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C级·得两分】

  {白捡两分,咸丰上哪说理去。}

  ……

  大清·咸丰时期

  乾清门

  肃顺看了一眼天幕,冷哼一声。

  皇帝现在恐怕也不能说理了。

  “这妖妃想要干什么?!”

  载垣一拍案桌,惊怒道:

  “竟敢封锁宫门!”

  “她哪来的胆子!哪来的权力!”

  穆荫看了眼众人,轻声道: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各位,吃一堑长一智啊……”

  众人沉默了一下。

  “为今之计……”

  肃顺眸光一沉,压低声音道:

  “只有先下手为强!”

  ……

  {太平天国如果能力再强一点,未必不能推翻清朝。但是面对列强,恐怕也还是不妙。}

  {从结果看,要了清朝半条命,换成其他时间点未尝不能成事,偏偏是清末这种微妙的时间。}

  {清末才好发挥啊,正好赶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重创京营八旗。清廷内忧外患无法应对,太平军才能一日千里。}

  {要的不是一日千里,而是再造新天,有列强自然就难。毕竟这可不是走楚汉争霸,而是五胡南下的剧本,而且更甚。}

  ……

  大汉。

  刘邦觉得他们太乐观了。

  “一日千里?除了一开始起兵顺风顺水,哪里还有什么一日千里?”

  他掐着腰,在地上来回踱步。

  “太平军一开始就没理由放着双江大营在自家门口不管。”

  吕雉对太平军的下场也说不出是惋惜还是无奈。

  “但太平军整体的战斗力绝对谈不上弱,一群布衣从起义之初仅仅几个月的团营训练加上信仰,就能和清朝精锐的正规军硬碰硬,组织大规模的围城战且打下两座省城。”

  “后期还能两破江南江北大营。”

  “就是内讧的太厉害了。”

  ……

  {湘军攻入天京后,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四十岁以下的妇女都被抢光,老人、幼孩则被屠戮殆尽。}

  {曾国藩向清廷报告说:“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但其时天京城内总共仅剩三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天国的官兵不过万余人,其中能守城者,不过三四千人,一部分还突围而出。他是把全体南京居民都当成敌人了。}

  {南京啊……}

  {所以才叫曾剃头,臭名昭著,现如今有不少人给曾剃头洗白的。}

  {很多人看不清封建统治者一致的反动性。}

  {那帮人刚吃了几年饱饭就忘了本了,泥腿子脱产自认为已是贵族精英,视曾李等人是他们的前辈楷模,当然要舔要捧,以为借此也可以抬高自己地位身价。}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叹了口气。

  自古以来,破城之后不管是报复还是陷入巷战,都会对城中百姓造成较大伤亡,所以也叫屠杀。

  但还有一种屠杀,是破城之后见人就杀,把城中百姓驱赶到一起的灭绝性屠杀。

  “他们说……屠城是破城后最好的奖赏……那意味着财富、女人,以及发泄胸中郁闷的杀戮。”

  刘庄看着突然一脸疲惫的刘秀,不知道说什么好。

  世人都说阿父是再造天命。

  可这天命,真的在阿父手里吗?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对于这些什么指责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既为仇寇,自当以杀伐而立典型。

  “自古开国者,谁手上不沾些无辜鲜血?”

  “那些你们口中的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不也都是屠城集大成者吗。”

  康熙冷哼一声。

  “不知所谓。”

  ……

  {大量书把曾国藩夸成“半个圣人”,但无论是官场手段还是行军打仗,曾国藩出白杨坪后,都只是将胡林翼的一些优点进行吸收,结合自己的刚蛮之气,阴阳交融,才在军政两界混得如鱼得水。}

  {这种级别配得上一时人杰,但离“半个圣人”的级别其实还差很远。}

  {圣人必须根据当时的世界大潮,既有一套完整而先进的思想体系,带动整个社会思想的更新,还要有强大的实战能力,证明理论体系的正确性。}

  ……

  大明·正德时期

  “累积几千年的文化,从社会亲历与前人顿悟总结中,寻找处理矛盾和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王阳明对皇帝拱手道:

  “在有识之士里头并不难。”

  “只要能从中更进一步,此等人皆可称圣。”

  朱厚照皱着眉头,有些不解。

  “这也可以称圣?”

  朱厚熜则眉头一挑。

  “人人皆可称圣……”

  “先生是要心学成为儒家的教外别传啊。”

  王阳明笑了笑,没有说话。

  朱厚熜也笑了。

  佛教入东土,禅宗以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而一家独大。

  禅宗基本就等同于佛教了。

  而这人的人人皆可成圣,未尝不是一众儒家子弟心心念念之事。

  他看了一眼表情沉重而眼神空洞的皇兄。

  得让皇兄知道,此事大有可为!

  ……

  {曾国藩于国家和民族而言,也只是延缓了清廷的寿命,而不是让国家或民族有焕然一新的气象。}

  {从清末到今天,曾国藩的偌大名气是因为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天下督抚半出湘军造成的。}

  {是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

  {所谓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这些人有银子、有权力、有号召力,为了回报恩师,历经后世几代,才把曾国藩夸成一朵花似的。}

  {可谓一时人杰,但绝称不上“圣人”级别。}

  ……

  大唐。

  “圣人……”

  李世民捻着胡须,笑着道:

  “自大唐之后,这些定功明绩的字号是越发不值钱了。”

  众臣笑呵呵的点着头,心里怎么想的确实不说。

  自大唐之后……自大唐开始吧。

  “圣人必须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而制定一套完整、先进的思想体系,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学术上的更新。”

  魏征对半个圣人的称呼嗤之以鼻。

  “不但学术上,在实际上还要有验证可行的举动,证明理论体系的正确性。”

  “也许这曾国藩的处世技法比寻常人强出不少。”

  “但放在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智慧池里头……可有何创新?”

  “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说法,可比他更像圣人。”

  众臣闻言点了点头。

  虽然天幕没细说,但在座各位哪个不是杂学旁博?

  不但经学精通,擅长诗词。

  更是天文地理、农业医学,无一不精!

  这不都是一点就通吗?

  李世民捻须沉思。

  ‘王阳明?’

  ‘他说过什么吗?’

  ‘朕怎么没印象?’

  ‘他不是平叛的吗?’

  ……

  大清·光绪时期

  “半个圣人……”

  慈禧微微一瞥,睨着光绪,声音拉得老长。

  “皇帝,你不是想改革吗。”

  光绪额头上一下子就沁出汗来,但不等他说些什么。

  慈禧又道:

  “那不如让他成开宗立派之祖好了。”

  光绪立马就懵了。

  “开宗……立派?”

  慈禧笑着点头。

  ……

  【制度建设:洋务运动。】

  ……

  天幕上。

  小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上。

  身后一道垂帘。

  帘后有两道身影隐约并排而坐。

  小皇帝的身前,亲王拱手。

  而亲王身后,群臣分列左右。

  泾渭分明。

  ……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廷为镇压起义被迫起用大批汉族官员,使一大批汉人官僚相继兴起。】

  【太平天国起义前,督、抚多由满族官员担任。】

  【太平天国起义后,汉族官员势力急剧膨胀,担任总督和巡抚者逐渐增多,其所占的比例,到太平天国被镇压时已大大超过满族官员。】

  【地方政权,已基本操在汉人官员之手。】

  【随着汉族官员势力的增长,清廷原有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满汉统治者平分政权的新态势,汉族官员与清朝的分离趋向逐渐扩大,使一些汉族官员意识到清朝的统治已进入穷途末路。】

  【另一方面更直接的表现,则是出现了洋务派。】

  【当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是否该向洋人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哪些等问题摆在清廷面前。】

  【朝中大臣就此展开大辩论,根据态度不同可以将大臣们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

  ……

  季汉。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合,合久分。”

  诸葛亮摇着羽扇,云淡风轻。

  “天下治安一统之久矣,势必驯至分剖。”

  “只因清主淫威素重,风气未开。”

  “若非抽心一烂,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太平天国之余烬,不在当时,而在此后。”

  刘禅听完记在心里,待日后仔细琢磨。

  “相父以为,清朝还能维持多久?”

  诸葛亮笑道:

  “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而顽固派则主张坚守传统。为此双方进行了论战。】

  【这就得提一提奕訢这个人。】

  【他可以说是洋务运动最早的发起人,他于1860年11月(咸丰十年十月)就奏请引进俄国武器,借师助剿,并提出自行制造枪炮及炸炮、水雷、地雷、火药的设想。】

  【接着,于1861年1月11日(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与桂良、文祥提出了《通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首先发出了“自图振兴”的呼吁。】

  【24日又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提出了“自强”这一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指示曾国藩和薛焕在上海“酌雇夷匠”,“教习制造”洋枪炮,直接推动了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洋炮局的创建。】

  【而在跟列强打了几年交道、签了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后,他终于悟透了——落后就要挨打。】

  【于是趁列强鼓动大清成立总理衙门的良机,借机推动晚清改革开放——“师夷长技以制夷”】

  ……

  {这个职位的功能很玄妙啊}

  {外交部副部长意味着与列强打交道的合法且合适的身份,利用这个身份与洋人交涉,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外资和设备。}

  {然后利用发改委主任、商务部长的这份权力名正言顺地将这些经验、外资和设备用到改革中去。}

  {这就是历史长的好处。}

  ……

  大秦。

  “师夷长技以制夷……”

  嬴政念叨着,又看向刘邦。

  刘邦低头道:

  “有道理,但不多。”

  嬴政微微颔首道:

  “说。”

  刘邦拱手道:

  “前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此可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问题在于,赵与胡在国力上、装备上没有这种天差地别。”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刘邦抬头看向嬴政,认真道:

  “海外诸国是以何为本立于天下?”

  嬴政瞥了他一眼。

  胆是大了,敢反问寡人了!

  “工业化。”

  嬴政老实回答。

  嗨呀!该死的老赢家传统!

  有问必答!

  刘邦停顿了一下。

  “对……工业化……”

  两人周遭陷入一片沉默。

  嬴政扭过头继续看向天幕。

  “工业化……什么叫工业化?”

  刘邦也皱眉思索着。

  “应该是成体系,可以扩大规模且缩短时间。”

  成体系……

  嬴政想着这三字。

  秦兵装备早就可以成体系的打造了。

  问题是缩短时间……

  “这事依臣所见,还得落在墨家身上。”

  刘邦从怀里掏出一张裹得皱巴巴的白绢。

  上面还有着黑色的碳迹。

  嬴政瞥了一眼。

  上面赫然是天幕里曾彰显过的物件。

  蒸汽机。

  ……

  【顽固派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以夷变夏,是在毁弃中国的统治和伦理道德,主张“以礼仪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洋务派反击,称无论怎么学,目的都是用洋枪火炮保卫中国,所以学习西方技术不会毁弃伦理道德,反而是对伦理道德最好的维护,且西方就是用枪炮发动了战争。】

  【洋务派通过论战将朝廷中的反对之声打压下去。】

  【通商大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出来的。】

  【而通商大臣的设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大幕正式拉开。】

  【并且,总理衙门在洋务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最初只是一个主持外交和通商事务的部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一切与外国相关的事都由该部统管。如开矿山、办工厂、派遣留学生等事都是在总理衙门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