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咱就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人,也是个有志向的人,愿意为大明效力!

  愿意让咱大明变得更好!”

  朱元璋听到刘琏做出来的回答之后,为之大喜。

  如此说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心情还是不错。

  而刘伯温,则有些难受的闭上眼睛。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道:“刘先生,别这样。

  孩子大了,终究是要放手,让他到外面去闯荡闯荡。

  尤其是令郎,还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若是一直不让他做事儿,岂不是埋没了大才?

  刘先生放心吧,只管去,只管放手施为!

  咱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坚决的很。

  这清丈田亩必须要做,也必须要做好!

  在这件事情上的支持,咱不会有任何的打折扣。

  谁在这事情上,横加阻拦。

  咱这边,都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客气!

  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刘伯温还能说什么?

  只能是下拜,表示对这件事情的支持。

  朱元璋又和他们,在这里又说了一会儿话。

  把这个事给彻底敲定之后,刘琏和刘伯温二人,就此离去,返回家中。

  坐上车后,刘琏想要对刘伯温说些什么,但刘伯温却摆了摆手,示意刘琏不必多言。

  他只是闭目养神的,一路一言不发……

  这样的反应,令刘琏心里面,越发忐忑不安。

  不过,忐忑归忐忑,他内心当中,对于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来,并不后悔。

  如果让他再重新选一次,他还是会如此选择。

  在这件事情上,不会有什么折扣……

  “父亲,孩儿……孩儿不孝,违背了父亲您的期盼,做出了这种选择来……”

  回到家后,刘琏又一次对刘伯温认错,跪在了地上。

  刘伯温叹息一声,伸手将刘琏给扶了起来。

  “事已至此,还说这些做什么?

  爹知道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也知道你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

  不想就这般度过一生。

  可是……清丈田亩这事,真的和别的事情不同。

  这事涉及到许多人利益。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反对。

  上到当地官府中众人,下到下面的那些士绅百姓。

  都是度田的坚定反对者。

  包括江西那边的龙虎山。

  那里的情况,极其复杂

  你这个差事不好办。

  乃是用刀子,从那些人身上剜肉。

  历来有句话,叫做断人财路,宛如杀人父母。

  你这去度田,不知道是要将多少人的父母给杀了。

  最是吸引仇恨。

  而最开始度田的地方,也必然会是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

  水太深了,而你性格又实诚。

  为父我是真怕你把握不住,一不留神,便会有个三长两短。

  倘若真的如此,那这事儿可就大了。

  你让爹怎么活?”

  刘琏对刘伯温下跪道:“父亲,孩儿不孝,让您担忧了。

  但是,我辈士人生在天地之间,岂能为了艰难险阻,就不做出一些事情来?

  如果做什么都瞻前顾后,做什么都在这里衡量得失,畏缩不前,那这等事儿又该谁去做?

  有一些事儿,总该是有人站出来去做的。

  与其指望别人,不如指望自己。

  谁让,我是您的儿子呢?

  有您这样的爹在,孩儿就必须得做出一定的事情来。

  而且,就冲着您的名声,还有做出的事情,很多事,很多麻烦,其实就算是孩儿什么都不做,也会找上门来的。

  既如此,反倒不如按照本心,好好的做上一场。

  不至于处处活得小心,活得谨慎。

  孩儿纵然是因此而付出了一些代价,哪怕是丢掉性命,也无妨。

  只是不能在您跟前尽孝。

  孩儿这次,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

  孩儿连死都不怕,岂能会怕地方上那些反对者?

  听到自己儿子所说出来的话,刘伯温忍不住长叹一声。

  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他发现自己了解的并不够深。

  一直以来,自己都避免他踏入官场。

  就算是进入官场了,也只是给他寻一些闲职,让其教个书之类的。

  并不愿意他去做别的事情。

  一直都觉得自己儿子不适合做这些事儿,容易陷入到斗争之中,吃大亏。

  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

  自己儿子在不少事情上,考虑的要比自己更为透澈。

  自己有些小看自己儿子。

  也忘记了考虑,自己儿子心里面,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让刘伯温既是高兴,又是欣慰。

  又觉得难受,害怕。

  自己儿子,是真的长大了。

  但想是这么想,可还是为自己儿子,接下来要做的事儿而担忧。

  这次的事情,是真正的危险重重。

  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你既然想要去做,那就去做吧。

  现在想想,有些事是我想的有些简单了。

  不过,在前去做事情前,咱爷俩先去双水村那边走上一走。”

  听到父亲说出这话,表示对自己理解。

  刘琏忍不住眼睛泛红。

  他又一次给刘伯温磕了一个头。

  不少时候,人都在向自己的父母,证明自己不是如同他们所想象的那般弱小,证明自己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很多时候,花费了很多力气,做出了很多事儿,才换来父母的那一句认同。

  能让不少人热泪盈眶。

  “父亲,您说的对,确实应该往双水村那边走上一趟,去见见秋烟。

  我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见见秋烟也好。”

  刘伯温听到刘琏提及孙女,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对这个孙女,他很是喜欢。

  但是片刻后,刘伯温却摇了摇头。

  “你说的不太对。

  这次前去双水村,这见秋烟不假。

  但是最主要的,这并不是见秋烟,而是见梅殷。”

  见梅殷?

  听到自己爹所说出来的这话,刘琏不由愣了一下。

  刘伯温见此,忍不住拿起书,卷起来在刘琏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怎么,到现在了,你还对于我选的这个孙女婿不满意?

  还在轻视他?”

  刘琏忙摇摇头:“没有!”

  “没有?你当我看不出来?

  你小子今后,必须要把这个观念给改了!

  梅殷那小子,我这好孙女婿,可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聪明着呢,远远超过了你。

  什么我要把秋烟许配给他?

  就是看出了他的不凡。

  就是因为你的性格过于耿直。

  我在,很多时候还能够看顾着你们,给你们遮蔽风雨。

  我若不在了,凭你们的性格和能力,肯定是危险重重,难以长久。

  如今,有了小殷这个女婿,就不一样了。

  他肯定会在很多事情上,帮助你们。

  就比如现在,前去江西度田,便是一件危险至极的事儿。

  在这个事情上,有必要听一听你这个女婿的意见。

  他的意见很重要,比我的还要重要!”

  刘琏虽然在很早之前,就知道自己家爹对梅殷很是看好。

  并且知道梅殷很不简单。

  但是,却从来没有如同现在这般,认识的这样深刻,感到如此之震撼。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在自己准备前往江西,做度田的事儿时,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

  说梅殷的意见,比他爹的意见更加重!

  在感到震撼的同时,也立刻用力点头,表示必然会将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永远不敢忘记。

  看看时间,发现距离天黑还有一段的时间,刘伯温没有等明天,直接就带着刘琏从这边离去,径直前往了双水村。

  这等事儿,关系到大明,也关系儿子的命运,刘伯温是一点都不想多等。

  他觉得,这样的大事上,很有必要听一听梅殷的看法。

  就算是不为听梅殷的意见,也要过去一趟,把这事说给梅殷听。

  更不要说梅殷和一般人不同,是真有才。

  往往能够给人带来一些惊喜。

  ……

  得知刘伯温还有刘琏二人在这个点前来,梅殷多少是有些意外的。

  刘伯温前来,他并不意外。

  因为老刘一个月,总是要来上一两趟。

  不过刘琏这个岳父过来,就让人有些稀奇了。

  毕竟,他和刘秋烟定亲之后,一直到后面成亲,他也不过是来了两三趟而已。

  这次,他们父子一起来,着实让人奇怪。

  不过,随后又想一想最近朝堂堂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以及历史之上,朱元璋在接下来做出来的一些事。

  心里面已经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只怕有不小的可能,是刘琏这个自己的老丈人,在接下来可能要如同历史上那般,到江西那边担任布政使,主持度田了……

  “青田先生,岳父大人,你二人来的刚刚好。

  正准备做大盘鸡,还有冰好的酸梅汤。

  等下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梅殷笑着对刘伯温还有刘琏两人行礼。

  对于刘伯温,他还是习惯性的去喊青田先生,而不是喊祖父。

  总觉得喊青田先生,要比祖父更加的亲切,分量更重。

  这事儿,梅殷在此之前,已经和刘伯温解释过了。

  刘伯温在这上面,倒不会计较。

  “哈哈哈,我两人就是踩着饭点来的。

  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刘伯温笑呵呵的说道。

  刘琏也表示,自己今晚上要好好的尝尝梅殷手艺。

  刘伯温城府还是有的,也能沉得住气。

  没有在这个时候,说他们前来的事。

  梅殷也没有询问。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再大的事情,也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并且,刘伯温他们两个现在才来,明显是要准备留宿的。

  晚上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交谈。

  所以他这里,倒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梅殷这边已经是把鸡给处理好了。

  不过原本准备的配菜有些少,只够他们吃。

  现在刘伯温他们两个来了,自然是要再加上一些配菜。

  同时把面饼也给多做出来了几张。

  起锅烧油,倒入鸡肉。

  这鸡虽然所以是散养的走地鸡,但是伙食有些好,身上的油不少。

  所以,梅殷没有急着添水。

  而是先把这些鸡肉在锅里面炒上一阵儿。煸出油。

  这样,接下来吃鸡肉的时候不会太腻。

  但是鸡汤会更香,同时也能够让鸡肉变得紧实,口感好。

  等到油煸的差不多了,就放入桂皮花椒和香叶。

  然后又放入酱,葱姜蒜,一些米酒,进行翻遍,味道一下子就上来了,特别的香。

  翻炒一会儿,又往里面加上水,盖上锅盖,开始炖……

  大约一个小时,梅殷这里,又把准备好的胡萝卜等配菜,放入里面。

  这也就是现在大明这边,还没有土豆。

  要是土豆,再削上几个土豆弄成块,放在里面一起炖,那炖出来后吃起来才爽。

  土豆软糯,又浸满了鸡汤的味道。

  吃起来,口感特别的好。

  等到胡萝卜炖熟了之后,又将切好的辣椒,还有葱花,蒜蓉等配菜放入里面,进行搅拌一下,就出了锅。

  而在如此做的同时,也下好了宽面。

  把面捞出来,用凉水过一下,捞出放入盆中。

  把这些炖好的鸡肉,给连汤倒在了上面。

  大盘鸡盖面就此完成。

  端到院中的桌子上,几人同桌而食。

  宁国公主和刘秋烟她们,都是迫不及待。

  因为早就尝过,自己夫君所做的大盘鸡拌面的美味。

  刘伯温也同样很是期待。

  对于梅殷的厨艺,他是早有了解的。

  刘琏此时,觉得有点奇怪。

  梅殷的这种新奇做法,还是他第一次见。

  同时对于梅殷的观感,也在迅速的发生转变。

  因为他来到这里之后,见到在做饭等过程之中,自己的女婿和自己女儿之间相处的很融洽。

  自己女儿虽然只是妾室,但是真的如同自己爹,一开始时和说的那般。

  不会因为她妾室的身份,而遭遇什么冷眼。

  公主两人两人对她都很不错。

  也都放下心来,觉得自己爹的选择才是对的。

  开始吃饭后,刘琏不自觉的,就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自己这女婿的厨艺,真的是可以,居然能够把饭做得如此美味!

  肉好吃,配菜也好吃。

  尤其是那浸满了汁水的面,不仅仅筋道,而且味道也特别的好。

  甚至也吃起来,比肉都香!

  一番吃喝之后,刘伯温和梅殷他们开始谈正事。

  刘伯温没什么避讳,把这些都讲给了梅殷听。

  而后望着梅殷道:“小殷,你想想,这事情有什么好的办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节,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