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暗指有人抵制国策。

  在场的藩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他们全都闭口不言。

  崇祯早有心理准备。

  他看向刚刚拿到欠款的蜀王朱至澍,问道:“蜀王叔,你是否支持了朕和朕的国策?”

  蜀王有些醉醺醺的说道:“回...陛下,臣从始至终都在支持。”

  “哎,”崇祯再次叹息一声:“你不但抵制国策,还当着朕的面欺君,简直不可救药!”

  蜀王朱至澍愣了下,施礼问道:“臣并未欺君,望陛下明察。”

  崇祯把手中的酒杯放到桌子上,到背着手看向大殿角落里的李若琏:“李指挥使,把蜀王抵制国策的证据拿出来。”

  “是!”李若琏从怀里拿出一个册子,掀开后念道:“经查,蜀王府现有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尚未兑换成大明元宝。这些银子被分别藏蜀王府的府库,地窖,以及其他殿宇之中。”

  “其中府库存银六百八十七万七千二百两......”

  “另外蜀王府还有强占民田,欺行霸市,祸乱地方等罪行......”

  李若琏每说一句,蜀王朱至澍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不等他说完,蜀王的脸色已经惨白如纸。

  可怕,太可怕了。

  锦衣卫不但搞清楚了他有多少家产,甚至连每个地方的存银都查的一清二楚。

  其余藩王则十分震惊。

  蜀王太有钱了,简直是富可敌国。

  崇祯冷着脸问:“蜀王叔,你口口声声说支持朕的国策,为何不把府中的银两拿出来兑换成大明圆宝?”

  蜀王朱至澍已经彻底醒酒了。

  可是他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在醉意的掩护下结结巴巴道:“这...这...这恐怕...”

  崇祯认真说道:“如果你觉得锦衣卫冤枉了你,朕可以立刻派人去四川核实情况。”

  朱至澍的脸色由白转红,他想替自己狡辩却不敢开口。

  事实就摆在那里,无论怎么狡辩都没用。

  崇祯啪的一拍桌子:“蜀王叔,你可知罪?”

  蜀王立刻双膝跪倒,不停地磕头:“陛下饶命,臣知罪了。”

  “呵呵,”崇祯继续冷笑:“按照朝廷的旨意,凡是没有按期把银子兑换成大明元宝的,一律没收充公!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蜀王叔不会不知道吧?”

  蜀王朱至澍几乎要哭出来了。

  那些钱可是历代蜀王的积蓄。

  如果全都被没收充公,还不如杀了他。

  其他人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纷纷替他求情。

  “请陛下念在蜀王殿下初犯的份上,饶了他吧。”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请陛下法外开恩,给蜀王一个机会。”

  崇祯重重冷哼一声:“法外开恩开恩?朕给过他机会,可是他却当着朕的面欺君!如果不加以严惩,岂能服众?”

  蜀王朱至澍已经快磕晕了。

  他不停地喊求饶。

  其他人也跟着求饶。

  等众人求饶的差不多时,崇祯话锋一转:“蜀王叔虽然有罪,但好歹把银子借给了朕。正因为有这些银子,秦良玉才能将张献忠挡在四川之外,如此看来,蜀王叔是一个有功之人!”

  众人见状立刻逢迎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以让蜀王将功抵罪。”

  “那可不行,”崇祯再次转变话锋:“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抵。”

  众人彻底懵了。

  截止到现在,他们始终没搞清楚崇祯的意图。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崇祯说道:“朕此番召集诸位前来有主要有两件事。”

  “首先是讨论藩王宗禄由国库支出改为内帑支出,不知诸位有没有意见?”

  藩王们互相看了看,先后摇头表示没有意见。

  在他们看来国库支出也好,内帑支出也罢。

  只要给钱就行。

  “好,”崇祯顿了顿,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与内帑有关!”

  “藩王宗禄由国库改为内帑支出后,时间久了内帑必然会缺钱。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开源和节流两个选择。”

  “节流是削减藩王宗禄,开源是赚钱,用赚来的钱弥补藩王宗禄支出的亏空,不知诸位觉得哪个办法合适?”

  藩王们再次互相看了看,意见非常统一的回答:“臣等以为开源比较合适。”

  “好,”崇祯继续挖坑:“要想赚钱,首先要有足够多的本钱,其次要有赚钱的途径。朕有赚钱的途径,却没有足够多的本钱。”

  蜀王朱至澍问:“不知陛下所说的赚钱途径是什么?”

  崇祯回答:“大明钱庄!”

  听到这,众人才明白崇祯的真正目的。

  崇祯想让他们掏钱入股大明钱庄。

  经营的利润用于发放藩王宗禄。

  有人觉得可行,毕竟大明钱庄不会亏本。

  能亏本就怪了。

  人员成本和仓储成本都由朝廷和地方官府承担。

  其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觉得不行。

  怕崇祯趁机黑掉他们的钱。

  众人开始犹豫。

  崇祯也不着急,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他把藩王宗禄由国库支出改为内帑支出另有目的。

  藩王田产有减免赋税的特权。

  百姓和地方士绅把自己的田产投献给藩王。

  藩王拿到了好处费,百姓和士绅获得了赋税减免。

  损失却由朝廷承担。

  得到好处的藩王,以为自己是凭本事从百姓那里获得的好处。

  他们既不感激朝廷,也不感激崇祯。

  这显然不行。

  崇祯要让他们意识到需要感恩。

  福王朱由崧忽然说道:“陛下,这天下都是朱家的,国库的钱和内帑的钱没有区别。臣以为还是像之前一样就行,不必由内帑承担藩王宗禄。”

  崇祯淡淡说道:“这天下确实是咱朱家的,但国库的钱和内帑的钱有区别。国库的钱要首先保证各地的军饷,其次是官员的俸禄,最后才是藩王宗禄。”

  “而内帑的钱首先保证的是藩王宗禄!换言之,只要有朕一口吃的就饿不到诸位。”

  “至于怎么选,全由诸位自己说了算。选择内帑的,以后由内帑承担藩王宗禄。选择国库的,以后由国库承担藩王宗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最新章节,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