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灵堂前,杨廷和等百官全部到位。
张永侍立一旁,眼眶通红。
“陛下啊,您怎么就走了呢?”
“陛下啊!”
哭声此起彼伏,每一名官员看起来都像是死了亲爹一样。
看不出来谁是真情流露,谁是装的。
只是哭了一会儿,便有官员看向张永发问:
“张公公,陛下可有留下遗诏,确立由谁来继承帝位?”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都停止了哭泣,齐齐看向张永。
作为朱厚照的贴身大太监,张永是最有可能知道的。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悲伤,而是确立谁来继承皇位,偌大的国家,不能群龙无首。
张永深吸一口气,看向百官,缓缓开口:
“陛下自是留下了遗诏!”
目光从百官身上收回,张永大声喊道:“请殿下接旨!”
还不待百官反应过来,就见一道身着孝衣的身影踩着地毯出现在了百官的视野之中。
这是一个少年,满身贵气。
但还是能够看到,他的眼眶是红的。
杨廷和死死盯着对方,这就是皇帝的后手吗?
“大行皇帝遗诏,百官接旨!”
张永清了清嗓子,高声道。
杨廷和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带头跪地接旨。
“臣等接旨!”
下一刻,就有一个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走到了张永的面前。
张永从托盘中拿起朱厚照的遗诏,缓缓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嗣守祖宗鸿业十有七年。忧劳社稷,宵旰靡宁,然天命有常,今遘疾弥留,殆将不起。念神器之中,不可久虚;皇统之承,必归明祀。此朕所以深惟宗庙付托之至计也。
朕冲龄践祚,未诞皇嗣,每思《祖训》“兄终弟及”之条,实为万事法程。咨尔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昔我孝宗敬皇帝同气连枝,兴献王乃朕皇考之亲弟,尔为朕是堂弟,于序为近,于礼为宜。
命尔嗣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位。尔其勉修令德,亲贤纳谏,勤政恤民,恪守祖宗成宪,光大基业。内外文武群臣,其协心辅佐,保乂皇家,共图至治。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
随着张永读完遗诏,全场皆静。
所有人都盯着朱厚熜,他们万万没想到,皇位竟然落在了一个毛头小子手中。
杨廷和的心中更是一阵复杂。
在他的预想中,朱厚照驾崩后,他会联合百官和皇太后,拥立朱厚熜为帝,但现在,在朱厚照的安排下,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了。
拥立之功没他的事了。
他的这位学生啊,死了都还要摆百官一道。
怪不得所有请求确立储君的奏疏都留中不发,原来是早就确立好了继承人。
不给百官插手的机会。
杨廷和现在的心情说不上是欣慰还是不甘,总之就是挺复杂的。
按理说,朱厚照是他的学生,他应该高兴才是,但现在他确实是高兴不起来。
察觉到百官看向自己的目光,杨廷和抬头看向了朱厚熜的背影。
“列位大人,还不接旨?”
张永念完遗诏后,就注意着百官的反应,见此,沉声道。
“臣等领旨!”
“臣朱厚熜领旨!”
张永将遗诏放在了朱厚熜的手中,并将其搀扶了起来。
“陛下请起!”张永改口改的很快。
见此,杨廷和也知道朱厚熜即位已成定局,现在若是闹得朱厚熜面子上不好看,反倒遭记恨,于是便领着百官参拜新君。
“臣等参见吾皇!”
“众卿平身!”朱厚熜看着百官,心中豪气冲天。
“谢吾皇!”百官齐声道。
“皇兄刚刚驾崩,当务之急是皇兄的后事。”
“朕刚来京师,对朝中诸事不甚了解,一切还是依旧例!”
说着,朱厚熜将目光转向了杨廷和。
“杨阁老,接下来就麻烦您了!”朱厚熜表现出谦虚和尊重。
“老臣遵旨!”
杨廷和应下。
皇位之争还没开始就这样结束了。
再看朱厚照的遗诏,就会发现也很有意思。
开篇强调“奉天承运”与“祖宗鸿业”,奠定皇权神授的基调。
引用《皇明祖训·法律篇》“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条款,将朱厚熜继位纳入朱元璋钦定法统,确立朱厚熜继位合法合规。
突出“伦序当立”:点名朱厚熜是弘治皇帝的亲侄子、正德皇帝朱厚照最近支堂弟,回避“过继争议”。
若是有人拿必须过继才能继承皇位来说事,那么朱厚照的遗诏就是朱厚熜用来反击的有力武器。
毕竟,在朱厚照的遗诏中,仅称兴献王为“皇考之亲弟”,不提朱厚照需认弘治皇帝为父,规避了政//治风险,如果以后朱厚熜要追尊生父,也是有余地的。
此外,遗诏中要求朱厚熜“持服二十七日”(为朱厚照服丧),确立君臣伦理,避免继位程序争议。
后面“内外文武群臣协心辅佐”,也是在暗示百官支持新君,防止朝局动荡。
而“恪守祖宗成宪”,也是在暗示朱厚熜,不要一上来就激进改制,先以安抚百官为主,同时也是给百官一颗定心丸。
朱厚照考虑的很周全,并且在遗诏上也写了出来。
当然,遗诏主要是给百官看的,该交代的,朱厚照早就已经给朱厚熜交代过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没有人故意闹事。
新君已经确立,朱厚熜让杨廷和召集人员商议朱厚照的庙号,谥号等,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同时命钦天监测算继位的吉日,准备大典。
还有朱厚熜的年号等事。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日还是很忙的,国丧,新君继位等一系列事件。
趁着百官的注意力都被转移,朱厚熜也没有闲着,服丧的间隙,他面见了朱厚照的皇后夏氏,承诺会优待她以及朱厚照的女儿。
安抚好夏皇后,让她不至于因为朱厚照的驾崩而惶恐不安。
同时,朱厚熜秘密召见军中的将领,聊天谈理想,俗称画大饼。
一些朱厚照觉得不会效忠朱厚熜的将领,已经被朱厚照以刘瑾余党的罪名带下去了,他不想留下太多的隐患。
空出的职位,朱厚照也没有安排人接替,而是留给了朱厚熜用来拉拢人心。
朱厚熜秘密召见军中将领,不能光凭一张嘴就画大饼,朱厚照给他腾出来的那些空缺职位,就是朱厚熜的筹码,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于是,在整个国丧期间,朱厚熜不着痕迹的接受了朱厚照留下的兵权。
或许有人察觉到了,但没办法阻止。
另外,对于江彬等鹰犬,朱厚熜也是暂时给予了安抚,国丧期间,不宜动刀。
等到国丧结束,就是江彬等鹰犬下地狱的时候。
……
张永侍立一旁,眼眶通红。
“陛下啊,您怎么就走了呢?”
“陛下啊!”
哭声此起彼伏,每一名官员看起来都像是死了亲爹一样。
看不出来谁是真情流露,谁是装的。
只是哭了一会儿,便有官员看向张永发问:
“张公公,陛下可有留下遗诏,确立由谁来继承帝位?”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都停止了哭泣,齐齐看向张永。
作为朱厚照的贴身大太监,张永是最有可能知道的。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悲伤,而是确立谁来继承皇位,偌大的国家,不能群龙无首。
张永深吸一口气,看向百官,缓缓开口:
“陛下自是留下了遗诏!”
目光从百官身上收回,张永大声喊道:“请殿下接旨!”
还不待百官反应过来,就见一道身着孝衣的身影踩着地毯出现在了百官的视野之中。
这是一个少年,满身贵气。
但还是能够看到,他的眼眶是红的。
杨廷和死死盯着对方,这就是皇帝的后手吗?
“大行皇帝遗诏,百官接旨!”
张永清了清嗓子,高声道。
杨廷和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带头跪地接旨。
“臣等接旨!”
下一刻,就有一个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走到了张永的面前。
张永从托盘中拿起朱厚照的遗诏,缓缓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嗣守祖宗鸿业十有七年。忧劳社稷,宵旰靡宁,然天命有常,今遘疾弥留,殆将不起。念神器之中,不可久虚;皇统之承,必归明祀。此朕所以深惟宗庙付托之至计也。
朕冲龄践祚,未诞皇嗣,每思《祖训》“兄终弟及”之条,实为万事法程。咨尔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昔我孝宗敬皇帝同气连枝,兴献王乃朕皇考之亲弟,尔为朕是堂弟,于序为近,于礼为宜。
命尔嗣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位。尔其勉修令德,亲贤纳谏,勤政恤民,恪守祖宗成宪,光大基业。内外文武群臣,其协心辅佐,保乂皇家,共图至治。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
随着张永读完遗诏,全场皆静。
所有人都盯着朱厚熜,他们万万没想到,皇位竟然落在了一个毛头小子手中。
杨廷和的心中更是一阵复杂。
在他的预想中,朱厚照驾崩后,他会联合百官和皇太后,拥立朱厚熜为帝,但现在,在朱厚照的安排下,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了。
拥立之功没他的事了。
他的这位学生啊,死了都还要摆百官一道。
怪不得所有请求确立储君的奏疏都留中不发,原来是早就确立好了继承人。
不给百官插手的机会。
杨廷和现在的心情说不上是欣慰还是不甘,总之就是挺复杂的。
按理说,朱厚照是他的学生,他应该高兴才是,但现在他确实是高兴不起来。
察觉到百官看向自己的目光,杨廷和抬头看向了朱厚熜的背影。
“列位大人,还不接旨?”
张永念完遗诏后,就注意着百官的反应,见此,沉声道。
“臣等领旨!”
“臣朱厚熜领旨!”
张永将遗诏放在了朱厚熜的手中,并将其搀扶了起来。
“陛下请起!”张永改口改的很快。
见此,杨廷和也知道朱厚熜即位已成定局,现在若是闹得朱厚熜面子上不好看,反倒遭记恨,于是便领着百官参拜新君。
“臣等参见吾皇!”
“众卿平身!”朱厚熜看着百官,心中豪气冲天。
“谢吾皇!”百官齐声道。
“皇兄刚刚驾崩,当务之急是皇兄的后事。”
“朕刚来京师,对朝中诸事不甚了解,一切还是依旧例!”
说着,朱厚熜将目光转向了杨廷和。
“杨阁老,接下来就麻烦您了!”朱厚熜表现出谦虚和尊重。
“老臣遵旨!”
杨廷和应下。
皇位之争还没开始就这样结束了。
再看朱厚照的遗诏,就会发现也很有意思。
开篇强调“奉天承运”与“祖宗鸿业”,奠定皇权神授的基调。
引用《皇明祖训·法律篇》“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条款,将朱厚熜继位纳入朱元璋钦定法统,确立朱厚熜继位合法合规。
突出“伦序当立”:点名朱厚熜是弘治皇帝的亲侄子、正德皇帝朱厚照最近支堂弟,回避“过继争议”。
若是有人拿必须过继才能继承皇位来说事,那么朱厚照的遗诏就是朱厚熜用来反击的有力武器。
毕竟,在朱厚照的遗诏中,仅称兴献王为“皇考之亲弟”,不提朱厚照需认弘治皇帝为父,规避了政//治风险,如果以后朱厚熜要追尊生父,也是有余地的。
此外,遗诏中要求朱厚熜“持服二十七日”(为朱厚照服丧),确立君臣伦理,避免继位程序争议。
后面“内外文武群臣协心辅佐”,也是在暗示百官支持新君,防止朝局动荡。
而“恪守祖宗成宪”,也是在暗示朱厚熜,不要一上来就激进改制,先以安抚百官为主,同时也是给百官一颗定心丸。
朱厚照考虑的很周全,并且在遗诏上也写了出来。
当然,遗诏主要是给百官看的,该交代的,朱厚照早就已经给朱厚熜交代过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没有人故意闹事。
新君已经确立,朱厚熜让杨廷和召集人员商议朱厚照的庙号,谥号等,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同时命钦天监测算继位的吉日,准备大典。
还有朱厚熜的年号等事。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日还是很忙的,国丧,新君继位等一系列事件。
趁着百官的注意力都被转移,朱厚熜也没有闲着,服丧的间隙,他面见了朱厚照的皇后夏氏,承诺会优待她以及朱厚照的女儿。
安抚好夏皇后,让她不至于因为朱厚照的驾崩而惶恐不安。
同时,朱厚熜秘密召见军中的将领,聊天谈理想,俗称画大饼。
一些朱厚照觉得不会效忠朱厚熜的将领,已经被朱厚照以刘瑾余党的罪名带下去了,他不想留下太多的隐患。
空出的职位,朱厚照也没有安排人接替,而是留给了朱厚熜用来拉拢人心。
朱厚熜秘密召见军中将领,不能光凭一张嘴就画大饼,朱厚照给他腾出来的那些空缺职位,就是朱厚熜的筹码,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于是,在整个国丧期间,朱厚熜不着痕迹的接受了朱厚照留下的兵权。
或许有人察觉到了,但没办法阻止。
另外,对于江彬等鹰犬,朱厚熜也是暂时给予了安抚,国丧期间,不宜动刀。
等到国丧结束,就是江彬等鹰犬下地狱的时候。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