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孙山,科举 第1337章 孙山又去巡视了

小说:我,孙山,科举 作者:西门七仔 更新时间:2025-08-31 09:16:5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端午过后,恢复往日的平静,孙山休假后,埋头苦干,把不少公文处理好了。

  幸好辰州府没啥新任务,所以过得比较清闲。

  至于百姓之间的“鸡毛蒜皮”之事,交给王县丞去烦恼。

  除非出了重大伤亡,孙山才亲自处理。

  要说管理一个县,琐碎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特别是遇到百姓告状,更是头疼。

  也不知道是不是张三和李四的“丁娘子布案”开了头,来衙门告状的群众竟然增多了。

  起码比之前多了不少。

  孙山先让人写状纸,把原告,被告,诉求,前因后果一一写清楚。

  如果请不起“金牙大状”也没关系,孙山设立了一个“法律援助”部门,里面有一两个临时“公益大状”可以帮忙写状纸。

  当然明面上说“公益”,实际衙门出坐堂费。

  第一步写好状纸后,张师爷先查阅,如果是“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夫妻争吵”等等小事,就安排“礼房”“,兵房”的两位主事进行堂前调节。

  如果能和解最好,不和解,再进入下一步。

  “礼房”的崔书吏不解地问:“孙大人,审案的事不归我管啊?”

  好好地坐在办公室吃茶嗑瓜子,怎么忽然多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崔书吏不理解,也不愿意。

  “兵房”的主事丁书吏也好不理解:“大人,这事下属没经验啊。”

  其实更想说的是:这事不归下属管,怎么找他去处理的?

  孙山暗暗地翻了翻白眼。

  要说衙门谁最清闲,非这两位书吏不可。

  礼房除了举办县试活动,平日都在办公室打瞌睡,闲得快发霉了。

  沅陆县这种穷乡僻野,深山老林的地方,不要说一年了,十年都不会有一个大人物降临,礼房根本没什么礼仪之事要安排。

  而“兵房”比“礼房”更是闲得出汁。

  礼房还有县试忙一忙,兵房呢?

  沅陆一个毫无军事要点的地方,孙山也不知道兵房存在的意义。

  莫非他们要发明创造兵器?可根本没条件,更没技术。

  兵房就是为了好听,不得不设置的一个闲置机构,如果真的遇到外敌,要去干活的也是梁巡检,哪里轮到丁书吏。

  孙山最见不得闲人,于是案子调解的工作交给两个人。

  初一到初五崔书吏处理,初六到初十丁书吏处理,如此类推,一人干五天,休息五天。

  孙山理直气壮地说:“案子当然不归你们管了,但案子还没成立啊。这是案子前调解,能调解就调解,不能调解就会有专人处理。”

  崔书吏和丁书吏正想拒绝。

  孙山又说:“每一件写了状纸的案子,调解好,或者没办法调解。本官都会根据案子的数量,给你们相应的报酬。协调好的案子奖励多一些,不能协调的案子奖励少一些,多劳多得,做得越多,奖励越多。”

  这么一说,崔书吏和丁书吏眼睛亮了又亮。

  特别是兵房的丁书吏,他所在的职位简直清水衙门,清的不能再清,平日根本没有机会赚外快,日子比其他部位的官吏苦不少。

  如果有奖励,兜里能多不少铜板哩。

  崔书吏也欢喜啊,礼房也就学生参加县试能抽点水,但县试一年只一次啊。

  抽水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果能协助孙大人处理所谓的“案前调解”,获得相应的报酬,一个月起码能多吃几顿肉。

  于是两位书吏爽快地答应,迫不及待地等刁民来告状。

  有钱使的鬼推磨,看看,有钱做官也一样推磨。

  案子先进行审案调解,如果坚持告状,那么下一步就交给王县丞了。

  王县丞懵逼了,不懂就问:“大人,审案一向是知县的活啊,县丞可没权利。”

  尼玛的,本来事情就多了,怎么还需要他初步审案的?

  这不公平,王县丞强烈反对。

  而且王县丞不会像崔书吏和丁书吏那样被孙山的三瓜两枣收买。

  他,王县丞,根本不差钱!

  孙山双手一摊,理直气壮地说:“王县丞,你是不是忘记自己的身份了?县丞是知县的佐贰官,本官审案,不是你来辅助,谁来辅助?”

  王县丞:....

  被气得心梗发作。

  这就是做副官的悲哀,正官有啥事,都往副官身上推,副官还不得拒绝。

  最气人的是做得好,功劳不是自己,是上官。

  一股悲哀的伤感从脚底袭上心头,王县丞好想哭。

  偷偷听到对话的吴主薄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膛。

  艾玛,幸好自己是三把手,不是二把手。

  孙大人摆明看王县丞不顺眼,故意给他添加工作。

  啧啧~把王县丞当成一头老黄牛使劲地磋磨,王县丞哪里还有精力,时间“造反”。

  吴主薄不由地庆幸自己并没有入孙山的“法眼”,并没有被孙山针对。

  琐事的案子经过层层关卡,呈现在孙山跟前就少之又少了。

  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更有时间干别的活了。

  孙山打算“微服私访”,到田间看一看水稻长得怎样。

  一直听下属的汇报,闭门造车,不去瞧一瞧,总归不放心。

  这次全县有一半的土地使用鸟粪肥料,如果失败,后果不敢想象。

  孙山虽然很自信一定成功,但不到最后一刻,不到谷子收入仓库,都不安心。

  张师爷想了想说到:“老爷,我也陪你去看一看,我也想看一看水稻使用鸟粪肥料后,比没使用前会怎样?”

  张师爷跟孙山来到沅陆县,比任何人都宅,整日待着衙门,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只不过城门。

  一来因为是孙山的副手,要干活。二来腿脚不方便,能不出行就不出行。

  春耕过后,夏收未到,正是一年最闲的时节之一,张师爷也想去看一看县城外面的世界。

  孙山没多想就答应了,反正有马车,只要张师爷不嫌弃颠颠簸,一起出去又何妨。

  汪嬷嬷和汪管事很快就收拾好行李。

  孙山对着王县丞说道:“王大人,衙门就交给你了。”

  王县丞好想爆粗。

  又把县衙交给他,要知县作甚?干脆撤销知县一职,让他这个县丞转正。

  王县丞皮笑肉不笑地问:“孙大人,你去多久?”

  也不知道田间有什么好看。

  看来看去还不是一样。

  不过阿爹的确说过使用鸟粪肥料的禾苗的确长得壮了些,好后悔不搞多些肥料回来使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孙山,科举,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我,孙山,科举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