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们决定停止对东非叛乱分子的援助了……”

  提到东非的时候,李毅安的表情凝重,尽管东非联邦已经成立多年,但是当地的游击队一直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清除。

  东非的反叛武装仍然会从埃塞俄比亚以及索马里进入东非,

  那里的局势虽然看似平稳,但是,只要一天没从根本上剿灭游击队,那么东非就不可能平稳下去。

  也正因如此,尚未成年的安德鲁国王,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登基,还一直待在伦敦读书。

  而东非的叛乱分子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正是因为得到了苏联以及大国的支持。只要外国援助不停止,当地的局势却不可能恢复平静。

  “是的!”

  宋德卿回答道。

  “相应的作为代价,我们需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问题上做出让步。”

  “也就是说,我们要任由印度对巴基斯坦动手了。”

  李毅安想了一下说到:

  “对此你怎么看?”

  “阁下,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完整的巴基斯坦似乎更有利于我们,毕竟,完整的巴基斯坦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牵制印度。

  如果巴基斯坦被肢解的话,就无法形成这种双向的牵制了。”

  宋德清的回答非常谨慎,但接着他又说到:

  “当然这只是理论。”

  李毅安笑了笑,说道。

  “那么就说一下现实吧。”

  “现实就是即便是印度不主动直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没有办法维持家的统一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之间的分歧非常大,后者对于前者的歧视是全方位的,而东巴基斯坦正在试图使用武力获得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基斯坦就变成了西巴基斯坦的出血口。

  在西巴基斯坦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镇压东巴基斯坦的独立时,其国力反而会受到削弱,这更有利于印度。”

  接着宋德清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到:

  “这也正是新德里当局短视的地方,对于他们而言,最有利的选择并不是直接巴基斯坦,而是应该把东巴基斯坦变成巴基斯坦的出血口,通过向其反对派提供武器等方式,让巴基斯坦在东巴基斯坦慢慢的流血,一点点的消耗他们的国力。”

  其实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所谓牵制的根本前提就是巴基斯坦必须局势稳定,只有如此才能够牵制印度。

  如果巴基斯坦内部发生战乱,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发挥牵制的作用。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而对于印度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巴基斯坦的内乱不断的持续下去。

  甚至应该在这个时候主动调整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让巴基斯坦可以全力以赴去进行这场内战,当然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情报部门向东巴基斯坦叛乱武装提供援助。

  总的来说就是要制造巴基斯坦的内乱,只有如此才能够让这场战争不断的持续下去。

  最终一点点的削弱巴基斯坦。

  可惜……印度人就是这么没脑子。只能说战略这玩意儿不是所有民族都擅长的。

  李毅安点了点头,然后说到:

  “新德里那边有些急功尽力了。如果他们不那么急功近利的话,最多5~6年,巴基斯坦就会被耗尽元气,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夺取克什米尔。”

  好吧,这就是印度。

  他们永远都是急功近利的。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战略思想。

  “答复俄国人,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南亚次大陆所发生的冲突中保持中立,但是,他们必须彻底停止对东非反叛游击队的支持。

  同时,配合我们完成对他们的彻底剿灭。”

  “配合我们剿灭那些游击队?俄国人会答应吗?”

  宋德清有些担心的说道。

  “那毕竟是他们曾经支持我的人。”

  李毅安说道:

  “放心吧,俄国人知道怎么做,在出卖自己人上面,他们比任何人都擅长。”

  这就是俄国。

  他们可以为了利益牺牲一切。或者说为了利益去破坏一切规则。哪怕是他们制定的规则,他们也从来没有去遵守过。

  至于所谓的东非游击队,不过是他们扶持的一群代言人而已。有什么不好牺牲的,顶多也就是曲折道路上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俄国人都可以用他们自己人作为代价。况且只是一些非洲人而已。

  “好的,我明白怎么做了。”

  听着宋德清的回答,李毅安又说道。

  “不要急着答复他们,在他们走之前,再答复他们。”

  有时候谈判的艺术就在于等待,一口答应下来,是得不到好条件的。

  宋德清点了点头,然后又说到:

  “阁下,在东非的问题上,即便是俄国人同意了我们的条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游击队还得到了大国的支援,或许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宋德清的提醒让李毅安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到:

  “让苏联人抽身再说,至于其他……他们的投送能力很差的,即便是支援,也左右不了大局。”

  说罢李毅安就转移了话题和宋德清聊起了苏联产品展览会的话题,毕竟这场展览会最近一直深受各界关注。

  在了解到展览会苏联人卖出了四亿元的商品后,李毅安只是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苏联还是有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的,

  只不过,从始至终,苏联外贸部门都没有真正的开拓海外消费品市场,毕竟,哪怕就是本国市场他们都没有办法去满足,更何况是海外市场呢。

  几天后,随着苏联产品展览会的闭幕,苏联贸易代表团也踏上了归途。长安国际机场,当图114轰鸣着起飞机的时候,飞机上的娜塔莎看着窗外远去的城市,俏眉微皱,良久又是一声长叹。

  又过了几天,李奕涛也坐上了返回伦敦的“环球快车”,在飞机离开时,他的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娜塔莎的身影。

  有时候,人生总是充满各种偶然,一些人的相遇或许仅仅只是偶然。

  ……

  当长安的苏联产品展览会热火朝天的举办时,在港岛,春节将致,各个公司都在清理账期,按传统,大家都会在春节前清账,那怕就是洋人也不例外,毕竟,入乡随俗嘛。

  所以,在春节放假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盘点一年的收益,清算账目。

  当然了,拜访重要客户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现在,看着面前的这位梁先生,宋国强的心底倒是有些弄不清楚对方的来意,平常这位梁先生是很少见得到。

  “你们这么做是不对的,莫斯科是全世界和平的大敌,你们主动邀请他们召开展览会,是非常不对的!”

  面对梁先生的指责,宋国强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梁先生也抽着烟,因为两人的烟不同,也就不礼让了。

  “既然你们希望维护世界和平,那又怎么能够和莫斯科成为朋友呢?你们现在关系打的火热,无疑就是对印度扩张行为的鼓励,现在印度为转移国内视线,已经和巴基斯坦发生了多次交火,而且印度正在实施分裂巴基斯坦的计划,你们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与莫斯科太过亲密。”

  梁先生抽了一口烟,看着对方说道:

  “所以,我们希望你们能够谨慎考虑与莫斯科的关系。”

  面对对方的要求,宋国强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梁先生,我只是一个商人。”

  靠着椅背,他看着对方说道:

  “我只做符合商业利益的选择,至于政治或者国际大事并不关心,至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他们之间的关系,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宋国强嘴上说着不关心、没关系,可实际上,他的回答本身也就表明了一切——SEA并不关心印巴冲突。

  当然他也能够理解对方的关心,因为,他们是巴基斯坦除了美国之外最重要的支持者,甚至援助力度远超过美国。

  “希望你们能够认真的考虑到这一点,不要做出让将来悔之莫及的的事情。”

  梁先生看着对方,语重心长的说道:

  “毕竟,印度同样也是你们的敌人。”

  “我想梁先生误会了。”

  宋国强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对于商人来说从来没有什么敌人,商人所在意的只有利益,或许在这个过程之中会发生一些分歧或者冲突,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的回答直接让这位梁先生陷入了沉默之中,梁先生看着面前的这位宋经理,又怎么可能没有听出对方话里的意思呢?

  他们并没有把印度视为敌人!

  哪怕是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浩浩荡荡的一副要入侵印度的模样,但是现在看起来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他所在意的只有利益。

  所以在短暂的冲突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又一次恢复正常了,当然也包括他们之间的商业往来。

  对于sEA来说,印度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印度市场上销售的80%的汽车来自于sEA,至于其他的消费品更是数不胜数。

  或许这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吧。

  至于什么敌人之类的问题,他们一丁点都不在乎。

  就像他们可以为了利益和莫斯科站在一起一样。

  真是的,明明是美国人的走狗,结果还要和莫斯科在私下里眉来眼去,他们这样左右横跳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会为此付出代价吗?

  终于梁先生还是离开了,但是他却没有获得任何收获。

  等到那位梁先生离开之后,坐在皮转椅上的宋国强转过身来,看着窗外的港岛,突然长叹一口气。

  “哎,真是有点麻烦啊……”

  说罢他就默默的看着窗外,看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回到过去做财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