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紫籍 番外四 楚泰之一和弥罗四九

小说:东皇紫籍 作者:一炁化三清 更新时间:2025-08-20 00:28:4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柴青云修行的《太上八景心印妙经》承混元真脉,讲究心显于外,炁转自然,寻八景虚相,返太极本元,得天人之妙,藏性命玄机。

  因此他修行时周身有心相八景流转显化,如星移斗转,蕴含道痕,可最后却要将八景归元,复归于炁,铸就八景归根妙炁突破四品。

  也是这等心相外显,复归本元的修行精要,让柴青云非常处理诸多道理的冲突。

  而此刻,柴青云见到了更加宏大、神圣的和谐之道。

  那是楚泰汇聚中都百姓心意创造的大乐章。

  在柴青云的眼中,天地元炁运转如织,日月星辰遵循其理,人间红尘同天地自然交织出的万千道理和谐共振,宛如万灵万物一起演奏了这无上的道音。

  其声浩大玄妙直冲心神,让他不由身体微颤,眼眶发红。

  他的身边八景虚相再次浮现,轮转变化,显露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八重变化,其中又有许多他个人的感悟。

  如天相为天高云淡图,是他过往神游太虚之感悟,也是其对于自身心境的一种总结;地相为厚德载物图,是他感悟地脉浑厚记录山川地脉的产物,也是其自身根基沉淀的具象化。

  此外的水、火、风、雷、山、泽等六相都是如此,既有对应自然现象的玄妙,也有对应柴青云自身的修行感悟。

  但此刻,这自成体系的八景变化正在进一步蜕变,增加了一些人间的烟火气。

  也正是这微弱的烟火气,其千年苦修才摸到的三品门槛变得更加清晰。

  《太上八景心印妙经》也是在这烟火气息的刺激下,同大乐章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共鸣。

  其身边的八景虚相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展,原本只是单纯的烟火气,也衍生出诸多实质的异相。

  天相承载了众生的祈愿和祝福,染上了众生的喜悦,衍生出的苍穹不再是澄澈,多了晴、雨、雪、霜等天气变化,甚至有诸神虚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地相承载了万民对土地的情感,文明的气息开始蔓延,大地的脉动逐渐同万民的心跳和欢呼共振……

  渐渐,柴青云的心神在一定程度上同整个中都融合在一起,借助中都的视角,他看到了原本没有发现的很多事情。

  诸神的力量早就融入大乐章之中,只是他们的力量同自然万象相合,若非特地点出,根本无法察觉。

  就在柴青云沉迷其中的时候,东皇钟声回荡于其心神之中,让其浑身剧震,从那“幻梦”之中醒来。

  他看向四周,感受到自上落下的目光。

  抬头看去,便见到了楚泰立在虚空之中,诸神环绕四周。

  在楚泰四周的是九歌诸神,各个神光环绕,哪怕柴青云晋升三品也暂时看不清模样。

  倒是九歌诸神之外的诸神群仙虚影纷纷在他面前显露出真实模样。

  云霭翻滚之中,三百六十五位神祇立在立在四周,分成三排护在楚泰四周。

  他们分成文武两批文臣身着紫袍,头戴玉冠,手持玉圭、玉简随侍左右。

  武将头戴金盔,身披朱红战袍,罩亮银鳞甲,每片甲叶上都纂刻着道门秘咒、神道法印,手持法器,腰挂剑、弓,四周又有诸多神兵手持御仗、吾仗、立瓜、卧瓜、星、钺、扇、旗、纛、盖等物护卫一方。

  部分神兵手持绣着四海五岳的九州旗、绘着周天星图的日月扇,雕刻“清净”“无垢”“吉祥”等云纹的神牌,摆动间构建了浩大的法界。

  又有数百身着七彩羽衣的天女环绕四周,有的手持乐器,演奏礼乐,乐声清越如天籁,同四周大乐章相合。

  最后,数十天女侍立在楚泰身边,手持琉璃净瓶、青竹花篮、孔雀羽扇、五花拂尘、紫金香炉、九叶灵芝等物,挥洒甘露,扇动祥云,涤荡浊气。

  可以说,眼前的一切完美契合了凡人对于仙神出行的想象。

  可柴青云却觉得有些不对,先前同中都相合,深刻感受到大乐章奥妙的他觉得眼前的一切反而虚假。

  ‘不应该是这样的!’

  柴青云再次凝神看去,惊讶的发现立在上方的楚泰面容不断变化。

  前一刻是婴儿啼哭的面容,下一刻是老农满是皱纹的眼角,随即又看到少女的笑颜、横在战士鼻梁的伤疤、老妪布满斑点的颧骨、青年紧抿的薄唇、稚子圆润的下颌……

  这些面容处在迭加的状态,却又给人一种如流水般流转变化的感觉。

  慢慢,楚泰的身形也在柴青云眼中出现变化,有将军铠甲的轮廓,有农夫劳作的佝偻背影,有舞姬扭动的纤细腰肢……

  衣着变化的同时,气质也在变化,乳臭未干的青涩、饱经沧桑的暮气、铁血沙场的煞气,深闺幽怨的缠绵……

  摇了摇头,柴青云想要稳定情绪,看向那东皇钟,惊觉托着宝钟的手也是如此,从婴儿粉嫩的拳头,到工匠粗糙的手掌,再到女子圆润的指腹、战士布满老茧的指节。

  柴青云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才是楚泰,可当楚泰看向他,那无数面容,无数眼睛同时看向他的时候,柴青云瞬间明白,眼前一切并非幻化,也没有哪个是楚泰,哪个不是楚泰。

  此刻的楚泰已经将亿万生灵的形神纳于己身,或者说楚泰以己身显化众生万相。

  “天地衍化,其数五十,遁去其一,徒留四九。那五十乃宇宙根本,四九为周行不殆的天道之常,是法理,是道则,是后天一切变化所遵循的框架,是可见之万象的根基。”

  “可其根源终究是那遁去的一带来的,唯有缺这不变之一,方才有了变数,驱动稳固的四九框架不断演变、升华,最终超脱后天种种……”

  “那一也并非单纯的不变,本质反而是变化的源头,是超越形名,不随万物生灭变化之变,是包罗万象的源头,既是万象的开端,也是万象的重点,因此其高于万象,又源于万象,也将归于万象……”

  “这便是太一真君的太一之道吗?所有人都是太一,所有人都能成就太一,当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成为太一,万象有万象的道路,太一只是领先一步的参照……”

  柴青云的瞳孔微微放大,倒映出中都万象,甚至看到中原万象。

  可就在他道心激荡的刹那,一阵轻笑在他耳边响起。

  “妙哉!想不到三品修士之中,竟是你这刚刚突破的小家伙,最先窥破我道真意。混元道友,你这弟子当真有趣!”

  柴青云回头看去,只见楚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的身后,其祖师混元真君站在其身边,摇头道:“这小子不过看破了道友太一之道的部分真意,未曾窥探其中真意,否则对于十二真君的拜访,将会有其他的感悟。”

  楚泰闻言,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十二真君此次前来,除去恭贺之外,还有一个工作是对接双方仙神体系,希望引渡东极辰光大天的体系,完善仙显道化大天的仙道,同样他们也带来了仙显道化大天完整的神道体系,帮忙补全东极辰光大天的不全。

  至于特地让他们走一趟的原因则是因为楚泰的道路和弥罗天帝的道路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

  说来也是有趣,弥罗天帝的包罗万象之道和楚泰的太一之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归入大衍之数五十的变化之中。

  其中那数五十象征的是宇宙未分的混沌本源,是【道】未曾显化的【全】。

  遁去一的过程,本质上是【道】从【隐】转化位【显】的关键。

  因此,那剩下的四九之数也就成了周行不殆的天之恒常,又因为失去遁去的一,四九之数会因为不圆满和不平衡而生出阴阳,演化对立,进而推动宙光,使得一切万象随之流动,成就后天种种。

  可以说,四九之数就是一切道则法理的规范,也是一切变化的框架,是一切变化的根本。

  也是因此,弥罗天帝的道路才能够无限扩展,无限接近先天,因为人们无论怎么探索,其实都只是在四九之数中打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也不过是那缺失的一。

  可这个一,在后天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触及的,所以四九之数才能够无限地衍生下去,最终无限重迭遁去的一。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什么变化,只要出现,四九之道都会自然跟进,逐渐将其融入其中,包容入内,成为弥罗天帝包罗万象之道的一部分。

  但也因此,在弥罗包罗万象之道中,那个遁去的一虽然玄妙,却也是唯一一个不起作用的力量。

  而楚泰正好反过来,楚泰的太一之道是开始,是结束,是完整的整体,也是独立的个体。

  其道路最后走向的一,正好是那遁去的一,并且楚泰对其的定义还不一样,在楚泰的太一之道中,四九的变化,源自于【一】,唯有【一】的缺失,才能铸就后天万象的【全】,也唯有【一】的缺失,新的【一(变化)】才能够出现。

  因此,【一】是不变的本源,是包含一切变化的源头和根本,没有了这个【一】,天地万象终究会成为四九框架之中的死物,所以【一】才是推动万物变化、演变、升华的根本,是让生命在循常中求变,最终指向超脱后天局限、复返先天的核心。

  说的直白一些,弥罗是从【四九】入手,以后天万象这道之【显】为基础,向着道之【全】靠近,最终达到无限接近【一】的程度,走出属于自己的【一】,也就是对应的先天道果。

  而楚泰则是从【一】入手,以【一】为变化,又让【一】独立在变化之外,视其为开端,又确认他为结束,让其高于万物,成为绝对独立的个体,却又将其融入万物之中,成为万物聚合的整体。

  这导致二者的关系非常有趣,明明【一】是体,【四九】为用,【一】是无,【四九】是有,属于体用不二,有无相生的特殊关系。

  可偏偏道路演化上,【四九】看似穷尽一切,却最终归于【一】,而【一】看似独立在外,最后却要显化于【四九】之中。

  这也是弥罗之道最终成就了天帝,而楚泰之道最终却没有留下完整的自我。

  因为在其将自己名字留在仙神宝籍之上时,其形体已经随着后天四九演化,融入了东极辰光大天之中,走上了属于他的先天之道。

  或者说,此刻的楚泰就是一位未曾长大的先天道君。

  而现在无论是圣国体系的完善,还是弥罗天帝送来的神道体系,都是帮助他完善【四九】的过程,帮助他快速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道君。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镇压那天门之后的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皇紫籍,东皇紫籍最新章节,东皇紫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