会暗中提供支持。
如今矛盾已经挑起来了,剩下的就看两个种族怎么对抗。
其实这件事发生后,缅族内部也都很震惊,没想到华人的报复来的这么快、这么狠,这就有些超乎预料了。
而且其内部的保守派也反对激进派的如此胡来,认为当务之急是推翻英国统治、争取缅甸独立,而不是跟华人先干起来。
这件事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但是短时间内缅族激进派却是没有大的动作。
毕竟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继续耍小动作,可能还要吃亏。
而且英国人也在打压分化缅族人,缅族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如何一致对外?
对此,华人这边也没去追着不放,报了仇后,就继续发展自己的。
只要旁人不来招惹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挑事。
不过随着唐人街的华人越来越多,仅靠20个警察就有些不够了,于是又招募了几十个人。
名义上不是警察,也不穿警服,但实际上做的还是警察的事。
而在婆罗洲那边,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恢复期,只是因为人口不足,导致发展有些受影响。
毕竟日本还没投降,还控制着国内东南沿海地区,就算是向婆罗洲移民,也没办法。
不过从美国进口的机器设备这些却是可以运送进来了。
直接从关岛经过,然后走苏拉威西海北部海域,可以直接抵达东山(山打根)、达城(打拉根)。
胆子大点可以向南沿着望加锡海峡西侧抵达三林(三马林达)、巴里(巴厘巴板)和马辰,向北绕过沙州省前往亚庇、文莱、古晋、甚至是坤城(坤甸)。
在七月中旬,就有这么一艘上万吨的货船沿着望加锡海峡西侧航行到了马辰。
这艘货轮上装的并不是移民,而是设备,采矿设备和部分冶炼设备。
因为东南省发现了储量较为丰富的铁矿砂矿,因此李航名下的企业就从美国买了设备过来,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钢铁厂。
为此SD公司直接在美国打包了一个小型钢铁厂的设备,直接拉了过来。
战争到了现在这一步,战争需求没那么大了,毕竟欧洲战场已经结束,亚洲战场最多几个月到一年,所以美国国内的工业产能在几个月前就出现了明显的过剩。
大企业自然不用担心,小企业就有些难受了。
所以SD公司很轻易就买了一个小型钢铁厂,把设备、人员都给一股脑打包送到婆罗洲建设新厂。
唐人街北边某街区的事发现场,当看着眼前这令人震惊的一幕,作为前来调查的利兹上校神色平淡地询问着一旁的戴维少校。
之所以震惊,是因为死了很多人。
外面已经摆了二三十具尸体了,可还有尸体被抬出来。
当然,这些缅族人死太多,都跟他们英国人没关系。
再多死点就更好。
英国人忌惮华人,又何尝不忌惮缅族人。
尤其是在42年英国人被日军赶出缅甸后,这些缅族人就在日军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政权。
虽说如今被他们英国人取缔了。
随即英国人就按照1937年代的缅甸宪法,按照英国人的意志、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首脑其实就是英属缅甸总督。
这种情况下,何尝不是英国人在打压缅族人,尤其是以昂山为首的独立派。
如今缅族人和华人争斗,对于英国人来说,无疑是乐见其成的。
“上校,会不会是缅族人内斗?
我听说缅族内部也分为几派。”戴维少校猜测道。
的确,缅族内部的确分为几派,目前来说,最有实力的就三派。
分别是亲英派,例如目前就在临时政府任职的那些缅族人;
其次就是独立派。
但是独立派除了昂山为首的,还有缅共。
这三派之间就有矛盾,而且还不小。
而遇袭的这些缅族人就是昂山一派,这些人一部分曾经参加过日占时期的缅甸独立军和国防军,也不算是乌合之众了。
“就缅族人能做到这个地步?根据情报显示,这些死的人中,曾经有在日军手下担任伪军的经历。”利兹上校摇了摇头,并不认可戴维少校的说法。
“难道是克伦人?”戴维少校再次提出一个猜测。
克伦人跟缅族人的矛盾很深,之前一直是英国人用来钳制缅族的工具。
到了日军攻占缅甸并扶持缅族的那几年,不少克伦人直接选择反日,就是因为跟缅族的矛盾很深。
“什么克伦人?我的意思是华人,也就是那些中国人,只有他们才能做到。”利兹上校没好气地解释道。
“华人?怎么会?他们哪来的实力能悄无声息杀了这么多人?”戴维少校一脸惊讶。
利兹上校多看了一眼戴维少校的反应,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确认对方是不是真的不知情。
“不要小瞧了现在的华人。他们在缅北可是一家独大,据我们的情报了解,如今他们在缅北可能有近百万人的人口规模,正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以上。
当初就不该同意成立那个华人志愿队。
本以为可以作为大英帝国对付日本人的尖刀,结果如今却发展到了不受帝国控制的一股军事力量。
这里面肯定有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支持。”
说到这里,利兹上校就有些生气。
关键美国不只是扶持了志愿队,还扶持了克钦人。
虽说克钦地区最大的城市如今被志愿队控制着,但是克钦地区的克钦人实力也不弱,至少有几千人的武装。
然后就是日占时期的遗留问题。
反正现在的缅甸,反英的势力一大堆,只是缅族的昂山派和华人志愿队是最大的两股力量。
“上校,那现在怎么办?直接出兵吗?”戴维少校有些担心地问道。
“出兵?现在哪有实力出兵。
这件事到此为止,去告诉缅族人和华人,不要做的太过分,否则大英帝国一定会出兵镇压。”利兹上校板着脸吩咐道。
“是,长官!”
此时英军也只能口头警告,至于缅族人和华人会不会听话,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只要不来反抗英国在缅甸的统治,对于这种事情,英国人自然不想过多管。
缅族人和华人发生矛盾,正符合英国人的利益,不然也不会暗中提供支持。
如今矛盾已经挑起来了,剩下的就看两个种族怎么对抗。
其实这件事发生后,缅族内部也都很震惊,没想到华人的报复来的这么快、这么狠,这就有些超乎预料了。
而且其内部的保守派也反对激进派的如此胡来,认为当务之急是推翻英国统治、争取缅甸独立,而不是跟华人先干起来。
这件事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但是短时间内缅族激进派却是没有大的动作。
毕竟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继续耍小动作,可能还要吃亏。
而且英国人也在打压分化缅族人,缅族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如何一致对外?
对此,华人这边也没去追着不放,报了仇后,就继续发展自己的。
只要旁人不来招惹他们,他们也不会主动挑事。
不过随着唐人街的华人越来越多,仅靠20个警察就有些不够了,于是又招募了几十个人。
名义上不是警察,也不穿警服,但实际上做的还是警察的事。
而在婆罗洲那边,已经进入了快速的恢复期,只是因为人口不足,导致发展有些受影响。
毕竟日本还没投降,还控制着国内东南沿海地区,就算是向婆罗洲移民,也没办法。
不过从美国进口的机器设备这些却是可以运送进来了。
直接从关岛经过,然后走苏拉威西海北部海域,可以直接抵达东山(山打根)、达城(打拉根)。
胆子大点可以向南沿着望加锡海峡西侧抵达三林(三马林达)、巴里(巴厘巴板)和马辰,向北绕过沙州省前往亚庇、文莱、古晋、甚至是坤城(坤甸)。
在七月中旬,就有这么一艘上万吨的货船沿着望加锡海峡西侧航行到了马辰。
这艘货轮上装的并不是移民,而是设备,采矿设备和部分冶炼设备。
因为东南省发现了储量较为丰富的铁矿砂矿,因此李航名下的企业就从美国买了设备过来,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座钢铁厂。
为此SD公司直接在美国打包了一个小型钢铁厂的设备,直接拉了过来。
战争到了现在这一步,战争需求没那么大了,毕竟欧洲战场已经结束,亚洲战场最多几个月到一年,所以美国国内的工业产能在几个月前就出现了明显的过剩。
大企业自然不用担心,小企业就有些难受了。
所以SD公司很轻易就买了一个小型钢铁厂,把设备、人员都给一股脑打包送到婆罗洲建设新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最新章节,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最新章节,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