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为天下势力所带来的震撼是十足的。
直到如今半年时间过去,当极寒之地发生的一切被人熟知之后,各方势力回想起来依旧感到震撼。
他们无法想象,佛子为什么敢以五境之身谋划六境存在,并且最后竟然真的让他成功做到了。
可以说,整个环节里一步都不能走错。
也正因为足够震撼,足够惊人,足够了不起,所以佛子的死才更显得令人敬佩。
教皇还能活多久呢?
了不起再活千年,若是寿数短些,再有几百年也就陨落了,从他在天山门上做出选择,从神教内部斗争以神子的胜利而告终之后,教皇就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他这一生都在逃避。
隐于镜湖,眼观天下?
说到底,无非是一个失去了理想而被现实压得抬不起头的老头子。
北海之主也是如此,所以在知晓自己入了佛子的局后,不仅没有挣扎,反而坦然走进,并且为此欣喜。
佛子逼着他重新找回了自己,重新做出了当年那个敢想敢拼的选择。
教皇现在也是一样。
圣皇拿着天下做赌注,他不同意。
如今李子冀仅仅只是拿着自己做赌注,他难道还不同意?
天下已经不再是他口中所需要顾忌的利器。
或许是因为圣皇的死,也或许是因为在李子冀身上真的看见了不可能的可能,教皇还是重新做出了属于他的选择。
他可以让步。
他可以死。
从最初的追随圣皇,到中途的沉默,后来的阻拦,最终的醒悟,教皇知道,这就是属于自己完整的一生了。
唐玄龄听着大祭司的话,道:“能在最后做回最初的选择,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世上有很多人明明有着找回初心的机会,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回头。”
大祭司沉默着。
其实如此说未免将人和事都看得太简单了,毕竟在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境况都是不同的,境况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
用如今的目光再去回看以前,其实发现是很没必要的一件事。
神子依然在虚妄世界里,对于外界的交谈没有什么反应。
单纯的从外面看去,并没有办法去感受神子此刻的状态,也不能确定其到底还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够走出,这副模样,倒是和当初崔文若走进墓林里有些类似之处。
唐玄龄站起身子,抬头仰望着百丈高的神殿上方,有昏沉的阳光透着窗户照射进来。
不太明亮,很暗,就像是黄昏。
可现在分明才刚晌午。
唐玄龄的眼中闪过忧虑:“世界之中暂且平稳,但宇宙里,却难触及。”
太阳之中所生的斑驳起初只是一点,无关痛痒,可前几日忽然之间直接吞噬了三分之一,如此一来所导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世界变得不再明亮。
现在的白天,就和黄昏似的。
唐玄龄能够察觉到就连神山之上的温度都跟着下降了不少,可想而知全世界各处应都是如此的。
不过好在天地灵气虽然枯竭,大道却还齐全,在自行运转之间护持天地,温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就是六七度左右,尚在能够接受的范畴里。
若是没有天地灵气护持,只怕现在世界各处早已经开始下起了暴风雪。
要不了多久,江河湖海都会被冻结成冰。
大祭司也在抬头看着玻璃透进来的阳光,他道:“总会有办法的。”
唐玄龄没有说话,如今太阳只不过是三分之一被遮挡就已经如此,若是半数,乃至三分之二呢?
这种异变太独特,令人无法捉摸,纵观以往轮回也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都是世界崩灭在太阳之前,这次竟然是太阳崩灭在世界之前。
昏昏沉沉的天气令人提不起什么兴致,可想而知那无数寻常百姓只怕已经炸开了锅,大祭司心情沉重,片刻后又笑了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我上去当太阳就是。”
唐玄龄莞尔:“大祭司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届时记得叫上我。”
大修行者想要对太阳做什么还是很困难的,若真到了那一天,能够出手的,也就只有六境了,只是想在不摧毁太阳的前提下做些什么,就算是六境,也不容易,何况还是与虚无崩灭相关。
神殿里又安静了下来,人力时而又穷,人不可能算到每一步要发生的事情。
就像轮回这种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回的事情,自以为成竹在胸,可当真正即将发生的时候,依然存在着诸多难以把握的变数。
五年,已经是异教之主能够压缩出来的极限时间。
“希望虚无不要对太阳继续侵蚀。”唐玄龄的心里也很沉重,但他的脸上仍旧挂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充满了平静,令人心安。
唐玄龄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独特气质的,这种气质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当你用微笑去面对世界,世界就会用微笑去回报你。
当你用怨气去面对世界,世界也会用怨气来面对你。
人生就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
大祭司收回了注视神殿上方的目光,昏沉的阳光也被殿内的烛火所遮盖,他问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你认为神子和李子冀,谁会先入六境?”
唐玄龄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李子冀一定会先入七境。”
他对着大祭司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转身走出神殿:“该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完了,现在我该回儒山了。”
儒圣在这个世上的时光越来越短,所有的儒山子弟在这半年里都马不停蹄的从天下各处赶回,唐玄龄此刻才回去,已经算是比较慢得了。
大祭司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神殿,片刻后将目光重新放回到了神子的身上。
“倒也未必。”
直到如今半年时间过去,当极寒之地发生的一切被人熟知之后,各方势力回想起来依旧感到震撼。
他们无法想象,佛子为什么敢以五境之身谋划六境存在,并且最后竟然真的让他成功做到了。
可以说,整个环节里一步都不能走错。
也正因为足够震撼,足够惊人,足够了不起,所以佛子的死才更显得令人敬佩。
教皇还能活多久呢?
了不起再活千年,若是寿数短些,再有几百年也就陨落了,从他在天山门上做出选择,从神教内部斗争以神子的胜利而告终之后,教皇就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他这一生都在逃避。
隐于镜湖,眼观天下?
说到底,无非是一个失去了理想而被现实压得抬不起头的老头子。
北海之主也是如此,所以在知晓自己入了佛子的局后,不仅没有挣扎,反而坦然走进,并且为此欣喜。
佛子逼着他重新找回了自己,重新做出了当年那个敢想敢拼的选择。
教皇现在也是一样。
圣皇拿着天下做赌注,他不同意。
如今李子冀仅仅只是拿着自己做赌注,他难道还不同意?
天下已经不再是他口中所需要顾忌的利器。
或许是因为圣皇的死,也或许是因为在李子冀身上真的看见了不可能的可能,教皇还是重新做出了属于他的选择。
他可以让步。
他可以死。
从最初的追随圣皇,到中途的沉默,后来的阻拦,最终的醒悟,教皇知道,这就是属于自己完整的一生了。
唐玄龄听着大祭司的话,道:“能在最后做回最初的选择,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世上有很多人明明有着找回初心的机会,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回头。”
大祭司沉默着。
其实如此说未免将人和事都看得太简单了,毕竟在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境况都是不同的,境况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
用如今的目光再去回看以前,其实发现是很没必要的一件事。
神子依然在虚妄世界里,对于外界的交谈没有什么反应。
单纯的从外面看去,并没有办法去感受神子此刻的状态,也不能确定其到底还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够走出,这副模样,倒是和当初崔文若走进墓林里有些类似之处。
唐玄龄站起身子,抬头仰望着百丈高的神殿上方,有昏沉的阳光透着窗户照射进来。
不太明亮,很暗,就像是黄昏。
可现在分明才刚晌午。
唐玄龄的眼中闪过忧虑:“世界之中暂且平稳,但宇宙里,却难触及。”
太阳之中所生的斑驳起初只是一点,无关痛痒,可前几日忽然之间直接吞噬了三分之一,如此一来所导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世界变得不再明亮。
现在的白天,就和黄昏似的。
唐玄龄能够察觉到就连神山之上的温度都跟着下降了不少,可想而知全世界各处应都是如此的。
不过好在天地灵气虽然枯竭,大道却还齐全,在自行运转之间护持天地,温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就是六七度左右,尚在能够接受的范畴里。
若是没有天地灵气护持,只怕现在世界各处早已经开始下起了暴风雪。
要不了多久,江河湖海都会被冻结成冰。
大祭司也在抬头看着玻璃透进来的阳光,他道:“总会有办法的。”
唐玄龄没有说话,如今太阳只不过是三分之一被遮挡就已经如此,若是半数,乃至三分之二呢?
这种异变太独特,令人无法捉摸,纵观以往轮回也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都是世界崩灭在太阳之前,这次竟然是太阳崩灭在世界之前。
昏昏沉沉的天气令人提不起什么兴致,可想而知那无数寻常百姓只怕已经炸开了锅,大祭司心情沉重,片刻后又笑了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我上去当太阳就是。”
唐玄龄莞尔:“大祭司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届时记得叫上我。”
大修行者想要对太阳做什么还是很困难的,若真到了那一天,能够出手的,也就只有六境了,只是想在不摧毁太阳的前提下做些什么,就算是六境,也不容易,何况还是与虚无崩灭相关。
神殿里又安静了下来,人力时而又穷,人不可能算到每一步要发生的事情。
就像轮回这种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回的事情,自以为成竹在胸,可当真正即将发生的时候,依然存在着诸多难以把握的变数。
五年,已经是异教之主能够压缩出来的极限时间。
“希望虚无不要对太阳继续侵蚀。”唐玄龄的心里也很沉重,但他的脸上仍旧挂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充满了平静,令人心安。
唐玄龄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独特气质的,这种气质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当你用微笑去面对世界,世界就会用微笑去回报你。
当你用怨气去面对世界,世界也会用怨气来面对你。
人生就是一场和自己的较量。
大祭司收回了注视神殿上方的目光,昏沉的阳光也被殿内的烛火所遮盖,他问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你认为神子和李子冀,谁会先入六境?”
唐玄龄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李子冀一定会先入七境。”
他对着大祭司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转身走出神殿:“该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完了,现在我该回儒山了。”
儒圣在这个世上的时光越来越短,所有的儒山子弟在这半年里都马不停蹄的从天下各处赶回,唐玄龄此刻才回去,已经算是比较慢得了。
大祭司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神殿,片刻后将目光重新放回到了神子的身上。
“倒也未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