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中央朝廷和地方都是矛盾利益共同体。

  矛盾是朝廷怕地方割据,所以想集权。

  地方怕朝廷索求无度,所以想让朝廷放权。

  能解决矛盾的只有利益。

  朝廷在向地方征税时获利。

  地方交税则希望朝廷派人帮助治理,并在关键时刻提供保护。

  也间接获利。

  朝廷的代表是皇帝,地方的代表是地方官员。

  朝廷和地方需要利益维持,皇帝和官员之间也需要利益维护。

  崇祯表面上是给地方官府分钱,实际是给地方官员分钱!

  只有让官员们成为他的利益共同体,币制改革才不会遇到内部阻力。

  这是一盘大棋!

  范景文离开前,崇祯让他们将辨别银币真假的办法全都写下来,并在最新的邸报上刊登。

  京师百姓看着邸报上的内容,议论纷纷。

  “大明圆宝是银子做的?一枚重一两?”

  “对,邸报上都写了。”

  “这东西和普通银子有什么区别?”

  “邸报上说比银子稍微硬一点,一枚当一两银子用,而且上面还写了辨别真伪的方法。”

  “有见过实物的吗?”

  “没有,邸报只是说要发行大明圆宝,却没说什么时候发行。”

  “这玩意肯定掺东西了,还是银子好用!”

  “我觉得也是。”

  百姓们议论的内容很快传到崇祯耳朵里。

  他只是笑了笑,没在意。

  三月最后一天,两道旨意从北京出发。

  一道旨意被送往开封府。

  另外一道旨是密信,被锦衣卫送往南京。

  开封府内,河南巡抚越其杰与参政袁枢正在闲聊。

  “番薯耐寒耐旱,对干旱的河南来说简直是天赐之物!”袁枢说道。

  越其杰点头:“确实,这两年在河南八府,十二州,七十九个县大力推广番薯,收获颇丰!再加上有朝廷免赋税,河南百姓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存粮。”

  “天佑大明啊!”袁枢感慨道。

  感慨间,一个卫兵走了进来:“两位大人,来旨意了。”

  二人急忙起身去外面迎接。

  锦衣卫验明身份后快速念道:“袁枢自河南为官以来兢兢业业,功绩卓越,实为典范。现擢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登莱兵巡道,钦此!”

  袁枢怔了怔。

  大明朝在边关及各省交通要道设置兵巡道,主要负责辖区内的军务,监督管理该地兵马,钱粮,屯田等。

  虽然只是四品官员,权力却很大。

  领旨谢恩后,越其杰笑着说道:“恭喜袁兄高升了!”

  袁枢一脸懵。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被突然升职。

  崇祯当然不会告诉他此举是为了反攻辽东做准备。

  袁枢是袁可立的儿子,世人评价他貌俊伟,多大略,善骑射,有边才。

  如果大明朝有人得到了袁可立的真传,此人非袁枢莫属。

  当然崇祯不相信虎父无犬子的说法。

  袁枢行与不行,到了登莱一试便知。

  袁枢不敢耽误,与越其杰告辞后匆匆赶往登莱上任。

  南京。

  春和殿内,倪元璐在给太子朱慈烺讲授自己的人生见解。

  “殿下,大明朝继承皇位的这些太子里,除了仁宗和武宗外,臣以为其他太子都不能太有用,也不能太没用。”

  “太有用的话会引起皇上戒备,太没用的话又会引起皇上不满,”

  朱慈烺眨着眼睛想了想。

  仁宗朱高炽前后六次监国,时间长达近二十年,成祖朱棣看中了他的能力。

  武宗朱厚照是孝宗朱佑樘的独苗,无论有没有能力皇位都会落到他身上。

  朱慈烺点头后看向倪元璐:“请问先生,学生我现在的表现怎么样?是有用还是没用?”

  倪元璐叹了口气:“不好说。”

  “请先生赐教!”朱慈烺站起身,对着倪元璐深施一礼。

  倪元璐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一会后说道:“臣以为殿下胆子太小了,给陛下造成了一种太没用的印象。”

  “先生此言何意?”朱慈烺担心地问。

  倪元璐没回答问题,而是反问:“殿下以为何为忠?何为奸?”

  这个问题属实把朱慈烺难住了。

  处在不同位置的人忠奸标准也不一样,他没法回答。

  倪元璐笑着向殿门外看了一眼,随后压低声音:“臣以为有用的人是忠臣,已经失去作用但还占着位置不走,且向朝廷索求无度的人是奸臣。”

  朱慈烺先愣后惊。

  倪元璐这句话是在指责某些勋贵光吃饭不干活。

  他反应过来后立刻做出噤声的样子:“先生小点声,被别人听到就坏了。”

  倪元璐一脸平静:“殿下不用遮遮掩掩,满朝文武都明白这个道理。”

  朱慈烺咽了口唾沫:“勋贵祖上都给大明朝立过不世之功,无论他们的后代表现如何,都不能卸磨杀驴啊!”

  “除非”倪元璐再次向外看了一眼,收回目光后低声说道:“除非他们自己找死!”

  “啊?”朱慈烺惊出了声,“先生为何这么说?”

  倪元璐在回答问题前又抛出一个问题:“臣有一个问题想问殿下,现在李自成、张献忠二贼已死,云南的沙定洲也被平定。除了个别地方还有小规模的流贼,盗匪外,其余各地基本没有战事,对不对?”

  朱慈烺点头。

  倪元璐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表情:“既然没有战事,殿下就没有监国的必要,对不对?”

  “也对。”朱慈烺再次点头。

  “既然没有监国的必要,陛下为何不让殿下北上返回京师?”

  “这”朱慈烺带着这个问题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

  其实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战事结束后为什么不让他回京?

  不但不让他回京,当时南迁的勋贵全都被任命了实职,无法回京。

  这么做是怕流贼再次出现吗?

  还是担心建奴入关包围京师,京师有失守的风险?

  不是,都不是。

  流贼已经没有了,丰衣足食的百姓不会去当流贼。

  根据兵部的消息,朝廷在九边屯兵三十多万!

  这里面不但有数万关宁军,还有李性忠刘肇基数万骑兵!

  他们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别说蒙古人,就是建奴也不敢进关和他们正面硬撞。

  既然不是出于安全目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了一会后,朱慈烺对着倪元璐深施一礼:“请先生赐教。”

  倪元璐叒朝殿门外看了一眼,确定没人后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回答:“臣以为陛下是想让殿下杀一些无用之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最新章节,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