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22章 借鸡生蛋

小说: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更新时间:2025-08-27 22:51: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京师,乾清宫中。

  “多少,你说多少?”

  “回皇上,一千……一千零七十八万又四千五百三十二两。”冯保硬着头皮又重复了一遍。

  “……复算过了吗?”朱载坖咬着牙问。

  “是,复算了三遍……”冯保迟疑道,“要不奴婢再命人算一遍,兴许……真有多算的也说不一定。”

  朱载坖自然明白冯保的弦外之音,摇头叹道:“不必了,传旨宝钞提举司,速速再印价值三百万两的银钞,去吧。”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办。”冯保知道皇帝的心情糟糕透了,匆匆行了个礼,便要告退。

  “等一下。”

  冯保立时止步。

  朱载坖提笔蘸墨,龙飞凤舞的写下一张字条,又盖上印玺,闷声说道:

  “传朕旨意,再印价值一千万两的大明宝钞。”

  不应该是圣旨吗?冯保满心狐疑地躬身上前,双手接过,不经意迎上皇帝的眼神,冯保这才明悟。

  ——不能声张!

  “知道怎么做了吗?”

  “奴婢明白!”冯保恭声道,“宝钞未入内帑之前,绝不会传到外廷耳中,一个宝钞提举司,东厂要还看不住,也没存在的必要了。”

  “明白便好。”朱载坖心累地挥了挥手,“去吧。”

  “是。”

  冯保匆匆告退。

  朱载坖长吁短叹一阵儿,扬声道:“来人,传陆炳……”

  陆炳受召而来时,朱载坖的中旨已经拟好了。

  这次,朱载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了当道:“朕只要结果!”

  陆炳又瞧了眼中旨内容,迟疑道:“皇上,臣没办法保证不会有人……詈骂君父。”

  “这就是朕的事了。”朱载坖决然道,“朕的事朕自己扛,不过锦衣卫绝不能怂,明白?”

  陆炳严肃道:“臣定不负皇上。”

  “嗯,去吧。”

  “是!”

  陆炳一礼,告退离去。

  朱载坖眉头紧皱,又是一阵盘算,接着又传召高拱觐见。

  对高拱,朱载坖有着无与伦比的信任。

  修建铁路的花销,扩张宝钞货币的举动,推行继承者税的国策……没有任何隐瞒的说与了高拱。

  事实证明,朱载坖的真心并未被辜负,高拱完全站在他这边,且表示会为皇帝分担一部分压力。

  同时,还对铁路税进行了‘优化’……

  大明财政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高拱这个次内阁辅兼吏部天官,也早已养成了能省则省,能捞多捞的性格。

  不然,当初俞大猷也不会亲热的问候他全家了……

  君臣相谈甚欢,这一番下来,朱载坖苦闷的心情也大为缓解,同时,思路也打开了。

  “高先生,经你这么一说,朕愈发觉得这铁路的价值被低估了,这将是源源不断的创收啊……唉,只可惜朝廷财力不足。”

  高拱也是一叹,随即道:“臣倒是有一计,只是……不太光彩。”

  “哦?”朱载坖精神一振,催促道,“财政已然如此,先生直言便是,难道对朕还不能推心置腹?”

  高拱叹了口气,道:“李家有钱!”

  “……朝廷虽然支付的是银券,可归根结底与真金白银无异,只要李家兑换,朝廷只能兑换,否则银券信用必定崩盘,一崩……可就全崩了啊。”

  朱载坖苦笑道,“李家是有钱,可这类的工程花费着实不小,且李家的家产也分出去了大半,总不能……断了李家的现金流吧?”

  “皇上仁德。”高拱恭维了句,继而干笑道,“让李家修铁路,再以银券结算,一次还好,一而再……确实不太仁道,不过,若是用真金白银的钱呢?”

  朱载坖笑容更苦,无奈道:“没钱啊。”

  高拱迟疑了下,说道:“税也是钱啊。”

  “税也是钱……你的意思是用税抵?亦或说……”朱载坖惊道,“李家修路,李家收税?”

  “是!”高拱深吸一口气,道,“皇上,臣有狂悖之语,皇上可愿一听?”

  这也就是高拱了,换了别人,要么没这个胆子说,要么皇帝没这个忍耐度。

  “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若真是如此,历朝历代,乃至我大明,都无法完全杜绝土地兼并?又怎会是千年田八百主?”

  高拱诚挚道,“皇上,秦六合一统,弃分封改郡县,今时看来无比正确,可在当时呢?世官,世爵,还有府兵制……何以更为忠心?正是因为享受到了‘公器私有’带来的利益。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永远是第一驱动力!

  ……”

  高拱滔滔不绝。

  朱载坖脸都黑了。

  虽然他也很心动,虽然他也明白这样做能带来不小的创收,可他没办法接受。

  “朕只问你,如此朝廷体面何在?”

  高拱恭声道:“皇上说的是,朝廷体面不能不顾,臣也不是主张出售公器,只是以折中的方式……这就好比地主,地主的田也是要交税的,可地主的田也可以租出去,包括最底层的农户……田是国家的,也是个人的,铁路……亦可如此。”

  朱载坖有些听明白了,神色缓和了许多,沉吟道:

  “你的意思是,朝廷还是要收税的,就好比耕地,朝廷只取田地收成的极小一部分,更多的收成归耕作者所有?”

  “圣明无过皇上。”高拱松了口气,干笑道,“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朝廷自己出资修建的铁路相当于皇庄,民间出资修建的铁路相当于民田。”

  这个比喻更通俗易懂,朱载坖彻底搞清楚了高拱的用意,不过,却还是犹豫……

  “呵呵,不过城外千余亩良田,你们这些人,总要有事儿没事儿提一嘴。”

  “……臣言语无状,请皇上恕罪。”

  “呼……这件事朕要好好考虑一下。”

  高拱恭声称是,想了想,又道:“皇上,江南最是富庶,臣以为推行继承者税,可以用借助大明月报。”

  “这一来呢,张太岳就在那边,于他而言也就是捎带手的事;这二来呢,仇富是百姓的普遍心理,这种‘热闹’自是喜闻乐见;这三来呢,商绅、地主……这些富绅大多都是官绅,要么本人做官,要么家族有人做官,民间舆情一起,这些人也就不太敢公然反对了。”

  高拱干笑道:“官场之上,没人不爱惜羽毛,没人不在意个人名声。”

  朱载坖含笑颔首:“嗯,先生此计甚妙,朕稍后会传旨张居正,令他督办此事。”

  “皇上圣明。”

  ……

  大高玄殿。

  朱厚熜与黄锦忆往昔,主仆二人正得趣儿呢,瞅见朱载坖到来,不由大感扫兴。

  “这是又遇上什么事了?”朱厚熜语气充满无奈。

  黄锦则是行了个礼,知趣儿地退了出去。

  朱载坖也见了个礼,接着,将高拱的谏策,一五一十是与了父皇……

  朱厚熜蹙眉沉思。

  许久,

  “先不急,铁路开通之后,先收上两年税,对铁路的收支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做打算!”

  朱载坖讶然道:“父皇,您……不反对吗?”

  朱厚熜哑然失笑:“高拱这一计策,直白来说就是借鸡生蛋,无本的买卖干嘛不做?至于你的顾虑……其实从来都不存在!”

  “不存在?”

  “是啊……不存在。”朱厚熜叹道,“皇帝坐拥天下不存在,皇帝予取予夺亦不存在,天下从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所以啊,皇帝的包袱不要那么重,别觉得这样跌份儿。真要说……薅李家羊毛就不跌份儿了?”

  顿了顿,“而且这也不是公器私有,投资的一方得到相应的回报之后,鸡也好,蛋也好,就全是朝廷的了。”

  朱厚熜轻笑道:“不要这么拧巴,要是这样算出售公器,那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船怎么算?算不算朝廷把运河这个公器,出售给了商绅?”

  被父皇这么一说,朱载坖顿时好受多了,思及如此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心情更是无比畅快。

  “还是父皇英明!”

  朱厚熜笑了笑,问道:“你还记得昔年海瑞被槛送京师,父皇与他在大牢里的谈话吗?”

  “儿臣……还记得大部分内容。”

  朱厚熜没有考问,只是道:“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更没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问题之后还是问题,且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解决……事要一件一件做,不要为太遥远的问题吓到。”

  “儿臣只是……只是基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心理。”朱载坖讪讪找补。

  “这本不为错,不过你太多愁善感了,一味着眼于此,只会让你徒增内耗,其实大可不必。”

  “儿臣……就这么不堪吗?”

  “呵呵……父皇不是打击你,也非是觉得你不堪。”朱厚熜笑着说,“只是因为可能轮不到你来解决,而且你认为的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还有就是……问题它是会变的,甚至千变万化,即便今日的你想到了解法,未来多半也用不上。”

  朱载坖缓缓点头:“谢父皇教诲,儿臣记住了。”

  “打起精神来!”朱厚熜没好气道,“挺胸,抬头,直起腰,年纪轻轻,却一股子暮气,哪里有个年轻人的样子?去去去,哪怕是去睡女人,也比整日愁容、唉声叹气来的强。”

  “哎,是,儿臣告退。”朱载坖悻悻然,灰溜溜的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最新章节,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