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很清楚。
在庆皇的心里,不太想让臣子们,或者勋贵们,涉及到皇位继承的事儿。
因为庆皇觉得。
皇位给谁不给谁,那都是家事儿。
自己家的事儿,自己定夺,这群臣子们遵循就好了。
哪怕是普通人家,谁也不希望自己家的事儿,有一堆外人来指手画脚,告诉你来怎么做。
庆皇就是很传统的家长想法。
可在臣子们来看。
皇位传承,并非只是大庆的家事儿!
而是天下事儿!
既为天下大事儿,那么就应该他们来定夺。
秦风听着电话里的声音,也逐渐明白了一些。
“行了,就这样,若有臣子在这个时候拜访你,不用理会,老二老三老五也将大门紧闭。”
“你让大孙跟咱通个话。”
到了最后,庆皇明显开始惦记起秦雄英了。
如今秦雄英多跟在秦风的身边。
接触秦风的时间,都比接触庆皇还多。
秦风将话筒递给了秦雄英。
“你皇爷爷找你。”
秦雄英双手接过电话,凑到耳边。
东宫也有有线电话,平日里秦雄英也能使用,可以打到皇宫内。
但最多的。
都是马后打电话询问。
而且一天打好几遍,哪怕秦雄英没在东宫,也要问秦雄英在干什么。
人一旦上了岁数,对于后代就格外的上心。
“皇爷爷,孙儿雄英在。”
秦雄英有点变声期,声音有点哑,最近跟着秦风这段时间,个子更是猛蹿,嘴上也出现了绒毛。
明年确定储君之位。
到了后年,秦雄英便要开始选妃了。
至于吕氏离开东宫的事儿,庆皇跟马后最终都各让了一步。
选定在秦雄英选妃后,吕氏再离开东宫。
这样说出去,相对也好听一些,而且完全的合情合理。
有了秦雄英的选妃事儿,也让马后重新打起了精神,重心全在给秦雄英选妃的事上了。
但凡有点精力,就在坤宁宫里办宴,亲自看勋贵家的适龄女子。
看完勋贵家的。
再看臣子家的。
总之就是打算提前选出一批心仪的孙媳妇,也算多了个念想。
就连辽王妃,为了这事儿都没少往坤宁宫跑。
电话那头,也传来了庆皇和善的声音。
“雄英啊,在你六叔那待的怎么样?”
“六叔这很好。”
“好,好就好,好就好,有啥需要的跟你六叔说,他有钱,不差你花他一点的。”
秦雄英有些扭捏。
“六叔额外给了孙儿月钱,很多很多很多。”
庆皇心中惊讶。
“给了多少?”
“每月一万两。”
电话那头,庆皇明显沉默了许久,才不敢相信道。
“一万两?”
“是的,跟清月一样。”
庆皇再度沉默了。
京都百姓,一个月也就赚一两银子左右。
可秦风倒是阔绰。
上来就是一万两。
虽说给的都是宝钞辽券,但这个时候,大庆宝钞的价值依旧很坚挺。
事实上,秦风觉得宝钞的贬值速度还行。
至少比自己记忆中的纸币,慢太多太多了。
而且在秦标监国之时,为了便于民间百姓交易,已经推出了十文到五十文的宝钞。
只不过。
大庆的宝钞提举司有点傻。
十文的做,二十文的也做。
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的宝钞都有!
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钱。
总之。
复杂的很。
大大增加了宝钞提举司的生产难度。
秦风入朝之后,宝钞已经有所改革。
不再生产三十文、四十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的宝钞。
而且大庆宝钞,也不再是单纯的桑皮纸的颜色,加入了色彩。
十文的淡绿色,二十文的绿色,五十文为蓝色。
一百文则为红色。
五百文为大红,一贯钱为紫色。
这个颜色。
基本跟官员朝服的颜色相似。
而且秦风引入了辽地一部分造币防伪体系。
让大庆宝钞更难被仿制。
虽说仿制宝钞是杀头的,可架不住谁不想自己去造钱?
至于辽币。
则是大庆流通的另外一种货币,只不过相对于宝钞来说,流通范围相对少一点,只流通于近海、北方、京都等地。
剩下的,则是南洋等地。
毕竟辽币制作的,远比大庆宝钞更加精美。
至于大庆的货币系统,已经从最初的粮食定价发生了改变。
毕竟现在大庆上下基本不再缺粮食了。
随着商品的富裕,货币也更加关键。
民间的货币仍旧处于铜钱、银钱、宝钞、辽币等多种货币。
当然。
粮食跟布匹,仍旧能当货币用。
但基本上,银子已经成为了大庆货币的锚定物。
也让朝廷的宝钞价值,更加的稳定,只要不出乱子,宝钞就很难贬值下去。
至于辽币的锚定物。
依旧是黄金。
这跟辽地一开始锚定黄金有关。
大庆宝钞一开始的锚定物,只是铜钱跟粮食。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才传来庆皇那有点酸的声音。
“咱一年到头,都花不上一万两。”
“那孙儿将六叔给的钱,孝敬给皇爷爷。”
“好大孙,咱没白疼,咱就是说说,用不上什么钱,大孙留着自己花,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庆皇心情相当的好。
庆皇一切吃穿用度,基本都是朝廷开支。
自然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
说花不上一万两,那是之前。
爷孙俩一打电话。
就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马后几度拿起电话,又重新放下了下去。
“怎么一直都打不通?”
“回皇后,电话线在使用者,应当是陛下在打电话。”
这宫里,只有三处能通电话。
乾清宫、坤宁宫、谨身殿。
能打电话的,也只有庆皇跟马后。
至于东宫那边,那又是独立的线路。
马后这边打不出去。
那就只能是庆皇在打。
马后也无奈了。
当然。
更累的实际上是秦雄英。
因为跟庆皇聊了一个小时后,马后的电话紧跟着就打了过来。
直到半个小时后该吃饭了。
马后那边才放下电话。
秦雄英足足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
等放下电话后,秦风早就出去溜达了,不在这了。
“六叔呢?”
秦雄英忍不住问了声。
“可能……”
“在听曲儿……”
“什么叫可能?”
身边太监急忙跪地:“老奴不敢乱说。”
……
在庆皇的心里,不太想让臣子们,或者勋贵们,涉及到皇位继承的事儿。
因为庆皇觉得。
皇位给谁不给谁,那都是家事儿。
自己家的事儿,自己定夺,这群臣子们遵循就好了。
哪怕是普通人家,谁也不希望自己家的事儿,有一堆外人来指手画脚,告诉你来怎么做。
庆皇就是很传统的家长想法。
可在臣子们来看。
皇位传承,并非只是大庆的家事儿!
而是天下事儿!
既为天下大事儿,那么就应该他们来定夺。
秦风听着电话里的声音,也逐渐明白了一些。
“行了,就这样,若有臣子在这个时候拜访你,不用理会,老二老三老五也将大门紧闭。”
“你让大孙跟咱通个话。”
到了最后,庆皇明显开始惦记起秦雄英了。
如今秦雄英多跟在秦风的身边。
接触秦风的时间,都比接触庆皇还多。
秦风将话筒递给了秦雄英。
“你皇爷爷找你。”
秦雄英双手接过电话,凑到耳边。
东宫也有有线电话,平日里秦雄英也能使用,可以打到皇宫内。
但最多的。
都是马后打电话询问。
而且一天打好几遍,哪怕秦雄英没在东宫,也要问秦雄英在干什么。
人一旦上了岁数,对于后代就格外的上心。
“皇爷爷,孙儿雄英在。”
秦雄英有点变声期,声音有点哑,最近跟着秦风这段时间,个子更是猛蹿,嘴上也出现了绒毛。
明年确定储君之位。
到了后年,秦雄英便要开始选妃了。
至于吕氏离开东宫的事儿,庆皇跟马后最终都各让了一步。
选定在秦雄英选妃后,吕氏再离开东宫。
这样说出去,相对也好听一些,而且完全的合情合理。
有了秦雄英的选妃事儿,也让马后重新打起了精神,重心全在给秦雄英选妃的事上了。
但凡有点精力,就在坤宁宫里办宴,亲自看勋贵家的适龄女子。
看完勋贵家的。
再看臣子家的。
总之就是打算提前选出一批心仪的孙媳妇,也算多了个念想。
就连辽王妃,为了这事儿都没少往坤宁宫跑。
电话那头,也传来了庆皇和善的声音。
“雄英啊,在你六叔那待的怎么样?”
“六叔这很好。”
“好,好就好,好就好,有啥需要的跟你六叔说,他有钱,不差你花他一点的。”
秦雄英有些扭捏。
“六叔额外给了孙儿月钱,很多很多很多。”
庆皇心中惊讶。
“给了多少?”
“每月一万两。”
电话那头,庆皇明显沉默了许久,才不敢相信道。
“一万两?”
“是的,跟清月一样。”
庆皇再度沉默了。
京都百姓,一个月也就赚一两银子左右。
可秦风倒是阔绰。
上来就是一万两。
虽说给的都是宝钞辽券,但这个时候,大庆宝钞的价值依旧很坚挺。
事实上,秦风觉得宝钞的贬值速度还行。
至少比自己记忆中的纸币,慢太多太多了。
而且在秦标监国之时,为了便于民间百姓交易,已经推出了十文到五十文的宝钞。
只不过。
大庆的宝钞提举司有点傻。
十文的做,二十文的也做。
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的宝钞都有!
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钱。
总之。
复杂的很。
大大增加了宝钞提举司的生产难度。
秦风入朝之后,宝钞已经有所改革。
不再生产三十文、四十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的宝钞。
而且大庆宝钞,也不再是单纯的桑皮纸的颜色,加入了色彩。
十文的淡绿色,二十文的绿色,五十文为蓝色。
一百文则为红色。
五百文为大红,一贯钱为紫色。
这个颜色。
基本跟官员朝服的颜色相似。
而且秦风引入了辽地一部分造币防伪体系。
让大庆宝钞更难被仿制。
虽说仿制宝钞是杀头的,可架不住谁不想自己去造钱?
至于辽币。
则是大庆流通的另外一种货币,只不过相对于宝钞来说,流通范围相对少一点,只流通于近海、北方、京都等地。
剩下的,则是南洋等地。
毕竟辽币制作的,远比大庆宝钞更加精美。
至于大庆的货币系统,已经从最初的粮食定价发生了改变。
毕竟现在大庆上下基本不再缺粮食了。
随着商品的富裕,货币也更加关键。
民间的货币仍旧处于铜钱、银钱、宝钞、辽币等多种货币。
当然。
粮食跟布匹,仍旧能当货币用。
但基本上,银子已经成为了大庆货币的锚定物。
也让朝廷的宝钞价值,更加的稳定,只要不出乱子,宝钞就很难贬值下去。
至于辽币的锚定物。
依旧是黄金。
这跟辽地一开始锚定黄金有关。
大庆宝钞一开始的锚定物,只是铜钱跟粮食。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才传来庆皇那有点酸的声音。
“咱一年到头,都花不上一万两。”
“那孙儿将六叔给的钱,孝敬给皇爷爷。”
“好大孙,咱没白疼,咱就是说说,用不上什么钱,大孙留着自己花,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庆皇心情相当的好。
庆皇一切吃穿用度,基本都是朝廷开支。
自然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
说花不上一万两,那是之前。
爷孙俩一打电话。
就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马后几度拿起电话,又重新放下了下去。
“怎么一直都打不通?”
“回皇后,电话线在使用者,应当是陛下在打电话。”
这宫里,只有三处能通电话。
乾清宫、坤宁宫、谨身殿。
能打电话的,也只有庆皇跟马后。
至于东宫那边,那又是独立的线路。
马后这边打不出去。
那就只能是庆皇在打。
马后也无奈了。
当然。
更累的实际上是秦雄英。
因为跟庆皇聊了一个小时后,马后的电话紧跟着就打了过来。
直到半个小时后该吃饭了。
马后那边才放下电话。
秦雄英足足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
等放下电话后,秦风早就出去溜达了,不在这了。
“六叔呢?”
秦雄英忍不住问了声。
“可能……”
“在听曲儿……”
“什么叫可能?”
身边太监急忙跪地:“老奴不敢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